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治國平天下的法則
哀公(1)
問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2)。
其人存(3),則其
政舉;
其人亡,則其政息(4)。人道敏(5)政,地道敏樹。夫政也者,
蒲盧也(6)。故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7),尊賢之等, 禮所生也。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
父子也,
夫婦也,昆弟也(8),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
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
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
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9)。曰:
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10)群臣也,子庶民也(11),來百工也(12),柔遠人也(13),懷諸侯也(14)。修身則道立;尊賢則不惑;親親則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則不眩;體群臣則士之
報禮重;子庶民則百姓勸(15);來百工則財用足;柔遠人則四方歸之;懷諸侯則天下畏之。齊明盛服,非禮不動,所以修身也;去讒(16)遠色,賤貨而貴德,所以勸賢也;尊其位,重其祿,同其好惡,所以勸親親也;官盛任使,所以勸大臣也;忠信重祿,
所以勸士也;時使薄斂(18),所以勸百姓也;
日省月試(19),既稟稱事(20),所以勸百工也;
送往迎來,嘉善而矜(21)不能,所以柔遠人也;
繼絕世(22),舉廢國(23),治亂持(24)危,朝聘(25)以時,厚往而薄來,所以懷
諸侯也。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所以行之者一也。
凡事豫(26)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27);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
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獲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獲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順乎親,不信乎朋友矣;順乎親有道:反諸身不誠,不順乎親矣;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28)。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29);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第20章)
作品注釋
(1)哀公:春秋時魯國國君。姓姬,名蔣,“哀”是諡號
(2)布:陳列。方:書寫用的木板。策,書寫用的竹簡。
(3)其人:指文王、武王。
(4)息:滅,消失。
(5)敏:勉力,用力,致力。
(7)殺(shai):減少,降等。
(8)昆弟:兄和弟,也包括堂兄堂弟。
(10)體:體察,體恤。
(11)子
庶民:以庶民為子。子,動詞。庶民,平民。
(12)來:招來。百工:各種工匠。
(13)柔遠人:安撫邊遠地方來的人。
(14)懷,安撫。
(15)勸:勉力,努力。
(16)讒:說別人的壞話,這裡指說壞話的人。
(17)盛,多。任使:足夠使用。
(18)時使:指使用百姓勞役有一定時間,不誤農時。薄斂:賦稅輕。
(19)省:視票。試,考核。
(20)既(xi):即“餼”,指贈送別人糧食或飼料。稟:給予糧食。稱:符合。
(21)矜:憐憫,同情。
(23)舉廢國:復興已經沒落的邦國。
(24)持:扶持。
(25)
朝聘:諸侯定期朝見天子。每年一見叫小聘,三年一見叫大聘,五年一見叫朝聘。
(26)豫:同“預”。
(27)跲(jia):說話不通暢。
作品譯文
魯哀公詢問政事。
孔子說:“周文王、周武王的政事都記載在典籍上。他們在世,這些政事就實施;他們去世,這些政事也就廢弛了。治理人的途徑是勤於政事;治理地的途徑是多種樹木。說起來,政事就像蘆葦一樣,完全取決於用什麼人。要得到適用的人在於修養自己,修養自己在於遵循大道,遵循大道要從仁義做起。仁就是愛人,親愛親族是最大的仁。義就是事事做得適宜,尊重賢人是最大的義。至於說親愛親族要分親疏,尊重賢人要有等級,這都是禮的要求。所以,君子不能不修養自己。要修養自己,不能不侍奉親族;要侍奉親族,不能不了解他人;要了解他人,不能不知道天理。”
天下人共有的倫常關係有五項,用來處理這五項倫常關係的德行有三種。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之間的交往,這五項是天下人共有的倫常關係;智、仁、勇,這三種是用來處理這五項倫常關係的德行。至於這三種德行的實施,道理都是一樣的。比如說,
有的人生來就知道它們,有的人通過學習才知道它們,有的人要遇到困難後才知道它們,但只要他們最終都知道了,也就是一樣的了。又比如說,
有的人自覺自愿地去實行它們,有的人為了某種好處才去實行它們,有的人勉勉強強地去實行,但只要他們最終都實行起來了,也就是一樣的了。
孔子說:“喜歡學習就 接近了智,努力實行就接近了仁,知道羞恥就接近了勇。知道這三點,就知道怎樣修養自己,知道怎樣修養自己,就知道怎樣管理他人,知道怎樣管理他人,就知道怎樣治理天下和國家了。”
治理天下和國家有九條原則。那就是:修養自身,尊崇賢人,親愛親族,敬重大臣,體恤群臣,愛民如子,招納工匠,優待遠客,安撫諸侯。修養自身就能確立正道;尊崇賢人就不會思想困惑;親愛親族就不會惹得叔伯兄弟怨恨;敬重大臣就不會遇事無措;體恤群臣,士人們就會竭力報效;愛民如子,老百姓就會忠心耿耿;招納工匠,財物就會充足;優待遠客,四方百姓就會歸順;安撫諸侯,天下的人都會敬畏了。像齋戒那樣淨心虔誠,穿著莊重整齊的服裝,不符合禮儀的事堅決不做,這是為了修養自身;驅除小人,疏遠女色,看輕財物而重視德行,這是為了尊崇賢人;提高親族的地位,給他們以豐厚的俸祿,與他們愛憎相一致,這是為了親愛親族;讓眾多的官員供他們使用,這是為了敬重大臣;真心誠意地任用他們,並給他們以較多的俸祿,這是為了體恤群臣;使用民役不誤農時,少收賦稅,這是為了
愛民如子;經常視察考核,
按勞付酬,這是為了招納工匠;來時歡迎,
去時歡送,嘉獎有才能的人,救濟有困難的人,這是為了優待遠客;延續絕後的家族,復興滅亡的國家,治理禍亂,扶持危難,按時接受朝見,贈送豐厚,納貢菲薄,這是為了安撫諸侯。總而言之,治理天下和國家有九條原則,但實行這些原則的道理都是一樣的。
任何事情,事先有預備就會成功,沒有預備就會失敗。說話先有預備,就不會中斷;做事先有預備,就不會受挫;行為先有預備,就不會後悔;道路預先選定,就不會走投無路。
在下位的人,如果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任,就不可能治理好平民百姓。得到在上位的人信任有辦法: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就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任;得到朋友的信任有辦法:不孝順父母就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孝順父母有辦法:自己不真誠就不能孝順父母;使自己真誠有辦法:不明白什麼是善就不能夠使自己真誠。
真誠是上天的原則,追求真誠是做人的原則。天生真誠的人,不用勉強就能做到,不用思考就能擁有,自然而然地符合上天的原則,這樣的人是聖人。努力做到真誠,就要選擇美好的目標執著追求:廣泛學習,詳細詢問,周密思考,明確辨別,切實實行。要么不學,學了沒有學會決不罷休;要么不問,問了沒有懂得決不罷休;要么不想,想了沒有想通決不罷休;要么不分辨,分辨了沒有明確決不罷休;要么不實行,實行了沒有成效決不罷休。別人用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別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用一千分的努力去做。如果真能夠做到這樣,雖然愚笨也一定可以聰明起來,雖然柔弱也一定可以剛強起來。
作品讀解
這一章是《
中庸》全篇的樞紐。此前各章主要是從方方面面論述
中庸之道的普遍性和重要性,這一章則從
魯哀公詢問政事引入,借
孔子的回答提出了政事與人的修養的密切關係,從而推導出天下人共有的五項倫常關係、三種德行、治理天下國家的九條原則,最後落腳到“真誠”的問題上來,並提出了做到真誠的五個具體方面。本章以後各章,就是圍繞“真誠”的問題而展開的了。
回到本章的內容來看,首先談的是政治問題。直到20世紀80年代明確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中國社會一直是一個政治型的社會,政治在社會生活中具有頭等重要的地位,也是儒學具有頭等重要的話題。
孔子把政治比作蘆葦,取的是它的可塑性。意思是說:什麼樣的人執政,就會有什麼樣的政治。堯舜禹湯文武執政,於是有仁政;紂王執政,於是有酒池肉林;始皇執政,於是有
焚書坑懦;太宗執政,於是有貞觀之治;希特勒執政,於是有法西斯主義。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所以,
孔子提出“為政在人”的問題,強調執政者的修養。這與毛澤東時代提出培養“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我們今天要求選拔“跨世紀的領導幹部”,雖然在人的素質內涵上已有根本的不同,但在對執政者修養的要求問題上卻是有相通之處的。
關於天下人共有的五項倫常關係,除了因進入民主時代而再無君臣關係外,其它幾項關係都依然是與我們血肉相連而不可分割的,也都是需要我們正確處理而不可忽視的。至於處理這幾項關係的三種德行,智、仁當然是不言而喻的,倒是“
知恥近乎勇”一點,值得我們補上兩句。俗話說:“羞恥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說:“羞恥之心對於人至關重要!搞陰謀詭計的人是不知道羞恥的。不以自己不如別人為羞恥,怎么能夠趕得上別人呢?”(《
孟子·盡心上》)也就是說,知道羞恥是趕上別人的重要條件之一。個人是這樣,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也是這樣,所以,我們以“毋忘國恥”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究其實質,正是因為“
知恥近乎勇”。一個人只有知道羞恥,才能夠勇於改正錯誤,勇於彌補自己的不足,迎頭趕上別人,從而免於羞恥。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只有知道羞恥,才能夠發憤圖強,富國強兵,富民興邦,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這就是“
知恥近乎勇”的道理所在。
關於治理天下國家的九條原則,方方面面,實際上是《
大學》里提出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幾個階段的具體展開。是實用的統治學理論。值得我們特別注意的是“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的思想。這與
孔子所說的“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相近,都是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或者說是“不打無準備之仗”的思想,具有深刻的哲學內涵,值得我們貫徹到實際生活中去,而不僅僅適用於政治範疇。
最後說到如何做到真誠的問題。“
擇善固執”是綱,選定美好的目標而執著追求。“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是目,是追求的手段。立於“弗措”的精神,“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態度,則都是執著的體現。“弗措”的精神,也就是《荀子·勸學》里的名言“鍥而舍之,朽木不折;楔而不捨,
金石可鏤”的精神;“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態度,也就是俗語所說的“
笨鳥先飛”的態度,龜兔賽跑的寓言裡那獲勝的烏龜的態度。其實,無論是綱還是目,也無論是精神還是態度,都絕不僅僅適用於對
真誠的追求,舉凡學習、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抓住這樣的綱,張開這樣的目,堅持這樣的精神與態度,有什麼樣的困難不能克服,有什麼樣的成功不能取得呢?
總而言之,本章內容豐富而涵蓋面廣,幾乎涉及到《
大學》格、致、
誠、正、修、齊、治、平的各個環節,特別值得引起我們的重視。
出處簡介
《
中庸》原是《
小戴禮記》中的一篇。作者為
孔子後裔
子思,後經
秦代學者修改整理。《
中庸》是被宋代學人提到突出地位上來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
北宋程顥、
程頤極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
中庸章句》,並把《中庸》和《
大學》、《
論語》、《
孟子》並列稱為“四書”。宋、元以後,《
中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
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惡的人的本性。從人性來講,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實質上用現代文字表述就是“臨界點”,這就是難以把握的“
中庸之道”。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