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介紹
波蘭是中歐最大的國家,那來自戰後重獲新生的土地,能讓每一個來到這裡的人感動,而在這片土地上的波蘭烹飪,也有它獨特的特色。
波蘭菜的地域特色很強,比如西部明顯受到德國的影響,東部則可以找到俄羅斯菜餚的影子。
波蘭菜也算是當前世界上一個重要烹調流派,有它特有的烹調方式和格調,在不少國家和地區都有波蘭菜館和波蘭菜烹調技術。
文化與歷史
從12世紀開始,波蘭就處在東方到歐洲和斯堪的納維亞的香料之路上,克拉科夫城外的維利奇卡鹽礦也是從那時起進行開採的。
16世紀時,義大利公主博娜·斯弗查嫁給了波蘭國王齊格蒙特·斯特雷,將義大利人喜歡的番茄、菊苣、蘆徇當然還有通心粉引入波蘭。
17世紀統治波蘭的國王揚·索別斯基娶了一個法國妻子,她將煎
蛋卷和各色法國特色的東西帶到波蘭。
1683年,揚·索別斯基在維也納打敗了土耳其人的一個意外結果是,他把從土耳其人丟棄的營帳中繳獲的戰利品咖啡帶到了波蘭。奧匈帝國皇帝也贈送給波蘭一些馬鈴薯種子。
17世紀時,波蘭—立陶宛大公國是除俄羅斯之外歐洲最大的國家,幅員遼闊,從波羅的海到黑海。像餃子這類的菜也納入波蘭人的食譜中。眾多的猶太人社區也為豐富的波蘭菜系做出了貢獻。
飲食習慣
波蘭人吃飯的習慣,先吃前餐,包括冷盤、小吃,餐後喝湯,湯後上主菜,撤掉主菜後吃甜點並喝咖啡或紅茶。
波蘭人的飲食習慣與其他東歐國家大致相似。具體而言,波蘭人平時以吃麵食為主。他們愛吃烤、煮、燴的菜餚,口味較淡。在飲料方面,他們還愛喝咖啡和紅茶。在飲用紅茶之時,波蘭人大都愛加入一片檸檬,並且不喜歡茶水過濃。在飲食禁忌方面,波蘭人主要不吃清蒸的菜餚。酸黃瓜是他們的開胃菜。
波蘭人不大喜歡吃蝦等海味,也不大清真食品。他們不吃豬、牛、羊、等動物的內臟(肝除外),吃飯時忌席位設為單數,尤其忌諱十三人同桌共餐。
波蘭人在人際交往中非常喜歡請客吃飯。在宴請客人時,波蘭人有不少的講究。
一是忌諱就餐者是單數。他們認定此乃不吉之兆。
二是在吃整隻的雞、鴨、鵝時,波蘭人通常講究要由在座的最為年輕的女主人親手操刀將其分割開來,然後逐一分到每位客人的食盤之中。
三是不論飯菜是否合自己的口味,客人都要爭取多吃一點,並要對主人的款待表示謝意。
四是口中含著食物講話,在波蘭人看來,是很粗魯的。
另外波蘭人普遍愛花。在所有鮮花之中,他們最喜歡
三色堇,並將其定為國花。但給波蘭人送花時,宜送由一種鮮花所組成的單束花,而不宜送雙束花。
烹飪特點
簡單介紹
波蘭菜,口味偏中,普遍以烤、煮、燴的菜餚為主,還愛用黃油。
營養豐富又味道鮮美。波蘭菜還以清淡美妙的素食著稱,有種類繁多的素餡餃子,甜味的水果餃,鹹味的則以圓白菜和白乳酪做餡,味道鮮美嫩滑。另外波蘭的薄餅和餡餅也很有名。
波蘭的飲食豐富多彩,同時還具有法國、義大利和猶太特色。
波蘭人以肉類、馬鈴薯和奶油為主食,澱粉類食物吃得不像“鄰居”捷克人那么多,料理也不像匈牙利或比利時食物那么辣。
詳細介紹
波蘭人主要吃西餐,口味清淡,不喜歡吃油膩和辣味。
對煎、炸、燒、熏、滷製的菜餚比較喜愛,愛吃雞、鴨、羊、豬、牛肉及魚,且多愛用黃油製作。他們一般常吃的菜有烤肉、醬牛肉、拌香雞、生菜沙拉、波蘭冷魚、雞絲豌豆湯、奶油菜花湯、紅汁素菜湯、牛奶麵條湯、肉雜拌湯、奶油西紅柿湯、清湯餃子、串烤羊肉、煎茄盒、牛肉片沙司、煎雞餅、西紅柿豬排、煎牛排等,喜歡吃乳酪做的各種點心、蛋糕、西餅、冰淇淋。
波蘭菜營養豐富又味道鮮美,其中葷菜類中精心烹調的野豬肉、鴨子和排骨是特色菜。湯類中波蘭人最鐘愛的是有那種酸酸味道的“酸湯”,即紅菜湯,是一種由甜菜頭燉製的湯,還有就是酸麵湯和酸圓白菜湯了。波蘭的河、湖清澈無污染,盛產各種魚類,因此用魚做的菜餚在波蘭菜中占了很大的比例,比如有特色的鱒魚就是入菜的好原料。幾個世紀以來,波蘭人的廚房成為與法國和義大利菜式競爭的舞台,但波蘭菜一直深受塔塔爾、美國、立陶宛、匈牙利等地的影響。
典型餐飲特色
一、天然的波蘭美食
大部分波蘭菜餚不加化學添加劑,用純自然的方式做成,有些大師可以作出世界絕無僅有的神奇菜式,用龍蝦黃油配芫箐
甘藍做成的蛋糕;麋鹿肉用山楂葉子作配菜。 波蘭人吃飯時先喝湯,湯的種類有甜菜湯、蛋花冷湯、大麥湯有的大麥湯還加上蛋和香腸。主餐的種類有不少,常見的有:炸豬排薄餅和軟起司以及各式的洋水餃,種類有肉、馬鈴薯、起司或藍莓等。
波蘭菜主要以穀類作基本材料,例如黑麥、小麥、
黍子、大麥和蕎麥等都是常見材料。黑麥是歐洲中部特有的食物。麵包對波蘭人向來都有巨大的象徵意義。蕎麥經常在波蘭主食中使用。醃漬的蔬菜如黃瓜、甜菜根、捲心菜(酸菜)等都是波蘭烹調不可或缺的部分。
波蘭人吃飯時先喝湯,湯的種類有甜菜湯(barszcz)、蛋花冷湯(chtodnik)、高麗菜湯(kapusniak)、大麥湯(krupnik),有的大麥湯還加上蛋和香腸(zurek)。波蘭的“巴扎斯”(一種紅菜頭湯)是很受歡迎的美味菜湯,食用時如佐以香腸、捲心菜、土豆、優酪乳油和黑麵包,更是其味無窮。
然後再吃主食。
波蘭的傳統飲食也是一日三餐,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是午餐。早餐通常是麵包、火腿、乳酪等;最豐盛的午餐為熱食;晚餐則以冷盤為主。
典型的波蘭餐是肉排加上馬鈴薯,在中午時還會另外加上熱湯。令人驚奇的是,波蘭的湯中會加入米飯(很像我們吃飯泡湯的樣子),這會讓不少來自國內的遊客驚奇不已。過去由於土地貧瘠農作物生長不易,波蘭的蔬菜都是經過醃製的;不管什麼蔬菜吃起來都是清一色酸酸甜甜的口味,但是現在不同了,現代化的耕作方式改良了土地,科學的管理也讓波蘭的農作物豐收起來,現在到波蘭的市場上你會發現各種各樣的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二、熱情的波蘭人當你來到一個波蘭人的家中,他們會把你當成一個老朋友而不是陌生人,他們會熱情地招待你,並說一句古老的波蘭諺語:客人來到家中就是上帝來到了家中。當你看到主人精心烹製的菜餚時你一定會垂涎三尺。
三、豐富的波蘭美食文化
傳統的波蘭菜式結合了精緻優雅的法國宮廷菜式,而香甜的味道則來自猶太人安息日菜式的傳統,猛烈半生的牛排的味道則深受韃靼人的影響。
地道的波蘭菜會給你許多選擇。在波蘭的北部地區,清澈的河中的豐富的新鮮魚類是盤中的常客,波蘭中部地區以Mazowsze為代表的則是酸酸的
裸麥湯,東部地帶則以Wielkopolska香香的烤鴨名聞世界,在東北部地區的Suwalszczyzna土豆類製作的美食非常有名,Tatra山腳的Podhale則出產著名的波蘭乾酪。無論你走到哪裡,波蘭那些豐收的森林、田地、草場、湖泊和河流都會帶給你當地出產的各種美食。
有經驗的波蘭廚師會告訴你波蘭的美食包括穀類、魚類、小龍蝦、鹿肉和各種水果。波蘭的美食全部來自天然,不含人工的添加劑成分,最好的廚師從他們上一代的上一代那裡得到古老的配方,製作出
甘藍薄餅,還有龍蝦黃油、鹽漬的野生山楂來搭配鹿肉和野味。
在15世紀,鵝肉是宮廷和貴族人家的美食。鵝肉中含有杏仁和一些異國的香料,所以價格比較貴。鵝胸肉由波蘭的
白蘭地winiak和蜂蜜酒浸泡一個晚上,再加上一些小牛肉、胡桃、葡萄乾兒和其他一些乾果,一起捲起來,在烤箱中烘烤。
四、特色的波蘭美味
波蘭人喜歡的,也是波蘭比較有特色的一道菜叫畢高斯(比戈什),是用新鮮和酸漬圓白菜及各種肉,加上各種配料和蘑菇及調料燉煮而成的。波蘭的“巴扎斯”(一種紅菜頭湯)也是很受歡迎的美味菜湯,食用時如佐以香腸、捲心菜、土豆、優酪乳油和
黑麵包,更是其味無窮。
五、波蘭人與他們的酒文化波蘭人很愛喝酒,特別是啤酒,以及伏特加和一些其他的烈酒。
Zywiec是最受歡迎的一種烈酒(12%);EB也很不錯,比較溫和一點。
還有一種EB Czerwone,色較黑、味道也較重。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啤酒流通,比較有名的是Okocim和Piast。伏特加的種類很多,從小麥制的和馬鈴薯制的都有,Wyborowa、Zytnia和Polonez是其中較有名的,都有特殊設計的瓶子。
Kosher伏特加聽說是等級最高的一種,但Kosher這名字的由來卻不得而知。
波蘭有一種草藥制的Zubrowka伏特加,會在酒中加上一把野牛棲息地常見的一種草,這種伏特加就叫“公牛草”,是波蘭一種特別有名的酒。它常和蘋果汁合成調酒,名為zsokem jabtkowym。如果到波蘭旅遊,一定要嘗嘗這種酒,據說女士喝了可以美容養顏,男士喝了可以強筋活血。這種公牛草在波蘭的大超市中都有銷售,一瓶在6~7歐元,如果時間來不及,還可以到華沙機場的免稅店購買。
Miod 和Krupnik這兩種酒是上流社會人的最愛。有些波蘭阿媽會私釀伏特加,據說也深受好評。波蘭人也愛喝啤酒、蜜桃酒、葡萄酒。飯前慣飲烈性酒,飯後飲甜酒或醋酒,而且酒量較大。他們常飲用的飲料有咖啡、紅茶、牛奶等。
波蘭菜介紹
波蘭特色菜式
波蘭沙拉:採用
葡萄醋、色拉油等調料精心秘制而成的沙拉醬,在蔬菜沙拉上加入黃
乳酪,很爽口。
波蘭蘑菇湯:用牛奶精緻熬成味道鮮美,口感潤滑。
韃靼烤肉:用最嫩的肩胛肉烤制,加入店中特調的香料,是一道地道的波蘭鄉間佳肴。
其他相關:古代韃靼人有生吃牛肉的習慣,隨著韃靼人入關,一部落在今章丘附近學會了烤制牛肉的方法,稱為烤肉,並學會了用燒餅夾烤肉的使用方法,隨著韃靼人的西遷,先傳入巴爾幹半島,而後傳到
德意志以及北歐。
波蘭鱈魚:波蘭是個宗教國家,95%以上的人信
天主教。他們的習慣是每周五吃
鱈魚或者蔬菜,其他的肉都不會吃。所以煎鱈魚在波蘭的周五是最暢銷的一道菜!
其他相關:鱈魚原產於北歐、加拿大、美國東部的北大西洋寒冷水域,目前主要出產國為加拿大、冰島、挪威及俄羅斯。從鱈魚中提取的魚肝油除了含有豐富的VA、VD外,還含有一種特別的營養物質“聰明因子”
DHA,所以它比普通的魚肝油含有更多的營養。
伯爵豬排:選用豬肉最好的部位——最軟的豬裡脊,配上用
李子調製出來的汁,味道鮮香美味,肉質鮮嫩
波蘭的湯:
1波蘭的“巴扎斯”(一種紅菜頭湯)是很受歡迎的美味菜湯。食用時如佐以香腸、捲心菜、土豆、優酪乳油和
黑麵包,更是其味無窮。
2奶油濃湯也是波蘭人的家常美食。食用時配小龍蝦、炸牛肚、燻肉、德式泡白菜、奶油燴兔肉、烤鹿、熏火腿、熏豬腰等。
波蘭的香腸:
波蘭的豬牛日子都過得相當好,在牧場裡簡直和人吃得差不多好,自然做出來的波蘭香腸也是美味多汁。其中又是Cracow香腸最為出名。Cracow香腸是使用八成的豬肉,分別混合一成的培根及牛肉,簡單得以胡椒、大蒜與葛縷子(caraway seeds)稍微調味。首先在熱熏室中醃熏至外皮金黃,然後再下鍋蒸或煮,冷卻後放入溫熏室再次醃熏,直到外表呈現深咖啡色為止。其波式香腸可煎可煮,是否搭配醃菜絲(sauerkraut)則因人而異。不過醃菜絲在波蘭可是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享譽全球的獵人燉肉(bigos)就少不了它。
獵人燉肉(bigos):
顧名思義,這道菜餚本是獵人打獵時隨身攜帶的食物,它提供了豐富的營養,又能抵禦嚴寒的侵襲;不過獵人燉肉可不是打獵的專屬食品,這是波蘭每戶媽媽拉拔小孩的拿手菜,各家都有秘密配方。除了醃菜絲之外,肉是另一項重點所在,有人堅持只用豬肉一味,大多數的人則以為使用的肉類愈多種,燉肉的味道也愈濃厚。因此一鍋里常可見到豬肉、牛肉、鹿肉、香腸、培根等等,反正家裡的冰櫃剩什麼肉全部丟進去就對了。
熱油鍋的第一步驟先炒香這些肉,然後再放進洋蔥、醃菜絲與蘑菇,最後倒入高湯,灑上一點兒葛縷子和紅酒,燉上大半個鐘頭即大功告成,說起來也挺容易的。但是波蘭人會告訴你,一定要使用本地的豬牛味道才會道地!
傳說獵人燉肉要經過三次加熱才是最好吃的時候,搭配幾片
裸麥麵包、一杯冰涼的伏特加就是典型的波式美食。
波蘭燕麥片(Kasza):
不過不光只使用燕麥而已,大麥、小麥、燕麥、玉米、蕎麥全都能派上用場,波蘭人認為燕麥片煮得好不好,得歸究於稻作種得好不好,不太粗、不太細,每種稻作的黏稠度要幾乎一樣,這就是燕麥片好吃的關鍵。做Kasza時先將上述材料清洗乾淨,除卻大麥以外,通通放入鍋里乾炒一陣子,待成褐色後加入少許奶油、高湯,灑點鹽,以小火煮20分鐘即可移開爐火。同時間,另外用高湯熬煮大麥,熟後瀝乾,以奶油炒香洋蔥,再加進大麥續炒,最後將所有材料混合均勻即可。
波蘭當地特色“餃子”和“畢高斯”
概述
在波蘭,但凡是個波蘭家庭就“常在家包餃子”,餃子堪稱波蘭的飲食國粹。
此外,波蘭人過冬時還酷愛吃一種叫“畢高斯”的本土酸菜。這波蘭酸菜往桌上一端,立馬讓身在異鄉的中國人聯想起熱氣騰騰的東北菜,感覺分外親切。
1、波蘭餃子和中國餃子看上去很像
有人說,教波蘭人做餃子純粹多此一舉。幾乎所有的波蘭餐廳都供應餃子,而波蘭女性也差不多人人都會做餃子。波蘭餃子跟中國餃子外觀很像:半月形,皮薄餡大,有煮的、蒸的,也有炸的。波蘭餃子餡主要分肉餡、菜餡和乳酪餡三種。最受歡迎的要數乳酪餡。這種餃子個頭大,蘸著優酪乳油或培根醬吃,別具風味。波蘭人包餃子不用擀麵杖,而是用手將面拍平,再用杯子口一塊塊摳出餃子皮來。此外,波蘭的肉餡餃子要先煮熟了餡再包皮。
儘管人們普遍認為中國餃子是全世界餃子的起源,是由馬可波羅傳入西方的,但波蘭人卻認為他們的餃子是從該國毗鄰烏克蘭名叫“紅俄羅斯”的小村興起的。他們還給乳酪餃子起了個別名叫“紅俄羅斯”。
波蘭人吃餃子最隆重的場合就是聖誕節和新年。
居住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波蘭移民每年都要舉辦“餃子賽跑”活動,屆時人們扮成餃子的模樣賽跑。而加拿大的波蘭移民乾脆在當地立起一座7.6米高的“餃子紀念碑”。在波蘭人的狂熱推崇下,餃子已經成為歐美鐵人三項運動員的首選健康食品。有趣的是,波蘭餃子長得也不都像中國餃子。在一些北部城市,餃子就大得像個信封,裡面裝滿餡料,可以邊走邊吃。而在一些大城市的快餐廳里,還流行一種“懶漢餃子”:把乳酪、土豆、雞蛋混在麵皮里切碎攪勻,然後煮熟裝盤吃,一碗“懶漢餃子”足能讓你吃撐。
2、餃子在波蘭餐桌上最多算老二,老大則是號稱波蘭的國菜,酸菜“畢高斯”。
這道菜如今更是漫長冬季里的波蘭主菜,其做法就是把多種醃過的酸白菜和肉類混在一起燉,聞上去香氣撲鼻。很多波蘭人喜歡把畢高斯凍成糊狀再吃,據說這樣味道更濃、更香。按照傳統,魚是波蘭聖誕大餐的主角,豬肉、羊肉在聖誕節當天是不能出現的。因此,聖誕節後的第二天被許多波蘭人稱為“畢高斯日”,因為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可以敞開肚皮吃這道國菜了。
波蘭大媽斯泰莎說,該國有句俗語叫“有兩個波蘭人,就會有3種畢高斯配方”,意思是每個波蘭人都有自己的酸菜烹飪法。也正因如此,畢高斯在現代波蘭語裡有“混亂”之意。如果有波蘭人感嘆“我好畢高斯啊”,其意思不是說他自己長得像酸菜,而是說他的腦子很亂。
和波蘭餃子不同,畢高斯被公認是舶來品。據說在14世紀後半葉,立陶宛大公瓦迪斯拉夫·雅其耶羅被立為波蘭國王,他在亞蓋沃舉行狩獵大會,會後就用獵到的鹿肉和酸白菜做成主菜款待賓客。不過也有人說,畢高斯是日耳曼語辭彙,意思是“潑灑”,這是因為早期做這道菜時要澆上乾紅葡萄酒,因此它恐怕應該源自日耳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