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考察調研
揚州市委書記調研
揚州市委常委調研
2017年1月18日揚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陳揚帶領揚州市環保等部門負責人,來高郵調研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工作。市委書記勾鳳誠,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孫建年陪同調研。陳揚一行先後察看了新民灘切灘工程、郊野公園、高郵湖、萬家塘北棄土區、
清水潭生態示範中心。
高郵市委書記調研
2017年1月4日,
高郵市委書記勾鳳誠視察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他要求,要以景觀大道的標準,建設好運河西堤、環湖大堤,以及運河東堤風光帶,讓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成果惠及普通百姓。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楊文喜參加活動。
介紹
江淮生態大走廊涉及揚州
高郵、
邗江、廣陵、江都、寶應5個縣(市、區)42個鄉鎮,東至京滬高速、南至長江、西接安徽滁州、北接淮安,覆蓋面積1800平方公里。
揚州位於江淮交匯處,承擔了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和70%淮水入江的重任。規劃建設江淮生態大走廊是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和省委最新要求的核心工程,是揚州綠色發展、轉型發展的內在要求,是服從服務於全國發展大局的戰略。
高郵板塊
高郵作為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的核心板塊。高郵規劃實施“十百千萬”工程,即:十大生態工程,百里湖堤運動風光帶建設工程、千條河道溝渠整治工程、萬畝土壤、湖面生態種養殖工程,總投入288.68億元。
高郵在江淮生態大走廊規劃面積中占了三分之一多,有650平方公里。包括高郵湖、
清水潭、
神居山、龍虬莊、八橋、
高郵城市中央公園、界首蘆葦盪濕地、三陽河生態清水走廊、鹽河生態風光帶、綠洋湖生態濕地十大生態中心和五大生態濕地以及清水河道,並結合各自特點,將文化、旅遊、休閒等功能融入其中,形成一個個區域性的生態“綠島”,維護南水北調輸水廊道生態環境,輻射帶動高郵全域的生態建設。百里湖堤運動風光帶建設工程。結合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的環湖堤頂防汛道路建設,將百里湖堤(包括我市境內的44.1公裏運河西堤和62.87公里湖西環湖大堤)打造成“市民運動休閒、遊客觀光體驗、城湖河林相映”的生態景觀。千條河道溝渠整治工程。對城鄉1000餘條各級河道和水利設施全面改造提升,推進水治理,維護水環境,將河道打造成流動的風景。
高郵市委書記勾鳳誠介紹,高郵圍繞爭創國家良好湖泊,開展河流整治土壤治理,加快百里湖堤運動風光帶建設,未來五年將把高郵湖打造成維護南水北調東線源頭生態環境的“江淮明珠”。
江淮生態大走廊高郵板塊建設的初步構想。據悉,高郵將圍繞打造“清水大走廊、安全大走廊、綠色大走廊”的要求,結合高郵實際及資源特色,推進生態中心工程、湖堤運動風光帶建設工程、河道溝渠整治工程、土壤生態修復工程建設等,進一步厚植生態優勢,使綠色發展成為高郵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標識。
從規劃上看,高郵大部分鄉鎮都在生態大走廊建設範圍內。已在2016年8月進場的高郵湖堤加固工程正在馬不停蹄施工,2017年春節前這裡將有一條全程親水的林間
環高郵湖國際腳踏車賽賽道和
高郵大運河半程馬拉松賽賽道全面建成開放,加上點綴其間的運河13處明清古文化遺產點和特色漁村,一處特色鮮明的集運動休閒觀光、城湖河林相映的生態特色景觀呼之欲出,目前工程量已完成1/3。
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涉及
高郵市項目共有37項,其中近期項目24項、中期項目13項。
影響
建設江淮生態大走廊是揚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項戰略性規劃,已納入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目標,也是揚州市第七次黨代會明確的未來五年關係全局、影響長遠的十件大事之一,也是高郵未來五年要重點抓好的10件關係全局、影響長遠的大事之一。高郵市作為江淮生態大走廊核心板塊,合力推進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實施“十百千萬”行動計畫,開展退圩還湖行動,建成高郵湖、
清水潭、龍虬莊、
神居山、八橋生態中心,保護涵養界首蘆葦盪濕地、淥洋湖濕地、
三陽河清水廊道,建設鹽河生態風光帶、狀元湖生態休閒濕地公園,形成區域性生態綠島,打造守護全域的清水走廊、安全走廊、綠色走廊。正加快推進、率先作為,最大限度地呼應大走廊建設、融入大走廊建設,為高郵經濟社會發展打造“綠色脊樑”。
寫入工作報告
2016年11月18日江淮生態大走廊寫入省委書記
李強在
中國共產黨江蘇省第十三次代表大會上的作工作報告中。報告中提到
在南水北調沿線高起點規劃建設江淮生態大走廊,以此為主軸構築起江淮大地的生態安全螢幕障。
2016年7月29日江淮生態大走廊寫入市委書記
勾鳳誠在
中國共產黨高郵市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上的作工作報告中。報告中提到
搶抓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機遇,厚植生態優勢。抓好三陽河、京杭大運河、高郵湖等重要河湖生態保護,啟動實施高郵湖良好湖泊保護工程,打造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圍繞打造清水走廊,投入20億元,實施灌區改造、中小河流治理和水系連通工程。
2016年1月11日江淮生態大走廊寫入代市長
潘學元代表
高郵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
2016年高郵市政府工作報告中,
報告中提到
圍繞打造江淮生態大走廊,嚴格落實耕地保護、開發強度、生態保護“三條紅線”。深入開展高郵湖生態環境保護,啟動實施退圩還湖規劃,削減圍網養殖面積5%,建設環湖健康生態風光帶。實施清水潭生態中心增綠擴容工程、“五個一”生態家園美化工程,新增造林面積1.2萬畝,創成
神居山省級森林公園,創省綠色示範村8個。按“水清、岸綠、景美”標準,疏浚整治27條縣鄉骨幹河道,啟動狀元湖水庫建設,完成中小河流治理重點縣年度項目,建成水美鄉鎮1個、水美村莊4個。繼續開展覆蓋拉網式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完成12個行政村治理任務。
功能區
主要功能區為:五大板塊、七大亮點。
“五大板塊”即
高郵湖國家重要濕地、寶應湖自然保護區、邵伯湖重要濕地、“七河八島”區域、長江大江風光帶。
“七大亮點”有
高郵湖蘆葦盪濕地公園、
清水潭生態中心、寶應湖國家濕地公園、“七河八島”生態中心、江都“三河六岸”景觀帶、廣陵夾江生態中心及夾江漫步生態廊道、三灣濕地生態中心。
建設進度
揚州段建設進度
2016年3月江淮生態大走廊納入國家規劃,以及納入國家《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2016年3月8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江蘇省代表團全體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繼續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揚州市長
朱民陽作會議發言,著重就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提了兩點建議:進一步鼓勵地方對生態保護的實踐與探索,並切實完善跨區域的生態補償機制;將江淮生態大走廊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
2016年10月10日揚州新一屆市委常委班子第一次集體來
高郵調研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主題就是十件大事裡建設生態揚州的頭等大事——
江淮生態大走廊。常委們和相關部門負責人集坐船視察
高郵湖。明確,把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列為揚州呼應國家
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國家
長江經濟帶戰略、保障南水北調清水北送的頭號工程。市領導謝正義、張愛軍、
朱民陽、丁純、
陳揚、
張寶娟、李航、姜龍、姚蘇華、倪士俊等參加調研活動。
高郵市委書記
勾鳳誠參加調研活動,
高郵市人民政府市長
潘學元參加有關活動。
2016年10月17日省委、省政府在揚州召開全省推動
江蘇長江經濟帶發展工作座談會,對我省參與和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進行專題部署。會上,市委書記謝正義代表市委、市政府作了題為《建設江淮生態大走廊 挺起揚州綠色發展脊樑》的交流發言。會議強調,貫徹落實全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工作座談會精神,要把保護長江生態環境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堅定不移推進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制定實施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五年行動計畫”,將相關工作工程化、項目化,不等不靠,抓緊推進;充分藉助外部力量、積極爭取上級支持,最大限度尋求與國家、省有關政策特別是長江經濟帶戰略、南水北調清水工程的結合點,爭取儘可能多的項目能夠列入國省規劃和上級的政策“籠子”。
2016年10月17日江蘇衛視《江蘇新時空》欄目和揚州電視台《揚州新聞》欄目來我局聯合採訪,市環保局黨組書記、局長
金春林詳細介紹了我市江淮生態大走廊和打造美麗中國的揚州樣板相關內容。
2016年10月18日市委書記謝正義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傳達貫徹全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工作座談會精神。會議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全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工作座談會精神,牢牢把握“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基調,堅定不移推進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力爭在生態建設、綠色發展特別是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中走在全省前列。
2016年10月26日為貫徹省委書記
李強關於推進“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的批示精神,省發改委在
揚州召開“江淮生態大走廊”規劃思路座談會,揚州、淮安、泰州、徐州、宿遷等南水北調東線輸水廊道沿線5市發改委及揚州市環保、水利、農委等相關部門參加會議。會上各市圍繞 “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構想進行了交流,省發改委介紹了省級層面推動“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的初步構想。
2016年11月2日揚州代市長張愛軍主持召開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座談會。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陳揚,副市長
姚蘇華,市政府秘書長
李忠盛出席會議。在聽取
高郵、寶應、市環保局、市發改委等部門和縣市區負責人的匯報後,張愛軍強調,要深刻認識規劃建設江淮生態大走廊的重大意義,進一步完善規劃,細化項目安排,紮實推進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
2016年11月3日揚州市政協主席
洪錦華、市政協黨組書記
朱民陽、市政協黨組副書記張躍進率揚州市環保、交通、水利等部門負責人來
高郵視察江淮生態大走廊規劃建設工作。副市長姚蘇華,
高郵市人民政府領導潘學元、
徐永寶、張擁軍等參加。洪錦華一行視察了
沿湖大道高郵段、高郵湖、
高郵湖蘆葦盪濕地公園等處,聽取了揚州市及高郵市相關部門有關情況匯報,要求
高郵市全力推進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努力為子孫後代和城市發展積累財富、做出貢獻。
2017年2月14日,省水利廳黨組成員、省南水北調辦公室副主任鄭在洲率調研組,來高郵市專題調研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工作。市委副書記張新鋼介紹了我市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有關情況。
2017年3月9日,市委書記謝正義專程拜訪國家發改委李朴民秘書長,就推動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上升國家戰略進行了匯報交流和探討。
徐州段建設進度
2016年10月26日徐州市市委書記張國華主持召開專題會議,聽取徐州市參與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課題研究情況。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夏文達,市委常委、秘書長吳新福,常務副市長王昊,市政協副主席李靖華等參加會議。市有關部門主動參與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初步提出徐州參與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的總體思路、主要目標、主要任務和工作重點,以建設江淮生態大走廊徐州段為契機,著力構建生態保護屏障體系、綠色生態產業體系、新型城鎮體系和生態旅遊景觀體系,推動生態走廊沿線生態、交通、產業、城鎮協調發展。
總體布局
總體布局:
一是建設“一帶一廊、五大板塊、八大工程”,把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成為清水走廊、綠色走廊和安全走廊。建成後,水面和濕地、綠地和林地面積將達75%左右。
二是啟動先導區建設。把淮河入江口和南水北調東線源頭地區約80平方公里作為先導區進行建設,已完成21家船廠砂石場搬遷、100萬平米的拆遷和環境整治,並以人大決議的方式對淮河入江水道上的“七河八島”區域實施“四控一禁”。
三是建設生態中心。在沿線基本建成了9個10平方公里以上的生態中心。
四是實施湖泊治理工程。
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切除高郵湖、邵伯湖行洪區域阻水淺灘總面積3萬畝、土方3250萬方,從根本上消除了淮河行洪瓶頸;實施了300個重點減排工程、59個流域水污染防治項目,關停小化工小電鍍企業102家,退漁還湖30萬畝。2016年,規劃建設江淮生態大走廊工作得到了中央領導同志的批示肯定,部分建設項目已列入國家和省“十三五”規劃。
五年行動計畫
2016年9月制定實施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五年行動計畫”,將相關工作工程化、項目化,不等不靠,抓緊推進。
一是制定實施良好湖泊保護“五個三”工程,對寶應湖、高郵湖、邵伯湖三個湖泊沿岸3公里範圍內實施“三退三還”(退耕、退漁、退養,還林、還湖、還濕地),今後五年每年還湖不少於3萬畝。
二是規劃實施三大湖環湖、連湖大道建設工程,打通建設路徑,拉開建設框架。
三是規劃實施沿江、沿湖、沿路的植樹造林,全市每年植樹500萬株,重點打造百里沿江風光帶和百米寬環邵伯湖景觀生態林。
四是新建和改造提升23座污水處理廠,對保護區沿湖、沿河的砂石場、小船廠和家禽養殖場進行清理整治。
五是規劃發展旅遊、養老和太陽能、風能等綠色新能源產業。將加強與國家有關
部委和省有關部門的匯報和對接,邀請國內外專家和專業機構為我們諮詢建議,與金融機構深度對接,同時加大宣傳的力度,最大限度尋求與國家、省有關政策特別是長江經濟帶戰略、南水北調清水工程的結合點,爭取儘可能多的項目能夠列入國省規劃和上級的政策“籠子”。
規劃
根據規劃江淮生態大走廊總體規劃布局為“一帶一廊”,“一帶”為沿
京杭大運河、高水河、芒稻河、
廖家溝、
夾江及周邊湖泊水系、濕地形成的生態帶;“一廊”為沿
潼河、
三陽河、新
通揚運河、夾江形成的清水走廊,總面積為1800平方公里。
一是揚州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核心工程。揚州位於江淮交匯處,境內長江岸線80多公里、大運河140多公里,連同沿運河的高郵湖、寶應湖、邵伯湖,形成了一縱一橫兩條生態廊道,也構成了揚州發展的主軸線。建設江淮生態大走廊,有利於保護好大自然賜予我們的生態家底,有利於用生態文明倒逼產業綠色化和綠色產業發展,也有利於為人民民眾和子孫後代積累更多生態財富,提供更好生態福利。
二是服從服務於全國全省發展大局的戰略工程。江淮生態大走廊是長江大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70%的淮河水是由淮河入江水道在揚州通江入海;是
南水北調工程的東線源頭和輸水廊道,承擔著為華北數億居民輸送放心水的重任;是我省江水北調的主幹線,覆蓋全省60%的國土面積、涉及4000多萬人的飲水和生態安全。淮河入江口地區還是“長江三鮮”的主產區和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江豚的傳統棲息地。這條生態走廊向北與微山湖、駱馬湖、洪澤湖、白馬湖等淡水湖連成一條縱貫江蘇南北的湖泊鏈,湖泊面積占全國淡水湖15%左右,是水韻江蘇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是已具備較好的基礎條件。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已全面通水,
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接近完成,加上203省道的建成和
S611省道的開工建設,為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奠定了較好的基礎。2016年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在揚州調研後強調,要研究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的可行性,可以南水北調清水工程為切入點,以此集聚資源資本和項目,進一步促進蘇中、蘇北發展。省發改、環保、水利等部門也正在幫助我們研究具體建設方案。為此,召開的揚州市第七次黨代會明確,把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列為揚州呼應國家長江經濟帶戰略、保障南水北調清水北送的頭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