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森堡模型(英語:Heisenberg model)是一個自旋系統的統計力學的模型,常被用來研究磁性系統和強關聯電子系統中的相變與臨界點的現象。定義在量子力學發展初期,海森堡首先提出自旋與自旋之間可能存在互動作用,其數學...
海森堡表象(也就是海森伯表象,但是根據音譯,海森堡更為常用),也稱海森堡繪景,可以理解為是一種基矢的選擇方案。其核心思想是選取一組不隨時間演化的完備基矢,在這組基矢下物理觀測量所對應的算符隨時間演化。從而在此基礎上可以解決...
沃納·卡爾·海森堡(德文原名:Werner Karl Heisenberg,1901年12月5日—1976年2月1日),男,德國著名物理學家,量子力學的主要創始人,哥本哈根學派的代表人物,193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1] 。量子力學是整個科學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
20世紀20年代以來 現代模型(電子云模型)電子繞核運動形成一個帶負電荷的雲團,對於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微觀粒子在一個確定時刻其空間坐標與動量不能同時測準,這是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和薛丁格在1926年提出的著名的不確定性原理。
⑶ 探究該普適模型下反饋控制的極限能力,說明海森堡不確定原理與量子反饋控制極限能力之間的關係;⑷ 探究量子反饋控制情形下,測量通道需要滿足的必要條件以及自適應測量問題;⑸ 根據上述研究所得出的結論,結合典型的前沿量子實驗模型,...
矩陣力學是量子力學其中一種的表述形式,它是由海森堡、玻恩和約爾丹(P. Jordan)於1925年完成的。矩陣力學的思想出發點是針對玻爾模型中許多觀點,諸如電子的軌道、頻率等,都不是可以直接觀察的。反之,在實驗中經常接觸到的是光譜線的...
密度矩陣重整化群 (Density Matrix Renormalization Group),簡稱DMRG,是一種數值算法,於公元1992年由美國物理學家史提芬·懷特提出。 密度矩陣重整化群是用來計算量子多體系統(例如:Hubbard model、t-J模型、海森堡模型,等等)的一個...
海森堡提出的不確定性原理是量子力學的產物。這項原則陳述了精確確定一個粒子,例如原子周圍的電子的位置和動量是有限制。這個不確定性來自兩個因素,首先測量某東西的行為將會不可避免地擾亂那個事物,從而改變它的狀態;其次,因為量子世界...
海森堡闡明測不準原理。保爾·A·M·狄拉克(Paul A. M. Dirac)提出了相對論性的波動方程用來描述電子,解釋了電子的自旋並且預測了反物質。狄拉克提出電磁場的量子描述,建立了量子場論的基礎。玻爾提出互補原理(一個哲學原理),...
《推廣的協變延拓結構理論及其套用》是依託首都師範大學,由趙偉忠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本項目研究如何將協變延拓結構理論推廣到高維的情形,然後基於該理論深入分析和研究海森堡鐵磁鏈模型,系統有效地構造其新的高維可積方程...
在量子機制中,海森堡測不準原理指出一個質點的動量以及位置無法同時被準確地測量出來。因為海森堡測不準原理的影響,在1946年,丹尼斯·加伯(Dennis Gabor)這位在1971諾貝爾物理獎得主首次發現在信號處理的過程中,時頻分析的重要性,隨後...
量子力學的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可以用來啟發性地說明這問題,電子越接近原子核,電子動能越大。但是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不能嚴格給出數學證明,有些特別案例不能滿足第一種穩定性條件,因為{\displaystyle \Delta x}量度的是波函式的半寬度...
海森堡的方案 20世紀50年代初,人們已經認識到,自然界的基本相互作用還應包括微觀粒子之間的強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統一場論的目標也隨之擴大。那時W.海森堡曾提出一個非線性的旋量場方程,試圖從它導出基本粒子的質量譜並解釋它們的...
《控制超冷簡併原子氣體中的量子不規則性》是依託湖南大學,由崇桂書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中文摘要 利用近期發展起來的求解線性與非線性薛丁格方程的求解方法,數值求解類海森堡模型的數值算法和混沌控制方法,研究在玻色-...
提出了一種八角籠目(octa-kagome)晶格,發現自旋1/2的octa-kagome海森堡反鐵磁體的基態是費米型的代數量子自旋液體,並與實驗組合作成功得到了具有octa-kagome晶格結構的層狀磁性化合物。發現了星形格點上自旋1/2具有阻挫的海森堡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