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屬

樟屬

樟屬(學名:Cinnamomum Schaeff.)是樟科下的一屬。常綠喬木或灌木;樹皮、小枝和葉極芳香。芽裸露或具鱗片,具鱗片時鱗片明顯或不明顯,覆瓦狀排列。葉互生、近對生或對生。花小或中等大,黃色或白色,兩性,稀為雜性,組成腋生或近頂生、頂生的圓錐花序。花被筒短,杯狀或鐘狀,花被裂片6。能育雄蕊9,稀較少或較多,排列成三輪。花柱與子房等長,纖細,柱頭頭狀或盤狀,有時具三圓裂。果肉質,有果托;果托杯狀、鐘狀或圓錐狀,截平或邊緣波狀,或有不規則小齒,有時有由花被片基部形成的平頭裂片6枚。

約250種,產於熱帶亞熱帶亞洲東部、澳大利亞及太平洋島嶼。中國約有46種和1變型,主產南方各省區,北達陝西及甘肅南部。在中國分布地區內各氣候帶(南亞熱帶、中亞熱帶、北亞熱帶)的生態環境條件大同小異或相似(相近),而生長在不同環境樟屬植物的耐寒力也各有不同,然而多數種樟樹都具有較強的耐寒力,可忍耐最低氣溫-5℃而不致凍死。樟屬植物各個種還有較強的適應性,可在氣候條件相近或相似的地區引種栽培也易於成功。

樟屬為中國亞熱帶至熱帶地區重要的樹種,多樹種為重要的芳香藥用植物、珍貴的藥材,材質優良,為珍貴的經濟林及涵養水源林的樹種。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植物學史,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生長習性,下級分類,主要價值,保護現狀,

植物學史

亞洲熱帶亞熱帶是樟屬植物的分布中心,中國樟屬植物也有不少種類起源該屬中心,但有兩種迥然不同的論點。日本學者藤田安二提出“樟樹的分布範圍為東經(E)100°-140°,北緯(N)20°-30°,並提出分布中心應在中國台灣省。因為在中國台灣省有4個原始種和2個變種[即樟樹,樟樹芳樟變種,栳樟(Cinnamomum nominale Hayata),栳樟芳樟變種(Cinnamomum nominale Hayata var. linalia Fujita),有樟(Cinnamomum micranthum (Hayata)Hayata)及牛樟(Cinnamomum kanehirai Hayata)],而在中國其他地區雖有樟樹及芳樟變種的存在,但栳樟、有樟及牛樟已不見存,在日本及中南半島只有樟樹,其他相近種及變種均不復存在,這就足以證明中國台灣省為樟樹或樟屬樟組植物的分布中心”。藤田安二“並進一步根據芳樟醇可以向松油醇轉化的原理,同時考慮到其他如形態、分布及進化等方面的問題,認為樟樹的一個含芳樟醇較高的生化變種(Cinnamomum camphora var. linaloolifera Fujita)在樟屬樟組中較為原始的,除了向其相近種牛樟及有樟演化外,並經樟樹向雲南樟及牛樟向黃樟等各個種演化,而它可能經栳樟芳樟變種來自介於樟屬樟組及肉桂組之間的產於日本海岸的原始種絹毛樟(Cinnamomum daphnoides Sieb. et Zucc)。就這樣,他主要根據芳樟醇在各個種存在的情況作出了樟屬植物系統演化圖”。
中國樟科植物分類學專家李錫文教授認為“根據我們對雲南樟及其相近種的精油化學的研究,情況卻全然不是那樣,要綜合考察各個精油化學成分的關係,並參照各個種的形態特徵,地理分化等方面的因素才可能對樟屬尤其是樟組的起源中心作出正確的答案。根據我們在上述的推論,中國西南尤其雲南南部,發育有不少從精油化學成分看十分‘古老’的種系,很可能是樟屬尤其是樟組的起源中心,也就是原始中心,向東漸次由雲南樟、猴樟及樟樹所代替,而樟(樹)這一群在中國台灣省的發展是台灣島嶼自中國大陸棚架孤離後發育的結果,本身是次生的中心而已,這就得出與藤田安二認為台灣為樟屬尤其是樟組的起源中心相反的結論”。
李氏認為“結構比較複雜的成分是比較‘古老的’可能是在較古老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結構比較簡單的成分是比較‘年輕’的,可能是在較近的歷史條件下形成。那么,在不同種和同一種不同類型之間的演化關係,便可根據其精油化學成分作出推論。黃樟從其三個類型精油化學分化,全部屬於環狀結構的類型,顯然系一較古老的種系,本身是在較古老的歷史條件下發育而成……”。李錫文,1975年,植物分類學報,13(14),36-50。
在中國的樟屬植物中雲南有土著種29種,占全國總數的55.8%,它們中樟組(Sect. Camphora (Trew) Meissn.)有13種,肉桂組(Set. Cinnamomum)有16種。樟組有較古老的種系黃樟,葉精油有樟腦、1,8-桉葉素、黃樟素三個化學類型。近幾年在樟組中還發現細毛樟葉精油有不同的12個化學型,當中有主含樟腦、龍腦、1,8-桉葉素等化學型。環狀結構比較複雜而“古老”的樟腦是分化為黃樟素、桉葉素及直鏈單萜類衍生物的原基。因此,從雲南分布的樟屬植物數量來看,並依據物種個體發育與系統發育之間的關係,以及物種演化、精油成分分化的規律性,我們也認為雲南南部(東南部)是樟屬尤其是樟組的起源中心。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或灌木;樹皮、小枝和葉極芳香。芽裸露或具鱗片,具鱗片時鱗片明顯或不明顯,覆瓦狀排列。葉互生、近對生或對生,有時聚生於枝頂,革質,離基三出脈或三出脈,亦有羽狀脈。花小或中等大,黃色或白色,兩性,稀為雜性,組成腋生或近頂生、頂生的圓錐花序,由(1)3至多花的聚傘花序所組成。花被筒短,杯狀或鐘狀,花被裂片6,近等大,花後完全脫落,或上部脫落而下部留存在花被筒的邊緣上,極稀宿存。能育雄蕊9,稀較少或較多,排列成三輪,第一、二輪花絲無腺體,第三輪花絲近基部有一對具柄或無柄的腺體,花葯4室,稀第三輪為2室,第一、二輪花葯藥室內向,第三輪花葯藥室外向。退化雄蕊3,位於最內輪,心形或箭頭形,具短柄。花柱與子房等長,纖細,柱頭頭狀或盤狀,有時具三圓裂。果肉質,有果托;果托杯狀、鐘狀或圓錐狀,截平或邊緣波狀,或有不規則小齒,有時有由花被片基部形成的平頭裂片6枚。

產地生境

該屬產於熱帶亞熱帶亞洲東部、澳大利亞及太平洋島嶼。在中國主產南方各省區,北達陝西及甘肅南部。中國樟屬植物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的亞熱帶,看起來面積較大,實際上已發展種植並有一定生產規模的只有黃樟、樟、肉桂、少花桂、土肉桂等種外,大多數樹種資源少,且分散。有些種只分布在某一狹小地區,或分布在氣候相似的不同省分的毗連地域。如雲南特有的細毛樟只分布在滇南及滇西南,毛葉樟只分布在西雙版納的勐海,堅葉樟、長柄樟、滇南桂、爪哇肉桂、柴桂、假桂皮樹等分布在滇南,多種分布在滇東南。中國特有種銀木僅分布在四川、湖北、陝西、甘肅的局部地區或毗連之地。油樟、闊葉樟等只分布在四川。菲律賓樟、蘭嶼肉桂、網脈桂等只分布在中國的台灣。
中國南方為地處秦嶺一淮河以南,橫斷山以東的廣大地區。生長在這個地區內(17個省區)的樟屬植物,地理位置東起江浙西部至西藏東南部(波密、墨脫等地),南起海南北達陝西西南部(南鄭、寧強等地)和甘肅南部。東經(E)92°-125°,北緯(N)17°-33°,海拔(30)100-2400(2800)米,屬熱帶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15-23℃,最冷月溫度0-16℃,最低氣溫-5℃(-10℃),最高氣溫30-41.5℃,≥10℃持續活動溫度總和為4500-8000℃,年降雨量1000-2100毫米,土壤為紅壤和黃壤。在這廣闊地區內各氣候帶(南亞熱帶、中亞熱帶、北亞熱帶)的生態環境條件大同小異或相似(相近),而生長在不同環境樟屬植物的耐寒力也各有不同,然而多數種樟樹都具有較強的耐寒力,可忍耐最低氣溫-5℃而不致凍死。樟屬植物各個種還有較強的適應性,可在氣候條件相近或相似的地區引種栽培也易於成功。

生長習性

中國樟屬植物的大多數種類都具有再生和萌發力強的特點,並因樹種而異表現出不同的特性,是很理想的再生資源。多數種砍伐(採收枝葉)後,萌發生長1-2年或2-3年又可採收加工。這些樹種有生產樟腦、樟油的樟、黃樟、毛葉樟等;有生產黃樟素的少花桂、狹葉桂等。不少樹種的根部還可分櫱新株,如黃樟、毛葉樟、雲南樟、樟、細毛樟等。以上這些樹種只要還有完好而不受很大損害的樹幹或樹樁,它們都可萌發生長以及開花結實。有些被燒過樹種的樹樁上都能萌生,如堅葉樟、細毛樟等。柴桂、香桂土肉桂、肉桂、錫蘭肉桂等樹種剝皮利用後,它們的根頸處尚可長出新株。因此樟屬植物的這些特點很有利於再生產和種質資源的保護,然而必須合理採收(伐),才能達到持續利用自然資源的目的。

下級分類

樟屬約250種,中國約有46種和1變型。
#
中文名
學名
特徵

Sect. Camphora (Trew) Meissn.
果時花被片完全脫落;芽鱗明顯,覆瓦狀;葉互生,羽狀脈、近離基三出脈或稀為禽基蘭出脈,側脈脈腋通常在下面有腺窩上面有明顯或不明顯的泡狀隆起。
1
Cinnamomum caudiferum Kosterm.
葉卯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9-15厘米,寬3-5.5厘米,幼時上面沿中脈下面全面密被柔毛,老時上面無毛但下面被灰褐色柔毛,側脈6-8對;花被裂片兩面無毛;果卵球形,長1.3厘米,寬約1厘米。
2
Cinnamomum philippinense (Merr.) C. E. Chang
葉卵狀橢圓形或披針形,長6-8.5(9)厘米,寬2-3厘米,上面無毛,下面初時被短柔毛後漸變無毛,側脈5-6(7)對;花被裂片外面被貼生短柔毛,內面疏被長硬毛;果球形,直徑約7毫米。
3
Cinnamomum tenuipile Kosterm.
果托伸長,長達1.5厘米,頂端增大成淺杯狀,寬達8毫米;圓錐花序腋生或頂生,長4.5-8.5(12)厘米,極密被灰色絨毛;花被兩面被絹伏微柔毛;葉倒卵形或近橢圓形,長7.5-13.5厘米,寬4.5-7厘米,下面初時密被柔軟絨毛後毛被漸變稀疏。
4
Cinnamomum platyphyllum (Diels) C. K. Allen
小枝、葉下面及果序密被灰褐至淡黃褐色短柔毛;葉下面細脈幾不可見,側脈脈腋通常在上面略有泡狀隆起下面不明顯呈窩穴狀;果被灰褐至淡黃褐色柔毛。
5
Cinnamomum septentrionale Hand.-Mazz.
小枝、葉下面及果序密被白色絹毛;葉下面細脈多少明顯可見且略呈淺蜂巢狀,側脈脈腋上面微凸起下面呈淺窩穴狀;果無毛。
6
Cinnamomum mollifolium H. W. Li
葉上面幼時被稀疏小柔毛,但毛被很快全然脫落變極無毛,下面幼時被極密黃色小柔毛,後毛被漸變稀疏,中脈及側脈在上面凹陷下面凸起,葉下面側脈脈腋無明顯的腺窩;圓錐花序長7-1厘米,具12-16花,總梗、序軸與花梗初時被稀疏小柔毛後漸變極無毛;花被兩面密被微柔毛。
7
Cinnamomum bodinieri H. Lév.
葉上面幼時被極細的微柔毛,其後變無毛,下面被極密的絹狀微柔毛,中脈及側脈兩面近明顯,葉下面側脈脈腋有明顯的腺窩;圓錐花序長(5)10-15厘米,多花,總梗與各級序軸無毛,花梗被絹狀微柔毛;花被裂片外面近無毛,內面被白色絹毛。
8
Cinnamomum migao H. W. Li
果托高腳杯狀,長約1.2厘米,頂部盤狀增大,寬達1厘米,具圓齒,外被極細灰白微柔毛;果球形,直徑1.2-1.3厘米;葉卵圓形至卵圓狀長圓形,長4.5-16厘米,寬2.5-7厘米,上面無毛,下面被極細的灰白微柔毛,側脈脈腋下面無明顯的腺窩,葉柄長1.3-3厘米。
9
Cinnamomum ilicioides A. Chev.
葉具側脈3-5對,側脈脈腋下面常有明顯腺窩;果倒卵形,長約2厘米,紫黑色;果托鐘形,長1.2-1.8厘米。
10
Cinnamomum saxatile H. W. Li
葉長圓形,有時卵狀長圓形,長5-13厘米,寬2-5厘米,柄長0.5-1.5厘米;果長1.5厘米,直徑9毫米;果托長5毫米,頂端寬6.5毫米。
11
Cinnamomum longipetiolatum H. W. Li
葉卵圓形,長7-12.5厘米,寬2.8-7.8厘米,柄長2-4厘米;果長約2厘米,直徑約1.7厘米;果托長寬約1.5厘米。
12
Cinnamomum micranthum (Hayata) Hayata
葉乾時上面黃綠色下面黃褐色,下面僅側脈脈腋有毛,長圓形或橢圓形至卵圓狀橢圓形,長7.5-9.5厘米,寬4-5.7厘米;圓錐花序頂生或間有腋生,短促,長僅(2)3-5厘米,少花,乾時呈茶褐色,近無毛或僅序軸基部被短柔毛;果橢圓形,長1.5厘米,直徑1厘米,鮮時淡綠色,具斑點,無毛;果托壺形,長9毫米,自長寬2毫米的狹窄圓柱形基部向上驟然喇叭狀增大,頂端寬達9毫米,邊緣具波齒。
13
Cinnamomum camphora (L.) J. Presl
葉卵狀橢圓形,下面乾時常帶白色,離基三出脈,側脈及支脈脈腋下面有明顯的腺窩。
14
Cinnamomum longipaniculatum (Gamble) N.Chao ex H. W. Li
圓錐花序通常多花密集,纖細而優美,長9-20厘米;葉多卵圓形,長6-12厘米,寬3.5-6.5厘米,先端驟然短漸尖至長漸尖,常呈鐮形。
15
Cinnamomum porrectum (Roxb.) Kosterm.
葉下面側脈脈腋腺窩不明顯,上面相應處也不明顯呈泡狀隆起。
16
Cinnamomum glanduliferum (Wall.) Meisn.
葉革質,乾時上面呈黃綠色而下面略淡或淡綠色,下面側脈脈腋腺窩只有一個窩穴。
17
Cinnamomum chartophyllum H. W. Li
葉堅紙質,乾時上面綠色而帶紅褐,下面淡綠色,下面側脈脈腋腺窩有1-2個窩穴。

Sect. Cinnamomum
果時花被片宿存,或上部脫落下部留存在花被筒的邊緣上;芽裸露或芽鱗不明顯;葉對生或近對生,三出脈或離基三出脈,側脈脈腋下面無腺窩上面無明顯泡狀隆起。
18
Cinnamomum reticulatum Hayata
葉小,倒卵形,長4-6厘米,寬2-3厘米,先端鈍或圓形,網脈兩面明顯凸起。
19
Cinnamomum jensenianum Hand.-Mazz.
花被外面全然無毛,邊緣具乳突小纖毛,內面被絲毛。
20
Cinnamomum rigidissimum Hung T. Chang
成熟果較大,卵球形,長達2厘米,直徑1.4厘米;果托高1厘米,頂端截形,無齒裂,寬達1.5厘米;果梗長約0.5厘米。
21
Cinnamomum pauciflorum Nees
成熟果較小,橢圓形,長1.1厘米,直徑5-5.5毫米;果托長約3毫米,頂端具整齊的截狀圓齒,寬達4毫米;果梗長達9毫米。
22
Cinnamomum japonicum Siebold
葉卵圓狀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7-10厘米,寬3-3.5厘米,先端銳尖至漸尖,基部寬楔形或鈍形,兩面無毛。
23
Cinnamomum osmophloeum Kaneh.
葉卵圓形至長圓形,長8-12厘米,寬(2.5)3.5-5(5.5)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近圓形,上面無毛,下面疏被短柔毛。
24
Cinnamomum validinerve Hance
花序圓錐狀,三歧式,多分枝,與葉片等長,分枝叉開,末端為3花的聚傘花序;葉橢圓形,長4-9.5厘米,寬2-3.5厘米,先端驟狹成短而鈍的尖頭,基部楔形,上面光亮,下面微紅帶蒼白色,離基三出脈,側脈與中脈上面稍凹陷下面十分凸起。
25
Cinnamomum liangii C. K. Allen
葉堅紙質,橢圓狀披針形,長5.5-11厘米,寬1.6-4厘米,先端漸尖,基部銳尖或近圓形;花序疏被灰白微柔毛;果托革質,邊緣有不規則的鈍齒。
26
Cinnamomum tonkinense (Lecomte) A. Chev.
葉卵狀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至長圓形,長(6)8-12(17)厘米,寬(2.5)3-5(5.5)厘米,上面乾時褐色,下面白綠色且疏被極細的微柔毛;短小的圓錐花序腋生或近頂生,但通常多數著生在遠離枝端的葉腋內,被灰白絲狀短柔毛;果托革質。
27
Cinnamomum tsoi C. K. Allen
葉橢圓狀披針形,長7-11厘米,寬1.5-3.5厘米,上面乾時褐綠色,下面淡綠色且疏被皺波狀短柔毛後漸變無毛;短小的圓錐花序腋生或近頂生,但不明顯多數著生在遠離枝端的葉腋內,被近貼伏狀的絨毛;果托木質。
28
Cinnamomum burmanni (Nees & T.Nees) Blume
圓錐花序短小,長(2)3-6厘米,比葉短很多,被灰白微柔毛;葉卵圓形、長圓形、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或線形;果卵球形,長約8毫米,寬約5毫米。
29
Cinnamomum bejolghota (Buch.-Ham.) Sweet
葉橢圓狀長圓形,長12-30厘米,寬4-9厘米,先端鈍、急尖或漸尖,基部近圓形或漸狹,硬革質,兩面無毛,三出脈或離基三出脈,側脈斜伸,與中脈直貫至葉端,其間由橫脈及小脈連線,葉柄長1-1.5厘米。
30
Cinnamomum kotoense Kaneh. & Sasaki
葉革質,卵圓形或長圓狀卵形,長8-11(14)厘米,寬4-5.5(9) 厘米,先端銳尖,基部圓形,基生側脈達葉片長3/4處消失,下面具明顯而密集淺蜂巢狀脈網;圓錐花序頂生;果托具齒裂,齒短而圓;野生植物,枝、葉、樹皮乾時不具香氣。
31
Cinnamomum zeylanicum Blume
葉質地和葉形多變,革質或近革質至堅紙質,卵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1-16厘米,寬4.5-5.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銳尖,基生側脈近葉端處消失,橫脈和小脈在葉下面常稍為顯著但不明顯呈淺蜂巢狀脈網;圓錐花序腋生及頂生;果托具齒裂,齒先端截形或銳尖;栽培植物,枝、葉、樹皮乾時具濃烈香氣。
32
Cinnamomum tamala (Buch.-Ham.) T. Nees & Eberm.
圓錐花序分枝末端通常為3-5花的聚傘花序;葉片卵圓形、長圓形或披針形,長7.5-15厘米,寬(2.5)3-5.5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銳尖,離基三出脈,中脈直貫葉端,基生側脈在葉端。
33
Cinnamomum pittosporoides Hand.-Mazz.
雄蕊花葯下方2室全為側向;子房各處被硬毛;果卵球形,長達2. 5厘米,直徑2厘米,先端具小尖頭,基部漸狹,外皮粗糙,除頂端略被柔毛外餘部無毛;花序長(2)3-4厘米,具少數花,著生在幼枝近頂端葉腋內,常多數密集且彼此接近,近無梗或具短梗;喬木,各部被黃色絨毛;葉橢圓形或披針狀橢圓形,長9-13(16)厘米,寬3-5(7.5)厘米,葉柄長8-12(16)毫米。
34
Cinnamomum pingbienense H. W. Li
基生側脈向葉緣一側有附加小脈4-6條,附加小脈正如基生側脈和中脈一樣在上面平坦或略凹陷下面十分突起,葉片長圓形,長12.5-24厘米,寬4.5-8.5(10.5)厘米,先端銳尖,基部寬楔形。
35
Cinnamomum kwangtungense Merr.
幼枝、花序、葉下面及葉柄被黑栗色或紅棕色細柔毛;葉橢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7-9厘米,寬2.5-4厘米,明顯三出脈或離基三出脈,脈在上面下陷下面十分突起,邊緣內卷。
36
Cinnamomum wilsonii Gamble
花梗絲伏,長6-20毫米;葉卵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8.5-18厘米,寬3.2-5.3厘米,先端漸尖,尖頭鈍,基部漸狹下延至葉柄但有時為近圓形,革質,上面綠色,光亮,無毛,下面灰綠色,幼時明顯被白色絲毛但最後變無毛,離基三出脈,葉柄長10-15毫米;圓錐花序長3-9厘米,少花,被絲狀微柔毛,單一或多數密集於葉腋內。
37
Cinnamomum iners Reinw. ex Blume
果時花被片宿存,稍增大而開張;葉大型,卵圓形或橢圓形,長12-35厘米,寬5.5-8.5厘米,三出脈或離基三出脈,中脈及側脈兩面突起。
38
Cinnamomum contractum H. W. Li
葉卵形至寬卵形,長9-14厘米,寬3.5-7.5厘米,先端漸尖,尖頭鈍,基部寬楔形至近圓形,離基三出脈,上面無毛,下面幼時明顯被白色絲狀短柔毛最後變無毛;圓錐花序多花密集,腋生及頂生 腋生者短小,下部具分枝或近總狀,頂生者十分伸長,分枝向上漸縮短,為具短梗或無梗的2-11花的傘形花序所組成;花黃綠色,花梗長2-4毫米。
39
Cinnamomum austroyunnanense H. W. Li
圓錐花序腋生及頂生,自基部多分枝,分枝伸長,各級序軸多少呈四稜狀壓扁;葉長圓形至披針狀長圓形,長7-17(22)厘米,寬2-4.5(6)厘米。
40
華南桂
Cinnamomum austrosinense Hung T. Chang
葉橢圓形,老葉長14一16厘米,寬6-7.5厘米,比嫩葉大兩倍,先端急尖,尖頭長5-10毫米,基部鈍;葉下面和花序被貼伏而短的灰白色柔毛;圓錐花序伸長,長9-13厘米,三次分枝,十分開張。
41
Cinnamomum tsangii Merr.
葉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5-10厘米,寬1.5-2.5厘米,先端明顯鐮狀漸尖,幼時兩面有銀白色絹毛,老時上面無毛下面密被淺褐色絹毛或兩面變無毛,葉柄長5-12毫米,幼時密被銀色絹毛;花序聚傘狀,長約3厘米,單一或簇生,3-5花,被銀色絹毛;花綠白色,長3-4毫米,花梗長5毫米。
42
Cinnamomum mairei H. Lév.
葉披針形,長6-11厘米,寬2.5-4厘米,先端漸尖,上面綠色而無毛,下面蒼白色,幼時密被貼生銀色絹狀短絨毛,老時毛被漸脫落,葉柄長1-1.5厘米,無毛;花序圓錐狀,長4-7(9)厘米,單一,具5-12花,被細短柔毛;花白色,長約5毫米,花梗長4-8毫米。
43
Cinnamomum javanicum Blume
葉橢圓形或橢圓狀卵形,長11-22厘米,寬5-6.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近圓形,近離基三出脈,葉柄長1-1.2厘米;圓錐花序長10-15厘米,與葉下面及葉柄被黃褐色絨毛。
44
Cinnamomum appelianum Schewe
葉橢圓形,長4.5-11厘米,寬1.5-4厘米,先端驟然短漸尖,基部楔形至近圓形,離基三出脈,葉柄長4-5(8)毫米;圓錐花序長4-6.5厘米,與葉下面及葉柄被污黃色硬毛狀柔毛。
45
Cinnamomum cassia (L.) C. Presl
葉下面橫脈不明顯,葉片長圓形至近披針形,長8-16(34)厘米,寬4-5.5(9.5)厘米,先端稍急尖,基部急尖,中脈和側脈在上面凹陷,葉下面和花序有黃色短絨毛;花序與葉等長;栽培植物,枝、葉、樹皮乾時有濃烈的肉桂香氣。
46
Cinnamomum subavenium Miq.
葉革質,橢圓形,卵狀橢圓形至披針形,較小,老葉通常長在10厘米以下,寬在5厘米以下;枝、葉下面及花序被黃色平伏絹狀短柔毛,葉下面毛被漸脫落而變稀薄,側脈脈腋有時下面呈不明顯囊狀而上面略為泡狀隆起。
參考資料:

主要價值

樟屬為中國亞熱帶至熱帶地區重要的樹種,多樹種為重要的芳香藥用植物、珍貴的藥材,材質優良,為珍貴的經濟林及涵養水源林的樹種。樟屬植物是一類重要的友油脂、精油和藥用植物資源。其濟價值較油資源。中國天然樟腦、白樟油、黃樟油、雜樟油和桂油等均為樟屬植物是多種鳥獸喜愛的食物,花的蜜粉。
化學成分:樟屬植物富含揮髮油,普遍具有芳香健胃作用,此外尚含鞣質、生物鹼、木脂素、有機酸等其他化學成分。日本學著研究發現,除揮髮油外,肉桂主要含有特徵性瑞諾烷類(Ryanoids)二萜、鞣質及其類似物、芳香性化合物及多糖等成分。

保護現狀

樟屬樹種資源甚少,有的已成為珍稀種。沉水樟、天竺桂、銀葉桂和毛葉樟等為瀕危樹種,已列為國家三級保護樹種。因此,可以說中國樟屬植物的種資源少且分散,珍稀種較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