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倫貝爾

呼倫貝爾

呼倫貝爾市,是內蒙古自治區的9個地級市之一,駐地海拉爾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以境內呼倫湖貝爾湖得名,南部與興安盟相連,東部以嫩江為界與黑龍江省為鄰,北和西北部以額爾古納河為界與俄羅斯接壤,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國交界,總面積25.2777萬平方公里,占自治區面積的21.4%,占中國版圖的1/40,相當于山東省與江蘇省兩省面積之和。與俄羅斯、蒙古國有1733.32公里的邊境線,其中中俄邊界1051.08公里,中蒙邊界682.24公里。2018年全市常住人口253.01萬人。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GDP)實現1252.9億元。

呼倫貝爾市擁有鐵路、公路和航空立體交通網路,濱洲鐵路和301國道貫通全市,擁有海拉爾、滿洲里兩個國際航空港,已開通至俄羅斯、蒙古國及北京、呼和浩特、哈爾濱、上海、廣州等50餘條國際國內航線;對外與俄羅斯和蒙古國毗鄰,是中國唯一的中俄蒙三國交界地區,擁有滿洲里、黑山頭等8個國家級口岸。

呼倫貝爾市擁有12.6萬平方公里森林、10萬平方公里草原、2萬平方公里濕地、500多個湖泊、3000多條河流,構成了目前中國規模最大、最為完整的生態系統,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唯一的草原旅遊重點開發地區、國家級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2012年7月9日入選國家森林城市,2017年12月當選中國十佳冰雪旅遊城市,2018年入選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

境內的呼倫貝爾大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稱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是全國旅遊二十勝景之一。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自然資源,水資源,礦產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人口,政治,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科學技術,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醫療事業,體育事業,社會保障,交通運輸,數據,鐵路,公路,航空,歷史文化,民風民俗,傳統節日,風景名勝,著名人物,城市榮譽,

歷史沿革

在遠古時期,古人類——扎賚諾爾人就在呼倫湖一帶繁衍生息,創造了呼倫貝爾的原始文化。
呼倫貝爾市夜景呼倫貝爾市夜景
秦二世胡亥元年(前209年),匈奴族征服東胡族,統一了北方草原,呼倫貝爾地區屬其三部領地之一的左賢王庭轄地。
一世紀,活動在鄂倫春旗一帶的拓跋鮮卑族“南遷大澤”(即呼倫湖),取代了匈奴的統治,建立了鮮卑部落聯盟。由此入主中原,建立了北魏王朝。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少數民族政權。
鮮卑人的餘部室韋部落和回紇突厥黠戛斯以及遼代的契丹、金代的女真族相繼征戰和統治呼倫貝爾之時,蒙古諸部在呼倫貝爾悄然興起。
八世紀,生活在額爾古東岸的成吉思汗的先祖蒙兀室韋部遷移至斡難河、克魯倫河、土拉河的發源地肯特山區。12世紀,當成吉思汗登上政治舞台統一蒙古草原時,又返回呼倫貝爾,在這裡進行了幾次大的決定性戰役,消滅了政敵,打破了長期幾個大部落勢力均衡的局面,最後統一了蒙古高原。從此,北方草原上形成了一個具有語言、地域和文化共同性、在經濟生活中有許多共同特點的民族——蒙古族。蒙古帝國建立後,實行“領戶分封制”。
蒙古太祖九年(1214年),成吉思汗將呼倫貝爾草原的大部分地區分封給他的大弟拙赤·哈撒爾(額爾古納市黑山頭古城便是他的故都),其餘部分分封給他的二弟合赤溫·額勒赤及外戚德薛禪家族,嶺東地區分封給他的幼弟帖木歌·斡赤斤。元朝建立後,創立行省制。
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諸王封地納入行省,嶺西地區劃入嶺北行省和林路管轄,嶺東劃入中書省泰寧路和遼陽行省山北遼東路管轄。元亡後,成吉思汗的子孫們退守蒙古草原,先後遊牧於呼倫貝爾草原的是元順帝的後裔和成吉思汗大弟後裔,直至歸附後金。
清朝建立後歸黑龍江將軍節制。由鄂溫克達斡爾巴爾虎蒙古、鄂倫春人組成的布特哈八旗兵、索倫八旗兵和巴爾虎八旗兵,勇猛善戰,鎮守著邊疆,為防禦沙俄入侵,保障驛站暢通,維護邊疆安寧做出了貢獻。
呼倫貝爾市夜景呼倫貝爾市夜景
嶺西地區曾於民國元年(1912年)至民國九年(1920年)實行地方自治,脫離黑龍江省。民國九年(1920年)後重歸黑龍江將軍節制,仍設副都統衙門,同時設善後督辦兼交涉員公署,並設呼倫、臚濱、室韋、奇乾縣,形成旗、縣並存和分治的局面。嶺東地區也保留西布特哈總管公署,同時設雅魯縣,布西縣,直屬黑龍江省。
東北淪陷時期,嶺東為興安東省,嶺西為興安北省,均直轄於偽滿洲國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日本投降。10月,嶺西地區建立呼倫貝爾自治省政府,在嶺東地區建立納文慕仁省。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6月,納文慕仁省改稱納文慕仁盟,受中共領導的興安省政府領導。10月,呼倫貝爾自治省政府改稱呼倫貝爾自治政府。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5月,納文慕仁盟歸屬內蒙古自治政府領導。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月1日,呼倫貝爾自治政府改稱呼倫貝爾盟,歸屬內蒙古自治區政府。
1949年4月,呼倫貝爾盟納文慕仁盟合併,稱呼倫貝爾納文慕仁盟,簡稱呼納盟。呼納盟的區域與2001年成立的呼倫貝爾市的區域大致重合。
1953年4月1日,成立內蒙古自治區東部行政公署 ,簡稱東部行署 ,署址設在烏蘭浩特。同時撤銷原哲里木、興安、呼納三個的建制,其中原呼納盟的海拉爾、滿洲里、烏蘭浩特變為內蒙古自治區的直轄市,其工作委託東部行署代管。
1954年4月30日,撤銷東部區行政公署 ,將原興安盟和呼納盟所轄地區合併,改稱呼倫貝爾盟,成立呼倫貝爾盟人民政府,作為一級政權,直屬內蒙古自治區領導。盟政府設在海拉爾市。
呼倫貝爾市夜景呼倫貝爾市夜景
1957年2月21日,呼倫貝爾盟人民政府改稱呼倫貝爾盟人民委員會。1958年6月1日,撤銷呼倫貝爾盟人民委員會,改為內蒙古自治區的派出機構,設行政公署於海拉爾市,改稱呼倫貝爾盟行政公署 。
1958年8月20日,內蒙古黨委批覆呼倫貝爾盟烏蘭浩特市併入呼倫貝爾盟科爾沁右翼前旗,對外仍稱烏蘭浩特市。1964年7月20日改為烏蘭浩特(鎮級),隸屬呼倫貝爾盟科爾沁右翼前旗
1965年8月,呼倫貝爾盟科爾沁右翼中旗劃歸哲里木盟(後撤盟改設通遼市)。
1967年12月20日,建呼倫貝爾盟革命委員會,為臨時權利機構,行使原呼盟行政公署職權。
1969年7月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將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劃歸黑龍江省,但呼倫貝爾盟的突泉縣、科爾沁右翼前旗劃歸吉林省白城地區管轄。黑龍江省呼倫貝爾盟轄2市、12旗。
1970年4月,將黑龍江省呼倫貝爾盟的鄂倫春自治旗和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劃歸大興安嶺地區管轄。1979年5月3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恢復內蒙古自治區1969年7月的原行政區劃,將時黑龍江省呼倫貝爾盟、大興安嶺地區的鄂倫春自治旗和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吉林省白城地區的突泉縣、科爾沁右翼前旗從7月1日起正式變更為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
呼倫貝爾市呼倫貝爾市
1980年7月,恢復興安盟建制:科爾沁右翼前旗分出烏蘭浩特市,呼倫貝爾盟的科爾沁右翼前旗、扎賚特旗、突泉縣、烏蘭浩特市和哲里木盟的科爾沁右翼中旗劃歸興安盟。同年,呼倫貝爾盟革命委員會撤銷,成立呼倫貝爾盟行政公署直至2001年撤盟設市。
2001年10月10日,撤銷呼倫貝爾盟設立地級呼倫貝爾市;撤銷縣級海拉爾市設立海拉爾區。
2013年3月6日,呼倫貝爾市滿洲里市扎賚諾爾礦區以呼倫貝爾市扎賚諾爾區備案,由滿洲里市代管。

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呼倫貝爾市共轄14個縣級行政區,包括2個市轄區、5個縣級市、4個旗、3個自治旗,分別是海拉爾區、扎賚諾爾區、滿洲里市、扎蘭屯市、牙克石市、根河市、額爾古納市、阿榮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鄂倫春自治旗、鄂溫克族自治旗、新巴爾虎左旗、新巴爾虎右旗、陳巴爾虎旗。呼倫貝爾市人民政府駐海拉爾區友好六街。
地名面積(平方千米)行政區劃代碼
1320
150702
279
150703
滿洲里市(含扎賚諾爾區)
732
150781
27590
150782
16800
150783
28958
150784
19659
150785
12063
150721
18634
150725
22000
150726
24839
150727
10356
150722
59880
150723
19111
150724
註: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的加格達奇區、松嶺區位於鄂倫春自治旗,故面積統計含加松兩區,除此之外,詞條中的人口、民族、經濟和社會相關統計數據除特殊說明外暫未包括松加格達奇區和松嶺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呼倫貝爾市地處東經115°31′—126°04′、北緯47°05′—53°20′。東西630千米、南北700千米,總面積25.2777萬平方公里,占自治區面積的21.4%,相當于山東、江蘇兩省面積的總和。南部與興安盟相連,東部以嫩江為界與黑龍江省為鄰,北和西北部以額爾古納河為界與俄羅斯接壤,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國交界。邊境線總長1733.32千米,其中中俄邊界1051.08千米,中蒙邊界682.24千米。註:民政部網站全國行政區劃信息查詢平台上的呼倫貝爾市面積為26.2062萬平方千米,呼倫貝爾市人民政府官網上呼倫貝爾市面積為25.2777萬平方千米。
呼倫貝爾市

地形地貌

呼倫貝爾市西部位於內蒙古高原東北部,海拔550—1000米,為呼倫貝爾大草原;大興安嶺以東北——西南走向縱貫呼倫貝爾市中部,海拔700—1700米,構成呼倫貝爾的林區;東部為大興安嶺東麓,東北平原——松嫩平原邊緣,海拔200—500米,有種植業為主的農業經濟區分布。地形總體特點為:西高東低。地勢分布呈由西到東地勢緩慢過渡。
呼倫貝爾哈薩爾大橋呼倫貝爾哈薩爾大橋

氣候

呼倫貝爾地處溫帶北部,大陸性氣候顯著。以根河與額爾古納河交匯處為北起點,向南大致沿北緯120°經線劃界:以西為中溫帶大陸性草原氣候;以東的大興安嶺山區為中溫帶季風性混交林氣候,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區為中溫帶季風性森林草原氣候,“烏瑪-奇乾-根河-圖里河-新帳房-加格達奇北緯-125°蒙黑界”以北屬於寒溫帶季風性針葉林氣候。全市氣候特點是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溫涼短促,春季乾燥風大,秋季氣溫驟降霜凍早;熱量不足,晝夜溫差大,有效積溫利用率高,無霜期短,日照豐富,降水量差異大,降水期多集中在7-8月。全年氣溫冬冷夏暖,溫度較差大。全市大部分地區年平均氣溫在0℃以下,只有大興安嶺以東和嶺西少部分地區在0℃以上,嶺東農區年平均氣溫在1.3—2.4℃之間,大興安嶺地區為-2.0—5.3℃,牧區為0.4—3.0℃。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在-18—-30℃之間,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在16-21℃之間。降水量變率大,分布不均勻,年際變化也大。冬春兩季各地降水一般為40—80毫米,占年降水量15%左右。夏季降水量大而集中,大部地區為200—300毫米,占年降水量65—70%,秋季降水量相應減少,總的分部趨勢是:農區60—80毫米,林區50—80毫米,牧區30—50毫米。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呼倫貝爾市水資源總量為316.19億立方米,占自治區的56.4%。其中,地表水總量298.19億立方米,地下水總量18億立方米。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246萬千瓦,水域面積48.32萬公頃。占中國地表水資源量的1%,占全區地表水資源量的73%;地下水資總量14.6億立方米。全市人均占有水資源量為1.1萬立方米,高於世界人均占有量,是中國人均占有量的4.66倍。
海拉爾河海拉爾河

礦產資源

呼倫貝爾市探查到的各類礦產達40餘種,礦點370多處。其中57處礦點已探明,主要有煤炭、石油、鐵、銅、鉛、鋅、鉬、金、銀、錸、鈹、銦、鎘、硫鐵礦、芒硝、螢石、重晶石、溴、水泥灰岩等。其中已探明的煤炭儲量306.7億噸。占東北經濟區的一半,遠景儲量1000億噸。現全市年產原煤1388.6萬噸。已探明的貴金屬及其他金屬儲量為:黃金32.9噸、白銀4071噸、銅136萬噸、鉛62.31萬噸、鋅101.74萬 噸、鐵礦石7366萬噸。

植物資源

呼倫貝爾市野生植物資源相當豐富,共有野生植物1600多種,分屬165科、615屬,其中高等植物1400餘種,低等植物200餘種。有經濟價值的野生植物600種以上,其中藥用植物540餘種,主要有黃芩、白鮮、芍藥等;野生果品20餘種,主要有篤斯、越橘、稠李、山荊子、樹莓、黑豆果、東方草莓等;油料植物20餘種,主要有榛、山杏、文冠果、核桃楸、蒼耳等;纖維植物70餘種,主要有蘆葦、芨芨草、馬藺、蠍麻、苫房草等;澱粉植物20餘種,主要有蒙古櫟、稗、沙蓬、野燕麥、野蕎麥、狗尾草、野豌豆等;食用植物120餘種,主要有柳葉蒿、蕨、大花萱草、輪葉沙參等。此外,我市野生食藥用菌類約有120餘種,分屬23科,30屬,其中珍稀食用菌有鬆口蘑、蒙古口蘑等約40餘種。主要有野生藥用植物、野生經濟植物、野生油料植物、野生纖維植物、野生澱粉植物、野生食用植物、野生果品植物等。植被分布由森林向草原過渡,植被的分布依年降水量決定。呼倫貝爾市境內有林地面積1.90億畝,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50%,占自治區林地總面積的83.7%;呼倫貝爾市森林覆蓋率49%,森林活立木總蓄積量9.5億立方米,全市森林活立木蓄積量占自治區的93.6%,占中國的9.5%;呼倫貝爾市林區的主要樹種有興安落葉松、樟子松、白樺、黑樺、山楊、蒙古柞等。
呼倫貝爾市共有重點保護野生植物30餘種,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的有黃檗、水曲柳、鑽天柳、紫椴、野大豆、浮葉慈菇、烏蘇里狐尾藻、鬆口蘑(真菌)等8種,保護等級均為二級;列入《國家珍貴樹種名錄》的有樟子松、鑽天柳、黃檗、蒙古櫟、水曲柳、野大豆等6種,保護等級均為二級;列入《內蒙古自治區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名錄》的有白扦、偃松、樟子松、黃檗、水曲柳、越橘等32種,其中保護等級為二級的21種,三級的11種。列入《內蒙古自治區珍稀林木保護名錄》(2010年公布)的有華北落葉松、紅皮雲杉、樟子松、偃松等34種,其中5種為栽培種。

動物資源

呼倫貝爾市野生動物品種和數量繁多。據不完全統計,呼倫貝爾市共有脊椎動物489種,占全區總數的68.92%,占全國總數的11%,其中哺乳動物7目18科83種,鳥綱動物18目56科328種,兩棲綱動物2目5科8種,爬行綱動物2目3科8種,魚綱動物7目13科62種。其中,原麝、梅花鹿、紫貂、貂熊、中華秋沙鴨、金雕、白肩雕、玉帶海雕、白尾海雕、東方白鸛、黑鸛、白頭鶴、丹頂鶴、白鶴、大鴇、遺鷗、細嘴松雞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7種。棕熊、猞猁、柳雷鳥、大小天鵝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63種。還有264種野生動物列入了我國保護的有益的、有重要經濟和科研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166種候鳥列入了"中日兩國保護候鳥及其棲息地環境協定",49種候鳥列入了"中澳兩國保護候鳥及其棲息地環境協定"。
丹頂鶴丹頂鶴

人口

截至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53.01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83.76萬人,鄉村人口69.25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72.63%。全年出生人口1.77萬人,人口出生率7.01‰;死亡人口1.42萬人,人口死亡率5.61‰;人口自然增長率1.4‰。呼倫貝爾市有42個民族:漢族、蒙古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回族、滿族、俄羅斯族、朝鮮族、壯族、藏族、錫伯族、苗族、土家族、彝族、維吾爾族、柯爾克孜族、高山族、布依族、畲族、傣族、侗族、羌族、黎族、哈薩克族、土族、白族、景頗族、佤族、納西族、赫哲族、京族、瑤族、基諾族、仡佬族、東鄉族、傈僳族、撒拉族、水族、哈尼族、門巴族、阿昌族等。

政治

職務
姓名
市委常委、市委書記
於立新
市委常委、市委副書記、市長
姜宏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陳智
市委常委、副市長
馬進、張啟軍、李金克
統計截至2018年12月,參考資料來源

經濟

綜述

2018年,呼倫貝爾市地區生產總值(GDP)實現1252.9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3.0%,人均地區生產總值(GDP)49529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2.9%。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69.1億元,同比增長2.8%;第二產業增加值366.5億元,下降0.5%;第三產業加值617.3億元,增長5.1%。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21.5: 29.2: 49.3。
呼倫貝爾市呼倫貝爾市
2018年年末城鎮新增就業人數31453人,失業人員再就業7393人,登記失業率為3.75%。
2018年,呼倫貝爾市地方財政總收入167.19億元,同比增長4.1%。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6.04億元,增長0.9%。其中,稅收收入65.48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為76.1%,增長0.6%。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49.1億元,同比增長3.2%。其中, 民生支出完成336.17億元,增長2%,民生支出總量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達74.9%。
2018年,呼倫貝爾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01億元,同比下降26.1%。其中,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249.97億元(不含森工及農村農戶投資),同比下降28.6%。其中,房地產企業開發完成投資89.65億元,下降22.9%。商品房銷售面積236.69萬平方米,下降21.2%,商品房銷售金額93.32億元,下降17.2%。
在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中,按經濟類型劃分,國有經濟單位投資124.6億元,下降34.7%;民間投資125.98億元,下降19.3%;外商及港澳台投資1.29億元,下降35.5%。按投資產業劃分,第一產業投資4.34億元,下降9.8%;第二產業投資59.26億元,增長2.6%,其中,工業投資59.52億元,增長3.0%;第三產業投資186.37億元,下降34.9%。
2018年,呼倫貝爾市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428元,增長8.0%,人均消費性支出18689元,增長3.4%,恩格爾係數27.9%。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401元,增長7.1%,人均消費性支出20554元,增長3.7%,人均擁有住房面積31.13平方米。農村牧區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95元,增長9.7%,人均生活消費性支出13827元,增長2.8%,人均擁有住房面積25.36平方米。

第一產業

2018年,呼倫貝爾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500.06萬畝,同比下降1.2%。全年糧食總產量140.28億斤,比上年增產18.5億斤,增長8.1%。在糧食作物中,小麥產量22.44億斤,增長10.6%;玉米產量77.18億斤,增長5.7%;大豆產量28.37億斤,增長1.8%;馬鈴薯產量(折糧)4.52億斤,增長6.7%。糧食平均畝產280.6公斤,增長9.4%。
牧業牧業
2018年,呼倫貝爾市牧業年度牲畜存欄1023.54萬頭(只),其中大牲畜和羊存欄984.28萬頭(只),生豬存欄39.26萬口。全年牲畜出欄394.71萬頭(只),出欄率達38.7%。其中生豬出欄25.65萬口,牛出欄29.31萬頭,羊出欄335.22萬隻。
2018年,呼倫貝爾市豬牛羊禽肉產量26.29萬噸,下降5.6%;禽蛋產量3.98萬噸,下降4.0%;牛奶產量55.87萬噸,下降27.9%。
2018年,呼倫貝爾市造林合格面積完成3.42萬公頃,其中人工造林合格面積2.02萬公頃,當年新封山(沙)育林面積1.4萬公頃,森林撫育面積完成13.27萬公頃。機電井28.59萬眼(包括人飲井),有效灌溉面積達到36.42萬公頃,新增有效灌溉面積2.0萬公頃。節水灌溉面積達到33.84萬公頃,新增節水灌溉面積2.13萬公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45.15萬公頃,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積7.58萬公頃。
2018年末農牧業機械總動力500.75萬千瓦,增長3.2%,機耕水平達93.16%,化肥施用量(折純)26.53萬噸,增長2%,農村牧區居民用電量3.82億千瓦時,增長7.4%。

第二產業

2018年,呼倫貝爾市全部工業增加值289億元,增長1.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4%。在規模以上工業行業中,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增加值下降1.8%;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0.1%;有色金屬礦採選業下降5.9%;木材加工業下降47.8%;非金屬礦物製品業下降38.5%;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增長6%;醫藥製造業增長69.4%;農副食品加工業下降13.5%;食品製造業下降2%;飲料製造業下降1.2%。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率98.9%。
呼倫貝爾市呼倫貝爾市
2018年,呼倫貝爾市建築業增加值79.7億元,可比價同比下降8.1%。全市81戶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築企業完成產值63.49億元,同比下降27%。房屋建築施工面積303萬平方米,下降27.5%。竣工房屋面積180.79萬平方米,下降33.8%。房屋建築竣工率59.7%。全市建築企業利潤總額2.18億元,下降41%。

第三產業

2018年,呼倫貝爾市全口徑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678.58億元,同比增長6.2%。分地區看,城鎮市場消費606.37億元,增長5.9%,鄉村市場消費72.21億元,增長8.1%。按消費形態分,餐飲收入92.01億元,增長8.5%,商品零售586.57億元,增長5.8%。
2018年,呼倫貝爾市批發零售業商品銷售額1445.53億元,同比增長8.7%。其中,批發業銷售額730.99億元,增長9.3%;零售業銷售額714.54億元,增長8.1%。住宿餐飲業營業額177.29億元,增長9.5%,其中,住宿業營業額31.12億元,增長10.2%,餐飲業營業額146.17億元,增長9.4%。
2018年,呼倫貝爾市進出口總額188.63億元,同比下降7.5%。其中,出口額41.67億元,下降13.0%;進口額146.96億元,下降5.9%。
2018年全年共接待旅遊者1864.98萬人次,同比增長8.4%。其中,入境旅遊者72.04萬人次,增長0.7%,國內旅遊者1792.94萬人次,增長8.7%。全年旅遊業總收入685.24億元,增長12.8%。國際旅遊創匯5.11億美元,增長0.6%。
2018年,呼倫貝爾市郵電主營業務收入21.48億元,同比下降3.3%。全市固定電話用戶25.74萬戶,下降9.0%;行動電話用戶236.98萬戶,增長14.7%;網際網路用戶62.23萬戶,增長22.5%。
2018年,呼倫貝爾市能源消耗總量1262.87萬噸標準煤,同比增長0.37%。萬元GDP能源消耗1.0224噸標準煤/萬元,同比下降2.52%。
截至2018年年末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1627.80億元,同比增長5.8%。其中,住戶存款餘額988.23億元,增長9.8%;非金融企業存款221.26億元,下降22.2%;廣義政府存款417.53億元,增長18.7%。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1156.07億元,同比下降2.6%。其中,住戶貸款餘額337.73億元,增長9.9%;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餘額817.83億元,下降7.0%。
呼倫貝爾市呼倫貝爾市
截至2018年年末全市證券公司4家,證券營業部8家,證券市場累計交易量387.13億元,同比下降20.8%;新增開戶數5311戶,下降22.3%;總客戶數9.75萬戶,下降6.3%;保證金餘額2.09億元,下降10.3%;託管市值19.71億元,下降14.2%。
截至2018年年末全市保險主體31家,其中,財產保險公司18家,壽險公司13家。保險業保費收入完成66.16億元,同比增長16.2%;各項賠款和給付18.09億元,下降18.6%。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19.5億元,增長7.6%,賠款累計10.97億元,下降31.5%;壽險保費收入46.67億元,增長20.2%,壽險給付和賠款7.12億元,增長14.9%。農險保費收入7.96億元。

社會事業

科學技術

2017年,呼倫貝爾市全年鑑定科技成果23項。年內簽訂各類技術契約43項,契約成交金額23847.87萬元,增長23%。2018年,呼倫貝爾市年鑑定科技成果8項。年內簽訂各類技術契約61項,契約成交金額8462萬元,下降64.5%。

教育事業

截至2018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學校4所,2018年招收普通本、專科學生7241人,同比下降3.2%。高等學校普通本、專科在校學生數23966人,下降3.5%。成人本科、專科在校生2845人,下降11%。普通高中25所,招收學生10024人,下降5.5%,在校學生數31997人,下降6.7%。其中,少數民族學生9165人,下降5.2%。國中134所,招收學生18297人,下降1.8%,在校學生數56518人,增長4.2%。其中,少數民族學生14676人,增長6.1%。國小138所,招收學生17490人,增長1.8%,在校學生103219人,下降1.3%。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國小畢業升學率100%。
部分中等教育學校
海拉爾實驗高中
海拉爾第一職業技術學校
扎蘭屯幼兒師範學校
扎蘭屯農牧學校
牙克石林業師範學校
呼倫貝爾市衛生學校
海拉爾三中
扎蘭屯林業高中
類別學校列表 介紹
重點大學
211工程”高校
普通本科大學
專科大學

文化事業

截止2018年末,全市擁有藝術表演團體12個,公共圖書館15個,群藝館、文化館15個,註冊博物館42個,其中享受國家免費開放專項資金的19個。全市擁有廣播電台13座,調頻電視發射台119座,廣播覆蓋率99.23%。地市級電視台2座,電視覆蓋率99.12%。
呼倫貝爾市呼倫貝爾市

醫療事業

截至2018年底,呼倫貝爾市共有衛生機構1982個,比上年增加9個,醫療衛生單位實有病床14891張,比上年增加509張。

體育事業

2018年,呼倫貝爾市運動員參加自治區第十四屆運動會獲178金、129銀、124銅的優異成績,在全區金牌總數、獎牌總數團體總分均列第1位。成功舉辦中俄蒙國際式摔跤邀請賽、全國冬季兩項錦標賽、全國U型場地錦標賽等多項大型體育賽事,積極 參加自治區射箭、拳擊、舉重等錦標賽,共獲金牌46枚、銀牌26枚、銅牌41枚。

社會保障

截至2018年末,呼倫貝爾市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81.43萬人,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58.57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214.23萬人,參加失業保險30.4萬人,參加工傷保險33.08萬人,參加生育保險39.51萬人。

交通運輸

數據

2018年,呼倫貝爾市鐵路、公路完成貨運量21504.03萬噸,增長8.7%。其中,鐵路貨運量9202.13萬噸,增長9.2%;公路貨運量12301.9萬噸,增長8.3%。民航行貨郵吞吐量2.47萬噸,增長5.4%。鐵路、公路完成貨物周轉量591.79億噸公里。其中,鐵路貨物周轉量349.94億噸公里,增長11.5%;公路貨物周轉量241.85億噸公里,增長7.8%。
呼倫貝爾市呼倫貝爾市
2018年,呼倫貝爾市鐵路、公路完成客運量1855.6萬人,下降16.2%。其中,鐵路客運量730.25萬人,下降7.0%;公路客運量1125.35萬人,下降21.2%。民航旅客吞吐量288.96萬人,增長5.9%。鐵路、公路完成旅客周轉量41.35億人公里。其中,鐵路旅客周轉量28.06億人公里,下降5.1%;公路旅客周轉量13.29億人公里,下降17.8%。
2018年,呼倫貝爾市公路總里程28487公里。按照技術等級劃分:高速公路505公里、一級公路714公里、二級公路2131公里、三級公路4288公里、四級公路20142公里、等外公路707公里。

鐵路

呼倫貝爾市境內的鐵路幹線呈“口”字形分布;已有濱洲線(哈爾濱-滿洲里)、牙林線(牙克石—滿歸)、博林線(博克圖—塔爾氣)、朝烏線(朝中—莫爾道嘎)、伊敏線(海拉爾東—伊敏)、伊阿線(伊敏—伊爾施)、阿扎線(阿榮旗-扎蘭屯)、伊加線(伊圖里河—加格達奇)、加漠線(加格達奇—漠河)、齊加線(齊齊哈爾—加格達奇)共10條鐵路;規劃新建高速鐵路幹線納入綏滿通道
海拉爾站海拉爾站

公路

呼倫貝爾已形成了以國家高速G10(綏滿高速公路)和G5511集阿高速公路),111國道(北京至加格達奇)301國道(綏芬河至滿洲里)、332國道三條國道,201省道(室韋至阿木古郎)、202省道(海拉爾至罕達蓋)、203省道(滿洲里至烏蘭浩特)、301省道(黑河至黑山頭)、302省道(碾子山至博克圖)五條省道為主骨架,以縣鄉、邊防、專用公路為脈絡的公路網。

航空

截至2018年,呼倫貝爾市境內有7座民航機場,其中民用運輸機場4座:呼倫貝爾東山國際機場滿洲里西郊國際機場扎蘭屯機場加格達奇嘎仙機場;民用通勤通用機場3座:根河機場莫旗尼爾基通用機場新巴爾虎右旗寶格德機場。7座機場中加格達奇嘎仙機場屬於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另外6座屬於呼倫貝爾。
呼倫貝爾東山國際機場呼倫貝爾東山國際機場
呼倫貝爾東山國際機場為內蒙古自治區主要機場,國家一級4C級機場,位於海拉爾區,是呼倫貝爾中心機場,在航空公司系統中多稱“海拉爾東山(國際)機場”;已經開通至北京、呼和浩特、呼倫貝爾扎蘭屯、呼倫貝爾根河、呼倫貝爾寶格德、哈爾濱、瀋陽、南京、杭州、深圳、廣州、石家莊、天津、上海、大連、鄭州、廈門、武漢、香港、台北、三亞(冬季)、俄羅斯赤塔、蒙古喬巴山、蒙古烏蘭巴托、韓國首爾、日本熊本等城市的航線。
滿洲里西郊國際機場共開通26條航線,其中國際航線6條,同比2014年新增國內航線3條,國際航線1條,新增通航城市4座。
扎蘭屯成吉思汗機場和加格達奇嘎仙機場不是航空口岸,只開通中國大陸城市航線;根河敖魯古雅機場、莫旗尼爾基通用機場只開通呼倫貝爾市內航線和城際航線;新巴爾虎右旗寶格德機場遠景規劃開通國內航線,但截至2018年仍為通勤通用機場,只開通呼倫貝爾市內航線。

歷史文化

民風民俗

飲食
呼倫貝爾大部分人還保留著原籍的習慣,主食有粥、麵條、饅頭、米飯等。但在嶺西普遍喝奶茶、食牛羊肉,這些均與該地蒙古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俄羅斯族同胞一樣,所不同的是漢族人家都多吃一些蔬菜。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無論嶺東嶺西,稻米飯已成為主食。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後,地區的飲食文化逐漸開放,與中國的飲食文化相融,各市區都已出現了一些地方特色的風味小吃和飯館。
美食美食
民間藝術
在呼倫貝爾的城鎮、農區、林區中漢族較為集中的地區,一般在春節、元宵節期間和農村的閒暇季節,民眾文娛活動較活躍。形式主要有秧歌、二人轉、單出頭表演和冰雕、冰燈、彩燈展覽等,城市還興起了焰火晚會。
秧歌
呼倫貝爾秧歌表演的形式有舞龍燈、腰鼓、踩高蹺、跑驢、劃旱船、擔花籃、大頭娃、耍獅子、戲曲人物的扮相造型等。有些秧歌中穿插活報劇表演。表演者濃妝艷抹,形象誇張,服裝五光十色,鮮艷奪目。男女均穿綢緞衣褲,腰系彩綢。鑼鼓隊多為男子,身著彩色綢服,頭扎牡羊肚手巾。有些秧歌的內容增加了武術、服飾表演和健美操表演等。秧歌成為城鎮、農村和林區民眾春節文化活動的重要內容。
冰雕、彩燈
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起,每年元旦、春節至元宵節期間,呼倫貝爾的城鎮、林區都有利用河流的天然冰塊進行雕刻造型的藝術展覽。每到冬季,各種造型的冰雕作品相繼問世,有人物、動物、建築物、風景等作品。
篝火篝火
華俄後裔民間舞蹈
在呼倫貝爾額爾古納市、根河市及海拉爾的華俄後裔中,保持著傳統的俄羅斯族民間舞蹈。有單人、雙人和集體表演的“希卜里哈”、“巴達罕拉娜”、“嘎巴喬克”、“滅斜斯”、“奧吉諾其卡”、“茨岡內卡”(譯音)等。舞曲有“希卜里哈”、“那林琴卡”、“累塞”、“嘎巴喬克”、“滅斜斯”等,舞步多變,跺腳較多,單人舞蹈腿部技巧很高。每個舞蹈都配有固定的舞曲,一般只用手風琴伴奏,有些集體舞還加伴唱。
焰火晚會
焰火晚會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後興起的,多是慶祝一些重大的節日如元宵節、八月節等節日。

傳統節日

呼倫貝爾那達慕大會呼倫貝爾那達慕大會
呼倫貝爾獨有節日“伊慕額”,蒙語“豐收”之意,顧名思義,伊慕額節也就是豐收節,在每年5月22日。這時草原上的羊、牛、馬和駱駝剛接完春羔,一片生氣勃勃的豐收景象。牧民們用刀將母羔左耳抿出豁口,放回大群;未被留種的公羊則被閹割成羯羊;還要為年滿2歲的馬駒打上烙印。
米闊魯節
米闊魯節是呼倫貝爾草原莫日格勒河流域鄂溫克牧民的豐收節日。米闊魯節在每年5月下旬舉行,其內容和形式與“伊慕額節”大致相同,所不同的僅僅是勞動完畢要舉行宴會,歡慶豐收。
“瑟賓”是鄂溫克語,意為“歡樂祥和”,是鄂溫克族的傳統節日,以圖騰為特徵,16世紀鄂溫克人信仰薩滿教後逐漸消失。1994年6月18日,建國後首屆“瑟賓”節在巴彥胡碩敖包山舉行,主要內容有鄂溫克民族歌舞表演等。此後6月18日就成為鄂溫克族的“瑟賓”節。
每年6月18日是鄂倫春族的傳統節日——篝火節。鄂倫春人對火神的崇拜由來已久,他們認為火有驅邪祛污的作用,對於火有著一系列嚴格的禁忌,例如:不許隨意向火堆潑水、扔髒物、吐痰,不許用刀、棍等尖銳的東西向火中亂捅,以免觸怒和傷害火神等。

風景名勝

呼倫貝爾大草原
呼倫貝爾大草原位於呼倫貝爾市西部,從大興安嶺以西一直到蒙古國邊境的草原都是它的一部分,是中國最大的草原。在呼倫貝爾大草原的呼和諾爾、巴彥呼碩等景區,可以欣賞摔跤、射箭等表演。除了草原,還有額爾古納河、呼倫湖、根河濕地、莫爾道嘎國家森林公園等景點;室韋小鎮、滿洲里等地的俄羅斯風情也可以體驗。夜晚的時候,可以參加特色草原篝火晚會,奏蒙古樂、唱蒙古歌、跳蒙古舞。
呼倫貝爾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海拉爾紀念園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海拉爾紀念園位於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北山(原侵華日軍海拉爾要塞遺址處,距海拉爾城區北部3千米),為國家4A級景區、呼倫貝爾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紀念園總面積110公頃,在原侵華日軍海拉爾要塞遺址上建立而成,是集愛國主義、國際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為一體的軍事主題紅色旅遊景區。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海拉爾紀念園分為地上、 地下兩部分,其中地面建有海拉爾要塞遺址博物館(共分為四個展廳、九個部分)、主題廣場、地面戰爭遺蹟、模擬戰爭場景、遊客服務設施等內容;地下工事遺蹟,復原了日軍司令部、士兵宿舍、衛生室、通訊室等。
主要景區
西山國家森林公園
北山侵華日軍要塞遺址
金帳汗蒙古部落
鄂溫克博物館
巴彥呼碩旅遊景區
西旗知青文化展
巴爾虎博物館
額爾古納俄羅斯家庭旅遊戶
敖魯古雅獵民點
嘎仙洞
達斡爾風情園
朝鮮人家
鳳凰山滑雪度假區
滿洲里國門
呼倫湖小河口
滿洲里歐式婚禮宮
滿洲里套娃廣場
滿洲里中蘇步行街
紅花爾基原始樟子松國家森林公園
阿爾山雪域溫泉

著名人物

郭道甫,為呼倫貝爾地區乃至整個東北和內蒙古的教育事業與共產主義思想的傳播做出了一定貢獻。
白岩松中央電視台著名主持人。
布仁巴雅爾,著名蒙古族歌手。
烏蘭托婭,著名女歌手。
姜風鳴,原全國學聯副主席。
寶音德力格爾,著名歌唱家、音樂教育家,國家一級演員。
張秋歌,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常務理事。
通福,達斡爾族著名音樂家。
婉容,郭布羅·婉容,達斡爾族,清朝遜帝溥儀妻子,清朝與中國的末代皇后,後為偽滿洲國皇后

城市榮譽

中國十佳冰雪旅遊城市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全國雙擁模範城
國家森林城市
中國特色魅力城市
國家物流樞紐布局承載城市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