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實施方案(2021—2025年)

2022年3月2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北省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實施方案(2021—2025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北省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實施方案(2021—2025年)
  • 發布單位: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 印發時間:2022年3月29日
方案發布,內容全文,

方案發布

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河北省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實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省政府各部門:
《河北省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實施方案(2021—2025年)》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2年3月29日

內容全文

為全面做好我省“十四五”期間全民科學素質工作,根據國務院《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以下簡稱科學素質綱要)、《河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精神,結合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普和科學素質建設的重要論述,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按照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要求,以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科學精神引領為主線,以深化科普供給側改革為重點,著力打造社會化協同、智慧化傳播、均衡化發展、規範化建設的科學素質建設生態,營造熱愛科學、崇尚創新的社會氛圍,提升社會文明程度,為建設現代化經濟強省、美麗河北提供有力支撐。
  (二)主要目標。到2025年,我省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15%,城鄉區域科學素質發展不平衡明顯改善,科普供給側改革成效顯著,科普公共服務能力顯著提升,科普社會發展大格局更加健全,科普助力高質量發展的動能顯著增強。“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基本形成,科學精神在全社會廣泛弘揚,崇尚創新的社會氛圍日益濃厚,社會文明程度實現新提高。
  二、主要任務
  (一)青少年科學素質提升行動。
  1.系統提升各教育階段科學教育水平。實施科學家精神進校園行動,將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融入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活動。加強學前教育科學啟蒙和教育資源供給,培養學齡前兒童對科學的興趣。深化義務教育階段科學課程教育改革,推廣高質量科學教育教材和課程,倡導啟發式、探究式、開放式教學,保護學生好奇心,激發求知慾和想像力。完善初高中包括科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通用技術、信息技術等學科在內的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引導有創新潛質的學生個性化發展。推進信息技術與科學教育深度融合,推行場景式、體驗式、沉浸式學習,完善科學教育質量評價和青少年科學素質監測評估。加強農村中國小科學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和配備,加大科學教育活動和資源向農村傾斜力度。深化高校理科教育教學改革,推進科學基礎課程建設,加強科學素質線上開放課程建設。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深入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畫,組織開展“挑戰杯”“創青春”等大學生創業大賽,支持在校大學生開展創新型實驗、創業訓練和創業實踐項目。加強職業教育階段的科學教育和技能培訓,大力開展各類科技創新實踐活動。
  2.充分利用科學教育資源助推“雙減”工作。在“雙減”政策下,遴選推薦一批思想品質優秀、熱愛教育事業、科普經驗豐富的專家、科技人才、科普工作者,以及符合學校需求的科技館、科普教育(示範)基地,按照“雙向選擇”的原則,由學校自主選聘為科技輔導員或合作機構,並參與學校的課後服務。實施館校合作行動,引導中國小充分利用科技館、博物館、科普教育(示範)基地等科普場所廣泛開展各類學習實踐活動,引導高校、科研機構、醫療衛生機構、企業等開發開放優質科學教育活動和資源,開展“科普進校園”系列活動,組織科學家、工程師、醫療衛生人員等科技工作者走進校園,開展科學教育和生理衛生、自我保護等安全健康教育活動。廣泛開展科技節、科學營、科技小論文(發明、製作)等科學教育活動。加強對家庭科學教育的指導,提高家長科學教育意識和能力,推動學校、社會和家庭協同育人。建立健全科學、多元的發現和培育機制,對有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進行個性化培養。通過實施英才計畫,開展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青少年機器人大賽、全國中學生學科競賽、青少年體育比賽等活動,探索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科技創新後備人才貫通式培養模式,深入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畫2.0,完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
  3.加強科技教師和科技輔導員隊伍建設。將科學精神納入教師培養過程,將科學教育和創新人才培養作為重要內容。加強中國小科學教師和科技輔導員隊伍建設,加強對科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通用技術、信息技術等學科教師的培訓力度。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畫。加大科學教師線上線下培訓力度,深入開展“送培到基層”活動,每年培訓教師2000名,推動高等師範院校和綜合性大學開設科學教育本科專業,擴大招生規模。
  (責任部門:省教育廳、省科協牽頭,省委宣傳部、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學院、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水利廳、省文化和旅遊廳、省衛生健康委、省應急管理廳、省市場監管局、省體育局、省氣象局、省林業和草原局、省文物局、省地震局、省廣播電視局、省社科院、團省委、省婦聯、省通信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
  1.推進農村科普活動深入開展。重點圍繞保護生態環境、節約能源資源、綠色生產、防災減災、衛生健康、移風易俗等,深入開展文化衛生科技“三下鄉”、全國科普日、全國科技活動周、食品安全宣傳周、防災減災日等科普宣傳教育活動,傳播科學理念,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養。
  2.加強農業科技培訓和人才培養。面向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副產品有效供給、構建鄉村產業體系、發展農村社會事業新需求,堅持“需求導向、產業主線、分層實施、全程培育”的原則,省、市、縣三級培訓基地分類別、分層次開展全產業鏈培訓,同時依託全國農業科教雲、農廣校等平台開展農民教育培訓,大力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服務農業農村現代化。開展農民職業技能鑑定和技能等級認定、農村電商技能人才培訓,舉辦面向農民的技能大賽、農民科學素質網路競賽、鄉土人才創新創業大賽、農村全民健身活動等。到2025年,開展線上線下農民教育培訓20萬人次以上。實施農村婦女素質提升計畫,幫助農村婦女參與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
  3.實施科普助力鄉村振興行動。引導多元主體參與農村科普,鼓勵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鄉村振興智力服務,推廣科技小院、專家大院、院(校)地共建等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模式。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建立健全特派員服務體系,服務縣域經濟發展。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通過建立示範基地、田間學校等方式開展科技示範,引領現代農業發展。依託國家級、省級基層科普行動計畫,建設完善農村專業技術協會(聯合會)、農村科普示範基地、農村科普帶頭人、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科普示範社區、家庭農場等陣地,開展農業科技服務,將先進適用的品種、技術、裝備、設施導入小農戶,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
  4.提升邊遠地區農民科技文化素質。引導社會科普資源向欠發達地區農村傾斜,加大各類項目支持力度,鼓勵高校、科研院所、企業、醫療機構開展定點幫扶行動,精準對接科普服務需求,開展科技志願服務,提高邊遠地區農民科技文化素質。提升農村低收入人口職業技能,增強內生髮展能力。
  (責任部門:省農業農村廳牽頭,省委宣傳部、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水利廳、省文化和旅遊廳、省衛生健康委、省應急管理廳、省市場監管局、省民族事務委員會、省廣播電視局、省體育局、省氣象局、省林業和草原局、省地震局、省社科院、省科學院、團省委、省婦聯、省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產業工人科學素質提升行動。
  1.開展理想信念、職業精神和職業素養教育。開展“中國夢·勞動美”、最美職工、巾幗建功等活動,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奧林匹克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和勇於創新的文化氛圍。
  2.提高產業工人技術創新能力。開展河北省“十百千”“六比一創”等多層級、多行業、多工種的勞動和技能競賽,鼓勵支持全國示範性和省、市兩級創新工作室建設,探索縣級、企業級創新工作室建設,組建創新工作室聯盟,逐步形成全國、省、市、縣、企業五級共創格局。推廣現代學徒制,開展訂單式培訓和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技術諮詢和創新指導,統籌利用示範性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發現、培養高技能人才。組織開展“五小”、QC小組(質量控制小組)等民眾性創新活動,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3.提升產業工人綜合素質。在職前教育和職業培訓中進一步突出科學素質、安全生產等相關內容,構建職業教育、就業培訓、技能提升相統一的產業工人終身素養技能形成體系。充分發揮科技專家企業工作站、院士專家服務中心在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過教育培訓,提高職工安全健康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深入實施農民工職業能力提升計畫、求學圓夢行動等,提升職工學歷層次和技術技能水平,增加進城務工人員教育培訓機會。
  4.發揮企業家示範引領作用。弘揚企業家精神,提高企業家科學素質,引導企業家在愛國、創新、誠信、社會責任和國際視野等方面不斷提升,做創新發展的探索者、組織者、引領者和提升產業工人科學素質的推動者。鼓勵企業積極培養使用創新型技能人才,在關鍵崗位、關鍵工序培養使用高技能人才。發揮學會(協會、研究會)作用,引導、支持企業和社會組織開展職業能力水平評價。發揮“科創中國”平台作用,探索建立企業科技創新和產業工人科學素質提升的雙促進機制。推動相關網際網路企業做好快遞員、網約工、網際網路行銷師等群體科學素質提升工作。
  (責任部門:省總工會、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牽頭,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衛生健康委、省應急管理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體育局、省廣播電視局、省社科院、團省委、省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老年人科學素質提升行動。
  1.提升老年人運用智慧型技術水平。聚焦老年人運用智慧型技術、融入智慧社會的需求和困難,加強家庭、社區、社會協同,依託老年大學(學校、學習點)、老年科技大學、社區科普大學、養老服務機構等,普及智慧型技術知識和技能,提升老年人信息獲取、識別和使用能力,有效預防和應對網路謠言、電信詐欺。
  2.加強老年人健康科普服務。實施“健康河北”行動,推動老年人健康科普進社區、進鄉村、進機構、進家庭,開展健康大講堂、老年健康宣傳周等活動,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各類媒體,普及合理膳食、食品安全、心理健康、體育鍛鍊、合理用藥、應急處置等知識,增強老年人健康管理意識和能力,提高老年人健康素養。充分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科普園地、黨建園地等陣地為老年人提供健康科普服務。
  3.實施銀齡科普行動。積極開發老齡人力資源,大力發展老年協會、老科協等組織,充分發揮老專家在諮詢、智庫等方面的作用。組建老專家科普報告團,充分發揮老專家在社區、農村、青少年科普中的積極作用,發展壯大老年志願者隊伍,鼓勵支持老年人積極參與科學普及志願工作。
  (責任部門:省衛生健康委牽頭,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民政廳、省應急管理廳、省廣播電視局、省市場監管局、省體育局、省通信管理局、省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提升行動。
  1.強化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教育。認真貫徹落實《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公務員培訓規定》等檔案要求,將科學素質提升納入幹部教育培訓內容體系、列入幹部教育培訓年度計畫,指導各地各單位分級分類做好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科普知識培訓,在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和各類幹部培訓院校教學計畫中開設科學素質教育課程,加強前沿科技知識和全球科技發展趨勢學習,突出科學精神、科學思想培養,增強把握創新發展規律、科技管理規律以及人才成長規律的能力,提升科學執政水平和科學治理能力,更好地服務“六個現代化河北”建設。
  2.在公務員錄用中落實科學素質要求。不斷完善幹部考核評價機制,在公務員錄用考試和任職考察中,強化科學素質有關要求並有效落實。
  (責任部門:省委組織部牽頭,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省社科院、省科學院、省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科技資源科普化工程。
  1.建立完善科技資源科普化機制。鼓勵國家、省級科技計畫(專項、基金等)項目承擔單位和人員,結合科研任務加強科普工作。推動在科技獎項評定、科技人員職稱評聘、科技創新基地考核中列入科普工作指標。通過河北省科普事業貢獻獎,激發科技工作者參與科普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開展科技創新主體、科技創新成果科普服務評價,引導企業和社會組織建立有效的科技資源科普化機制,推動科普事業與科普產業發展,探索“產業+科普”模式。促進科普教育學分製成為創新人才培養重要舉措。
  2.促進科技資源向科普資源轉化。支持和指導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等利用科技資源開展科普工作,開發科普資源,加強與傳媒、專業科普組織合作,及時普及重大科技成果。建設科學傳播專家工作室,鼓勵行業專家、科研人員等積極參與科普教育和科普傳播推介工作。拓展科技基礎設施科普功能,推動高校、科研機構、國家重點實驗室、企業等創新基地面向社會開放,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
  (責任部門:省科技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科學院、省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
  1.加大對科普創作的扶持和獎勵力度。支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等重大題材開展科普創作。大力開發動漫、短視頻、遊戲等多種形式科普作品。扶持科普創作人才成長,培養科普創作領軍人物。推進科技傳播與影視融合,搭建高水平科幻創作交流平台和產品開發共享平台,鼓勵高校、企業、社會團體積極參與科幻產業發展。
  2.實施全媒體科學傳播能力提升計畫。構建多平台支撐、全媒體融合的科普傳播體系。推進圖書、報刊、音像、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深度融合,鼓勵公益廣告增加科學傳播內容,實現科普內容多渠道全媒體傳播。引導主流媒體加大科技宣傳力度,增加科普內容、增設科普專欄。大力發展新媒體科學傳播。加強媒體從業人員科學傳播能力培訓。促進媒體與高校、科研院所的溝通合作,增強科學傳播的專業性和權威性。
  3.推進智慧科普建設。推進科普與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深度融合,強化需求感知、用戶分層、情景套用理念,推動傳播方式、組織動員、運營服務等創新升級,推動“科普中國”與省級各類科普資源平台深度對接,進一步打造省級科學傳播網路平台和科學闢謠平台。強化科普信息落地套用,與智慧教育、智慧城市、智慧社區等深度融合,推動優質科普資源向革命老區、民族地區、脫貧地區傾斜。
  (責任部門:省科協牽頭,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民政廳、省民委、省廣播電視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科普基礎設施工程。
  1.加強對科普基礎設施建設的統籌規劃與巨觀指導。貫徹落實國家科普基礎設施發展規劃,完善科普基礎設施建設管理的規範和標準,建立健全分級評價制度。推進完善社會資金投入科普基礎設施建設的優惠政策和法規。推行科技館登記註冊制度和年報制度。推進符合條件的科技館免費開放,提高免費開放科技館管理運營水平。
  2.創新現代科技館體系。推動科技館與博物館、文化館等融合共享,構建服務科學文化素質提升的現代科技館體系。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市、縣建設綜合科技館,有條件的地區和企事業單位建設特色科技館、專業科技館。開展科普展教品創新研發,打造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前沿科技體驗基地、公共安全健康教育基地和科學教育資源匯集平台,提升科技館服務功能。推進數字科技館建設,統籌流動科技館、科普大篷車、農村中學科技館建設,探索多元主體參與的運行機制和模式,提高服務質量和能力。
  3.大力加強科普基地建設。統籌推進科普(示範)基地、公民科學素質示範單位等建設發展,構建動態管理和長效激勵機制,鼓勵和支持相關單位參與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創建,提升科普基地核心功能和科普服務內涵。推進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等公共設施開展科普活動,拓展科普服務功能。引導和促進公園、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機場、車站、電影院等公共場所強化科普服務功能。開發利用有條件的工業遺產和閒置淘汰生產設施,建設科技博物館、工業博物館、安全體驗場館和科普創意園。
  (責任部門:省科技廳、省科協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文化和旅遊廳、省衛生健康委、省應急管理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水利廳、省市場監管局、省體育局、省氣象局、省統計局、省林業和草原局、省文物局、省地震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基層科普能力提升工程。
  1.提昇平戰結合應急科普能力。各級政府建立應急科普部門協同機制,堅持日常宣教與應急宣傳相統一,納入各級突發事件應急科普工作整體規劃和協調機制,突發事件狀態下,形成各地各有關部門密切協作,統籌力量直達基層開展應急科普,及時做好政策解讀、知識普及和輿情引導等工作。發揮好“科普中國”優質資源作用,利用好現有設施完善應急科普宣教平台。儲備和傳播優質應急科普內容資源,有效開展傳染病防治、防災減災、應急避險等主題科普宣教活動,全面推進應急科普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建立應急科普專家隊伍,提升應急管理人員和媒體人員的應急科普能力。
  2.健全基層科普服務體系。推動構建省域統籌政策和機制、市域構建資源集散中心、縣域組織落實,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黨群服務中心、社區服務中心(站)等為陣地,以志願服務為重要手段的基層科普服務體系。動員學校、醫院、科研院所、企業、科學共同體和社會組織等組建科技志願服務隊,發揮全省科技志願者作用,推進科技志願服務專業化、規範化、常態化發展。加強科普信息員隊伍建設,提升科普傳播能力。建立完善跨區域科普合作和共享機制,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展全領域行動、全地域覆蓋、全媒體傳播、全民參與共享的全域科普行動。
  3.夯實基層科普服務能力。深入實施基層科普行動計畫。開展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創建活動。加強基層科普設施建設,在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社區圖書館、社區書苑等平台拓展科普服務功能。探索建立基層科普展覽展示資源共享機制。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全國科普日、全國科技活動周、雙創活動周、防災減災日、食品安全宣傳周、公眾科學日等活動,增進公眾對科技發展的了解和支持。持續打造“送科技服務下基層”“科普活動進校園”等品牌科普活動,強化上下聯動和示範引領,展現科普工作亮點和成效。
  4.加強專兼職科普隊伍建設。大力發展科普場館、科普基地、科技出版、新媒體科普、科普研究等領域專職科普人才隊伍,完善科普人才培養激勵機制,動員科技工作者參與科普工作,不斷充實兼職科普人才隊伍。推動高校設立科普專業,鼓勵高校、科研機構、企業設立科普崗位。探索麵向各領域科普人才持續開展多方式、制度化、規範化培訓的有效模式,不斷提升科普專兼職人員的創新能力和專業水平。
  5.拓展國際科學傳播交流渠道。圍繞河北省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切實加大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力度,圍繞產業發展和技術創新對接搭建交流平台,開展技術諮詢、學術交流、項目合作等。開展青少年交流培育,拓展合作領域,提升合作層次。發揮合作辦學院校國際科學傳播作用,鼓勵高校建設國際聯合實驗室、實訓基地。
  (責任部門:省科協牽頭,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衛生健康委、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應急管理廳、省教育廳、省民政廳、省文化和旅遊廳、省市場監管局、省氣象局、省總工會、省科學院、省廣播電視局、團省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政府負責領導《實施方案》的落實工作,建立完善的科學素質建設工作協調機制,將公民科學素質發展目標納入本地總體規劃,將重點任務列入年度工作計畫,將工作成效納入目標管理考核範圍。各級科協負責綜合協調工作,與相關單位共同推進河北省科學素質建設工作。各有關部門將科學素質建設相關任務納入本部門、本單位相關規劃和計畫,共同推進科學素質各項工作深入開展。
  (二)完善保障條件。促進科學素質政策法規體系建設,推進《河北省科學技術普及條例》修訂工作。強化標準建設,推動科普地方標準、行業標準、企業標準以及團體標準等建設工作。建立科普專業技術職稱評價體系,開展科普專業技術職稱評定工作,將科普人才列入各級各類人才獎勵和資助計畫。各地各有關部門通過現有資金渠道,統籌考慮和落實科普經費,保障科普經費投入,支持科普事業發展。資金主管部門要加強資金監管和績效評價,不斷最佳化支出結構,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大力提倡個人、企業、社會組織等社會力量採取設立科普基金、資助科普項目等方式為科學素質建設投入資金。
  (三)健全長效機制。構建大聯合、大協作、社會化的全民科學素質工作格局。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參與科普工作的積極性,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分工協作、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良好態勢。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在公民科學素質建設中作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大力宣傳先進人物和典型經驗。完善科普工作評估制度,加強對科學素質建設實施工作的動態管理和督促檢查,配合國家相關部委做好公民科學素質監測評估、科學素質建設能力監測評估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