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牆(河南省旅遊景區)

洛陽城牆(河南省旅遊景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城址在河南省洛陽市東15公里偃師、孟津相鄰處。西周初營建洛邑,在此築城,稱成周。因城在洛水之北,戰國時稱洛陽。秦為三川郡。西漢劉邦初都於此,後遷長安。東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在此定都,改洛陽為雒陽。其後曹魏定都時復改為洛陽。西晉亦以此為都。北魏孝文帝十八年(494)自平城遷都於此。隋大業元年(605)在今洛陽市區處建東都,故城遂淪為廢墟。因該地在漢魏兩代最為繁盛,故史稱漢魏洛陽故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洛陽城牆
  • 地理位置:洛陽市西工區中州中路312號王城公園牡丹園內 
  •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 建設時間:隋大業元年 (605)
  • 布局:宮城、皇城、圓壁城、曜儀城
  • 宮城:位於外郭城的西北部
隋唐洛陽城,城牆範圍與布局,城址的保護,今洛陽城牆,

隋唐洛陽城

隋唐洛陽城營建於隋大業元年 (605),其規模僅次於都城大興城(即長安城),唐代略有增建。隋、唐及五代後唐都曾以此為都。城址在今河南省洛陽市區及近郊,南望龍門,北依邙山,東逾瀍水,西至澗河,洛水橫貫其間。

城牆範圍與布局

隋唐洛陽城包括宮城、皇城、圓壁城、曜儀城、東城、含嘉倉城和外郭城
外郭城
南寬北窄,略近方形。城牆全部用夯土築成,基址寬約15~20米。南牆長約7290米,東牆長約7312米,北牆長約6138米,西牆南端長約6776米。稍呈弧形。東西兩牆下面發現有石板砌的下水道。外郭城有8個城門,西牆無門。南牆3門,自東向西為長夏門、定鼎門(隋名建國門)、厚載門(隋名白虎門)。東牆 3 門,自南向北為永通門、建春門 (隋名建陽門)、上東門(隋名上春門)。北牆2門,東為安喜門(隋名喜寧門),西為徽安門。勘察清楚的南牆3門和建春門等都是一門三道。城內街道橫豎相交,形成棋盤式的布局。在洛河以南探出南北豎街12條,東西橫街 6條;洛河以北探出南北豎街 4條,東西橫街 3條。其中最著名的是定鼎門大街,又稱天門街、天津街或天街,是南北主幹道,現存長約 3公里,寬約90~121米,路土厚達0.6米。城內街道組成里坊,據《唐六典》及《舊唐書》等文獻記載並結合考古鑽探的實際情況可知,總數為 109坊 3市,即洛河南為81坊2市(西市、南市),洛河北為 28坊 1市( 北市)。已勘查出洛河南的55個坊和洛河以北的9個坊,其餘各坊市為今城所壓或被洛河沖毀。
洛陽城牆
隋唐洛陽城
宮城
位於外郭城的西北部,平面略呈長方形。北牆長1400米,西牆長1270米,南牆長1710米,東牆長1275米。城牆寬約15~20米,中為夯築,內外砌磚。已經勘查出南牆正中的應天門(隋名則天門)、東邊的明德門(隋名興教門)、西邊的長樂門(隋名光政門)和北牆的玄武門、西牆的嘉豫門。在宮城中軸線上,發現多處大片夯土殿址,西部已發掘出多處長方形基址和一處石砌圓形基址。應天門內右側發現了為營建宮室而設定的窯場,出土大批註明官、匠或官工的印字磚瓦。勘查探明了宮城東南側自成一城的東宮以及北部的陶光園、中部偏北的徽猷殿、西北部的九洲池,特別是宮城內武則天時的明堂遺址的發掘,是迄今洛陽隋唐東都城考古最重要的發現。遺址的方位、形制、建築特點,與文獻記載的明堂〔開元二十八年 (740)改稱含元殿〕頗相符合。在夯土殿基正中,有由 4塊大青石構成的巨型柱礎。柱礎外圈直徑 4.17米,內圈直徑 3.87米,它的發現為進一步弄清宮城內宮殿的布局,逐步復原宮城、皇城內的建築,確立了準確標誌。
皇城
圍繞在宮城的東、南、西三面,其東西兩側與宮城之間形成夾城。由於洛河北移,皇城東南部被沖毀,南牆僅存西段,長約 540米,東牆現存長約1115米,西牆長約 1670 米。已勘查出東牆的宣耀門、西牆的宣輝門和南牆西部的右掖門。右掖門已發掘,殘高2.15米,進深17.5米,為一門三道,每個門道寬 6米,左右門道外側各有13根立柱,採用上架過梁的形式,其上蓋築門樓,內有寬1.25米的車轍。皇城內發掘了隋代的子羅倉。
其他諸小城  曜儀城在宮城之北,為狹長形,東西長約 2100米,南北寬約 120 米。曜儀城以北是圓壁城,東西長2110米,南北寬為460(西端)~590米(東端)。圓壁城的北牆即外郭城北牆西段。已勘查出這兩座小城的斷續城垣以及兩城中部相通之門道和圓壁城北牆正中的龍光門。在皇城東側發現有東城,城址為縱長方形,南北長約1270米,東西寬約 620米。在宮城東北角和西北角外,還有面積較小的東西隔城。從考古發現看,諸小城中最重要的是東城北面的含嘉倉城。城平面為長方形,南北長725米,東西寬615米。有城門 4座,即倉東門(東門)、倉中門或圓壁門(西門)、德猷門(北門)、含嘉門(南門)。德猷門經發掘為單門道,寬 4.9米,進深17米,門道留有車轍。東北部和南半部,已探出糧窖 287座,東西成排,南北成行。先後發掘了12座糧窖,其中 9座出有銘磚,有唐代調露、長壽、天授、萬歲通天聖歷等年號,記載著糧窖在倉城中的方位,儲糧的品種、數量,糧食來源、入窖年月、運輸和管理人員的官職和姓名。第 160號窖還保存有約25萬千克的炭化穀物。含嘉倉城的發掘,為研究隋唐時期大型官倉的倉儲和管理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城址的保護

1963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文物保護單位,並劃定重點保護區和一般保護區,建立文物保護小組。1982年以後,洛陽市政府規定在保護區進行建設,要履行報批手續,並由文物部門進行鑽探和發掘,重點文物保護區一般不許進行基建。對發掘出土的重要遺蹟,如石砌圓形建築基址、大型石柱礎等,修建了保護房或圍欄加以保護。1989年又重新明確保護範圍,並建立多處石質保護標誌碑。

今洛陽城牆

今天的洛陽城牆是在隋唐洛陽城東城舊基上修築的。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王增做河南府通判,主持改築了洛陽城,當時城牆是土城。金哀宗時為抵禦蒙古騎兵的入侵改築城牆,在隋唐洛陽城的東城舊基上築新城,所建新城即現今老城前身,其城址規模很小,僅為隋唐故城洛北瀍(音chán,瀍水與洛陽中州渠共同組成洛陽東護城河,於洛陽南關注入洛水)西一小部分。明代洪武六年(1373年),在金元城基礎上築磚城,並挖了城壕。當時的城牆周圍4公里345步,城高13米,壕深17米,闊10米,有4座城門。明代末年,城牆及城內建築毀於戰亂。清代初年,洛陽又得到修復,其規模和建築基本上沿續到解放前夕。
洛陽城牆(河南省旅遊景區)
洛陽城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