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圻,營養學家。證實了1961-1964年湖北省恩施縣爆發的原因不明脫髮掉甲病是由於石煤含硒量高所致的硒中毒;還證實缺硒是克山病的生物地球化學因素,但克山病是一種由多因素引起的營養缺乏病,這一發現受到國際關注。他用首創的方法,測定人體膳食硒的最低需要量、適宜需要量和最大安全攝入量,為地方病的預防及膳食推薦量的制定提供了科學依據。此外,1959年,他發現新疆自治區南部存在癩皮病病區,並證明與當地居民的特殊飲食習慣有關,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方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光圻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中國四川
- 出生日期:1919年6月15日
- 職業:科學家
- 畢業院校:南京中央大學農學院農業化學系
個人經歷,主要工作,人物簡歷,主要論著,
個人經歷
楊光圻,1919年6月15日出生在成都一個普通知識分
子家庭。在學生時期,國家內憂外患,使他將希望寄托在“科學救國”上面。他勤奮學習,1945年畢業於南京中央大學農學院農業化學系,以後又考入中央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研究所學習。在王應睞教授的培育下,他認識到:科學研究旨在探明未知,造福人民,是一項具有崇高內容的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1950年他申請到北京中央衛生研究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前身)營養系,在楊恩孚教授領導下工作,從此走上為祖國的營養事業耕耘的道路。1960年獲北京市勞動模範稱號。他於1980年去美國參加第二屆“硒在生物學和醫學中的作用國際討論會”,在國際上首次報告了中國有關硒和克山病的研究工作,引起與會者的極大興趣。會後,國外科學家建議下次討論會在中國召開。他本人被邀請到美國七所大學及研究所交流中國在低硒及高硒區的有關工作經驗。1984年第三屆“硒在生物學和醫學中的作用國際討論會”在北京召開,會上國際生物無機化學家協會授予楊光圻所在的中國醫學科學院克山病防治科研小分隊施瓦茨獎。1979年以來,他被邀請參加了一些國際上的學術會議及學術組織,並為一些雜誌撰寫論文。這些學術上的活動,促進了他後期工作的進展。198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主要工作
探索穀類和豆類的營養問題
1、探索穀類適宜碾磨度
外部占全種子含量的70%;賴氨酸在種子外部的濃度也較高;絕大部分半纖維素集中在種子的外層。結合測定不同碾磨度下各部重量和營養素的損失,他用實驗結果支持了“九二米”方案的推行。 2、用化學記分法研究中國傳統膳食蛋白質價值
穀類和豆類的營養價值究竟怎樣,關係到歷來以谷豆類為主的中國人民膳食的基本蛋白質營養是否足夠的重要問題。在50年代前期,提供的有關中國人民食物蛋白質必需胺基酸含量的數據,是研究中國人民膳食中蛋白質營養問題的重要依據。楊光圻和鄭星泉等建立了一整套微生物測定法,並進行了實際測定,於1956年首次發表了中國谷豆類食物蛋白質中必需胺基酸的含量。1964年,他在中國生理科學會北京市分會學術報告會上,作了食物及膳食蛋白質生物價值預測的專題報告。他用自己測出的數據,按化學記分法算出了不同混合谷豆類蛋白質的營養價值,並和以往中國用動物法測出的大量結果進行了比較,闡明了兩者具有高度的符合性,但化學記分法方法簡單而結果明了,開創了國內用化學記分法研究食物蛋白質營養價值的先例。
野菜和民間救荒食物的營養評價
容。 在歷史上,中國農村中“瓜菜半年糧”的現象並非少見。山區的棗、柿子及栗子等曾被譽為“木本糧食”。楊光圻等曾對這些食物進行了必要的營養評價,檢測結果說明:紅棗、柿子、沙棗及南瓜的蛋白質的質和量遠不符合人的需求。這些食物所含的蛋氨酸、賴氨酸和色氨酸十分貧乏,所含的糖被人體的利用率也不高。大米中的糖可被人體的利用率為76%,而南瓜乾及乾紅棗分別為55%及65%。長期食用這些代糧食品於人的健康不利。他們還發現菱角及栗子所含糖以及蛋白質的質量均接近或超過一般糧食。為了廣開人類食物的資源,他還提出了安全食用棉籽餅的辦法。
南疆癩皮病病區的發現及預防
1959年,楊光圻和田常清在新疆自治區南部地區發現癩皮病,當地居民稱此病為“黑癬病”,實際是煙酸缺乏病。當時中國人民以玉米為主糧的地區不在少數,而癩皮病僅在南疆農區發生的原因,除當地居民玉米食用量較大外,尚與他們的特殊飲食習慣有關。當地居民習慣將玉米集中在一段時間內吃,副食品極端缺少,公共食堂中往往只有玉米餅和茶水。居民們月末以抓飯(用米、菜油、羊肉、胡蘿蔔做成)改善一次生活。抓飯含大量油脂,但肉及菜蔬甚有限。楊光圻等在莎車地區調查點上收容了全部癩皮病患者,就地取材,改變其膳食組成,經十天膳食治療,全體病人的主要症狀如腹瀉、精神不振等消失,皮炎症狀也好轉。病人漸漸地恢復了農業勞動能力。楊光圻等根據觀察結果,提出了改變當地不合理的膳食習慣的建議。該建議實施之後,該地區逐步消除了癩皮病。
恩施脫髮掉甲病病因的研究和高硒區的發現
《馬可波羅遊記》中記載:當他旅行到中國甘肅肅州(今酒泉)時,他的牲畜因吃了某種有毒植物而掉蹄。後人推測這是世界上地方性硒中毒的最早記載,惟迄今未獲證實。600餘年以後,1965年湖北省恩施縣爆發人的脫髮掉甲病,引起了湖北省衛生部門的注意。當時重病村魚塘壩的村民發病率高達82%,全村居民被迫遷離,離開後,不藥而愈。
1、病因研究
楊光圻根據當地報告的牲畜脫毛掉蹄症狀,對照已知牲畜硒中毒的類似症狀,推測出人的脫髮掉甲病可能與硒中毒有關,在實驗室中他測出病區“有毒”玉米的含硒量竟高達每公斤0.557毫摩,為正常地區的500-1000倍。他和王淑真用該玉米餵養大白鼠,大白鼠迅即出現典型硒中毒症狀。他們在飲水中添加三氧化二砷能顯著拮抗此毒性,從而證明“有毒”玉米的毒性來自硒。1966年他到恩施縣現場,在地區領導的支持下,繼續對發病原因進行研究。在發病高峰過後,他們測出病點居民血硒均
值高達每升含0.04毫摩,約為正常地區的20倍,而鄰近的非發病點則接近正常範圍,重病村居民在發病高峰時,成人日攝入硒量最高可達30000微克左右,而普通地區多在100微克以下。他與地質隊合作查出該地區硒的來源為石煤。他找到的煤樣中硒的含量最高的竟達9.2%,為世界前所未見。煤中除高硒高氟外尚含有鎘,在該地區環境中還有砷。煤硒通過風化或其它作用被轉化為可利用態後,隨雨水而聚於土壤,再通過以當地動植物做成的食品而進入人體。2、高硒區發現的意義
揭示硒和克山病的關係
克山病是一種原因不明的地方性心肌病,分布在中國15個省、自治區的農村中。該病爆發時,患者死亡率很高。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的頭20多年,專家們對此病的病因研究,在生物病因方面未能得到證據。70年代初期,專家們對克山病的研究主流趨向於水土病因。楊光圻於1971年參加了中國醫學科學院克山病防治科研小分隊(以下簡稱小分隊),他根據當時的病因研究進展,同意下述論點,即:克山病是一種具有明顯營養缺乏病和生物地球化學疾病特點的,並且是由多因素引起的疾病。
70年代初,小分隊根據病區中大量的動物缺硒病的事實,開始組織全隊力量對患者進行補硒預防克山病的效果觀察。為了弄清病區居民及其居住環境中硒的含量,楊光圻和王光亞等討論並開始建立微量硒的測定方法。1972—1973年間,他們測出了黑龍江省及陝西省病區居民的血液、毛髮中硒的含量極微,並測出該病區居民硒的日攝入量平均值僅為11微克,遠低於非病區。在1973年第一次全國克山病病因座談會上,楊光圻報告了此項測定結果,首次揭露出病區居民處於世界罕見的貧硒狀態。此項研究成果不僅促進了病區居民的補硒工作,而且為硒的水土病因研究打下了科學基礎。以後他們又提供了整套在人的血、尿中以及食用水、土壤、食物中微量硒的測定方法。該方法在中國克山病及大骨節病的研究工作中得到了廣泛的套用。
證實克山病是一個與人體硒缺乏有關的生物地球化學疾病,在方法學上國內外
無先例可循。楊光圻參加對人體補硒預防克山病效果觀察的同時,還跑遍了除西藏以外的全國各主要病區,觀察各病區克山病流行特點以及該病與人體內低硒的關係,並在黑龍江省、山東省及四川省設立四個點,觀察人體低硒和克山病季節高發的關係。他還對一些條件因素進行了研究。通過以上工作,他證明克山病僅發生在低硒區居住的低硒狀態居民中,但單純低硒又不能引發克山病。1、結論和證據
(1)克山病是一種與人體內硒缺乏有關的營養缺乏病。克山病區的居民不僅組織硒的含量低,而且全血含硒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活力及負荷尿硒排出率也很低,這說明克山病區居民處於硒的極端缺乏狀態。若克山病的發生確與人體內硒的缺乏有關,則補硒後對克山病預防效果應當明顯。1974-1977年,小分隊全體人員在克山病高發點四川省冕寧縣對1萬餘名兒童進行補硒效果觀察。在觀察的前兩年,對照組兒童急發率為9.6‰-13.6‰,而補硒組兒童急發率下降至1.0‰-2.2‰。死亡人數前者為53人,而後者僅1人。對照組兒童發硒含量在觀察前後變化不大,而補充組兒童的發硒則從每公斤含0.177微摩上升到每公斤含0.658微摩。後兩年對全體接受試驗的兒童進行補硒後,該病急發率繼續下降,1977年急發率及死亡人數均下降到零。1975年,西安醫學院在陝西省店頭地區對1077名兒童分組進行觀察,其中補硒組的兒童克山病發病率為7.4‰,而對照組兒童發病率為57.4‰。以後,來自全國各地的觀察報告均相繼證實了以上的結論,說明克山病是一種與人體內硒缺乏有關的營養缺乏病。
(3)克山病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發病的,其中人體內低硒是基本發病因素。楊光圻等曾研究人群中克山病多發性和低硒的關係,證實了:在黑龍江省吃稻米的居民不發病,而在中國西南地區的居民則吃稻米發病;城市居民及職工戶不發病而混居的農業戶則多發病。證實了克山病的這些流行特點均與不同地區的稻米的含硒量及不同人群體內硒量的差異有關。因此,在病區內,克山病只發生在低硒狀態的人群中,但同一病區中的病兒與非病兒血硒水平相似,顯然,此病又與其它因素有關。他們在觀察克山病季節高發和低硒的關係後,證實了季節高發不是由單一的低硒因素引起。此外,從全國病區
來看,低硒地區並非全是病區。他們提出不能排除膳食維生素E及含硫胺基酸的缺乏與發病間的聯繫,機體在上述諸種缺乏狀態下,若受應激因素的作用,將引起心肌損害。小分隊還發現人體補充硒具有拮抗病毒對心肌的損害作用,但拮抗作用的機制不明。2、克山病的硒缺乏學說
當1973年楊光圻首次報告病區居民血及發中的硒處於世界罕見的低水平時,國外也同時證實了硒是動物組織中谷脘甘肽過氧化物酶的成分。之後,病區居民的缺硒狀態和硒預防效果先後得到證實。大量的環境及流行病學調查又重複證明了克山病僅發生在低硒區的事實,楊光圻遂提出病區硒貧乏是病區的水土因素。結合條件因素研究的結果,他概括出克山病的硒缺乏學說為:“克山病是基於環境中低硒所引起的一種生物地球化學疾病,低硒是生物地球化學因素,也是克山病多因素髮病中的基本因素。其它因素與低硒因素結合後發揮其致病作用。這些複合因素可因地而異,它們可來自人的膳食或環境中某些與硒功能有關的營養物質或非營養物質的缺乏或過多;也可來自食物的外來成分,作為一種氧化應激因素,加重人的機體內硒的缺乏,此外,硒的極度缺乏又可增加膳食中臨界營養素的需要而使之缺乏。晚近發病機理研究說明:克山病的心肌病變與由於極度缺硒所引起的機體抗氧化體系的功能減弱,從而導致生物膜的損傷有關,研究結果傾向於證實克山病的硒缺乏學說。
此學說也為預防克山病的補硒措施提供了理論根據。由於人體內低硒是發病的基本因素,一旦人體內硒貧乏得到補充,即使存在其它因素,其有害作用也將減輕或完全被防止。由於複合因素尚未完全搞清,因此,當前對克山病以補硒為主的綜合預防措施是合理、可行的。
克山病與大骨節病的病因學聯繫
克山病和大骨節病均分布在低硒區,中國克山病及大骨節病病區居民血硒平均值低達每升含0.24微摩。此外,病區居民的主食中硒的含量也極低,人體補充硒後對兩種病
均有療效。另一重要事實為:這兩種病的天然地區分布幾乎劃分不清。在中國北方,兩病多同時存在;在南方,即使孤立的阿壩自治州大骨節病區,克山病仍分布在自治州的邊沿茂汶縣;而西昌及大竹等地孤立的克山病區,其中也分布著小面積的大骨節病區。楊光圻認為這種相同的低硒地區分布不是偶然現象,說明這兩種病在病因學上可能均與低硒相聯繫。但在某些地區,兩病又分開存在,說明兩者發病因素的差異。值得注意的是,在流行特點上,大骨節病可出現在牧區,而克山病無此報告,說明大骨節病的發生,除膳食因素外,可能尚與環境中有害物質有關。 對中國傳統膳食和地方病的探討
近年來,歐美的高脂肪膳食已暴露出不少問題,人們開始注意到中國傳統的素膳的優越性。楊光圻認為,中國傳統膳食的優點無疑應予以肯定,但是,問題的另一方面是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地方病,如克山病和大骨節病等卻曾在中國廣大農村中蔓延。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病情的嚴重程度雖然大大減輕,但卻仍有新病區出現,因此人們有必要考慮農村傳統的膳食所帶來的影響。一些地區的居民由於極端單調和特殊的飲食習慣,導致了該地區居民的營養缺乏病,如癩皮病等。因此,改進不合理的飲食習慣,顯然能使此類疾病得到控制。但對另一類基於地球化學特點所形成的與生態環境有關的地方病,單調的全素飲食以及自產自給的農村習慣膳食實際上起到傳遞地球化學特點的作用。在糧食增產的情況下,如自1950年至1986年中國糧食產量從平均每畝77.5公斤增到252公斤,即增產3.2倍,加重了低硒地區土壤供硒能力的不足,這就有助於解釋新病區出現的原因。此外,一般植物性食物較之動物性食物更具有傳遞本地地球化學特點的能力。楊光圻等曾在克山病病區大量地分析了蔬菜、野菜及野果等植物性食品的含硒量,希望能找到相對的高硒食物供病區居民選用,但卻未能得到理想結果。例如,他們測定的21種蔬菜及17種野菜的含硒平均值,按乾重計僅分別達每公斤含0.13微摩及0.25微摩;菌蕈類含硒量雖然較高,但生物利用率過低;病區魚蝦、雞肉、蛋以及牲畜腎和肝的含硒量則較高。而在高硒區,蔬菜及飼料含硒量又往往大大超過動物食品,如蘿蔔纓含硒量按乾重計,每公斤含11.3微摩,在原因未明脫髮掉甲病的爆發前期曾被誤視為傳病的食品。由於動物體不能象植物體那樣經受極度低硒和高硒的作用,所以,病區動物食品較之植物食品安全。上述傳統的全素膳食特點和依賴本地食物的生活方式曾為某些生物化學疾病在中國廣大地區內蔓延提供了極為便利的條件。楊光圻曾闡明有些國家,如紐西蘭,雖然也有低硒區,但其居民膳食中硒的82%來自動物食品,因而未見發生硒缺乏病。這就是有關硒缺乏地方病過去大面積出現在中國的一個重要原因。中國的營養學會曾建議:人的膳食中,脂肪熱量占全部膳食熱量的20%-25%,較為適宜。1982年,中國城市已達25%,但農村居民僅為14%。此外,動物食品熱量占全部膳食熱量的百分比:全世界人民平均為16%,中國城市居民為12%,開發中國家居民為9%,而中國農村居民1982年僅為4%。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居民傳統的膳食習慣已發生了某些改變,如食物的相對多樣化和部分食物流入市場等。近年來,中國的克山病等地方病的發病率持續下降可能與之有關。但是,由於某些地球化學特點對地區食物,特別是植物性食品的影響普遍而深刻,為了確保人體健康,並在短期內控制地方病的流行,在提倡改進膳食習慣的同時,有必要在病區採取改進居民對硒的攝入量的措施,如在克山病區推廣居民食用硒鹽措施及種植農作物施硒肥等。因此,研究人體對硒的安全攝入量範圍,成為預防中國地方病的一項重要課題。
尋求人體對硒的安全攝入量範圍
由於技術上的困難,中外專家對人的膳食中硒供給量的制定均系從動物數據推算而來。至於人體對硒的最大安全攝入量,出於相似的原因,中外專家們對這方面的研究幾屬空白。楊光圻和他的同事們克服了上述困難後,完成了這方面的研究任務。
1、膳食硒的需要量
楊光圻等用不同的方法將人對硒的需要量分為兩個方面進行研究,即最低需要量和生理需要量,前者為預防克山病人的膳食硒最低需要量,後者除能維持硒在體內的正常功能以預防克山病外,尚能保證體內硒有一定的富裕量。他們曾在低硒區用兩種方法測定人體對硒的最低需要量,其一為直接用膳食調查方法測出在病區“健康島”上居民的日硒攝入量;其二為用計算法根據居民的主糧在全國主要病區和非病區的分界值為每公斤含硒0.02毫克,計算出病區和非病區分界的膳食硒攝入量。用兩種方法得出成人膳食中硒的最低需要量,再用安全因子1.3處理後,得出每日膳食硒的最低供給量為22微克。人的生理需要量是在低硒區用逐日補充硒蛋氨酸的方法測定,即當人的每日膳食中硒的攝入量接近40微克時,血漿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活力達到飽和,用安全因子1.3處理,得出滿足生理需要量的膳食硒供給量為每日50微克。該地區居民的血、發中某些拮抗元素如汞、砷、鎘及鋅等的含量均在正常水平。在北京市用大劑量硒重複作補充觀察,證實了上述生理膳食需要量結果。考慮到國內外存在著廣大的低硒區,在1985年第十三屆國際營養學會上曾建議暫用40微克作為成人膳食硒供給量,在1988年第四屆“硒在生物學和
醫學中的作用國際討論會”及1989年第十四屆國際營養學會上,楊光圻從全國及長遠考慮,仍建議推薦膳食硒供給量為每日50微克。他們這種將人體對硒的需要量劃分為兩個等級並在中國低硒區人群中進行測定的方法,得到美國農業部人類營養研究中心O.A.利萬德和W.默茨的支持。1987年利萬德採用了人的膳食對硒生理的需要量為每日40微克的結果,並用個體變異係數為16%進行處理,按體重折合成美國男女成人每日膳食硒的供給量分別為70及55微克。第10版(1989)美國《推薦膳食供給量》採用了此換算值。嬰幼兒及青少年按此值根據體重及生長需要折算。本書是當代有關膳食供給量的國際權威著作,根據當代營養學科的進展,不斷擴大和更新其內容。由於此階段硒及維生素K在營養學方面的研究進展,該書將這兩種營養素的推薦膳食供給量從第9版(1980)的附表移入第10版(1989)的正表中。自此,在微量元素的膳食推薦量表中,除以往的碘、鐵及鋅外,增添了硒,共為四種微量元素。
中國營養學會於1989年採用了每日50微克作為7歲以上兒童、青少年及老年的膳食硒供給量,7歲以下兒童大體按體重及生長需要折合。 在克山病綜合性預防措施中,楊光圻曾建議各病區應因地制宜地採用亞硒酸鈉片、硒強化食鹽或施硒肥等措施,並選擇本地相對富硒食物,如水產品、家禽以及家禽的肝、腎、蛋等作為輔助食品。以往所用亞硒酸鈉片的實驗劑量是根據小分隊的動物毒性試驗結果而來,考慮到大面積長期服用的安全性,楊光圻自身服用原建議劑量的1-4倍,觀察指甲脆性的改變,觀察期長達11年之久。這個結果,是他規定最大安全攝入量的重要參考。在需要量研究完成以後,他計算出含亞硒酸鈉為每公斤含15毫克的硒鹽或施硒肥後將主糧含硒量提高到每公斤含0.1毫克時,人群硒攝入量可望提高到接近生理需要量水平;當人的主糧含硒量達每公斤0.04毫克時,人體對硒的攝入量可接近最低需要量水平。這些參考數據使病區居民補充硒的安全和有效性得到了保證。
2、最大安全膳食硒攝入量
在湖北省恩施縣高硒區,楊光圻又根據自己的經驗和判斷,用人的指甲症狀及硒在人體血漿及紅細胞中的分布等指標,測出最高界限的硒攝入量為每日800微克。用1.5及2.0作為安全因子,得出高硒地區及正常地區居民最大安全膳食硒攝入量分別為每日500及400微克。楊光圻在1988年第四屆“硒在生物學和醫學中的作用國際討論會”上報告了上述結果,受到與會者的重視。根據所得結果,他又計算出高硒區居民的主食含硒限量為每公斤0.8毫克。在1990年三個國際組織(FAO/WHO/IAEA)聯合召開的“微量元素和人類營養國際會議”上曾建議採用400微克硒作為人體每日最大安全攝入量。在制訂中國食品衛生標準時,此建議也被採用。經楊光圻等的一系列努力,使得他們的研究結果能有效地用在地方病的預防和人體的保健工作上。
楊光圻等有關人體對硒的需要量和安全攝入量範圍的研究,獲1991年衛生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人物簡歷
1919年6月15日 出生於四川成都。
1945年7月 畢業於南京中央大學農學院農業化學系,獲農學學士學位。
1948年7月 畢業於南京中央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研究所,獲理學碩士學位。
1950-1956年 任中央衛生研究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前身)營養學系助理研究員。
1956-1983年 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衛生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
1983年 現在任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研究所研究員。
1979年 現在歷任國際理論及套用化學聯合會(IUPAC)硒中毒及有害物評價委員會委員、國際營養學會(IUNS)微量元素及人體營養組副主席(1986-1990)、聯邦德國《微量元素和電解質與人體健康和疾病》及《中國地方病學雜誌》編輯委員、《營養學報》常務編輯委員、中國地方病學會委員會委員、衛生部中國地方病科學委員會及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
1994年11月6日在北京因病不幸逝世,終年75歲。
1994年11月6日在北京因病不幸逝世,終年75歲。
主要論著
1、楊恩孚,楊光圻,於樹玉等.野菜與營養(簡化本《常吃的野菜》).中國人民志願軍後勤部出版,1952。
2、楊光圻,胡文娟.高梁粒中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總氮及木糖的分布.營養學報,1956,1(1):57-63。
3、楊光圻,向良迪,鄭星泉等.穀類、豆類食物中必需胺基酸含量.營養學報,1956,1(2):141150。
4、中國醫學科學院克山病防治科研小分隊(楊光圻等).硒(Se)與克山病發病關係的研究.1973年瀋陽全國克山病病因座談會資料彙編,1974:181-200.
5、中國醫學科學院克山病防治科研小分隊(楊光圻等).硒與克山病發病關係的研究.1974年西安全國克山病病因座談會專題報告資料.
6、中國醫學科學院防治克山病科研小分隊(楊光圻等).從克山病的流行病學特點討論硒在克山病病因中的作用.中國醫學科學院防治克山病科研小分隊資料彙編,1977,6-11.
7、楊光圻,王淑真,周瑞華等.湖北恩施地區原因不明脫髮脫甲症病因研究.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1981,3(增刊):1-6
8、楊光圻,王光亞,殷泰安.中國克山病的分布和硒營養狀態的關係.營養學報,1982,4(2):191-200.
9、楊光圻.論硒和克山病的病因.生理科學進展,1983,14(4):313—317
10、楊光圻,陳君石.克山病病因學.(朱育惠,朱憲彝,於維漢主編,中國醫學百科全書·地方病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5.
11、王鐵良,楊光圻,殷泰安.某些山區木本食物和傳統荒年代糧食物的營養價值的研究.營養學報,1985,7(2):128-150.
12、鄭星泉,楊光圻.中國穀類、豆類及魚類蛋白質中含硫胺基酸的總量.營養學報,1985,7(3):167-172.
13、楊光圻.論當前克山病流行特點和病區居民可能存在的對低硒的適應能力.衛生研究,1986,15(1):23-27.
14、楊光圻,硒與克山病病因研究進展和預防.見:沈昭文主編.前進中的生物化學論文集:祝賀王應睞教授八十壽辰.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56-62
15、楊光圻.中國硒缺乏和硒過多有關地方病的預防.中國地方病防治雜誌,1990,5(5):266-268.
16、楊光圻.環境膳食與生物地球化學疾病的流行及其預防.中國地方病學雜誌,1993,12(2):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