《廣州市城市地下空間規劃》以軌道交通網路為骨架,多線換乘(樞紐)站點為節點,形成“一核、一網、六片”的空間結構。其中,規劃城市軌道地下線路48條、城市軌道地下站點480座;規劃19條山嶺隧道、規劃25條水下隧道;規劃15座地下污水處理設施、22座地下大中型生活垃圾轉運站和環衛停車場等。
2022年9月,《廣州市城市地下空間規劃》正式印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州市城市地下空間規劃
- 印發時間:2022年9月
《廣州市城市地下空間規劃》以軌道交通網路為骨架,多線換乘(樞紐)站點為節點,形成“一核、一網、六片”的空間結構。其中,規劃城市軌道地下線路48條、城市軌道地下站點480座;規劃19條山嶺隧道、規劃25條水下隧道;規劃15座地下污水處理設施、22座地下大中型生活垃圾轉運站和環衛停車場等。
2022年9月,《廣州市城市地下空間規劃》正式印發。
《廣州市城市地下空間規劃》以軌道交通網路為骨架,多線換乘(樞紐)站點為節點,形成“一核、一網、六片”的空間結構。其中,規劃城市軌道地下線路48條、城市軌道地下站點480座;規劃19條山嶺隧道、規劃25條水下隧道;規劃15...
2022年4月,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布《廣州市城市地下空間規劃(草案)》。內容解讀 規劃以軌道交通網路為骨架,多線換乘(樞紐)站點為節點統籌地下空間片區發展,形成“一核、一網、六片”的空間結構,其中,中心城區為地下空間發展...
廣州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管理辦法 第一章 第一條 為加強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管理,合理開發利用本市地下空間資源,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保障地下空間權利人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中華...
18號線琶洲西區站連通,同時,為規劃中的19、28號線預留接口,實現各地塊無縫銜接的功能。此外,琶洲西區南大街地下空間也將連線琶洲西區(網際網路創新集聚區)地下空間綜合體,成為整個地域的有機組成部分,打造智慧城市地下空間聯絡通道。
橫瀝島尖地下環路及公共地下空間工程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南沙自貿區明珠灣起步區,沿橫瀝中路、大元路、金融大道、新聯路、新北路設定,地下公共空間位於地下負一層,地下環路位於地下負二層,將沿新聯路、大元路、新北路、金融大道地面道路...
第九條 地下空間規劃是城市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編制城市總體規劃時,應當同步編制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規劃。編制城市詳細規劃時,應當依據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規劃編制城市地下空間建設規劃。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和利用,應當與經濟和技術發展...
廣州第二中央商務區地跨天河區、黃埔區,由位於天河區的廣州國際金融城和位於黃埔區的黃埔臨港經濟區兩大核心板塊構成。廣州第二中央商務區將打造成國際航運綜合服務區。第二商務區的建設,將極大地推動黃埔區的經濟發展。規劃 廣州第二...
《廣州市地下空間開發的岩土工程技術指南》是2018年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林本海、廖建三。內容簡介 本書作為廣州市城市地下空間開發的工程規劃設計、施工技術的第一部指南,將前人對廣州市區域地質、構造地址的特徵研究成果...
《國務院關於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覆》廣東省人民政府:你省關於報請審批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的請示收悉。現批覆如下:一、原則同意《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以下簡稱《總體規劃》)。廣州是廣東省省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地下管線工程與道路、軌道交通、民防等市政工程同步建設的,應當與主體市政工程同步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地下管線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要求進行地下管線工程建設,不得擅自變更;因場地條件或者地下空間占用等原因需要變動地下...
廣州交研所承擔了《珠江新城綜合交通系統規劃深化方案》編制任務。交研所通過對國內外城市CBD進行研究比較,結合該地區發展目標和未來交通需求,《方案》確定了廣州21世紀CBD交通發展模式,按照以人為本、共享空間、出行便捷、多元高效的理念...
1.1 廣州市遙感影像圖 1.2 廣州市行政區劃與人口密度分布圖 1.3 廣州市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圖 1.4 廣州市城市發展空間格局圖 1.5 廣州市重大基礎設施分布圖 1.6 廣州市地下空間分布圖 1.7 廣州市國土經濟開發強度圖 2 地質...
作為城市山水軸線交匯點上的海心沙島,北接核心區市政交通項目,在島上地下空間設有地下集運系統的站點;作為城市新中軸線上的核心景觀段,珠江新城核心區景觀工程與海心沙綠化改造工程被納為一體,整體、綜合進行規劃設計,以確保城市區域景觀...
(五)廣州市番禺區建設局人防科。組織擬訂人防工程建設規劃和年度計畫並組織實施,參與編制城市地下空間建設規劃,組織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建設中落實人防要求的監督檢查;負責民防(人防)行政執法監督,組織相關行政處罰、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工作...
2.6 廣州市南沙區國土空間開發利用管控建議圖 2.7 廣州市南沙區地下空間利用基礎條件圖 2.8 廣州市南沙區三維結構模型圖 2.9 服務廣州市海綿城市建設降雨入滲係數分區圖 3 城市規劃建設應關注的重大地質安全問題 3.1 廣州市...
3.鼓勵開發利用地下空間及存量低效建設用地再利用。4.支持社會資金以土地有償使用方式投資建設基礎服務設施、社會公益事業。(十一)合理規劃保障性住房用地。保障性住房用地應分散布局在城市居住區,實行獨立用地和與商品住房用地融合等多種...
東漢末年,廣州屬於吳國,公元216年吳國交州刺史步騭把交州治從梧州遷回廣州,公元226年並將交州改為廣州,廣州之名由此開始。漢代廣州地區行政範圍面積約10.5萬平方千米。 [20] 廣州城市天際線 ...
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是廣州市機構改革組建的新部門,為廣州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門。主要職責 (一)履行全民所有土地、礦產、森林、濕地、水、海洋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和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職責。組織起草有關自然資源、國土空間規...
第十六條 管委會應當堅持統一規劃、綜合開發、集約節約利用的原則,推進差別化土地供應,探索城市地下空間豎向開發、分層賦權等改革創新做法,依法採取土地使用權租賃等方式對臨空經濟區未出讓的土地進行開發利用。臨空經濟區內的土地徵收補償...
………廣州市規劃局課題組/038 4 廣州城市生態空間規劃管控的研究報告 ………廣州市規劃局課題組/046 5 關於推進廣州地下空間開發的研究報告 ………廣州市規劃局課題組/059 6 關於番禺區商旅服務業功能區發展的研究報告 ……何 ...
進一步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水平,規範規劃管理中容積率建築面積的計算標準,我局對《廣州市規劃管理容積率指標計算辦法》(穗國土規劃規字﹝2018﹞9號)(以下簡稱原辦法)開展了修訂工作,形成《廣州市建築工程容積率計算辦法》(穗規劃資源規字...
B.2關於廣州最佳化城市功能布局的調研報告 B.3新型城市化視角下的廣州城鄉規劃政策創新的研究報告 B.4廣州城市生態空間規劃管控的研究報告 B.5關於推進廣州地下空間開發的研究報告 B.6關於番禺區商旅服務業功能區發展的研究報告 BⅢ發展...
《廣州市城鄉照明管理辦法》、《 廣州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管理辦法》、《廣州市重點建設項目管理辦法》、《廣州市政府信息公開規定》、《廣州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細則》、《關於執行有關事項的通知》、《廣州市村莊規劃編制指引》、《廣州市...
2009年,學校將建設學院拆為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和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2012年,土木工程評為省級(優勢)重點學科。2013年,城市岩土工程方向作為“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獨立招生。2015年,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專業通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