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爾區(海拉爾市)

海拉爾區

海拉爾市一般指本詞條

海拉爾區(Hailar District)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的市轄區,是中共呼倫貝爾市委員會、呼倫貝爾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呼倫貝爾市政治、經濟、文化、醫療、教育、交通、信息、旅遊中心。海拉爾區地處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呼倫貝爾市中部偏西南,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19°28′~120°34′與北緯49°06′~49°28′之間,東西長77公里,南北寬40公里,面積1319.8平方公里,東部、南部與鄂溫克族自治旗接壤,西部、北部同陳巴爾虎旗毗鄰。距中俄邊界最近距離110公里,距中蒙邊界最近距離160公里。有濱洲鐵路301國道和G10綏滿高速公路等主要道路經過。

2018年海拉爾區戶籍人口28.5萬,地區生產總值(GDP)實現1922896萬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海拉爾區
  • 外文名稱:Hailar District
  • 別名:海拉爾、海區
  • 行政區類別市轄區
  • 所屬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
  • 下轄地區:6個街道、2個鎮 
  • 政府駐地正陽街道廣場路
  • 電話區號:0470
  • 郵政區碼:021000
  • 地理位置:中國東北
  • 面積:1319.8平方公里
  • 人口:285654人(2018年)
  • 方言:漢語東北官話蒙古語巴爾虎-布列亞特方言
  • 氣候條件:中溫帶大陸性草原氣候
  • 著名景點:呼倫貝爾大草原、成吉思汗廣場聖石、伊敏河河心島大型音樂噴泉等
  • 機場呼倫貝爾東山國際機場
  • 火車站海拉爾站海拉爾東站
  • 車牌代碼:蒙E
  • 地區生產總值:1922896萬元(2018年)
  • 行政區劃代碼:150702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礦產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水資源,人口,經濟概況,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科技事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醫療衛生,交通,歷史文化,蒙古族舞蹈,蒙古族飲食,蒙古族長調,風景名勝,呼倫貝爾古城,哈薩爾斜拉橋,海拉爾要塞,著名人物,友好城市,

建制沿革

居住在海拉爾地區最初見諸史籍的民族是東胡,東胡是中國北方一個古老的遊牧民族
海拉爾區海拉爾區
二世胡亥元年(前209年),匈奴冒頓單于殺父自立,繼而向東胡族發動襲擊,一舉大破東胡,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遊牧民族政權——匈奴,海拉爾為左賢王庭轄地。
漢朝時匈奴擾邊,漢武帝衛青出塞北征匈奴,至臚朐河(今克魯倫河),為中國兵力至呼倫貝爾之始。匈奴即滅,鮮卑人盡據匈奴故地。公元1世紀,東胡族的後裔鮮卑拓跋部逐漸強盛,經海拉爾河“南遷大澤”,海拉爾為鮮卑部落聯盟東部轄地
隋時突厥強盛,為其屬地。
唐滅突厥,海拉爾地區歸室韋都督府轄。突厥的滅亡,使室韋——韃靼人得以向西逐步推進,呼倫貝爾全境為室韋——韃靼之地。
宋朝契丹族復強建遼國,室韋之地盡屬,海拉爾地區歸屬烏古敵烈統軍司轄。
元朝建立後,海拉爾地區歸屬嶺北行省和林路轄,並把呼倫貝爾一帶封給成吉思汗的弟弟合撒兒。
明朝永樂三年(1405年),在海拉爾河流域設定了海刺兒千戶所,歸屬奴兒乾都司斡難河衛。以愷臘兒鞋袒把禿為海喇兒千戶,仍為蒙古遊牧之地。
清初,遊牧於呼倫貝爾諸部於天聰至崇德年間先後歸清,清朝即撫有呼倫貝爾全境,直屬清理藩院。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歸黑龍江將軍轄此地。清末,民間以呼倫貝爾城在海拉爾河附近,故亦稱之為海拉爾城。原呼倫貝爾城被稱為“城裡”或“舊街”,隸屬呼倫貝爾副都統轄。稱鐵路兩側至東西交界街逐漸形成的房屋市井為“海拉爾”,是東清鐵路交涉分局轄地。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海拉爾歸屬於黑龍江行省。
民國元年(1912年)初,海拉爾隸屬呼倫貝爾地方自治政府,為府治所在地。
民國四年(1915年),呼倫貝爾為“特別區域”,直接歸中華民國中央政府節制。
民國九年(1922年),海拉爾受轄於呼倫貝爾副都統衙門、呼倫縣署、中東路海拉爾鐵路交涉分局。
民國十六年(1927年)3月,海拉爾新街被認定為鄉,市政分局改為東省特別區海拉爾鄉政公所。
民國十八年(1929年)呼倫縣公署改為呼倫縣政府。同年11月蘇軍攻占海拉爾,成立“海拉爾蘇維埃政府”,蘇、蒙軍撤出時自動取消。
民國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本帝國主義侵入東北。12月5日,海拉爾失陷。
海拉爾區海拉爾區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3月偽滿洲國成立後,海拉爾歸屬於興安北分省,並為省會駐地。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建海拉爾辦事處,行使鐵路附屬地外一切行政管轄權。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10月興安北分省改為興安北省,海拉爾仍為省會駐地,隸屬興安北省。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3月,海拉爾鄉政公所轄新市街(原鐵路附屬地)和海拉爾辦事處(原呼倫貝爾城)所轄一切權力合併,統一歸海拉爾市政管理處轄。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5月,定海拉爾為市,稱海拉爾市。撤銷海拉爾市政管理處,設市公署。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0月,呼倫貝爾自治省政府在海拉爾成立,轄海拉爾市。將原“海拉爾市自治公署”改稱“海拉爾市政府”。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月,呼倫貝爾地方自治政府改稱呼倫貝爾盟政府,隸屬內蒙古自治區。海拉爾市為屬呼倫貝爾盟。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4月11日,呼倫貝爾盟同納文慕仁盟合併為“呼倫貝爾納文慕仁盟”,轄海拉爾市。
1953年4月1日,成立內蒙古自治區東部行政公署,撤銷呼納盟建制。海拉爾市為內蒙古自治區的直轄市,其工作委託東部行署代管。
1954年4月30日,撤銷東部區行政公署,成立呼倫貝爾盟人民政府。呼倫貝爾盟下轄海拉爾市,盟政府駐海拉爾市。
1969年8月,海拉爾市隨呼倫貝爾盟劃入黑龍江省。
1979年7月,由黑龍江省劃回內蒙古自治區,仍隸屬呼倫貝爾盟
2001年10月,國務院批准呼倫貝爾盟撤盟設市,為呼倫貝爾市人民政府駐地。
2002年2月,撤銷縣級海拉爾市,成立海拉爾區。

行政區劃

海拉爾區由市區和郊區兩大部分構成。
截至2018年,市區設有勝利、呼倫、健康、正陽、靠山5個街道辦,郊區設有哈克、奮鬥2個鎮和建設1個街道辦。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海拉爾地處中國東北地區西北部,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呼倫貝爾市中部偏西南,大興安嶺西麓的低山丘陵與呼倫貝爾高平原東部邊緣的接合地帶,地理坐標位於東經119°28′~120°34′與北緯49°06′~49°28′之間。
海拉爾區

地形地貌

海拉爾區境內東高西低,屬於“海拉爾內陸斷陷盆地”,海拔高度在603.0—776.6米之間,相對高差170多米。形成三個地質單元,謝爾塔拉東山二個構造台地,以及海拉爾盆地。前者以高平地為主,後者以低平地和河灘地為主,地貌類型可分為低山丘陵、高平地、低平地和河灘地
海拉爾區海拉爾區

氣候

海拉爾屬中溫帶半乾旱大陸性草原氣候。由於緯度偏高,遠離海洋,加之大興安嶺的屏障作用,使濕潤的海洋性氣候團的影響減弱,大部分時間在西伯利亞高壓的控制之下,形成了如下區域氣候特點:春季多大風而少雨,蒸發量大;夏季溫涼而短促,降水集中;秋季降溫快,霜凍早;冬季嚴寒漫長,地面積雪時間長。年平均氣溫為-1℃至-2℃,1月(最冷月)平均低溫為- 30.83℃,7月(最熱月)平均高溫為25.84℃。年平均降水量為350-370mm,1月平均降水量為3.79mm,7月平均降水量為99.38mm。年日照時數平均為2800小時。無霜期平均130天,5-9月月均低溫大於0℃。

水文

海拉爾區水文地理屬於黑龍江流域。海拉爾地表水包括海拉爾河、伊敏河及湖泊、沼澤。
伊敏河海拉爾區段伊敏河海拉爾區段
海拉爾河發源於大興安嶺吉魯契那山麓,幹流全長743公里,流域面積54713.3平方公里,經牙克石流入海拉爾區,流經海區河長123.47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為23.2億立方米,由東向西縱貫全境,於城區北部壩後1.5公里處流入陳巴爾虎旗。
伊敏河發源於大興安嶺南側的蘑菇山山麓,全長約394公里,流域面積22697平方公里,是海拉爾河的一級支流,經鄂溫克旗於城區南郊貝爾橋流入海拉爾區,在城區北部呈“T”字型匯入海拉爾河,流經海區的河流長13.95公里,其多年平均徑流量為11.5億立方米。
兩條過境河流的徑流量均表現出年內年際分布極不均勻的特點,每年5—9月的徑流量占全年的77.1%,而11月—翌年4月的徑流量僅占4.1%,同時徑流的年際變化也較大Qmax/Qmin可達4倍以上。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海拉爾區境內有金、銀、鉬、鉛、銅、石油等40多種礦產。截至2008年,海拉爾區境內的謝爾塔拉鐵鋅礦儲量5851萬噸;大雁煤田和陳旗寶日希勒煤田都延伸到海拉爾區境內;石灰石探明儲量3348萬噸;西山矽砂屬於大型礦。

植物資源

海拉爾區境內森林面積7948公頃,林木蓄積量45136立方米。其中有珍貴的河地樟子松269公頃,興安落葉松14公頃。其它為楊樹榆樹柳樹等。海拉爾區草場面積97770公頃,實際可利用面積79637公頃。主要牧草有羊草早熟禾、大針茅等。藥用植物有狼毒、防風、赤勺韭菜籽馬勃、益母草等40餘種。食用植物有蘑菇、黃花菜野韭菜山丁子山杏等10餘種。
大草原大草原

動物資源

海拉爾區境內的動物有黃羊狍子、狼、狐狸、水獺黃鼬、野鴨、大雁百靈鳥沙半雞鯉魚鯽魚狗魚、小青魚等。

水資源

海拉爾區境內地表水年徑流量33.9億立方米,地下水儲量0.42億立方米,根據埋藏條件分為潛水和承壓水兩類。

人口

截至2018年末,海拉爾區戶籍總人口285654人,其中,城鎮人口275442人,鄉村人口10212人。年末總戶數108723戶。全年出生人口2421人,出生率為8.49‰,死亡人口1848人,死亡率為6.4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01‰。

經濟概況

綜述

2018年海拉爾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922896萬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6.0%。人均地區生產總值(GDP)67460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5.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64364萬元,增長2.2%;第二產業增加值564962萬元,增長3.6%,其中,工業增加值400482萬元,增長10.2%,建築業增加值164480萬元,下降10.6%;第三產業增加值1293570萬元,增長7.4%。 三次產業結構比為3.3∶29.4∶67.3。
海拉爾區海拉爾區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為 101.9%,比上年同期上漲 1.9個百分點。其中食品菸酒、衣著、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和通訊、教育文化和娛樂、醫療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務分別上漲2.1%、0.7%、1.3%、1.6%、0.6%、0.8%、7.1%、0.3%。
2018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5661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502人,全區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5%。
2018年海拉爾區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7820元,同比增長6.5%;城鎮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達到29783元,增長7.5%;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8104元,增長9.4%;農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達到18261元,增長8.0%。城鄉居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消費結構日趨最佳化。2018年城鎮常住居民恩格爾係數為24.9%,下降1.5個百分點;農村常住居民恩格爾係數為27.3%,下降0.1個百分點。

第一產業

2018年海拉爾區農林牧漁業完成總產值116873萬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1.7%。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3772公頃,下降22.3%。全年糧食總產量72429噸,比上年增加18971噸,增長35.5%。在糧食作物中,小麥產量11335噸,下降14.8%;玉米產量8238噸,增長3倍;大豆產量1258噸,增長6.8倍;馬鈴薯產量(折糧)46502噸,增長30.7%。
全區牧業年度牲畜存欄184440頭(只、口),同比增長18.5%。其中大牲畜和羊存欄173094頭(只),增長18.6%;生豬存欄11346口,增長16.7%。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5303.84噸,增長19.6%,其中:豬肉產量1221噸,增長31.1%;牛肉產量2451噸,下降7.6%;羊肉產量1362.09噸,增長120.1%。牛奶產量73501噸,增長33.7%。
全年造林面積1.2萬畝,義務植樹40萬株。

第二產業

2018年海拉爾區全部工業增加值400482萬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10.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900922萬元,增長6.9%。其中,重工業產值838373萬元,增長7.8%;輕工業產值62549萬元,下降3.7%。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行銷能力穩步發展。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品銷售收入1041605萬元,增長12.5%;實現稅金總額為21145萬元,增長66.1%;應交增值稅27747萬元,增長3.8倍;全年實現利潤17158萬元,增長2.7倍。年末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率達到100.8%。主要產品產量有增有降。
海拉爾區海拉爾區
海拉爾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能源消費量分別為:原煤消費量4153173.96噸,同比增長35.0%,汽油消費量4890.87噸,增長57.8%,柴油消費量919.71噸,下降2.8%,電力消費量119974.27萬千瓦時,增長5.4%。
全年建築業增加值164480萬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下降10.6%。全區31戶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築企業完成產值173759萬元,同比下降35.7%。房屋建築施工面積82.0萬平方米,下降47.2%,竣工房屋面積53.2萬平方米,下降43.0%,房屋建築竣工率69.3%。

第三產業

2018年海拉爾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99575萬元,同比下降42.3%,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424359萬元,下降43.3%;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1199萬元,下降37.2%。區本級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86148萬元,同比下降43.9%,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361112萬元,下降38.1%;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8744萬元,下降77.0%。
2018年海拉爾區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10838萬元,同比增長37.2%;第二產業投資51199萬元,下降37.2%,其中工業投資51199萬元,下降37.2%,占全部投資的8.5%;第三產業投資537538萬元,下降43.5%。
2018年海拉爾區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424359萬元,同比下降43.3%。全年房屋施工面積達到 4362114平方米,下降17.2%,其中,住宅施工面積達到3261855平方米,下降7.7%,占全部施工面積的74.8%。商品房銷售面積達到1060252平方米,下降18.2%。
2018年海拉爾區全口徑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42037萬元,同比增長6.2%。分地區看,城鎮市場消費1685581萬元,增長6.1%,鄉村市場消費56456萬元,增長10.0%。按消費形態分,餐飲收入122780萬元,增長10.3%,商品零售1619257萬元,增長5.9%。
2018年海拉爾區批發零售業商品銷售額3362865萬元,同比增長8.8%。其中,批發業銷售額1251252萬元,增長9.8%;零售業銷售額2111613萬元,增長8.3%。住宿餐飲業營業額411454萬元,增長9.2%,其中,住宿業營業額75742萬元,增長9.1%,餐飲業營業額335712萬元,增長9.2%。
2018年海拉爾區外貿進出口總額完成1590.52萬元,同比增長68.0%,其中,進口總額1331.23萬元,增長168.4%;出口總額259.29萬元,下降42.5%。
2018年海拉爾區全年完成公路貨運量184.95萬噸,同比增長5.0%,公路客運量6155.07萬人次,下降0.3%;公路貨運周轉量41705.69萬噸公里,增長5.0%,公路客運周轉量30303.23萬人公里,下降0.4 %。2018年共進出港航班20002架次,同比增長10.7%;民航旅客發運量117.97萬人次,增長7.8%;民航旅客吞吐量233.85萬人次,增長7.7%。民航貨郵發運量3266.1噸,增長21.0%,貨郵吞吐量5467.4噸,增長15.3%。
2018年全區完成郵電業務收入59012萬元,同比增長26.2%。固定電話用戶達到59907戶,下降17.2%,行動電話用戶達到740580戶,增長13.5%,全區網際網路用戶達到122085戶,增長43.1%。
2018年海拉爾區全區地方財政總收入完成245681萬元,同比下降1.8%,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86501萬元,下降16.5%。地方財政總支出完成320196萬元,增長9.2%。
2018年末全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達到5535460萬元,同比增長6.7%,其中,住戶存款2422999萬元,非金融企業存款1039196萬元,廣義政府存款2070852萬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1692萬元;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4048975萬元,增長2.2%,其中,住戶貸款654976萬元,非金融業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3393999萬元。
2018年海拉爾區全年保費業務總收入202937.3萬元,其中,財產保險收入60223.83萬元;人壽保險收入142713.51萬元;保險賠付支出24150.12萬元,其中,財產保險賠付 18720.12萬元,人壽保險賠付5430萬元。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2008年,海拉爾區專利授權量15件。2008年,海拉爾區企業技術貿易成交額完成2618萬元,比上年增長19%。

教育事業

教育設施教育設施
截至2018年末海拉爾區有職業高中學校1所,全年招生565人,在校生1723人,畢業生586人。普通中學校18所,全年招生5275人,在校生16415人,畢業生5779人。其中海拉爾二中為內蒙古重點中學名校,海拉爾第二中學始建於1937年,1962年被定為內蒙古自治區重點中學。國小15所,招生2770人,在校生14831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生240人。幼稚園7所,在園幼兒2767人。

文化事業

截至2018年末全區有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電影院5個,博物館3個。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均達到100%。

醫療衛生

截至2018年末全區共有衛生機構164個,衛生技術人員4852人,其中執業醫師1591人,註冊護士2290人,病床床位3489張。2018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門診量明顯上升,全年門診量達到392188人次,同比增長35.3%;全年孕產婦系統管理率96.64%;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率96.69%。

交通

海拉爾區已形成鐵路、公路、航空的立體交通網路。境內有濱洲鐵路伊敏線兩條鐵路和多條聯絡線;有海拉爾鐵路辦事處;有海拉爾站海拉爾東站等鐵路車站。海拉爾區是省道201、省道202、301國道和G10綏滿高速公路的交匯處。境內有呼倫貝爾東山國際機場,航空公司系統中多稱“海拉爾東山(國際)機場”。2015年,呼倫貝爾東山國際機場開通航線60條;截至2015年底,共傳送客機8293架次,民航旅客傳送量92.1萬人次,增長23.1%;民航旅客吞吐量183.6萬人次,增長22.9%。民航貨郵傳送量9105噸,貨郵吞吐量19543噸,分別增長21.9%和33.9%。
呼倫貝爾東山國際機場呼倫貝爾東山國際機場

歷史文化

蒙古族舞蹈

太平鼓舞”系用銅圈驢皮製成,呈圓形或橢圓形,鼓皮塗繪山、水、花哉或人物,飾以絨球、花穗,柄部小圈處系有小鐵環。
燈舞盅碗舞”系節慶歡宴、親朋相聚時所跳的一種女子獨舞,主要流傳在鄂爾多斯草原。
達力根巴雅爾”是鄂爾多斯草原,自古留傳著一種“招福致祥”的民間祭祀儀式。多於豐年或戰爭凱旋時舉行,以示感恩,祈求康樂太平。
查瑪”(俗稱“跳神”或“打鬼”)系蒙藏宗教文化交流的產物。於十六世紀後半葉隨同噶魯派(黃教)喇嘛教傳入,至今已有四百年的歷史。
安代舞”是蒙古族傳統民間舞蹈,表現思想感情和生活的集體舞。
筷子舞”流傳於伊克昭盟鄂托克旗和烏審召旗,多於喜慶歡宴的場合由男子單人表演。
“育呼爾”流傳在呼倫貝爾盟布利亞特蒙古族聚居地區,於傳統節日或喜慶的場合以群舞的形式表演。

蒙古族飲食

蒙古族的食品分為肉食、乳食、糧食。海拉爾人宴請尊貴的客人時,有時還要擺羊背子蒙古語稱烏察或秀斯)。奶食品中屬於食品之類的有:黃油(酥油)、白油奶皮奶豆腐乳酪(酪蛋子)、奶果子;屬於飲料之類的有奶茶、優酪乳、奶酒

蒙古族長調

蒙古長調屬於蒙古族的音樂,長調的基本題材包括牧歌思鄉曲讚歌、婚禮歌和宴歌(也稱酒歌)等。

風景名勝

呼倫貝爾古城

呼倫貝爾古城又名呼倫貝爾城,位於今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正陽街一帶,始建於1734年。

哈薩爾斜拉橋

哈薩爾斜拉橋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伊敏河上。是呼倫貝爾市地標性橋樑、道路景觀工程,同時還是呼倫貝爾市與海拉爾區兩級的重點項目建設工程。是內蒙古地區首座高塔大跨度斜拉橋。

海拉爾要塞

侵華日軍海拉爾要塞北山遺址(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海拉爾紀念園),是日本關東軍為進攻蘇聯擴大侵略戰爭,在中國東北中蘇邊境設立的14處要塞中最大的兩處之一。1934年6月開始構築,1937年末竣工。海拉爾河北岸還有在修築海拉爾要塞結束時為保密而槍殺活埋中國勞工的“萬人坑”,記錄著日本侵略軍的罪行。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海拉爾紀念園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海拉爾紀念園

著名人物

編號
人物
性別
民族事跡
1
蒙古族
中央電視台著名主持人
2
蒙古族
著名歌手
3
蒙古族
民族女歌手
4
漢族
著名演員
5
漢族
原全國學聯副主席

友好城市

海拉爾區作為呼倫貝爾市的中心首府城市,對外交往頻繁,特別是近年來與俄蒙各友好地區間的交流與合作領域不斷拓寬,友好關係健康發展。
1992年7月,海拉爾市與俄羅斯赤塔市簽訂協定,正式確立建立友好城市關係。
2012年9月,海拉爾區與蒙古國烏蘭巴托市松根海爾汗區簽訂協定,雙方建立了友好城市關係。
此外,俄羅斯後貝加爾邊疆區的涅爾琴斯克區、車爾尼雪夫斯基區提出與海拉爾建立友好城市關係的願望。
2015年6月18日,這是一個值得載入中國外交史的日子,蒙古國駐呼倫貝爾領事館在海拉爾正式開館了,成為繼呼和浩特市、二連浩特市之後蒙古國在內蒙古自治區設立的第三家領事機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