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羅鎮

汀羅鎮

汀羅鎮位於利津縣境東北部,距縣城45公里,北鄰河口,東接孤島,南倚陳莊,濱港、辛河、威烏高速等多條公路交匯於此,區位優勢獨具特色。總面積204.55平方公里,轄73個行政村,總人口31266人(2017),是一個土地廣闊、歷史悠久、物產豐富的農業大鎮。近年來,汀羅鎮運用“政府統一規劃配套,農戶投資開發,村級組織實施”的科學開發機制,積極發展“上農下漁”特色經濟,成功打造了“上農下漁”這一農業開發品牌。規劃建設了2萬畝淡水養殖基地和1萬畝高效生態示範園,以全省標兵、市級領先為目標,努力建成全省最大的淡水生態園林基地。

汀羅鎮位於利津縣境東北部,距縣城45公里,北鄰河口,東接孤島,南倚陳莊,濱港、辛河、威烏高速等多條公路交匯於此,區位優勢獨具特色。總面積177平方公里,轄73個行政村,總人口3.4萬,是一個土地廣闊、歷史悠久、物產豐富的農業大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汀羅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利津縣
  • 下轄地區:轄73個行政村
  • 電話區號:0546
  • 郵政區碼:257000
  • 地理位置:利津縣境東北部
  • 面積:204.55平方公里 
  • 人口:31266人(2017) 
  • 方言:廣饒話、利津話
  • 氣候條件: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機場:東營勝利機場
  • 火車站:東營火車站
  • 車牌代碼:魯E
發展指標,經濟發展,生產總值,民營園區,特產,榮譽稱號,招商領域,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水產業,服務業,石化工業,鹽及鹽化工,精細化工,藥品製造業,機械製造業,造紙業,食品業,海洋業,社會事業,行政村,光前村,汀三村,汀二村,五一村,五二村,地圖信息,

發展指標

近段時間來,汀羅鎮運用“政府統一規劃配套,農戶投資開發,村級組織實施”的科學開發機制,積極發展“上農下漁”特色經濟,成功打造了“上農下漁”這一農業開發品牌。規劃建設了 2 萬畝淡水養殖基地和1萬畝高效生態示範園,以全省標兵、市級領先為目標,努力建成全省最大的淡水生態園林基地。在發展生態農業的基礎上,汀羅鎮突出文化特色,積極發展旅遊經濟。久負盛名的“鐵門關文化”源遠流長,開發潛力巨大;黃河故道餐飲文化和萬畝高效生態農家樂文化底蘊深厚。汀羅鎮以有形資源為載體,以特色文化為靈魂,通過恢復鐵門關遺址,弘揚地方民俗文化,有效提升旅遊業的檔次和水平,形成了汀羅旅遊業持久的吸引力和核心競爭力。一口口星羅棋布的油井是汀羅又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全鎮共有油井1000餘口,是一個油區重鎮。鎮黨委、政府充分發揮地處油田腹地的優勢,本著油地攜手、和諧共建的原則,以建設和諧油區、文明油區為目標,努力做好油地共建文章,推動了油區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
汀羅鎮汀羅鎮

經濟發展

近段時間來,汀羅鎮經濟發展迅速,人民民眾從貧到富,工業項目由弱轉強,民營企業從少到多,特色產業從無到有,商貿行業由弱轉盛。特別是2007年以來,汀羅鎮黨委、政府按照縣委、縣府“二次創業,二次跨越”提前解困變強的目標要求,立足汀羅實際,全面實施“五大戰略”,努力實現“四大目標”,全鎮呈現出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的可喜局面。預計到2008年年底,汀羅鎮國內生產總值可達到10億元,增長73%;其中工業增加值實現3.1億元,增長8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入完成3億元,增長56%。其中工業固定資產投入1.6億元,增長72%,地方財政收入完成1000萬元,增長48.7%,農民人均純收入5700元,增長12.6%。
汀羅鎮汀羅鎮

生產總值

2006年,國內生產總值5.78億元(現價,下同),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達到2.56億元、1.24億元和1.98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2.6%、55%和52.3%。工業總產值17263萬元,利稅1847萬元。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500萬元;糧食作物播種面積698公頃,總產3784噸;瓜菜380公頃,總產15522噸;棉花5000公頃,總產7171噸;種植業產值11729萬元。年末片林面積590公頃,森林覆蓋率達12.8%;林果總產17000噸,林業產值360萬元。大牲畜年末存欄406頭,豬存欄2200頭,羊存欄36900隻,家禽存欄45.66萬隻,畜牧業產值9098萬元。水產品總產量12000噸,漁業總產值7824萬元。有水庫39座,總蓄水能力1754.7萬立方米。農業機械總動力290000千瓦,農村用電量820萬千瓦時。鄉鎮企業總產值17263萬元,利稅1847萬元。地方財政收入3102.6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060元,比上年增加380元。有中學2處,國小7處,幼稚園8處,在校學生4727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有衛生院1處,醫務人員52人,設床位30張,有鄉村衛生室(所)11處,鄉村醫生30人,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達100%。電話普及率達到每百人15部。有19個村達到小康水平。
汀羅鎮汀羅鎮

民營園區

汀羅鎮民營園區始建於2005年3月,位於汀羅鎮灶一村,威烏高速公路汀羅段出口以北,新改線的辛河路以東,總占地面積1200畝,其中;項目區1000畝,項目服務區120畝,生活服務區80畝,園區內新建高質量的兩縱一橫柏油路19000平方米,配套的水、電、路、訊、排水等基礎設施達到了八通一平的標準,已有十家工業企業落戶園區,熱忱歡迎全國各地有識之士前來投資創業,我們將提供最優質的服務,最優惠的政策,園區面積有限,有意投資者速來洽談,莫失良機,

特產

該產品以巨峰葡萄為原料,採用世界最先進工藝,按照出口食品商檢標準,經過去皮、去籽、護色和滾動迴轉式常壓常溫殺菌,優選國際一級白砂糖調配優質湯汁等技術措施製成。工藝精細、包裝嚴密,具有色香味美、酸甜適中、爽口解渴、營養豐富之功能。即使老幼皆用、四季宜人的家庭常用食品,又是走訪親友的饋贈禮品,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贏得了國內外消費者的信賴,成為國際市場特別是日百市場的搶手產品,占日本市場份額的20%以上。近兩年,需求量不斷增加,產品供不應求,達到年產1500噸的生產規模,年銷售收入2000萬元,創匯200度萬美元。 東方對蝦
汀羅鎮汀羅鎮
對蝦是海產中的珍品,特別是渤海灣出產的對蝦,個大肉肥,成蝦體長一般在20厘米左右,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在國際上素享盛名,有“東方對蝦”之稱。黃河入海口附近海域,即是東方對蝦的主要產地

榮譽稱號

全縣組織系統調研信息工作先進集體
招商引資工作先進單位
全縣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
油田幫扶工作先進集體
先進基層黨組織
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
全縣民間文藝調演創新獎
全縣民間文藝調演創新獎
漁業工作先進鄉鎮
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先進單位
全縣新聞宣傳工作先進集體
安全生產工作先進單位
綜合考核二等獎
“平安東營”建設先進集體
東營市廣播電視通訊報導(廣播類)先進集體
鄉鎮人大工作先進單位
創建小康文明村工作先進工作
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
農業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先進單位

招商領域

種植業

1、糧食:積極引進並開發套用優質專用小麥和澱粉用、油用等玉米品種及各種類型的優質水稻品種。
2、蔬菜:引進推廣優良品種和先進技術,突出發展大棚菜、蘆筍、食用菌、瓜果等,重點發展品質好、耐儲藏、無公害的出口創匯型蔬菜。
3、牧草:大面積發展飼草飼料種植基地,重點發展苜蓿、青飼料玉米等作物,並努力實現產業化。

林業

堅持生態與經濟林並重,大力發展植桑養蠶業,重點抓好蠶繭深加工及配套建設,逐步建成集植桑、養蠶、加工於一體的綠色產業園。加快冬棗園建設,大力發展冬棗的儲存、加工業。做好造紙林項目建設,引進新型樹種,擴大速生林種植面積。

畜牧業

發揮資源優勢,大力發展以波爾山羊為重點的各類食草畜牧,膨脹總量,提高品質,推進規模化、集約化生產,努力實現產業化。

水產業

充分利用境內水庫多、坑塘多、荒鹼地多、水系完善的條件,發揮好黃河口毛蟹的名牌效應,積極建設東部淡水養殖基地。搞好淺海和灘涂開發。

服務業

1、著力發展大規模、高檔次、集散廣、輻射帶動力強的大型批發市場項目。
汀羅鎮汀羅鎮
2、高層次商貿項目扶持發展連鎖經營、配送中心、特色超市倉儲式商店、電子商務等經營項目。
3、中介服務機構努力推動拍賣、典當、律師、會計、審計、資產評估、工程諮詢等要素市場的發展。
工業(加工製造業)

石化工業

向大型化、集約化、技術密集型發展,降低生產成本,調整乙烯後續產品結構,在穩步發展煉油業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加工深度,開發建設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低污染、低成本,有市場前景和發展潛力的精細化工項目。加快石化產業的技術改造步伐,利用含硫原油加工、重油深度加工技術,促進石化企業的產品升級,實現該行業由“燃料型”向“精細化工型”的轉變。

鹽及鹽化工

充分利用海水及地下滷水資源優勢,擴大原鹽、精鹽生產能力,積極開發建設鹵素化合物、氯鹼生產項目,加強從滷水、海水、製鹽制鹼等副產物全過程的綜合利用和純鹼深加工,發揮鹽鹼聯合的優勢,開發氯氣、氫氣的綜合利用,圍繞消毒用品等加快開發後續產品,提高綜合利用效,益實現循環經濟。

精細化工

在穩定發展以甲醛、苯酐、聚苯胺、硫酸、十二羥基硬脂酸、溶劑油等為代表的化學試劑、助劑的同時,抓好苯酚丙酮、聚甲醛等後續產業連產品的生產,重點發展油田用試劑、助劑、飼料添加劑、食品添加劑、造紙化學品、蓖麻纖維等,形成合理的產業結構,產品技術達到國內外同類產品先進水平,實現大部分替代出口。

藥品製造業

加快實現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及國內首次開發藥物、生物工程藥物、中藥提取物及中藥飲片濃縮顆粒的產業化。重點發展臨床需要且具有獨特療效的急救藥物心血管藥物、糖尿病藥物、抗腫瘤藥物、抗病毒及提高機體免疫功能藥物。加快生物工程技術在維生素、抗生素、胺基酸等方面的套用。發展高效、速效、長效和劑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及使用方便的新型中藥。

機械製造業

以發展零配件生產為重點,同時瞄準油田市場,發展成套機械。

造紙業

大力發展林漿一體化,向規模化、現代化、原料和產品合理、無環境污染的方向發展,開發高強度、高白度、低污染的製漿技術和高質量、低定量、低消耗的造紙技術,發展中、高檔文化用紙、包裝用紙和生活用紙。
汀羅鎮汀羅鎮

食品業

積極發展農副產品深加工,推進農業產業化向縱深發展,對農副產品進行精深分類加工,擴大加工規模,提高加工深度和附加值,積極發展水產、蔬菜等食品的冷凍、脫水、保鮮深加工,大豆深加工及畜產品分類精深加工項目。

海洋業

海上養殖業、遠洋捕撈業、海洋生物、海洋食品與藥物和海洋化工

社會事業

教育、醫療衛生
公共運輸
在以上領域或其它領域,可採取多種方式合作,包括中外合資、外商獨資、合作開發、補償貿易、國際租賃、出售產品、國際信息等。

行政村

光前村

2012年底全村有185戶,652人,耕地面積1100畝。種植棉花1100畝,果園8畝。棉花總產165 噸,豬存欄40頭,禽類存欄23000隻。該村主要產業是棉花種植業、養殖業,2012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80萬元,人均純收入2800元。

汀三村

位於鎮府西南12公里處,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明軍。2012年底全村有184戶, 740人,耕地面積3500畝。種植糧食760畝,棉花2732畝,果園8畝。糧食總產608噸,果品總產4噸。豬存欄20頭。該村主要產業是種植業,2012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90萬元,人均純收入6800 元。

汀二村

位於鎮府西南12公里處,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崔樹軍。2012年底全村有185戶, 640人,耕地面積2200畝。種植糧食684畝,棉花1500畝。糧食總產55噸,棉花總產357.74噸。豬存欄150頭。該村主要產業是棉花種植業、糧食業,2012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08萬元,人均純收入5000元。

五一村

2012年底全村有112戶, 420人,耕地面積1500畝。種植糧食208畝,棉花1292畝。棉花總產459.2噸。豬存欄10頭,禽類存欄500隻。該村主要產業是棉花種植業,2012年全村人均純收入9200元。

五二村

2012年底全村有75戶,304人,耕地面積1000畝。種植糧食390畝,棉花610畝。豬存欄20頭,禽類存欄100隻。該村主要產業是棉花種植業,2012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79.7萬元,人均純收入9200元。

地圖信息

地址:東營市利津縣二三一省道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