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經濟特區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條例

《海南經濟特區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條例》已由海南省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於2009年3月25日通過,2009年3月26日海南島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 14 號公布,自2009年7月1日起施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南經濟特區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條例
  • :2009年3月25日通過
  • 公布:2009年3月26日
  • 施行:2009年7月1日
海南經濟特區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條例,第一章 總 則,第二章 資金支持,第三章 創業扶持,第四章 創新推動,第五章 市場開拓,第六章 社會服務,第七章 權益保護,第八章 附 則,解讀,

海南經濟特區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條例

海南經濟特區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條例
(2009年3月25日海南省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最佳化中小企業經營環境,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維護中小企業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經濟特區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在本經濟特區內依法設立的中小型的各種所有制和各種形式的企業。
中小企業的劃分標準按照國家規定執行。
第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中小企業的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制定相應的政策和措施並督促實施。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把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納入政府工作考核目標,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和考核辦法。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中小企業發展協調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中小企業經濟運行分析會,協調解決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重大問題。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中小企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實施國家和本省中小企業政策、規劃,對本行政區域內中小企業工作進行協調、指導和提供服務,引導和鼓勵中小企業發展。
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應當在各自的職責範圍內對中小企業進行指導和服務。
第六條 省統計部門會同省中小企業行政主管部門健全中小企業統計指標體系,加強對中小企業進行統計調查和動態監測,建立中小企業運行情況分析報告制度,為政府決策和管理提供服務。
第七條 中小企業的財產權、經營權、公平競爭權等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中小企業應當履行法律法規規定的各項義務,依法經營管理,誠實守信,增強社會責任,不得損害職工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第二章 資金支持

第八條 省人民政府應當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可以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沒有設立專項資金的,應當根據實際情況為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提供財政支持。
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主要用於下列扶持中小企業的事項:
(一)支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小企業創業基地建設;
(二)支持信用擔保體系建設;
(三)支持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技術進步、資源綜合利用和信息化建設;
(四)支持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開展培訓、諮詢和信息服務等工作;
(五)支持中小企業承擔和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制定修訂工作;
(六)支持中小企業專業化、集聚化發展以及與大企業的協作配套;
(七)支持中小涉農企業、鄉鎮企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八)用於與國家扶持中小企業資金的配套;
(九)支持中小企業開拓市場;
(十)其他支持中小企業的事項。
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使用應當公開透明,建立政府公告、社會推薦、專家評審等制度。具體使用管理辦法由設立專項資金的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九條 省人民政府和有條件的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推進信用徵集、信用評價、信用檔案和失信懲戒等中小企業信用制度建設,建立中小企業信用資料庫,並按國家和本省規定向社會公開。財政、稅務、工商、環保、質監、勞動保障、住房公積金管理等有關部門應當提供中小企業的基礎信用信息。
人民銀行和有關金融機構應當支持地方信用體系建設。
第十條 工商、稅務、財政、中小企業行政主管等部門,中小企業行業協會、金融機構等應當指導、培訓、幫助中小企業建立健全財務報表、經營賬冊制度,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
對財務制度健全、經營規範的中小企業,金融機構可以優先評級授信和給予貸款。
第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建立金融機構與中小企業融資溝通協調製度,引導和鼓勵金融機構對符合國家、本省產業政策,且信用等級高的中小企業給予信貸支持,引導和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適應中小企業發展需要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項目。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金融機構,給予獎勵。
第十二條 金融機構可以在增量的指標上,單獨安排中小企業信貸規模,並簡化貸款程式,縮短審批時限,滿足企業融資的需要。
有條件的省內金融機構可以設立中小企業信貸部門,為中小企業的信貸、支付結算、財務諮詢提供服務。
第十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發展和規範產權交易市場,推動資本的流動和重組。鼓勵、引導和支持有條件的中小企業,通過股權融資、債券融資、項目融資、融資租賃和股權質押等法律、行政法規允許的方式直接融資。
第十四條 鼓勵中小企業資本參與設立村鎮銀行,參股海南農村信用社,發揮村鎮銀行、農村信用社在中小企業發展中的融資平台作用。
企業和個人資本可以設立小額貸款公司,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
第十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會同證券監管機構引導中小企業最佳化資本結構,完善法人治理,逐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培育中小企業上市資源,為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上市融資和發行企業債券提供指導和服務。
第十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擔保機構的引導和監督,建立、完善省和市、縣、自治縣擔保體系。省級擔保機構可以採取聯保、再擔保等方式開展擔保業務。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出資設立或參股設立擔保機構,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擔保。
引導、鼓勵社會各種資本依法設立擔保機構,參與省和市、縣、自治縣擔保體系建設。擔保機構從事中小企業擔保業務的,享受有關稅費減免的優惠。
第十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安排資金,用於擔保機構從事中小企業擔保業務的信貸風險補償、資本金補充和業績獎勵。具體使用和管理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十八條 擔保機構應當在註冊登記後三十日內到同級中小企業行政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備案。
第十九條 鼓勵、引導中小企業依法開展多種形式的互助性融資擔保。對中小企業成立的互助擔保機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參照第十七條的規定給予扶持。

第三章 創業扶持

第二十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保護中小企業依法參與市場公平競爭的權利。凡法律、行政法規未禁止的行業和領域,中小企業均可投資和經營。
第二十一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中小企業實行直接核准登記制,市、縣、自治縣工商行政部門可以委託轄區工商所核准登記。對符合註冊條件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自受理之日起5個工作日核心發營業執照。
第二十二條 設立中小企業可以實行註冊資本分期繳付制。註冊登記後1個月內注入的首期出資應當不少於註冊資本總額的10%,1年內注入的出資應當不少於註冊資本總額的50%,最後一期出資應當在登記後的3年內注入,設立投資公司應當在登記後的5年內注入。
對分期注入註冊資本金的中小企業,應當在營業執照中載明實收資本。在規定期限內不能繳足或無法繳付註冊資本的,應當辦理註冊資本變更登記或者註銷登記。
第二十三條 中小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可以自主決定經營項目和經營方式,但法律、法規規定須經批准的項目,應當依法經過批准。
第二十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在城鄉建設規劃中合理安排必要的場地和設施,為創辦中小企業提供條件。對與大企業大項目開展協作配套生產的中小企業集群,或具有區域經濟特色的中小企業集群的發展用地,應當優先統籌規劃和安排。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採用多種方式利用存量建設用地、閒置廠房等改造建設小企業創業基地。
鼓勵社會各類資本利用現有開發區(園區)資源建設小企業創業基地、產業化基地和共性技術服務平台,引導中小企業聚集發展和產業化經營。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應當安排一定比例用於鼓勵和引導中小企業進入開發區(園區)聚集發展和產業化經營。
第二十五條 下列中小企業,依照國家規定享受稅收優惠:
(一)登記失業人員、殘疾人員、自主擇業的復員轉業軍人、大中專畢業生創辦的中小企業;
(二)當年招用失業人員符合國家規定條件的中小企業;
(三)符合國家、省支持和鼓勵發展政策的高新技術中小企業;
(四)在少數民族地區、貧困地區創辦的中小企業;
(五)安置殘疾人員的中小企業;
(六)其他符合政策規定的中小企業。
第二十六條 民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對本民族自治地方的中小企業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中屬於地方分享的部分,可以決定減征或者免徵。自治縣決定減征或者免徵的,須報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七條 中小企業投資者及招聘的高等學校畢業生、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可以依照規定在本省落戶。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為前款規定人員的子女就近入幼稚園或者入學提供幫助。

第四章 創新推動

第二十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不斷增加對中小企業科技創新的經費投入,可以設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專項資金,以風險投資、貸款貼息、撥款資助等方式支持中小企業進行技術創新活動。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具體情況,組織中小企業申報國家各類科技型計畫項目,並對計畫項目給予扶持。
對中小企業技術創新項目以及為大企業產品配套的技術改造項目,各級人民政府及金融機構在貸款、貸款貼息等方面予以扶持。
第二十九條 省人民政府可以設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通過參股和提供融資擔保等方式扶持創業投資企業的設立和發展。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對中小企業投資公司給予政策支持和風險補償。對創業投資企業投資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的,依法實行投資收益稅收減免或投資額按比例抵扣應納稅所得額等稅收優惠政策。
第三十條 鼓勵中小企業自主建立或者合作建立研發機構,開展同行業的共性技術研發,提供技術信息、技術諮詢、技術成果中試、技術成果轉讓、技術中介等服務,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與擴散能力,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
中小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細則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
第三十一條 中小企業在科技成果引進、轉化及生產過程中,技術開發費按照實際發生額計入管理費用。
中小企業的固定資產由於技術進步等原因確需加速折舊,採取縮短折舊年限方法的,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於稅法規定折舊年限的60%。
第三十二條 鼓勵引導中小企業積極申請、保護、實施專利和商標,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智慧財產權保護水平。
中小企業申請國內外發明專利的,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給予指導和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資金支持。

第五章 市場開拓

第三十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支持中小企業參與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的改組、改制、改造,對其可以採取不同方式給予適當補貼。對中小企業出資重組經營困難的國有企業或者購買國有企業產權,資金支付暫有困難的,經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授權經營公司同意,可以分期支付,但首期支付金額不得低於收購總價的30%,分期支付的總期限不得超過3年,並按銀行同期流動資金貸款利率在稅後支付利息。
第三十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鼓勵和支持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到境外投資,參與國際貿易,開拓國際市場,參加國際性展覽展銷、建立國外行銷網路和研發機構,參加境外投(議)標等活動。
省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組織或者鼓勵、支持商會、行業協會組織中小企業參加全國性或區域性的商品展覽展銷會,舉辦本省中小企業產品展覽、推介、促銷活動,幫助中小企業開拓市場。
第三十五條 省中小企業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本省產業發展重點,每年扶持一批具有發展潛力的特色產品拓展市場。
扶持中小企業參與農產品運銷、促進城鄉貿易、搞活商品流通。對有突出貢獻的企業,由省人民政府有關主管部門給予獎勵。
第三十六條 鼓勵中小企業為大企業、大項目配套,通過建立專業化分工協作關係和產業技術聯盟,促進中小企業的產品進入國內外大企業的產業鏈或者採購系統。
引導大企業從中小企業選購配套件和零部件,鼓勵大企業將部分產品、零配件委託給中小企業生產,帶動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
第三十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鼓勵中小企業參與城鎮供水、供氣、公共運輸、污水垃圾處理等市政公用事業和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和運營,採取幫助爭取國債、延長特許經營年限、利用價格槓桿等手段加以扶持,以保證投資者獲得合理的投資收益。
第三十八條 政府採購應當在政府網站上公布有關信息,引導和方便中小企業參與競標,優先安排向中小企業購買商品或者服務。
政府採購應當安排一定的比例,向中小企業購買產品或者服務。具體比例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第三十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引導和鼓勵中小企業開展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和產品認證等國際標準認證,參與制定相關技術標準,為中小企業開拓市場創造條件。中小企業開展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和產品認證等國際標準認證,可以向商務主管部門和相關部門申請資金支持。
第四十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鼓勵和扶持中小企業加快信息化建設,改善電子商務運行環境,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升管理水平,增強其開拓市場能力。

第六章 社會服務

第四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中小企業服務體系,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建立各類中介服務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金融、創業輔導、技術支持、管理諮詢、信息傳遞、人才培訓、市場開拓、法律支持、智慧財產權保護等方面的服務。
政府資助建立的中小企業服務機構應當免費或者低收費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
第四十二條 省中小企業行政主管部門建立中小企業網,為中小企業創業、融資、技術創新、市場開拓等提供信息服務。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提供相關信息。
省中小企業網應當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有關的工商、財稅、融資、產業投資、勞動用工、人才檔案管理、戶籍管理、社會保障、子女入學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信息,並建立和充實科研機構、科技項目、科技人才信息庫,促進中小企業與科研機構合作,引進科技項目和人才。
省中小企業網應當及時通報國內外市場動態、經貿活動等市場信息,為中小企業發布產品供需信息提供服務,並不得收取贊助費。
第四十三條 鼓勵中小企業開展職工崗位技能培訓和技術人才培養。企業當年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5%的部分,可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中小企業出資組織招用的失業人員到培訓機構進行培訓,並與招用的失業人員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契約的,可以向失業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職業培訓補貼。
第四十四條 中小企業專業技術人員申報專業技術資格評審,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及時辦理,並提供指導和幫助。
第四十五條 中小企業可以自主建立或者自願參加行業協會等行業自律組織。
行業自律組織應當維護中小企業合法權益,及時向政府和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反映中小企業的建議和要求,建立、健全自律性管理制度和行業職業道德準則,幫助中小企業提高素質,拓展國內外市場,推動行業振興和行業誠信建設。

第七章 權益保護

第四十六條 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非法改變企業的產權關係,非法占有或者使用企業財產;
(二)侵犯中小企業依法享有的經營自主權和用工自主權;
(三)強制或者變相強制中小企業提供贊助、接受有償服務、加入協會或者訂購報刊雜誌和其他資料;
(四)違反國家和本省有關規定要求中小企業參加培訓、達標、評比、鑑定或者考核等活動;
(五)在履行管理職責時,為中小企業指定環境影響評價、安全評價、產品質量認證等中介機構;
(六)截留、挪用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或者其他扶持資金;
(七)其他侵犯中小企業合法權益的行為。
第四十七條 中小企業因配合環境保護、城市規劃、道路建設或者其他城市建設項目,經營活動受到影響或者需要拆遷的,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依照國家和本省的有關規定予以妥善安置和相應補償。
第四十八條 政府有關部門對中小企業申請辦理本部門職權範圍內的事務,應當在法律、法規規定的期限內辦理完畢。對申報材料不符合規定的,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審批要求和需要補齊的材料。對不符合條件不予辦理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
第四十九條 執法部門的年度檢查計畫,應當統籌安排;兩個以上執法部門對同一事項進行檢查的,應當聯合檢查;未經部門委派,執法人員不得擅自對企業實施檢查。
行政執法人員需要進入中小企業的生產經營場所進行執法檢查,或者需要中小企業配合檢查的,應當出具載明檢查時間、內容和人員等的檢查通知書和有效證件。未出具檢查通知書和有效證件的,中小企業有權拒絕檢查。
第五十條 政府有關行政執法部門對中小企業生產、經營的產品抽查檢驗應當依法進行,並不得收取檢驗費用。抽取樣品不得超過技術標準、標準規範要求的數量。經檢驗證明合格的產品,應當在檢驗後五日內返還;不能恢復原有價值的,應當按照原價值給予補償。依照國家有關規定應當購買抽取樣品的,從其規定。
第五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公示收費項目、標準、範圍和依據。
收費單位向中小企業收取行政事業性費用時,應當出示收費許可證,開具省財政部門統一印製的收費憑證,如實填寫收費項目、收費金額、收費單位和收費人員姓名。不按照規定進行收費的,中小企業有權拒絕交費。
第五十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建立和完善受理中小企業對違法行為的投訴和舉報機制,公布受理程式和方式,依法查處侵犯中小企業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
有關部門自接到投訴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作出處理意見,或者移送相關主管部門處理。相關主管部門應當在接受移送後的10個工作日內作出處理意見。未能作出處理意見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
第五十三條 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條例的規定,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監察機關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八章 附 則

第五十四條 本經濟特區以外的省內中小企業參照本條例執行。
第五十五條 本條例實施中的具體套用問題,由省人民政府負責解釋。
第五十六條 本條例自2009年7月1日起施行。

解讀

在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上獲得通過的《海南經濟特區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於7月1日起開始施行。條例為解決制約我省中小企業發展的突出問題,從立法方面體現了經濟特區先行先試原則,呈現出6大亮點。
亮點一: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納入政府工作考核目標
目前,我省共有各類中小企業28.84萬戶,占全省企業總數的99%以上,從業人員147.7萬人,占全省企業就業人數的95%。但長期以來,我省中小企業一直處於自生自長的狀態。
條例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中小企業的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對中小企業的發展,從組織領導、財政扶持、政策優惠、提供服務等方面進行統籌安排。條例還規定把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納入政府工作考核目標,明確規定政府各有關部門扶持、服務中小企業發展的職責。
亮點二:更加寬鬆的註冊資本金要求
中小企業創業初期,資金周轉相對困難。為此,條例比公司法規定了更加寬鬆的註冊資本金要求。規定設立中小企業,可以在註冊登記後1個月內注入不少於註冊資本總額10%的資本金,1年內注入的註冊資本總額不少於50%,最後一期出資應當在登記後的3年內注入,設立投資公司應當在登記後的5年內注入。
為扶持中小企業的創業和經營,條例還依照國家的有關政策,規定了各類稅費優惠政策。在用地方面,鼓勵和引導中小企業依託“兩大一高”產業發展,扶持和促進其形成具有區域經濟特色的發展集群,對這兩方面的用地優先予以規劃和安排。
為充分體現市場經濟的要求,條例還允許中小企業根據生產經營的需要從事經營活動,可不受其工商註冊登記的經營範圍和經營方式的限制。
亮點三:構建多元化的資金支持體系
資金問題是中小企業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條例主要規定了對中小企業的財政、金融信貸和社會投資融資三個方面的資金支持,努力構建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和信用擔保兩大體系,以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
條例從三個層次規範了對中小企業發展的財政支持,規定省人民政府應當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有條件的市、縣、自治縣政府可以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沒有設立專項資金的,應當根據實際情況提供財政支持。
亮點四:扶持中小企業科技創新
中小企業技術力量薄弱,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生產經營中的技術難題往往得不到及時有效地解決,產品科技含量往往較低,市場競爭力不強,極大地制約了中小企業的發展。為增強中小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條例除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給予稅收優惠扶持外,還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加大對中小企業的科技扶持。
一是對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給予財政扶持。二是積極引導、幫助中小企業獲得國家有關科技創新資金的支持。三是建立科研機構、科技項目、科技人才信息庫,為中小企業提供科技服務。
亮點五:政府採購安排一定比例購買中小企業產品
產品沒有市場,企業就難以生存,更談不上發展。扶持中小企業開拓市場對其發展尤為重要。
條例明確規定“政府採購應當安排一定的比例向中小企業購買產品或者服務”。為使中小企業在“兩大一高”戰略的實施中得到發展,條例鼓勵中小企業與大企業建立分工協作關係和產業技術聯盟,鼓勵和引導大企業選購中小企業的產品或者委託中小企業生產、加工部分產品和零配件,對中小企業與大企業、大項目的合作在用地、資金等方面給予扶持和優惠。
亮點六:規範“審批”“檢查”行政行為
辦事難和個別執法人員借檢查謀私利,是中小企業反映比較強烈的兩個突出問題。為維護中小企業良好經營環境,條例設定了明確、剛性的規範,以制約、監督國家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
辦事程式方面,條例規定,行政機關對中小企業申請辦理的事務,要在法定的期限內辦理完畢。對申報材料不符合規定的,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審批要求和需要補齊的材料。
在行政執法檢查方面,條例規定行政執法人員除持有執法資格證件外,還需要同時出具單位開具的檢查通知書,方可進入中小企業經營場所進行檢查。
條例還規定,行政執法抽取樣品檢驗不得收取檢驗費用,不得超過技術標準、標準規範要求的數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