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伯變換

在量子機制中,海森堡測不準原理指出一個質點的動量以及位置無法同時被準確地測量出來。因為海森堡測不準原理的影響,在1946年,丹尼斯·加伯(Dennis Gabor)這位在1971諾貝爾物理獎得主首次發現在信號處理的過程中,時頻分析的重要性,隨後他便提出了windowed Fourier transform 去找出聲波頻率的確切位置。根據海森堡測不準原理,一個訊號的能量散布以及它的傅立葉變換不能同時被測量出來。Gabor發現到一個由同一族群的波形所構成的訊號對於時間和頻率有非常好的集中性,而Gabor稱這些基本的波形為時頻原子(time-frequency atoms),它在時頻平面上有最小的分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加伯變換
  • 來源:量子機制
  • 發現人:丹尼斯·加伯
  • 發現時間:1946年
簡介,拓展,

簡介

在量子機制中,海森堡測不準原理指出一個質點的動量以及位置無法同時被準確地測量出來。因為海森堡測不準原理的影響,在1946年,丹尼斯·加伯(Dennis Gabor)這位在1971諾貝爾物理獎得主首次發現在信號處理的過程中,時頻分析的重要性,隨後他便提出了windowed Fourier transform 去找出聲波頻率的確切位置。根據海森堡測不準原理,一個訊號的能量散布以及它的傅立葉變換不能同時被測量出來。Gabor發現到一個由同一族群的波形所構成的訊號對於時間和頻率有非常好的集中性,而Gabor稱這些基本的波形為時頻原子(time-frequency atoms),它在時頻平面上有最小的分布。

拓展

事實上,Gabor用公式表示出如何將一個訊號分解成簡單的波形,他這個開創性的想法變成現今時頻分析的標準模型。為了要同時將時間和頻率的局部性質用一個轉換方程式求出,Gabor引用了Gabor transform(或是windowed Forier transform),他的主要想法是使用一個局部時間的窗函式(window function),ga(tb)去找出傅立葉變換中的局部信息 ,而參數a代表window的寬度,參數b被用來轉化window為了要包含全部的時間區域。這個想法是用window局部地找出傅立葉變換的 性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