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汀州客家釀酒技藝
- 批准時間:2017年1月11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地區: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
- 保護單位:福建省長汀縣文化館
- 項目編號:Ⅷ-37
汀州客家釀酒技藝,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傳統技藝,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汀州釀酒的歷史悠久。據傳,唐代前汀州就有釀酒作坊,且酒質優良。閩西客家地區,幾乎所有客家人都有家庭釀酒的習慣。在冬至日之前,家家戶戶開始釀酒,為...
客家米酒是一種特色傳統名酒,客家人的釀酒業歷史悠久,如汀州的客家酒娘、寧化的客家水酒、五華的長樂燒、興寧的齊昌白、梅縣區、梅江區的客家娘酒、贛州的麥飯石、龍南的釀米酒、龍巖的沉缸燒,都是在客家地區久銷不衰的名酒。客家米酒,稱為水酒,是和另一種用糯米釀的老酒相對而言。那酒清淡爽口,入口香甜。釀...
此外,作坊(即酒店)釀酒均由男人做師傅,而家庭釀酒則多由婦女操作。釀製紅米酒須掌握兩個要領。第一是酒餅要好。據說客家人用的酒餅源於畲族。過去,畲族酒餅的主要成分是草藥,叫酒餅草,撒上它即可使飯變酒。至今仍有畲族人將剩飯,不管是紅米飯還是粳米飯,撒上酒餅草釀酒喝的。客家人正是從畲民那裡學...
2021年8月,客家藥酒製作技藝入選第八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客家藥酒,又稱酒劑,是在成品酒或釀酒中加入合適的藥物,經過必要的工序,使藥物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在酒里而製成的一種有醫療保健作用的澄明液體,是傳統中藥八大劑型之一。客家藥酒主要有無名腫毒、帶狀皰疹、風濕經絡痛、牙痛等特效藥酒。其...
客家黃酒釀造是一門綜合性的傳統工藝,其以糯米作為主要原料,經過洗米並浸泡、用麥曲或小曲做糖化發酵劑、木甑蒸煮、攤飯晾冷、拌曲、前期和後期發酵(陶缸發酵)、接釀、壓榨、過濾(澄清)、炙煮(滅菌)、烤酒、勾兌、裝缸貯存、灌裝等多道工序釀造而成。其中,清洗乾淨糯米雜質後浸泡至手指捻能粉碎,把米...
客家糯米酒傳統釀造技藝的主要特徵在於採用農家優質糯米為原料,用天然接種的甜酒餅做糖化發酵劑,使用傳統的釀酒設備如圓木甑、瓦缸發酵、陶罐陳釀等,炙酒工藝技術要求高,手工煩瑣。按傳統工藝釀出的糯米酒酒色金黃,酒體清雅,營養價值高。酒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21種胺基酸、不溶性固形物、功能性低聚糖、微量元素...
鶴城每家每戶的女主人都會釀製黃酒。黃酒的釀造技術過去只傳媳婦,不傳女兒,可見黃酒在客家人心中擁有重要的位置。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這一傳統習俗早已被打破。21世紀初,只要感興趣的都可以學習釀製黃酒。保護措施 2022年6月11日,鶴城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鎮公益創投項目主辦的(紫丹蘇陶、客家黃酒)非遺技藝...
陳文鋒,男,廣東五華人,五華縣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義學客家老酒製作工藝”代表性傳承人。陳文鋒銘記從釀“酒性通人性、酒品即人品、酒藝蘊人心”的酒箴,秉承“心藝”為根的傳統釀造工藝,始終遵循著“魂、韻、厚”的品格高度。為五華義學客家老酒傳統技藝的傳承和發揚做出了貢獻。陳文鋒長期致力傳統釀酒技藝的...
連平客家娘酒以娘制、娘傳、娘用、敬娘之物的多重身份和寓意,一直流傳至今,影響力早已超出了客家人的範圍。傳承狀況 連平客家娘酒的釀造工藝一直以民間流傳的方式傳承著,尤其歷史上物質貧乏的時期,釀酒的人群往往會大大縮減。而在當前的全球化和現代化背景下,年輕一代能熟練操作釀酒技藝的人數銳減,只有少數農村...
揭西客家紅酒釀造技藝,客家紅酒即糯米酒,又稱紅米酒、甜酒、酒釀、醪糟,是客家地區家家戶戶必備飲品。揭西客家紅酒釀造技藝主要分布在揭西縣境內客家人居住的廣大山區和部分鄰近的潮汕人居住地區,包括上砂、五雲、良田、坪上、河婆、龍潭、南山、灰寨、京溪園、五經富等鄉鎮。2012年,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列入廣東省省級...
由於客家娘酒富含葡萄糖,故糖尿病患者不宜飲用。營養價值 客家娘酒是客家人的母親酒,客家娘酒是最古老的酒種。以糯米、黑糯米為原料釀造呈紅褐色,甜蜜醇厚、氣味芬芳,客家娘酒營養成分豐富含有十八種以上胺基酸,逢年過節、婚嫁喜慶必用客家娘酒,婦女分娩後用客家娘酒炒雞滋補身體,客家娘酒酒精度低酒性柔和,四季...
古田住民屬客家民系,其生產生活習俗保持了客家文化特徵,五龍米酒釀造技藝是古田文明史的一個縮影,是客家酒文化的重要體現,也是客家民系耕讀傳家、自給自足、勤儉持家精神的體現。 傳承狀況 古田當地年經一代往往追求時尚,輕看土產米酒,他們很少過問米酒製作技藝,目前懂得釀酒技藝的都是六七十歲的人。傳承人物 傅...
中原人在改造自然,營建家園的過程中,把從中原帶來的釀酒技術,結合聚集地的物產、氣候、習俗,創造性地釀製獨具特色的客家米酒。在客家人日常生活中,逢年過節、紅白喜事、走親訪友,都可以看到楊村米酒的身影。工藝特徵 龍南楊村的米酒釀造技藝源自中原,隨客家先民輾轉遷徙而帶到了龍南一帶,並結合當地習俗,形成了...
2018年,翁城地窖酒釀造技藝被列入韶關市第七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翁源地窖酒是流行於翁源客家民俗的一種土釀米酒,以優質大米為原料,汲取客家山區之甘泉,採用最古老草藥客家特製酒餅為糖化發酵,後經柴火兩次蒸餾,最後將米酒灌入酒罈,並密封埋入無污染泥土地下,等待三至五年的時間,從地中取出酒罈,在翁源流傳...
林氏家廟 林氏家廟位於福建省,是清代磚木結構府第式建築,也是客家宗祠建築代表作之一。該建築2009年公布為第七批福建省文物保護項目,2014年和2022年分別開展了保護修繕工程,目前不僅是宗族活動中心,還是汀州林氏酒業博物館及福建省級汀州客家釀酒技藝傳習所。
長汀縣濯田鎮昇平村每年農曆二月初二都要舉辦一抬游“五穀大神”和“三太祖師”的農耕民俗活動——“保苗祭”。因祭祀現場有數十張供桌一字排開像一條宴席長龍、供桌上有盛滿客家娘酒的成百上千把各式錫酒壺而又名“百壺宴”。起源於清朝康熙年間。“百壺宴”開始之前是迎神活動,當游神隊伍來到村中大坪,開始斗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