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桂(樟科植物)

柴桂(樟科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製法】選樹幹徑達15厘米以上的桂樹(過嫩則質量差,不宜砍伐),將樹幹鋸成50厘米長的短節,剝下樹皮(切勿折破),置於室內以青草覆蓋“發汗”,至發熱時取出,再按樹皮的厚薄大小,縱切成寬約10~15厘米的條塊,曬乾即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柴桂
  • 拉丁學名:Cinnamomum wilsonii Gamble
  • 別稱:臭馬桂、三條筋、桂皮香
  • :植物界
  • :樟科
  • :樟屬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藥用相關,

形態特徵

喬木,高達20米,胸徑20厘米;樹皮灰褐色,有芳香氣。枝條圓柱形,茶褐色,無毛,幼枝炙少具稜角,初時略被灰白微柔毛,後毛被漸脫落。葉互生或在幼枝上部者有時近對生,卵圓形、長圓形或披針形,長7.5-15厘米,寬(2-5)3-5.5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銳尖或寬楔形,薄革質,上面綠色,光亮,下面綠白色,晦暗,兩面無毛,離基三出脈,中脈直貫葉端,側脈自葉基5-10毫米處生出,斜向上弧曲,在葉端之下消失,與側脈在上面稍凸起,下面卻十分凸起,橫脈波狀,細脈網狀,均在兩面多少明顯;葉柄長0.5-1.3厘米,腹面略具溝槽,無毛。圓錐花序腋生及頂生,長5-10厘米,多花,分枝,分枝末端為3-5花的聚傘花序,總梗長1-4厘米,與各級序軸疏被灰白細小微柔毛。花白綠色,長達6毫米;花梗長4-6毫米,纖細,被灰白細小微柔毛。花被外面疏被內面密被灰白短柔毛,花被筒倒錐形,短小,長不及2毫米,花被裂片倒卵狀長圓形,長約4毫米,寬約1.5毫米,先端鈍。能育雄蕊9,花絲被灰白柔毛,第一、二輪雄蕊長3.8毫米,花葯卵狀長圓形,長1.3毫米,藥室4,內向,花絲細長,長達2.5毫米,無腺體,第三輪雄蕊長4毫米,花葯長圓形,長1.5毫米,藥室4,外向,花絲長約2.5毫米,下部1/3處有一對具細柄的卵狀心形的腺體。退化雄蕊3,位於最內輪,被柔毛,長1.7毫米,先端三角狀箭頭形,具長柄。子房卵球形,長1.2毫米,被柔毛,花柱細長,長3.6毫米,柱頭小,不明顯。成熟果未見。花期4-5月。
柴桂
柴桂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或谷地的常綠闊葉林中或水邊,海拔1180-1930米。

分布範圍

產雲南西部。尼泊爾、不丹、印度也有。

主要價值

樹皮入藥,功效同肉桂。

藥用相關

【來源】以樹皮入藥。立春至處暑期均可采剝,以夏初最宜。
【性味歸經】辛、甘,大熱。有小毒。
【功能主治】散風寒,止嘔吐,除濕痹,通經脈。用於嘔吐,噎膈,胸悶腹痛,筋骨疼痛,腰膝冷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1~2錢。
【備註】(1)同屬植物三條筋樹Cinnamomum tamala Nees et Eberm.的樹皮在西南地區也稱柴桂。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