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隱喻理論的套用研究

概念隱喻理論的套用研究

《概念隱喻理論的套用研究》是2016年6月北京交通大學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宇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概念隱喻理論的套用研究
  • 作者:劉宇紅
  • ISBN:9787512129283
  • 頁數:145頁
  • 定價:28元
  • 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學音像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6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概念隱喻理論的套用研究/語言·文學·文化研究系列叢書》在必要的理論闡述的基礎上將研究重心放在概念隱喻理論的套用研究上,涉及寓言、佛教、中醫等領域。《概念隱喻理論的套用研究/語言·文學·文化研究系列叢書》從語言學的視角對概念隱喻理論加以分析,在分析中檢驗和拓展概念隱喻理論的解釋力,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合理的語言學理論建構與完善,使讀者對相關內容的邏輯內涵有合理的理解。《概念隱喻理論的套用研究/語言·文學·文化研究系列叢書》既是語言學研究的專著,同時也適用於相關專業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認知語言學”“功能語言學”“修辭學”等課程的教學,對於隱喻研究、寓言研究、傳統文化等專門領域的研究有較好的借鑑意義。

圖書目錄

第1章 概念隱喻理論的“從上到下”方法
1.1 導論
1.2 “從下到上”與“從上到下”
1.3 概念隱喻理論與生成語法的相似性
1.4 “從上到下”方法的邏輯推論
1.4.1 推論之一:隱喻映射發生在上級層次的範疇
1.4.2 推論之二:使用非語境化言語隱喻是合理的
1.4.3 推論之三:文化對概念隱喻進行選擇性編碼
1.4.4 推論之四:化解了相似性問題的邏輯危機
1.5 結語
第2章 隱喻映射的雙向性:隱喻生涯的視角
2.1 導論
2.2 靜態映射與動態映射的關係
2.3 隱喻生涯對雙向映射及其先後次序的揭示
2.4 對雙向映射先後次序的證明
2.5 對雙向映射的進一步證明
2.6 再論生涯隱喻的不足
2.7 結語
第3章 元修辭現象研究
3.1 導論
3.2 元修辭的功能分類
3.2.1 解釋性元修辭
3.2.2 構成性元修辭
3.3 修辭理解過程中的元修辭策略
3.4 結語
第4章 寓言類隱喻的形式結構與語義結構
4.1 導言
4.2 寓言類隱喻的形式結構
4.2.1 四維結構
4.2.2 情節意象圖式
4.3 寓言類隱喻的語義結構
4.3.1 認知映射
4.3.2 情感映射
4.4 形式結構與語義結構的關係
4.5 寓言類隱喻與常規隱喻的比較
4.6 結語
第5章 寓言的隱喻特異性與寓言類隱喻的解讀困惑——以《百喻經》和《新約全書》為例
5.1 導言
5.2 寓言的隱喻特異性
5.3 寓言類隱喻的解讀困惑
5.3.1 寓言細節的過度解讀
5.3.2 寓言意象的表面衝突
5.3.3 寓意的取捨
5.4 對解讀困惑的解釋
5.4.1 不變原則表述內容的嬗變
5.4.2 新拓展不變原則與部分映射
5.4.3 寓言類隱喻的解讀步驟與解讀原則
5.5 宗教寓言與其他寓言
5.6 結語
第6章 寓言類隱喻與明喻的比較:共性與差異
6.1 導言
6.2 寓言與明喻的結構相似性
6.3 寓言與明喻的差異
6.4 寓言的解讀方法
6.5 寓言是否可以被解讀為諷喻?
6.6 結語
第7章 寓言類隱喻的映射問題
7.1 寓言的隱喻本質
7.2 Tumer的寓言解讀方法
7.3 常規隱喻的映射問題
7.4 寓言類隱喻的映射內容
7.5 合成空間理論掩蓋了什麼?
7.6 寓言類隱喻與常規隱喻的相互激活
7.7 寓言類隱喻的映射內容側面化
7.8 結語
第8章 寓言類隱喻中的內部對話性
8.1 隱喻映射:從常規隱喻到寓言類隱喻
8.2 映射內容的不對稱性
8.3 對話性理論對非對稱性的解釋
8.4 內部對話性外顯表達的動因
8.5 結語
第9章 認知隱喻理論與大乘佛法的互證——以時間的空間隱喻為例
9.1 引言
9.2 什麼是時間的空間隱喻?
9.3 Lakoff和Johnson的思維實驗與法界時間的互證
9.4 Lakoff和Johnson的思維實驗與大乘佛法語言觀的互證
9.5 空間隱喻的身體特徵與凡夫“我執”的互證
9.6 互證的體現
9.7 互證何以可能:大乘佛法的學術地位
9.8 結語
第10章 事件隱喻映射:中醫五行學說的本質
10.1 隱喻映射問題
10.2 隱喻映射在中醫五行學說中的部分失效
10.3 事件隱喻:一種被忽略的隱喻類型
10.4 事件隱喻對實體隱喻的兼容性問題
10.5 “五行”中事件隱喻的理據
10.6 “五行”以外的事件隱喻:以寓言為例
10.7 結語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