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三鮮豆皮

武漢三鮮豆皮

武漢三鮮豆皮,“三鮮豆皮”是武漢市名點之一,迄今已有40年的歷史,享有“豆皮大王”的盛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漢三鮮豆皮
  • 主要食材:三線豆皮
  • 分類:浙菜
  • 口味:鮮美
介紹,材料,製作方法,

介紹

三鮮豆皮是武漢人“過早”的另一種主要食品,也是武漢民間的一種傳統小吃。以前人們逢年過節時用綠豆、大米混合磨漿攤皮,包上糯米、肉丁,油煎後作為節日佳肴;後來成為尋常早點。
豆皮製作過程中要求“皮薄、漿清、火功正”,這樣煎出的豆皮外脆內軟、油而不膩。三鮮豆皮是以餡中有鮮肉、鮮蛋、鮮蝦而得名。
武漢以"老通城"飯館的三鮮豆皮而遠近聞名,這裡的三鮮豆皮不僅餡中有肉、蛋、蝦仁,還有豬心豬肚冬菇玉蘭片叉燒肉等,制餡講究,煎制精細,煎好後油光閃亮,色黃味香。
若到武漢而不去“老通城”,就難算得是品嘗過"漢味"美食。
而“老通城”之所以有名,一則為有獨特的名吃“三鮮豆皮”;二則因是“老字號”的68年滄桑;歷史與名人曾是“老通城”的驕傲。1958年,毛澤東兩次親臨“老通城”,在品嘗了“三鮮豆皮”後說:“豆皮是湖北的風味,要保持下去”,“你們為湖北創造了名小吃,人民感謝你們。”接著光臨過“老通城”的名人是: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董必武、李先念及外國元首金日成、西哈努克……。
據說這種“三鮮豆皮”,它絕對不遜色於“漢堡包”和“披薩餅”。豆皮的“豆”必須是脫殼綠豆;豆皮的“皮”必須是精製米漿;豆皮的餡,必須是湘產糯米;豆皮的三鮮必須是鮮肉、鮮蛋、鮮蝦.也有一種說法是必須有鮮肉、鮮菇和鮮筍;豆皮的形,必須是方而薄;豆皮的色,必須是金而黃;豆皮的味,必須是香而醉。據說,這個小吃還一舉奪得過中國飲食行業的最高榮譽“金鼎獎”。

材料

原料配方 大米2千克 糯米750克 綠豆1千克 豬肉400克 叉燒肉75克 生豬口舌100克 生
豬心頭100克 生豬肚子100克 雞蛋5隻 蝦仁100克 水發玉蘭片100克 水發冬茹50克 硝水5克
水粉50克 粗鹽35克 蔥花50克 黃酒15克 醬油50克 豬油200克 味素少許

製作方法

1.制餡(1)將豬肉切成塊:將豬口舌、豬心頭、豬肚子一起放入鍋內,一次加
足清水(約0.5千克)和鹽、醬油、硝水、黃酒、味素用大火燒熟,撈出晾乾(滷汁保留)。再
把它們同叉燒、冬菇、玉蘭片都分別切成小丁。然後將鍋放火上,下豬油燒熱,先倒入玉蘭
片丁炒數分鐘,倒入上面保留的煮肉滷汁和冬菇丁繼續燒十幾分鐘後,將切好的各種小丁全
部入鍋,用大火燒至全熟,滷汁極少時,起鍋即成肉餡。(2)將蝦仁洗淨晾乾(冬季須先加鹽
少許抓勻;夏季須加鹽和水豆粉、雞蛋清各少許抓勻),下熱豬油鍋用大火爆炒一下,即成
蝦仁餡。(3)將糯米洗淨,用清水浸泡七八個小時,瀝乾蒸熟,即下熱油鍋,加鹽、溫水炒
到散而不粘並有鹹味時,即起鍋加蓋保溫,即成糯米餡。
2.制豆皮:按二與四之比,先將綠豆1千克磨碎,用水浸泡四五小時,去皮洗淨;將大
米2千克淘淨,也用水浸泡六七小時。接下去將磨碎的綠豆與大米混和磨成稀漿。然後將鍋
放大火上,先倒入適量的油把鍋刷光,再用勺舀一滿勺磨成的稀漿倒入鍋心,半將稀漿淌開,
同時用蚌殼耥平,再灑上打散的蛋液。蓋上鍋蓋,壓低火力燒約1分鐘後,揭蓋,用鏟刀
將豆皮鏟起翻個身,即成豆皮。
3.成型:在豆皮上均勻地撒上適量鹽和全部糯米餡、肉餡、蝦仁餡及蔥花後。將豆皮的
周圍邊沿疊上米,包成方形,澆上少許豬油,同時將火開大,並將鍋中的豆皮切成小塊,一
塊塊翻個身,澆上一些豬油後起鍋即成。
產品特點 色艷皮薄,松嫩爽口,餡心鮮香,油而不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