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小吃製作技藝(泉州肉粽)

泉州小吃製作技藝(泉州肉粽)

泉州小吃製作技藝(泉州肉粽),福建省泉州市傳統技藝,泉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粽子什麼時候傳到泉州無從考證,清末民初,泉州的肉粽製作技藝就已盛行。藍氏肉粽創始人藍丹鐺生於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先是廈門挑擔走街串巷叫賣肉粽,後返回泉州從事肉粽生意。泉州粽子用料講究,製作精細,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是泉州的傳統小吃之一。

2012年3月,泉州肉粽製作技藝入選泉州市鯉城區第五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2013年,泉州肉粽製作技藝經泉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列入泉州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16年,規範項目名稱為“泉州小吃製作技藝(泉州肉粽)”。項目編號:Ⅷ-26。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泉州小吃製作技藝(泉州肉粽)
  • 批准時間:2013年
  • 遺產級別:市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項目原名稱:泉州肉粽製作技藝
  • 申報單位:泉州風味小吃同業公會、鯉城區非遺保護協會
  • 項目編號:Ⅷ-26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工藝流程,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粽子什麼時候傳到泉州無從考證。清末民初,泉州的肉粽製作技藝就已盛行,市區有“肉粽銀”,浮橋頭觀音亭邊有“肉粽牛”,他們的肉粽在當時的泉州可是名噪一時。藍氏肉粽是繼他們之後比較早掘起的肉粽店。創始人藍丹鐺,生於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祖籍福建漳浦,早年移居泉州晉北(今洛江)坑頭村。自幼隨父生活在廈門,並拜師學做粽的手藝。藝成之後,在廈門挑擔走街串巷叫賣肉粽。抗戰爆發後廈門生意慘澹,舉家返鄉,在泉州市區南門一帶繼續從事肉粽生意。並把肉粽製作技藝傳給了第二代藍順忠、再傳第三代藍建生、又傳第四代藍雄輝等兄弟。藍雄輝和父親藍建生20世紀70—80年代在泉州市區東門及東街口鐘樓邊一帶流動擺攤賣肉粽。直至1998年東街舊街拓寬改造後,才有了自己固定的店鋪“藍氏鐘樓肉粽”。
泉州市區東街與中山街南北交叉,自古有“南北一條街,東西兩座塔”之稱,交通發達。“藍氏鐘樓肉粽”店位於這一交叉口,占有地利優勢。

工藝特徵

泉州小吃製作技藝(泉州肉粽)代表性傳承人藍雄輝傳承了祖輩一百多年的製作技藝,肉粽從選料到成品需經七、八道傳統手工製作,道道精細嚴謹。經秘制滷汁熬熟出鍋後的肉棕軟糯可口、香飄四溢,是泉州美食小吃的品牌之一。

工藝流程

原料選擇
泉州肉粽挑選質地柔軟、光澤鮮亮的糯米,配料選用農家半瘦肥的三層豬肉、大蝦仁、香菇、滷蛋、蓮子、栗子、雪筍混合而成。棕葉必須經過高湯烹煮。其次是火候的掌握,包括炒米、下料的時間都必須準確。
製作方法
泉州肉粽製作先將豬肉切成方片,然後放在鍋中鹵以“糖烏”,加些五香至熟,才將豬肉撈起,將滷汁炒以預先洗淨的上等糯米,至所有的滷汁都被糯米吸收進去為止,再放在竹框裡,用竹葉一個一個地包成四角形的粽子。
在包紮過程中,逐一放入所備的配料,至告一段落時,再集中放在大鍋中去燉,方言叫做炕肉粽。炕肉粽的時間,一般是半日左右,肉粽才能出膠,香味四溢,再取出一串串懸掛起來。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泉州小吃製作技藝(泉州肉粽)中的“藍氏鐘樓肉粽”是泉州美食小吃的品牌之一,有一定的美食文化價值。肉棕不但受泉州地區顧客的青睞,還通過空運的形式,遠銷新加坡、香港、澳門、台灣、深圳、廣東等地,具有旅遊開發的潛力。
傳承人物
藍雄輝,1962年8月出生,1980年7月在父親的親傳親授下學習肉粽製作,在肉粽的口味、品種及製作技藝上均有創新,是“藍氏鐘樓肉粽”總店的掌門人。2012年8月,獲得中國商業聯合會中華老字號工作委員會頒發的“中華老字號傳承創新掌門人”稱號。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泉州小吃製作技藝(泉州肉粽)中的“藍氏鐘樓肉粽”歷年來分別獲得“中國改革開放30年中華老字號傳承創新優秀企業”“中華名小吃”“福建金牌老字號”等國家級、省、市級榮譽稱號。
主要展覽
2016年5月11日—15日,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行的2016福建老字號暨品牌產品展銷會上,泉州市的鐘樓肉粽參展。
主要活動
2014年5月28日,為迎接端午節,第四屆文化宮“東街鐘樓肉粽”端午文化節在泉州市工人文化宮舉行。此次活動共有三個系列活動,即“東街鐘樓肉粽”杯“文都端午食粽思賢”閩南童謠比賽、“東街鐘樓肉粽”愛心杯粽藝大比拼、走進校園關愛外來員工子弟等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