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聖(宗教活動)

朝聖(宗教活動)

朝聖指教徒朝拜聖地的宗教活動。朝聖是一項具有重大的道德或靈性意義的旅程或探尋。通常,它是一個人前往自己信仰的聖地或其它重要地點的旅程。許多宗教認為特定地方有靈性重要性。

常見的教徒歸屬的宗教有(排名不分先後):佛教天主教伊斯蘭教、基督教(新教)、猶太教等。(註:中國五大宗教中的基督教指的是新教,下文中的宗教聖地是三大教派共同的聖地,所以下文中基督教指的是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東正教、新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朝聖
  • 外文名:pilgrimage
名稱含義,主要宗教,佛教,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印度教,重要意義,

名稱含義

1、朝聖(拼音:cháo shèng),是一項具有重大的道德或靈性意義的旅程或探尋。通常,它是去一個人信仰的聖地或其它重要地點的旅程。許多宗教認為特定地方有靈性重要性。
英文:Pilgrimage. Apilgrimageis ajourneyor search of greatmoralorspiritualsignificance. Typically, it is a journey to ashrineor other location of importance to a person'sbeliefsandfaith. Many religions attach spiritual importance to particular places.
朝聖地,是創立者或聖人的誕生或去世地;他們的“呼召”或靈性喚醒之地;他們與神性有(異象或啟示)聯結之地;施行或見證奇蹟的地方;據稱神生活或“居住”之地;任何被視為具有特殊靈性力量的場所。這類場所可能有聖陵或廟宇,信徒受鼓勵為了自己的靈性益處去拜訪:被療愈,問題被回答,或獲得一些其它的靈性益處。
如伊斯蘭教徒朝拜麥加,基督徒朝拜耶路撒冷,佛教徒朝拜佛教聖地菩提伽耶等。認為可藉此祈福贖罪,被療愈或感恩還願,獲得物質或靈性益處等。
2、朝拜聖像
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 吳氏出來上香朝聖,那知觀一眼睃定,越發賣弄精神。”

主要宗教

佛教

關於佛教朝聖,佛教經典有具體的記載,如《佛說八大靈塔名號經》中說:“如是八大靈塔,若有婆羅門及善男子善女人等,發大信心修建塔廟承事供養,是人得大利益,獲大果報,具大稱讚,名聞普遍甚深廣大,乃至諸苾芻亦應當學複次諸苾芻,若有淨信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八大靈塔,向此生中至誠供養,是人命終速生天界。“再如《大般涅槃經》(卷中)記載,佛陀在世時,四方諸比丘可禮拜供養佛陀,聽經受法,長獲福利。佛陀授記阿難,佛涅槃後,如有發心之人,能前往佛陀誕生之藍毗尼、佛陀成道之菩提伽耶、佛陀轉法輪之鹿野苑、佛陀涅槃之拘屍那羅等四處朝聖,所獲功德不可稱計。所生之處,常在人天,受樂果報,無有窮盡。
現有的佛教朝聖主要是印度尼泊爾十八大聖跡線路,根據蟬友圈·佛旅網創始人衲木錯,在多年的佛教朝聖體悟中,創新性地開闢了一條由順時針方向的佛陀朝聖線路。這條朝聖線路查閱了大量的佛教經典,徵求許多國內外高僧大德的開示,這條朝聖路線成功地開闢,對於印度尼泊爾佛教朝聖,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對於圓滿朝聖佛陀,體味佛陀正法和修行具有重要意義。
1.出生——藍毗尼園:2500多年前佛陀出生時的腳印和沐浴的聖池。
2.成長——佛陀祖國迦毗羅衛國的遺址和佛陀舍利塔。
3.出家——拘屍那羅森林南丹格爾。
4.成道——菩提伽耶:娑婆世界的中心,最堅硬的地方。苦行林,尼連禪河,賢劫千佛成道的金剛座、菩提樹,正覺塔和佛陀親自開光的25歲等身像,480多座佛塔群,全世界佛教徒最嚮往的地方。
5.初轉法輪——鹿野苑。佛陀三轉*輪地,為五比丘宣說了四聖諦、八正道,成立最早的佛教僧團。佛陀舍利塔和最莊嚴的阿育王石柱(印度國徽以此為標誌)。
6.涅槃——拘屍那羅。佛陀最後度弟子須跋陀羅和涅槃後金剛力士放金剛杵處,佛陀最後說法處,佛陀荼毗塔,佛陀涅盤塔,佛陀6.1米最為莊嚴之涅槃像,拘屍那羅八王分舍利之地,佛陀舍利塔,佛陀聖體停放七天供人天瞻仰之地。
7.竹林精舍——佛教第一座精舍,佛陀洗浴的聖池迦蘭陀池;在此宣說諸多經典,如《佛說般舟三昧經》等。
8.祇園精舍——佛教第二座精舍,《金剛經》、《佛說阿彌陀經》、《楞嚴經》、阿含部等經典均在此宣說佛陀宿舍-健陀俱提精舍,佛陀講經台,阿難菩提樹;央掘摩羅塔、給孤獨長老塔等。
9.西天靈山——靈鷲山。佛陀講成佛之經典《法華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大般若經》等重要經典之靈鷲淨土,佛陀依然在此講經說法;隋朝時,智者大師讀《法華經》至“藥王菩薩本事品”時,忽入定中,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
10.降凡處——桑克希亞。佛陀上忉利天為母說法後(《地藏經》)乘金色天梯降凡處,帝釋天、大梵天陪伴左右。佛教第一尊佛像產生之地,曲女城大法會玄奘大師辨經處。
11.神變處——吠舍離。(廣嚴大城靈塔中,如來思念壽量處)佛陀在廣嚴城外示現神通降服96種外道,佛陀預告涅槃處,佛陀舍利塔,阿難尊者舍利塔,首位比丘尼出家地,維摩詰大士故居,第二次經典結集之地。
12.世界佛教中心——那爛陀大學,蓮花生大士、寂天菩薩、玄奘大師等高僧大德曾在此參學講經。舍利弗尊者舍利塔;玄奘法師求學、辯經弘法地;規模宏大的佛教遺址。
13.玄奘大師紀念館——玄奘大師頭蓋骨舍利、佛陀腳印(千幅輪)、妙法蓮華經血經。
14.經典結集——佛教第一次經典結集之七葉窟,五百大阿羅漢結集之山洞。
15.雞足山——祖師迦葉尊者入定在此山中,等候彌勒菩薩下生傳授佛陀衣缽。
16.恆河——最古老的的城市瓦拉納西(6000多年歷史),觀賞世界最美麗的日出—恆河日出,迎請佛教最重要的聖物佛陀舍利所化的恆河沙(金剛沙),印度教沐浴與焰口聖地。
17.世界八大奇蹟之泰姬陵、紅城堡(印度三大紅堡之一),建築博物館。
18.印度首都新德里,朝聖藏於印度國家博物館佛陀舍利。遊走於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印度首都、各大城市與農村,深入了解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印度今昔,全方位體驗印度古今宗教、文化等各領域,真實感受真正的印度。

基督教

基督教原則上並不要求信徒朝聖,但天主教東正教認為信徒朝聖后可以得到特別的祝福。相反的,新教則不認為朝聖能取得祝福,但朝聖可令信徒反思聖經的故事。
早期的朝聖環繞耶穌基督的一生(4世紀時已經有教父鼓勵到聖地朝聖的紀錄),後來聖母顯現的地點、與聖人及殉道者相關的地點,以及羅馬也成為朝聖的地點。
天主教歷史上最大的朝聖活動是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2005年4月2日去世後,四百萬來自其他地區的教友 ,連同三百萬在羅馬居民瞻仰教宗遺容。
世界青年日亦被視為現代的朝聖活動。最大規模的一次是1995年在菲律賓馬尼拉,有四百萬人參加,最近一次是2010年在西班牙馬德里
主要朝聖地點
伯利恆(耶穌誕生地)
拿撒勒(耶穌早年居地)
耶路撒冷(耶穌受難、復活的地方)
羅馬
聖母顯現地
上海佘山聖母大殿
法國露德
中國河北省保定東閭中華聖母堂
中國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王莊聖母山、沂水牛心聖母山
中國台灣宜蘭礁溪五峰旗聖母朝聖地
墨西哥市瓜達盧佩聖母大殿
其他
英國堪特伯雷(喬叟的名作《堪特伯雷故事》以此為背景)
德國科隆
都靈聖殮布
印度果亞
希臘聖山
埃及西乃山
法國泰澤
德國威登堡
梵蒂岡
相傳聖徒彼得埋葬於此,後來君士坦丁大帝聖彼得墓地上修建老聖彼得大教堂,1870年以來的重要宗教儀式均在此舉行,屬世界最大的教堂。聖彼得寶座貝爾尼尼設計的一件鍍金的青銅寶座,寶座上方是於光芒四射的榮耀龕及象牙飾物的木椅,椅背上有兩個小天使,手持開啟天國的鑰匙和教皇三重冠。傳說這把木椅是聖彼得的真正御座,後經考證為加洛林國王泰查二世所贈送,而後,梵蒂岡逐漸成為教徒們的精神故鄉。
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在舊約中不僅扮演重要角色,且在耶穌一生中有重要意義。耶穌在出生後不久就來到此地,後來他又清潔聖殿。耶穌最後晚餐的地址位於錫安山,緊靠大衛墓。各各他是耶穌受難的地方,最近的考古證據顯示各各他位於距離耶路撒冷舊城城牆不遠處,就在今天城市範圍之內。該地現在被聖墓教堂占用,過去2000年間,各各他一直是基督教的一個首選的朝聖地點,老城街頭也常有朝聖者重走耶穌的十四站苦路
耶路撒冷耶路撒冷
聖地亞哥
聖地亞哥位於西班牙西北部,近薩爾河和薩雷拉河匯口。人口9.4萬(1981)。中世紀為朝聖地。多基督教教堂、聖殿、古墓等。並有羅馬式和哥德式建築、古堡等。相傳聖徒雅各傳教至此,並留此居住,後因其追隨耶穌被希律王殺害,聖徒雅各的門徒將其屍首偷偷下葬,直到公元181年7月25日,一名隱士發現了聖徒雅各的墳墓,當時國王阿方所二世和大主教提奧多米羅下令在此修建大教堂以供信徒朝拜,至今仍有許多信徒慕名前來朝聖。
天主教有許多關於聖地的傳說,如耶穌誕生、受難及復活之地伯利恆與耶路撒冷,使徒保羅和彼得殉難之地羅馬,及各地的聖徒墓地紀念地等。天主教徒認為可通過朝聖祈福,贖罪。新教徒亦有訪問造謁宗教紀念地之舉,但不以為這些紀念地有神效,也不舉行朝拜活動。
古代希臘羅馬皆盛行到治癒之神的聖地朝聖。猶太人也有一些專治病的地方(如喜羅亞池),但朝聖中心則是耶路撒冷的聖殿,每一個真正的宗教團體都有他的朝聖活動。
起初為避免那盛行於「異教」的朝聖,又因所期盼的是基督的即將再來,故往基督在世上的故居朝聖便顯得多餘,更不注意對聖人和殉道聖人的朝聖敬禮了。
但因基督的再來久久未見實現,加上教會已合法化,故「朝聖」風氣便迅速盛行起來。其中以到巴勒斯坦的聖地朝聖最為重要;其次才是到聖人墓地(如伯多祿和聖保祿宗徒等的墳墓)朝聖。資料顯示最初四世紀裡,沒有聖母的朝聖跡象,但此後便迅速發展,特別在巴勒斯坦一帶與聖母生前有關的地方。
中世紀在補贖體系影響下,特別鼓勵教友到耶路撒冷、羅馬等地朝聖,也有往耶穌遺物、聖母堂甚至其他聖人教堂朝聖的。
自從「反宗教改革運動」迄今,聖母的朝聖占了優勢。1952年教宗碧岳十二世(Pius XII,1939-1958)指出朝聖使人暫離每日的生活圈,放下一切煩惱與頊細雜務,這不但使人更易祈禱,也助人恢復補贖的精神,更引人重新看清生命的意義。

猶太教

哭牆又稱西牆,是耶路撒冷舊城古代猶太國第二聖殿護牆的一段,也是第二聖殿護牆的僅存遺址,長約50米,高約18米,由大石塊築成。
猶太教聖地--哭牆猶太教聖地--哭牆
猶太教把該牆看作是第一聖地,教徒至該牆例須哀哭,以表示對古神廟的哀悼並期待其恢復。千百年來,流落在世界各個角落的猶太人回到聖城耶路撒冷時,便會來到這面石牆前低聲禱告,哭訴流亡之苦,所以被稱為“哭牆”。
儘管該圍牆為伊斯蘭聖地西牆的一段,但猶太人仍然把它視為本民族信仰和團結的象徵。今每逢猶太教安息日時,尚有人到哭牆去表示哀悼,還有許多信仰者將心愿或悼念之辭寫於紙上塞進牆壁的縫隙里。
尤其是二戰時,慘遭德國法西斯殺害的猶太人達600萬之多。這些慘痛的歷史遭遇,深深地印在猶太人的心靈之中,哭牆便更被猶太人視為信仰和團結的象徵。直到如今,哭牆腳下經常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猶太人,他們或圍著一張張方桌做宗教儀式,或端坐在一條條長凳上念誦經文,或面壁肅立默默祈禱,或長跪在地悲戚啜泣。逢宗教節日,祈禱者及遊人更多。哭牆分為兩部分,中間隔一柵欄,男女分開祈禱。

伊斯蘭教

麥加
沙烏地阿拉伯“麥加”是伊斯蘭第一聖地。
麥加麥加
麥加位於沙烏地阿拉伯西邊。是穆斯林每天朝拜的方向,也是570年,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出生地。麥加是伊斯蘭教石造聖堂的所在地,傳統認為是亞伯拉罕所建造的。麥加是每個穆斯林在一生中必須試圖朝聖的宗教中心。
麥地那
沙烏地阿拉伯“麥地那”是伊斯蘭第二聖地。
622年穆罕默德在麥加受當地人排擠而避往麥地那,並在當地成立最早的伊斯蘭教政權,麥地那成為穆斯林國家的第一個首都。遷徙於此後改名為“麥地那——納比”,意為“先知之城”,簡稱“麥地那”。
巴勒斯坦“耶路撒冷”是伊斯蘭教的第三聖地。
耶路撒冷是由Jeru(城市)和Salem(和平)兩個詞根組成,意思是“和平之城”。耶路撒冷同時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三大亞伯拉罕宗教(或稱“三大天啟宗教”)的聖地。

印度教

每年6月至11月,印度香客都前往西藏西南地區的開拉斯山和蔓薩羅瓦爾湖朝聖印度教濕婆神。曾經,中國只在西藏與印度北安恰爾邦的里普列克山口向印度香客開放朝聖線路。這條線路全程途經海拔5,800米左右的高原地帶,路險人稀,常年積雪,大部分路段無法通車。到了朝聖月份,印度香客們不得不跋涉20多天才能抵達朝聖地點,一般年齡較大或者體力不支的香客都無法完成。
經過中國和印度兩國政府的友好磋商,2014年9月,為進一步促進兩國交流,中方決定增開經乃堆拉山口的朝聖路線,以便利印度香客朝聖。雙方制定的中國——印度玄奘交流計畫,目的就是要重視中印兩大文明交流互鑒的盛景。
中國於2015年6月22日起對印度香客開放西藏自治區與印度錫金邦邊界的乃堆拉口岸,印度香客赴西藏朝聖的新路線將正式啟用。中國開放乃堆拉口岸後,印度香客可乘坐汽車途經西藏高速公路抵達山下,隨後用較短時間爬上山峰,朝聖之路將縮短到8至10天左右,節省了一多半時間。這樣一來,許多印度年老者和身體較差的香客也將有機會在有生之年前往聖地,實現朝聖的夙願。

重要意義

當神出於慈悲而採用人身,作為神人降臨人間時,這是無限意識的化現。無限意識總是作為無限意識保持著並發揮作用。因此,當阿瓦塔放棄他的人身時,他繼續無限地意識到他的造物界及其被造物,關注著他的繼續在心裡崇拜他的愛者。
他的關注表現在他一次次地化現為神,不僅僅是為了人類,也是為了那些全心全意地愛他並渴望看見他的人身化現的人。
當神離開肉身時,他對無限愛、憐憫、慈悲、權能的行使絲毫不會減弱。因此在神的墓地尋求幫助的任何人,都不僅能夠保證得到外在的好處,而且能夠獲得靈性的好處,因為他是在直接地向神尋求幫助。
當神在地球上行走時,那些親臨神身邊並感到他的在與愛的人,得到雙重的祝福。那些沒見過他的人身,卻感到他的愛和在的人,也是有福的;因為正如地球上有氣壓一樣,也存在著阿瓦塔的臨在的氣壓,這在神脫離人身後將延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這就是朝聖具有極大重要性的原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