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椿坪

洪椿坪

洪椿坪位於天池峰下海拔1120米處的山腰裡。坪上建有乾佛禪院,一進寺門,"洪椿曉雨"四個耀眼的大字,橫陳在銀灰色的照之上,使你心目瞭然:這兒景色之妙,就是清晨觀賞似雨非雨的"雨",玩味著"翠濕人衣"的情趣。正如唐代山水詩人王維在《闕題二首》中詠唱的那樣: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洪椿坪
  • 開放時間:6:00-18:30(旺季:2016.1.16-2016.12.14)
  • 門票價格:免費
  • 著名景點:白雲峽,大坪嶺,寶掌峰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四川省樂山市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寺廟簡介,寺內景觀,寺廟特色,寺廟布局,宇宙觀,布局,含義,中國寺廟,介紹,文化,入寺須知,

寺廟簡介

洪椿坪,因有洪椿古樹得名。此樹高28米,胸徑3、2米,樹冠東西延伸30多米,是中國特有的高齡樹種,又名白椿,葉呈羽狀,盛夏季節一樹粉綠,耐冬寒,抗污染,所以能致高齡。早在公元前三百多年的戰國時代,道學家莊周先生早將它喻為神樹,作為大壽的象徵。 這一株,據專家鑑定足有一千二百年的樹齡,至今長勢仍很健旺。這裡的古樹很多,尚有千年的羅漢松,八百多年的公孫樹和楨楠樹,六百多年的香杉古柏和黃心夜合等等。古木成林,參天蔽日,陽光擠進林叢的天疏隙,照射到鋪滿蒼苔的山道上。 洪椿坪深深地衽藏在層層峰巒的懷抱之中。後邊是高高的天池峰、天柱峰,前邊是雲霧繚繞的白雲峽,右邊是高高的天空池峰、天柱峰,前面是雲霧繚繞的白雲峽,右邊是大坪嶺,左邊是寶掌峰。氣候澤潤,常常是霧蒙蒙。尤以清晨,晨曦撫照在林叢之上,霧化為露,瀼瀼泠泠,如粒粒晶瑩的無數珍珠,積滿了草叢和林梢,只聽見密密的林叢中沙沙作響,似覺細雨沛然。頃刻間,濃霧瀰漫,只聞人語,不見人影,咫尺竟成了天涯。如綃的晨霧,濕泣泣的帶著山野里特有的清香迎面年來,使你感到格外清爽可人。這裡的氣漫無邊際較為穩定,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有著四季常春之感。深谷里常常傳來陣陣林濤,碧空中隱隱迴旋著聲聲鳥語。確是個休閒頤養的好地方。連清代的康熙皇帝也贊口不絕,特意題贈"忘塵慮"三字,刻石留存寺中至今猶見。此地上行仙峰寺15公里,有磴道七千多級;下行清音閣6公里,有噔道三千多級。如果說鑒勝峨眉是一篇完美的詩章,這裡自然是承轉的段落。要欣賞這"曉雨"之妙,以夜宿寺中為宜。從夕陽西斜到黎明拂曉,還有許多景色可觀。這裡有許多銀杏古樹,一至清秋,扇葉金黃,與滿山紅葉相互掩映,色彩絢麗柔美,故詩人在詩中吟道"不盡霜楓萬里黃"。
洪椿坪洪椿坪
洪椿坪

寺內景觀

洪椿坪上建有洪椿寺,最初由宋代僧人楚山性一禪師所建,原名千佛禪院,也稱千佛庵。明崇禎四年繼建,清乾隆四十三年曾毀於火。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峨雲禪師重建。因寺前有三棵洪椿古樹,重建後的寺廟也因此被叫做洪椿坪。這三棵洪椿,一棵在寺院的南面,在那次大火中被焚,但枯木至今不倒;另一棵在高岩邊,約在百年前的一次岩崩中掉于山下;最後一棵在寺門左側的密林中,至今仍存。此洪椿經專家鑑定,樹齡至少在1500年以上,被視為長壽樹。洪椿,屬棟科落葉喬木,胸徑可幾人合抱,有三、四丈高。傳說,五百年開一次花,五百年結一次果。洪椿寺建有殿宇三重,氣勢巍峨,蔚為壯觀。廊廡簡潔,宏闊寬敞。洪椿寺建築面積5000餘平方米,主要建築有觀音殿、千佛樓以及林森小院和禪堂、僧舍等等。大雄寶殿中供普賢像,左右為十八羅漢像,雕塑俱佳。藏經樓內中存有一件寶物,那就是懸掛於樓內的一盞七方千佛蓮燈,檀木雕琢精工彩飾。它高近2米,直徑1米,七方翹角,上下刻有幾百尊佛像。七方角柱上有九龍盤柱,上面還刻有雲龍怪獸以及神話故事圖案,八面玲瓏,數百尊生動活潑的人物形象,組成一幅幅神話故事圖景,是世間罕有的藝術珍寶。燈上造像佛教道教和平共處,亦不多見。七方千佛蓮燈設計巧妙、工藝精湛,令人稱頌,是寺內珍藏的藝術珍品之一。據說是法能和尚在清朝末年所制。洪椿坪上,觀音殿的右前方有一泓清泉,人稱“錫杖泉”。相傳,明代時的香火旺盛,僧眾雲集,寺僧人數多時高達千人以上。但寺廟裡缺水,寺院住持德心禪師持杖祈禱,用錫杖鑿岩引水,感動了天池仙女,就給這裡送來了一股清泉。時至今日,錫杖泉依舊四季不枯,甘甜清冽。
洪椿坪洪椿坪

寺廟特色

洪椿坪古寺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初取名“千佛庵”,明朝末重修,後因寺所在地叫洪椿坪,便以地名改寺為洪椿坪。在峨眉山中名氣大增。洪椿坪內珍貴文物數不勝數。
楹聯眾多,且品位較高
一是楹聯眾多,且品位較高。如“一粒米中藏世界,半邊鍋內煮乾坤”,“處己何妨真面目,待人總要大肚皮”。寓意深刻,發人深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觀音殿門坊上1921年四川什邡人馮慶樾撰寫的雙百字長聯,是峨眉山楹聯中聯語最長者:“峨眉畫不成,且到洪椿,看四壁蒼茫;螢然天池蔭屋,泠然清音當門,悠然象嶺飛霞,皎然龍溪濺雪;群峰森劍笏,長林曲徑,分外幽深。許多古柏寒松,虬枝偃蹇;許多琪花瑤草,錦彩斑燦。客若來游,總宜放開眼孔,領略些曉雨潤玉,夕陽燦金,晴煙鋪綿,夜月舒練。臨濟宗無恙,重提公案,數幾個老輩:遠哉寶掌住錫,卓哉繡頭結茅,智哉楚山建院,奇哉德心咒泉,千眾靜安居,淨業慧因,畢生精進。有時機鋒棒喝,蔓語拋除;有時說法傳經,蒲團參究。真空了悟,何嘗障礙神通,才感化白犬銜書,青猿洗缽,野鳥念佛,修蛇應齋。”這副對聯應對工整,文彩飛揚。上聯描繪峨眉毓秀的山景,下聯則緬懷寺中大德高僧,自然景觀,人文歷史,巧寓其中。
洪椿坪洪椿坪
千佛蓮燈
二是這觀音殿樓上的這盞木製千佛蓮燈,高2.25米,直徑1.2米,七條金龍盤柱,200餘尊佛像雕嵌其上,是一件難得的藝術珍品。
木質“正明司碑”
三是寺內還保存有一通清朝乾隆年間的木質“正明司碑”,記述為漢藏兩種文字所書,藏傳佛教徒朝拜峨眉山始略。此碑是四川唯一的木質藏漢文木碑,有著很高的史料價值。這牆上“洪椿曉雨”四字記載了洪椿坪這裡特有的自然奇景,它是“峨眉山十景”之一。這裡由於環寺皆山,林密森森,陽光很難穿透樹蔭,所以空氣濕度大,水蒸氣不易散發。一到清晨,氣溫清冷,濕潤的空氣便凝聚成微小的水粒,似雨似霧,隨山風撲面而來,無聲無息,無形無影,潤衣而不濕衣,沁人心扉而不寒冷肌膚,甜甜的,綿綿的,給人一種清心的溫柔。這裡是一個天然的空氣浴場,在這裡小憩,可以洗去你一身的旅途疲勞,也可以滌淨你心中的憂愁和煩惱。
“錫杖泉”
寺中有小方池,名叫“錫杖泉”。過去這裡用水全靠它的奉獻。傳說德心大師率領門人鑿山開溪從天池峰引來泉水,後人將此事神話了,說是大師一邊用手中禪杖叩擊山崖,一邊口中念念有詞,雖然泉水自地湧出,“錫杖泉”的美名便由此不脛而走。
洪椿曉雨潤客衣,錫杖泉水沁人心。洪椿坪林深、廟靜、水清、氣朗,確實是遊人駐足的仙境,所以也曾引來過一個重要的歷史人物,他就是原國民政府主席林森。1939年他曾在此世外桃源一住便是80天。“洪椿坪”、“大雄寶殿”匾便是他當年留下的墨跡。

寺廟布局

洪椿寺的布局是正面中路為山門,山門內左右分別為鐘樓、鼓樓,正面是天王殿,殿內有四大金剛塑像,後面依次為大雄寶殿和藏經樓,僧房、齋堂則分列正中路左右兩側。大雄寶殿是佛寺中最重要、最龐大的建築,“大雄”即為佛祖釋加牟尼。唐以前的佛寺,一般在寺前或宅院中心造塔,隋以後,佛殿普遍代替了佛塔,寺廟內大都另闢塔院。中國佛寺不論規模地點,其建築布局是有一定規律的:平面方形,以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本寺主供菩薩殿———法堂———藏經樓這條南北縱深軸線來組織空間,對稱穩重且整飭嚴謹。沿著這條中軸線,前後建築起承轉合,宛若一曲前呼後應、氣韻生動的樂章。中國寺廟的建築之美就回響在群山、松柏、流水、殿落與亭廊的相互呼應之間,含蓄溫蘊,展示出組合變幻所賦予的和諧、寧靜及韻味。中國古人在建築格局上有很深的陰陽宇宙觀和崇尚對稱、秩序、穩定的審美心理。因此中國佛寺融合了中國特有的祭祀祖宗、天地的功能,仍然是平面方形、南北中軸線布局、對稱穩重且整飭嚴謹的建築群體。此外,園林式建築格局的佛寺在中國也較普遍。這兩種藝術格局使中國寺院既有典雅莊重的廟堂氣氛,又極富自然情趣,且意境深遠。
洪椿坪洪椿坪

宇宙觀

布局

洪椿寺建築有意將內外空間模糊化,講究室內室外空間的相互轉化。殿堂、門窗、亭榭、遊廊均開放側面,形成一種亦虛亦實、亦動亦滯的靈活的通透效果,所蘊涵的空間意識模糊變幻,這與中國天人合一、陰陽轉化的宇宙觀有深層聯繫。“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空間與時間的無限,即為宇宙
洪椿坪洪椿坪

含義

“宇”字本意為房檐,無限之宇,當然則以天地為廬。這個宇宙觀,把天地拉近人心,人與自然融合相親。“以天地為廬”的觀念古已有之,“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 《易·乾卦·文言》)、“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莊子·齊物論》)、“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 《樂記·樂論篇》)、“以類合之,天人一也”(董仲舒《春秋繁露》),天地人乃一大調和,那么藝術———“樂”,就應該體現這一調和。所以,中國寺廟建築群才會有那么多的室外空間,它並不把自然排斥在外,而是要納入其中,“深山藏古寺”,講究內斂含蓄。主動將自己和自然融合在一起,實際上是另一方式的自我肯定:寺既藏於深山,也就成了深山的一部分。“托體同山阿”,建築與自然融為一體,正是天人合一的體現,這就是中國的寺廟常選址於名山幽林之故。

中國寺廟

介紹

洪椿寺--中國的藝術瑰寶庫,它是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象徵。從廣義上來說,寺廟不僅僅與佛教一家有關。但在佛教中,寺廟就有許多種稱謂:如“寺”,最初並不是指佛教寺廟,從秦代以來通常將官舍稱為寺。在漢代把接待從西方來的高僧居住的地方也稱為寺,從此之後,“寺”便逐漸成為中國佛教建築的專稱。“寺”是佛教傳到中國後,中國人為尊重佛教,對佛教建築的新稱呼。如白馬寺大召寺等。除此之外,如庵,那是尼姑居住的寺廟。還有石窟,那是開鑿在山崖上的石洞,是早期佛教建築的一種形式。印度早期佛寺多用這種形式。印度佛教石窟的形式有兩種,一種為精舍式僧房,方形小洞,正面開門,三面開鑿小龕,供僧人在龕內坐地修行;一種為支提窟,山洞面積較大,洞中靠後中央立一佛塔,塔前供信徒集會拜佛。在蒙古語中稱“寺”為“召”。如大召、五當召等。另外,有稱之為布達拉宮、普陀宗乘之廟等.
洪椿坪洪椿坪
道教中,寺廟的稱謂也很多:道教創立之初,其宗教組織和活動場所皆以“治”稱之。又稱為“廬”、“靖”、也稱為靜寶。在南北朝時,道教的活動場所稱呼為仙館。北周武帝時,道教活動場所的稱呼叫“觀”,取觀星望氣之意。到了唐朝,因皇帝老子為祖宗,而皇帝的居所稱為“宮”,所以道教建築也稱為“宮”了。其它還有叫“院”、“祠”的,如文殊院碧霞祠等。儒家則稱之為“廟”、“宮”、“壇”,如孔廟文廟雍和宮天壇等。伊斯蘭教稱之為“寺”,如清真寺等。天主教稱之為“教堂”。在原始或民間中,稱之為“廟”、“祠”,如舊時奉祀祖宗、神佛或前代賢哲的地方。叫太廟中嶽廟西嶽廟南嶽廟北嶽廟岱廟等。如祖廟、祠堂(祭祀祖宗或先賢的廟堂),有武侯祠韓文公祠等.

文化

洪椿寺寺廟文化它完整地保存了中國各個朝代的歷史文物,在國家公布的全國文物保護單位中,寺廟及相關設施約占一半,謂之“歷史文物的保險庫”,乃當之不愧。寺廟建築與傳統宮殿建築形式相結合,具有鮮明民族風格和民俗特色。同時,寺廟文化已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如天文地理建築繪畫書法雕刻音樂舞蹈、文物、廟會、民俗等等.各地一年一度的廟會如火如荼,不僅豐富了各地的文化氛圍,同時促進了地方旅遊業的發展.

入寺須知

入寺須知,佛教最講規矩,出家人有“三千威儀,八萬細行”,講究行住坐臥不離法度。那么居士與遊人香客進入道場,又該遵循一些什麼規矩呢?下面羅列幾條以供參考:1、入寺:入寺之後,不宜中間行,進退俱當順著左臂行走,入得殿堂,帽及手杖等物,不可向香案或佛桌上安放;2、禮拜:大殿中央拜墊是寺主所用,外人不可在上禮拜,宜在兩旁拜墊上禮拜。凡有人在禮拜,不可從他的前頭經過;3、閱經:寺中若有公開閱覽的經書,宜從容翻閱。須先淨手,端身正坐放案上閱讀,不可放置膝上,更不得褻瀆;4、見僧人:凡見僧人,宜合掌稱法師或師傅,向他禮拜時,他若說一拜,不必強行多拜。在殿堂見僧人,宜先禮佛,然後再說頂禮師傅,作禮時亦當面向佛像頂禮;5、法器:寺中磬、木魚、鐘鼓等法器為龍天眼目,不可擅自嬉戲敲打,袈裟海青等物不可亂動;6、聽經:殿堂若有法師講經,宜隨眾禮拜入座,以恭敬心聽聞。不得向熟人打招呼,不得起坐不定,閒談嬉笑,影響他人。如有事不能聽完,但向法師合掌問訊,肅靜而退;7、用齋:如在寺院用齋,經客堂同意後,聞前椎隨眾徐徐進入齋堂,宜坐於僧眾之下坐或後排,不得語笑喧譁,不得翹腿而坐;8、會客:若需會見在寺院中熟悉的師傅或居士,宜去客堂向知客師秉白,待知客通知後方可與熟人會見交談,不可自作主張進入僧人寮房或客房。
洪椿坪洪椿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