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鐵門關遺址
- 位於:山東省利津縣境內
- 景點等級: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類別:遺址
建築歷史,保護級別,
建築歷史
金代初年,今前關村一帶瀕臨渤海,為古大清河出海口,來往內陸和沿海的船隻可在此靠岸卸載。渤海沿岸灘涂盛產食鹽,金朝為控制食鹽貿易及海濱之險,在此築有土城,土城整扇城門嵌滿鐵釘、鐵環,時人稱為“鐵門”。因這裡是海陸通關之所,故名“鐵門關”。金時,鐵門關土城內有一座龍王廟,過往船主及客商常到廟內進香許願,祈求神靈保佑平安,更使“鐵門關”聲名遠播。
明清兩代,鐵門關已發展為繁華的水旱碼頭、鹽運要地和重要關津。至 今利津民間流傳的口頭禪還說:“先有鐵門關,後有利津城”。明朝成化年間,有一朱氏客商提議在鐵門關修建戲樓,並率
先捐資,從膠東運來建築材料,組織數百工匠修建,歷時一年,戲樓竣工。戲樓置龍王廟前,下層用磚砌一拱門,上層為舞台,全部由木板鋪成,內壁雕樑畫棟、金碧輝煌。戲樓建成後,引來方圓千里的戲班來鐵門關演出。據傳每年演出時間達200天。後又在龍王廟兩側修建了關帝廟、土地廟。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鐵門關商業進入鼎盛時期,久居此地的商人陳紅軍和海運業者張樂民,倡議第三次重修鐵門關。這次修繕,雕刻了戲台前檐的花格木欞和繪製了廟內的壁畫。據《利津縣續志》載:“昔濟水由利津入海,名曰大清河。河門通暢,南北商船由渤海駛入河口,在鐵門關卸載,由河內帆船轉運而上。彼時物品雲集、商人輻輳,此為商業最盛時期。” 清鹹豐五年(1855),黃河奪大清河入海後,下游泛濫頻繁。至清末,鐵門關的建築物逐漸被
黃河泥沙淤埋。《利津縣續志》載:“迨鹹豐五年,黃河北徙,奪道入海,當時尚不為大害。至光緒十二年,鐵門關被黃河水淹沒,將碼頭遷至縣城東關,大船即不能駛入,僅有河內較小帆船往來駁運,商業即見衰落。光緒末年,海陸土匪相繼而起,上船停止,河門荒廢。”目 前,鐵門關地上建築物已不復存在,清代鐵門關龍王廟“慶獻龍宮”牌匾現保存於利津縣文管所。
保護級別
1957年,鐵門關遺址被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