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子街道(沙子鎮(貴州省沿河縣沙子鎮))

沙子街道(貴州省沿河縣沙子鎮)

沙子鎮(貴州省沿河縣沙子鎮)一般指本詞條

沙子街道位於銅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沙子街道境內,距沿河縣主城區約10公里,326國道穿境而過。東與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李溪鎮接壤,西與和平街道相連,北與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小河鎮相連,南與本縣中界鎮(原中界鄉)相連,素有“沿河東大門”之稱。

沙子街道是貴州省銅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所管轄的一個街道辦事處,於2015年2月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沿河縣沙子鎮新設沙子街道。

基本介紹

街道概況,地形地貌,氣候條件,自然資源,歷史文化,教育文化,特色產業,旅遊資源,

街道概況


據《沿河縣誌》記載,解放初期(1950年),成立沙子區,轄曉景、中界、大漆、沙子4個鄉。1992年,撤區並鄉(鎮),沙子區劃分成沙子鎮、中界鄉、曉景鄉3個鄉鎮。沙子鎮從1993年過渡為科級鎮,一直沿用至2015年2月撤鎮改街道前。

沙子街道位於貴州省銅仁市沿河縣,距沿河縣主城區約10公里。
  • 管轄區域 
2015年2月,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沿河縣沙子鎮新設立沙子街道,管轄原沙子鎮行政村,即南莊村、新沙村、永紅村、十二盤村、金龍村、龍家岩村、塘山村、玉桐村、井田堡村、甘溪溝村、石先村、楠木村、偏岩阡村、黃金村、魚塘村、白泥村、板橋村、明星村、大漆村、關土村、紙坊村、回洞村、龍鳳村、興隆村、龍頭村、雲峰村、井壩村、大埡口村、岩門村、石印村、米溪村、岩溪村、沙子居委會。
  • 政區人口
沙子街道(原沙子鎮)3個片區(大埡、大漆、沙子)、11個村、1個居委會,88個村民組,總人口31358人,少數民族人口16804人。全鎮有23個黨支部,其中村(居)黨支部12個,鎮機關黨支部10個,非公有制經濟黨支部1個,共有黨員756個,其中農村黨員571人,機關黨員185人。

地形地貌

沙子街道(原沙子鎮)地處大婁山脈東南麓和武陵山脈西北麓之間,白泥河從北東入境,向南西流經大漆、明星、白泥、南莊、十二盤5個村寨,再折西流入黑獺鄉境內。南莊河從東南入境,向西北流經青山、南莊2個村寨,到南莊進入氽水洞流入白泥河。沙子街道(原沙子鎮)西部有珠瑙岩、紅花蓋、楠平蓋;東部有龍頭岩、貓背嶺等山脈(嶺)隆起,使全鎮座落在山脈(嶺)之間,形成槽狀型。鎮內主要山脈,東部的貓背嶺——龍頭岩,西部的楠平蓋——珠瑙岩,中部的觀山等山脈,多呈南北向。

氣候條件

沙子街道(原沙子鎮)地處亞熱帶溫暖濕潤季風氣候區。總的特點是:春早、夏熱、冬暖、四季分明,氣候溫熱、雨量充沛,濕度大,霜期短,日照不足。年平均氣溫15.6-16.5℃,0℃以上積溫5723.4-4045.6℃,5℃以上日溫可持續285-309天,年日照時數1190-1193.8小時,無霜期285-299天,年均降水量1166.5毫米,其季節分布:春季占31%,夏季占38.7%,秋季占24.4%,冬季占5.9%,因年際問月降水穩定。

自然資源

9個村通路,90%的組通路,鄉村公路70多公里,村村通電、通電話,電視覆蓋率100%。白泥河流經境內20多公里,蓄髮電量20萬千瓦,境內有水庫3個,總計庫容80萬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3000畝。

歷史文化

鸞塘書院是貴州歷史上最早的書院之一,據《思南府志》記載:“沿河建書院始於宋代,主授《四書》、《五經》,習‘八股文’。主持人稱山長,就讀者分內外生童,一般每月集中兩次上課,其餘由生童個人攻讀,經費由田租收入和捐款支付。宋紹興年間(1130—1162年),在城東25公里建鸞塘勝院(現沙子鎮明星村鸞塘組),清康熙癸酉(公元1639年)舉人朱可熹、朱可頤兄弟就讀於此。清雍正年間(公元1723—1755年)廢,石碑尚存,為貴州最早的書院之一。

肉蓮花”,又叫“蓮花十八響”, “肉蓮花”起源於清朝,由沿河縣沙子街道(原沙子場)土家族民間藝人楊通朝所創。

教育文化

現在沙子街道(原沙子鎮)境內有中學2所,其中沙子職中,教職員工36人,學生756人;沿河第六中學(沙子中學)教職工63人,學生986人,國小15所,其中完小有9所,村小6所,學生在校人數6852人。

特色產業

沙子街道南莊村沙子空心李)獲得了貴州省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和“全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稱號,被人們讚譽為“李子中的茅台,貢品中的珍品”,聞名於等地。

旅遊資源

生態觀光旅遊有地級社會主義新農村南莊風景區,有處於待開發狀態的處女地白泥河,有典型的喀斯特連體溶洞。

悠久燦爛的紅色文化和濃郁的民族民間文化,有胡錦濤總書記貴州省委書記時在十二盤村親手栽植的女貞子樹;有朱可喜(清朝進士)就讀的鸞塘書院;是愛國將領席正銘先生的出生地;是多次獲得國家金獎的土家肉蓮花的源生地;是戲劇活化石儺戲中的陽戲在黔東大地的僅有保存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