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 河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河北省全民健身實施計畫(2016-2020年)的通知 | | |
| | | |
| | | |
| | | |
發布日期
河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河北省全民健身實施計畫(2016-2020年)的通知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
現將《河北省全民健身實施計畫(2016-2020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河北省人民政府
2016年9月21日
全文內容
河北省全民健身實施計畫(2016-2020年)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印發全民健身計畫(2016-2020年)的通知》(國發〔2016〕37號)精神,進一步提高全省人民民眾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推動我省全民健身工作再上新台階,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實施計畫。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增強人民體質、提高全省民眾身心健康水平為目標,以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體育健身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通過健全符合國情省情的公共體育服務體系,提升全民健身現代治理能力,使人民民眾在共建共享中增加獲得感。
(二)總體目標。“十三五”時期,全省民眾體育健身意識顯著增強,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全民健身事業發展大群體格局更加明晰,全民健身的經濟、社會、文化、教育等多元功能得到更好發揮。
1.經常體育鍛鍊人口顯著增加。全省體育文化氛圍更加濃厚,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口比例達到38%,人數超過2700萬;每周參加1次及以上體育鍛鍊的人口比例達到50%,人數達到3700萬。城鄉居民身體素質明顯增強,《國民體質測定標準》達標城鄉居民比例達到92%以上,超過6900萬人。
2.公共體育場地設施不斷增加。全省各類體育場地達到8萬個以上,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8平方米。市級實現“五個一”工程全覆蓋,縣級實現“3+X”工程全覆蓋。建成體育生活化示範街道(鄉鎮)和社區(村)500個,建成健康促進服務中心100個。城市街道和行政村健身設施實現100%全覆蓋。改善公共體育設施的無障礙條件。
3.全民健身體育組織更加健全。全省各級各類健身組織、人群體協、行業體協和省級各單項體育協會保持健康快速發展,全省縣(市、區)體育總會、老年人體協、
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覆蓋率100%。90%以上的縣(市、區)建有農民體協,80%以上的城市街道、農村鄉鎮建有體育組織。
4.全民健身活動更加豐富多彩。全省每年舉辦大型特色群體活動150項以上,各市已形成規模、屆次和品牌的體育健身活動在國內的知名度、影響力進一步增強,每個縣(市、區)都要至少打造一個特色品牌活動。
5.健身指導隊伍更加科學規範。全省每年培養各級公益類
社會體育指導員5000人以上、職業指導員1000人。全省城鎮居民每800人、農村每1500人中至少有1名社會體育指導員。全省基層站點數量超過3萬個,95%以上的健身站點配有社會體育指導員。全省獲得公益社會體育指導員技術等級證書的人數達到9萬人以上,獲得國家職業社會體育指導員資格證書的人數達到8000人。
6.冰雪運動開展更加廣泛深入。省、市成立冰雪項目協會,張家口、承德市50%以上的縣(市、區)成立冰雪項目協會、50%以上的社區建有季節性冰雪體育健身站(點)、30%以上鄉鎮(街道)建有冰雪體育組織。每個市至少建成1個高標準的冰雪項目場地,有條件的縣(市、區)要建設滑雪場或室內滑冰館。全省每年舉辦國際冰雪賽事2項以上,國家級賽事5項次以上,舉辦冰雪活動150次以上。
7.國民體質監測體系日趨完善。各市100%建成國民體質監測中心,50%的縣(市、區)建有國民體質監測站,“十三五”末初步構建起省、市、縣三級國民體制監測網路體系。
二、主要任務
(一)構建現代化全民健身多元共治模式。
1.政府發揮牽總作用。各級政府統籌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全面落實公共體育服務職責,正確處理與市場和社會力量間的關係,重點做好巨觀管理、政策制度設定、資源整合分配、監督評估工作,協調跨部門聯動。
2.加強各部門間協作。發揮省全民健身聯席會議作用,加強各部門協作,各成員單位按照分工制定工作規劃、落實工作任務。體育部門與宣傳、發展改革、教育、住房城鄉建設、文化、衛生計生、廣電新聞出版、旅遊等部門和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間共享數據、場地資源,重點推進教體、文體、醫體、體旅融合發展,更加注重民眾體育與競技體育、體育產業協同發展。
3.重視發揮智庫作用。成立省全民健身促進會,依託體育高等學校、科研部門及社會力量組建智庫組織,輔助政府針對重要工作、重大項目提供決策和諮詢服務,在頂層設計和創造性落實工作中發揮積極作用。
4.增強社會治理能力。創新全民健身社會治理新形式,努力探索和構建健身民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基層健身組織自我造血、自行運轉的模式,促進體育社會組織健康成長。
(二)創建全民健身國家戰略體育休閒區。促進以“一環四帶”為主體的體育休閒區建設,“一環”即在環京津過渡區打造以“山水戶外+休閒體育”為特色的全民健身戶外活動基地,“四帶”即以“冰雪文化+休閒體育”為特色的京張體育文化旅遊帶、以“皇家文化+休閒體育”為特色的京承體育休閒旅遊帶、以“濱海濕地+休閒體育”為特色的唐秦海洋運動和濕地休閒觀光帶、以“紅色文化+休閒體育”為特色的邯邢石保太行山休閒運動觀光帶,推動全民健身、體育產業、文化傳承、旅遊服務等協調發展。藉助“美麗鄉村”建設等契機,積極營造特色農業與戶外休閒體育交融、協調發展的良好態勢,努力為休閒類體育賦予更多的田園元素。
(三)紮實推進全省公共體育示範區建設。通過省市共建和爭取國家資金支持的方式,分成兩個批次,紮實推進公共體育示範區建設。首批自本周期初謀劃實施,以石家莊市、張家口市崇禮區和廊坊市固安縣為試點,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實施;第二批自2018年謀劃實施,本周期末全部建成。大力實施2022年冬奧會張家口體育惠民工程,積極爭取
國家體育總局對張家口市的政策、項目和資金支持,積極吸引國內外優質資金和體育項目在張家口市落地,努力建成我省全民健身領域的標桿和“視窗”。
(四)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體系建設。
1.建立場地設施台賬。立足城鄉場地設施建設現狀,科學構建場地設施台賬體系,將其作為全省群體系統基礎性資料,常年動態更新維護。
2.制定場地設施規劃。科學研製各級場地設施建設規劃,明確中短期建設任務,精準對接百姓健身需求,統籌推進城鄉全民健身設施網路建設。
3.構建四級設施網路。圍繞建設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著力推進全民健身活動中心、縣級體育場、籠式足球場、拼裝式游泳池、社區多功能運動場、體育公園廣場等的建設;繼續實施鄉鎮工程和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制定體育生活化街道(鄉鎮)和社區(村)建設標準,每年命名一批體育生活化街道(鄉鎮)和社區(村),不斷改善農村健身條件和環境,努力構建市、縣、鄉、村四級全民健身設施網路。
4.有效擴大增量資源。新建居住區和社區嚴格落實按“室內人均建築面積不低於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於0.3平方米”標準配建全民健身設施的要求,確保與住宅區主體工程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同步投入使用,不得挪用或侵占。老城區與已建成居住區無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或現有設施未達到規劃建設指標要求的,要因地制宜配建全民健身設施。充分利用舊廠房、倉庫、老舊商業設施、農村“四荒”(荒山、荒溝、荒丘、荒灘)和空閒地等閒置資源,合理做好城鄉空間的二次利用,推廣多功能、季節性、可移動、可拆卸、綠色環保的健身設施。順應民眾休閒度假需求,結合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規劃、旅遊景區建設規劃,合理利用景區、郊野公園、城鄉公園廣場、公共綠地及空置場所建設休閒健身場地設施。
5.深度盤活存量資源。在完善大型體育場館免費、低收費開放補助標準和辦法的基礎上,推動各級各類公共體育設施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探索推動建立中小型體育場館、民營體育健身場館免費、低收費開放補助機制。確保公共體育場地設施和符合開放條件的企事業單位、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全部向社會開放。
6.加強場地設施維護。完善公共體育設施使用規範、安全管理、更新維護等辦法,切實做好已建場地設施的使用、管理與升級換代,確保健身民眾使用安全。
(五)科學構建全民健身組織網路體系。
1.創建新型體育組織網路。進一步強化樞紐型體育社會組織建設,發揮其培育孵化、聯繫服務、資源支撐、溝通反映和人才聚集功能。全面推進“4+X”體育組織建設模式創建,重點依託各級體育總會、老年人體育協會、農民體育協會和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聯合桌球、羽毛球、足球、籃球、排球、棋類、武術、健美操等運動項目協會,努力推進體育社會組織品牌化發展,構建更為健全的全民健身組織網路,形成架構清晰、類型多樣、服務多元、競爭有序的現代體育社會組織發展新局面。
2.發揮社會體育組織作用。積極引導和發揮各級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群團組織聯繫民眾的強大作用,統籌推進職工、青少年、婦女、農民、殘疾人、少數民族等人群體育工作協調開展,積極支持和協助他們廣泛開展貼近民眾、形式多樣的全民健身活動,並為他們組織開展各類活動提供必要的支持,共同營造濃厚、持久的全民健身氛圍。
3.推進基層體育組織建設。加強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全民健身組織建設,推動體育社團向基層延伸,扶持和引導基層體育社會組織發展,大力培育和扶持基層俱樂部等形式的體育社會組織,儘快補齊基層體育組織“短板”,著力完善規範健全、功能完備、覆蓋省市縣鄉四級的多元化體育社團網路,增強體育社會組織活力。
4.加強對民間體育組織的扶持。積極培育社會體育指導站點、民眾自發性健身隊伍、網路健身社區等民間非正式體育社會組織的成長,調動社會力量的積極性,扶持體育社會組織健康成長,努力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
(六)廣泛開展各類別全民健身活動。
1.培育特色精品活動。依託傳統節日、體育賽事、重大慶典活動和民間體育資源,強力推動精品活動、示範活動開展,重點打造有影響力的民眾體育品牌活動,廣泛開展面向基層、參與性強、普及面廣、特色鮮明的體育賽事活動,打造“一地一品”“一行一品”“一校一品”的民眾體育品牌活動,提高社區運動會、環城腳踏車比賽、元旦長跑、滑雪、滑冰、腳踏車、武術、太極拳、輪滑、信鴿、風箏、馬拉松、空竹等品牌活動的民眾參與度和影響力。在體育賽事活動中,鼓勵設立殘疾人組別,促進健全人與殘疾人體育運動融合發展。
2.探索多元辦賽機制。建立有效的競賽活動體系和激勵機制,探索多元主體辦賽機制,大力發展多層次、多樣化的各類體育賽事,促進民眾體育活動廣泛開展。政府由主辦活動向指導、支持和服務社會組織、社會力量舉辦活動轉移,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引導和發揮民間、市場和社會各界組織開展體育健身活動的積極性,鼓勵社會力量以市場化的方式和手段,提供全民健身產品和服務。
3.抓好重點人群健身。充分發揮
行業體育協會、機關企事業單位工會、職工體育協會等各類組織的作用,廣泛開展符合單位特點和職工喜聞樂見的體育健身和競賽活動,開展《
國家體育鍛鍊標準》達標檢測和體質測試活動。發揮各級老年人體育協會、殘疾人體育協會作用,廣泛開展經常性體育健身活動,不斷創新適合老年人、殘疾人特點的體育健身項目和方法,鼓勵、支持社會組織和個人興辦老年人、殘疾人體育服務機構和體育健身設施,進一步加大對國家全民健身助殘工程的支持力度,採取優惠政策,推動康復體育和健身體育廣泛開展。開展職工、農民、婦女、幼兒體育,推動將外來務工人員公共體育服務納入屬地供給體系。加大對社區矯正人員等特殊人群的全民健身服務供給,使其享受更多社會關愛,在融入社會方面增加獲得感和滿足感。
4.豐富大眾健身項目。大力開展田徑、游泳、籃球、排球、桌球、羽毛球、網球、馬拉松等競技性強、普及面廣的體育運動項目。廣泛組織健身操(舞)、體育舞蹈、
航空模型、徒步、騎行、登山、跳繩、門球、輪滑、信鴿、保齡球、釣魚、戶外健身等民眾喜聞樂見、簡便易行的健身活動。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發展帆船、擊劍、賽車、馬術、極限、航空、定向越野等具有消費引領特徵的時尚運動項目,扶持推廣武術、太極拳、健身氣功、中國跤、空竹、圍棋、象棋、毽球、蹴球、鞦韆、射弩等民族民俗民間傳統體育項目,積極開展民族
體育運動會和農民
趣味運動會。
5.大力推廣全民健身志願服務活動。積極倡導人民民眾尤其是體育工作者參加全民健身志願服務活動,形成以社會體育指導員為主體,包括優秀運動員、教練員、體育科技工作者、體育教師、體育專業學生和社會熱心人士的全民健身志願服務隊伍。各級體育部門應在組織建設、註冊管理、業務培訓、工作經費、活動開展等方面給予支持和扶持,定期開展全民健身志願活動進社區、進農村、進校園活動。
(七)全面推動大眾冰雪運動開展。
1.強化冰雪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將冰雪健身活動內容列入我省全民健身工作範疇,將冰雪健身服務納入各級體育部門考核指標。各級政府和體育部門專門安排財政資金和體育彩票公益金開展冰雪賽事活動,增加冰雪場地的建設投入,支持冰雪項目社會組織建設,加強冰雪運動人才培養,強化冰雪項目職業和公益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做好冬奧會、冬殘奧會和冰雪運動宣傳。
2.加強冰雪場館設施建設。全省各地積極建設推廣滿足大眾冰雪項目健身需要的健身場館。每個市要建成至少一個冰面面積不低於1830平方米的公共滑冰館,支持有條件的縣(市、區)建設滑雪場或室內滑冰館。下大力推進崇禮高原訓練基地改擴建工程,用3至4年的時間,努力將其建成高起點、高水平、高標準的國家滑雪訓練基地和大眾滑雪普及地。大力支持張家口、承德市建設冬季冰上訓練基地,並逐步打造成為省級冰上訓練基地、爭創國家級冰上訓練基地。在冰雪體育設施建設中,注重無障礙設施建設,滿足殘疾人等特殊人群需求。
3.廣泛開展民眾冰雪活動。按照親民、便民、利民原則,全省各地普遍開展民眾性冰雪體育活動,形成體育部門主導、各級協會牽頭、有關部門聯手、社會各界參與的工作格局。條件較好的張家口、承德市每年舉辦冰雪活動100次以上,力爭培育3至5個國內外有影響力的特色品牌活動。推進冰雪體育進學校、進公園,在中國小校組織開展冰雪活動。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契機,與北京、天津市共同策劃組織冰雪賽事活動,引導更多民眾參與其中。
4.強化冰雪運動健身指導。積極推進城鄉冰雪健身組織和站點建設,對建設水平高、發揮作用好的示範點給予獎補。推動冰雪運動人才培養,進一步加強冬季項目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加大對冰雪運動的指導和扶持力度,全省每年培養職業冰雪指導員200人以上,廣泛開展志願服務活動,積累冰雪運動民眾基礎,擴大冰雪運動人口。舉辦冰雪運動專項健身講座,編制《河北省大眾冰雪項目科學健身指導叢書》,廣泛開展冰雪健身知識的普及和宣傳教育。
(八)推動大眾足球的普及和開展。
1.建立省、市足球業餘聯賽制度。整合社會足球資源,建立省、市兩級業餘足球聯賽制度,努力打造冀超、冀甲足球聯賽品牌。堅持以人為本,注重從經費、場地等方面支持社會足球加快發展,不斷擴大足球人口規模。
2.推動大眾和職業足球協同發展。通過社會足球人口不斷增加、水平不斷提高,為職業足球發展奠定紮實的民眾基礎和人才基礎。通過加快發展職業足球,促進社會足球的普及和提高。充分利用和發揮好我省中超足球隊的作用與影響力,營造大眾足球濃厚氛圍,進一步提升足球運動在全省民眾中的普及程度。
3.協同教育部門開展好校園足球。把校園足球作為擴大足球人口規模、夯實足球人才根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礎性工程,增強家長、社會的認同和支持,讓更多在校學生熱愛足球、享受足球,使參與足球運動成為體驗、適應社會規則和道德規範的有效途徑。配合教育部門做好校園
足球特色學校建設,建立大學、高中、國中、國小四級足球競賽體系,提升師資水平。
4.強力跟進足球場地的建設管理。把興建足球場納入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因地制宜建設足球場,充分利用城市和鄉村的荒地、閒置地、公園、林帶等,建設一大批簡易實用的非標準足球場。按照管辦分離和非營利性原則,通過委託授權、購買服務等方式,招標選擇專業的社會組織或企業負責管理運營公共足球場,促進公共足球場免費或低收費向社會開放。加大投入,改善學校足球場地條件,推動學校足球場在課外時間向社會開放,建立學校和社會足球場地共建、共享機制。培養足球專業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
(九)大力推動體衛、體旅、體教結合。
1.推動全民健身與醫療衛生融合。積極引導公眾轉變健康消費理念,使傳統事後醫療救治轉變為事前健身和事後醫療救治相結合。加強對民眾運動健身的科學指導,將醫療愈後體能訓練引入定點健身俱樂部。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科學健身,探索建設健康促進服務中心,更好滿足全省民眾在疾病預防、康養理療等方面的需求。積極推廣體質測試並依據個人體質狀況提供有針對性的
運動處方、科學健身指導服務,為民眾提供多樣化的科學健身方案,使民眾科學健身的質量和水平在總體上得到提升。
2.推動全民健身與旅遊事業融合。積極借鑑國內外先進做法和成功經驗,不斷加強體育和旅遊部門的交流合作,大力推動體育和旅遊要素的結合,努力創建體育與旅遊深度融合、相互促進、協同發展的良好格局。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京津冀健身休閒運動協同發展中長期規劃(2016-2025年)》和旅遊業發展大會的契機,依託“環京津體育健身休閒圈”全民健身戶外活動基地建設和環太行山高速公路建設,通過公司化運作、專業化招商、集群化發展,全力打造健身休閒旅遊基地、體育健身產業基地,大力培育有時代特徵、歷史特點、地域特色的體育旅遊文化精品體系,努力構建獨具河北特色的體育旅遊品牌。積極開展各類教育和培訓,多渠道培養旅遊、體育複合型人才。
3.推進全民健身與教育事業融合。將青少年作為實施全民健身計畫的重點人群,全面落實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每天鍛鍊1小時和課外活動計畫,每人掌握一項以上體育運動技能。將增強學生體質作為學校教育的基本目標和重要評價內容,全面落實《
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評價辦法》要求,組織學生參加《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所確定的測試項目及有關內容的實際測評,重點監測學生的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等方面情況及其變化趨勢,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發展。廣泛開展青少年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努力為廣大青少年提供走出教室、走進操場、走進大自然的機會,培養熱愛運動、科學健身的習慣,營造各級政府和全社會關心關注青少年體質健康的良好氛圍。
(十)全面提升全民健身服務保障水平。
1.構建體質監測體系。根據《國民體質監測工作規定》等要求,廣泛開展國民體質監測工作,重點構建省、市兩級國民體質監測網路,加快構建省、市、縣三級體質監測網路。通過體育部門自建及與社會合作的方式,逐步建立起穩定的國民體質監測隊伍,努力實現體質監測和
運動處方指導普遍化、常態化,切實提升科學檢測水平。
2.加強指導員隊伍建設。加強公益和職業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基地建設,加大各級各類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力度。加強對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的科學規範管理,突出專項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切實提高上崗率和志願服務水平,提升指導工作實際效果。
3.重視全民健身文化。在場地建設過程中宣傳全民健身文化,倡導科學健身,提高全民體育意識;在全民健身活動開展中營造濃厚體育文化氛圍,擴大
品牌影響力;在日常性全民健身指導過程中宣傳體育文化,宣傳和普及全民健身知識,提高公民科學健身素養;樹立全民健身榜樣,傳播社會正能量,踐行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倡導科學文明、健康快樂、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
4.維護特殊群體基本體育權利。構建政府主導、多元主體參與的特殊群體體育活動保障體系,加大供給力度,提高服務水平。加強對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開展體育活動的組織領導,推廣適合特殊群體的日常健身活動項目、體育器材、科學健身方法等。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與協調。各市、縣(市、區)要加強對全民健身事業的領導,建立和完善縣級以上政府《全民健身實施計畫》的領導協調機制,確保全民健身國家戰略的深入推進實施。各市、縣(市、區)政府要把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擺在重要位置,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基本公共服務發展規劃,納入政府年度民生實事推進和考核。省、市、縣住房城鄉建設、國土資源部門要完善規劃與土地政策,將體育設施用地納入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用地計畫,合理安排體育用地。各級宣傳、文化、教育、科技、衛生計生、廣電新聞出版、住房城鄉建設、環保、農業、林業、旅遊等部門加大支持力度,構建功能完善的綜合性基層公共服務載體。
(二)加大資金投入與管理。縣級以上政府要將全民健身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保持相應增幅。安排一定比例的彩票公益金等財政資金,通過設立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專項投資基金和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鼓勵社會力量投資建設體育場館設施,支持民眾健身消費。制定政府購買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的目錄、辦法及實施細則,加大對智庫服務、基層健身組織和健身賽事活動的購買比重。
(三)嚴格過程監管與績效評估。縣級以上政府要制定《全民健身實施計畫(2016-2020年)》,做好執行職責的部門任務分工和監督檢查,加強對實施情況的督查和評估。建立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績效評估指標體系,定期開展
第三方評估和社會滿意度調查,對重點目標和重大項目的實施進度以及《河北省全民健身實施計畫(2016-2020年)》推進情況進行專項評估,形成媒體等多方的監督反饋機制。定期向社會公開發布《全民健身發展狀況評估報告》。2020年省政府組織專項評估小組對《河北省全民健身實施計畫(2016-2020年)》實施情況進行全面評估,形成評估報告報
國家體育總局和省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