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泉州小吃製作技藝(石獅甜粿)
- 批准時間:2016年
- 遺產級別:市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保護單位:石獅市文化館
- 申報地區:泉州市石獅市
- 項目編號:Ⅷ-25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石獅市塘頭村的百年老字號“義興甜粿”,源自於清朝鹹豐年間。清朝鹹豐五年(公元1855年),石獅義興甜粿的創始人王公候得了一筆意外之財,因當地逢年過節有著做年糕的風俗,王公候親自下廚製作年糕,遍請鄉鄰,所製作的年糕風味獨特,大受鄉鄰喜愛。此後,王公候應鄉鄰之請,年年做年糕,來求年糕的鄉鄰絡繹不絕。於是王公候開設作坊,以此為生計。王公候為人豪爽,仗義疏財,經常周濟身邊的窮苦人家,其所開設的甜粿作坊因此以“義興”為名號。
光緒年間,石獅當地下南洋的人越來越多,石獅義興甜粿也因此被傳到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經過王公候之子王則追、孫兒王愛益三代人的經營發展,石獅義興甜粿的名氣越來越大。
解放後,石獅義興甜粿被公私合營,後來管理鬆弛,經營不善。
改革開放後,王公候的玄孫王金田繼承祖業,重新經營甜粿,因其肯鑽研,好琢磨,故不久後石獅義興甜粿便又名氣大震,也奠定了王金田成為石獅義興甜粿第四代傳人的地位。其1980年開設家庭小作坊生產甜粿食品。1982年,石獅義興甜粿經廈門貿易公司出口,成為泉州地區最早出口東南亞的食品之一。
近年來,在繼承傳統製作工藝的基礎上,加大技術工藝攻關,引進現代化技術設備,改良包裝,經過嚴格選料、嚴格配方、嚴把每道工序,已開發出20多個產品品種。
工藝特徵
石獅甜粿為泉州地方民間甜點。以優質大冬糯米、白砂糖、蜜冬瓜、金橘、香料等為原料,加水揉制拌和,再以適當的火候蒸成。其形似滿月,顏色潔白,質地軟嫩,氣味芳香,清甜可口。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石獅義興甜粿的生產,進一步發揚了特色食品名牌,拓寬了民眾的就業渠道,也帶動了食品產業的發展,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傳承人物
石獅甜粿的傳承人物為:王金田。
保護措施
2016年,泉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泉州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同時公布石獅市文化館為“泉州小吃製作技藝(石獅甜粿)”項目保護單位。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2014年,由泉州市旅遊局主辦的第三批泉州伴手禮認定結果揭曉,石獅市義興甜粿禮品榜上有名。
主要展覽
2018年,在廈門舉辦的第十四屆海峽旅遊博覽會上,石獅義興甜粿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