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智利共和國)

智利(智利共和國)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智利共和國(西班牙語:República de Chile,英語:Republic of Chile),簡稱“智利”,位於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脈西麓。東同阿根廷為鄰,北與秘魯玻利維亞接壤,西臨太平洋,南與南極洲隔海相望,是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國土面積756715平方公里,智利共分為16個大區(Región),下設54個省(Provincia)和346個市(Comuna),首都聖地亞哥。智利全國總人口1996萬,其中城市人口占86.9%。

智利原為阿勞乾人馬普切人火地人印第安人居住地,16世紀初以前屬印加帝國。1535年西班牙人開始入侵,1541年起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10年9月18日成立執政委員會,實行自治。此後,智利人民在貝爾納多·奧希金斯的率領下開展反抗西班牙殖民統治的鬥爭。1817年2月同阿根廷聯軍擊敗西班牙殖民軍。1818年宣告獨立。1973年軍政府上台,1990年恢復代議制民主

智利是拉美經濟較發達的國家之一。礦業、林業、漁業和農業是國民經濟四大支柱。近年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國際經濟復甦乏力、本國經濟結構性問題影響,智利經濟發展面臨一定挑戰,智利央行預計2022年智利經濟成長1.5%。2022年國內生產總值3014億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5603美元,外貿總額2010億美元。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獨立前,獨立後,國會共和時期,軍人執政時期,發展新階段,地理環境,區域位置,地形地貌,氣候特徵,自然災難,自然資源,行政區劃,區劃,主要城市,國家象徵,國名,國旗,國徽,國樹,國花,國鳥,國歌,人口民族,人口,民族,政治,政體,憲法,議會,政府,司法,政黨,政要,經濟,資源,工業,農業,林業,畜牧業,漁業,旅遊業,財政金融,主要銀行,創新創業,對外貿易,對外投資,對外援助,外國資本,外國援助,著名公司,文化,文化語言,宗教,習俗,節日,軍事,交通運輸,公路,鐵路,空運,水運,社會,教育,醫療,文化藝術,科研,新聞出版,民生,外交,外交政策,對外關係,旅遊,景點,簽證,

歷史沿革

獨立前

智利原有居民是印第安人,16世紀處於從母系氏族父系氏族過渡階段。其中,北部的烏魯人、孔薩人和中部的阿勞坎人主要從事農業生產,兼營漁業,有的已能製造銅器和金銀器;南部的奧納人、雅甘人等靠漁獵為生。16世紀30年代,西班牙殖民者弗朗西斯科·皮薩羅征服秘魯以後,派他的夥伴阿爾馬格羅於1535年侵入智利。因遭印第安人襲擊,1538年逃回秘魯。1540年,皮薩羅又派巴爾迪維亞再次侵入智利,陸續建立聖地亞哥、康塞普西翁瓦爾迪維亞等城鎮,智利遂淪為西班牙殖民地。此後,印第安人繼續堅持戰鬥,其中間勞坎人長期控制著比奧比奧河以南的領土,智利初由秘魯總督管轄,1778年西班牙王室設定智利都督府和檢審庭,作為智利的最高統治機構。殖民統治時期,智利經濟以農業為主,生產小麥、玉米:畜牧業也占有重要地位。西班牙殖民者侵占大片土地,推行委託監護制,強迫印第安人從事農業勞動或採掘貴重金屬。他們使用各種手段搜刮財富,給當地人民造成嚴重災難。智利人民曾在1651、1655、1723、1766、1780年多次舉行起義。
1810年9月18日,聖地亞哥的土生白人推翻了殖民政權,成立獨立政府。1814年10月秘魯總督派兵前來恢復殖民統治。智利民族志士在奧希金斯領導下越過安第斯山,與聖馬丁的軍隊會合。1817年,這支軍隊在聖馬丁指揮下進軍智利,2月12日在查卡布科大敗西班牙殖民軍。同年,奧希金斯被推舉為智利最高執政官。1818年2月12日奧希金斯正式宣布智利獨立,成立共和國。

獨立後

智利獨立後,政權為土生白人地主所掌握。奧希主斯政府採取了一些進步措施,如取消貴族爵位,允許傳布新教,發展公立學校,鼓勵對外貿易等。引起地主階級和天主教會不滿。1823年奧希金斯被迫辭職,流亡秘魯。此後,由於不同政治派別之間的鬥爭,國家一度陷於動亂。1831年保守黨上台執政。1833年制定憲法,賦予總統以極大權力,以天主教為國教,鞏固了大地主階級的統治,開始了此後30年比較穩定的政治局面。
在這期間,保守黨政府鼓勵來自歐洲各國的移民,侵占印第安人的土地。開發阿塔卡馬和科金博銅礦,使智利成為世界重要的產銅國。礦產和糧食的出口增加,教育也有所發展。與此同時,大量英美資本投入硝石、銅礦開採業以及鐵路。1836~1839年間,智利進行了反對玻利維亞一秘魯聯邦的戰爭(桑塔·克魯斯,A)。
19世紀40~50年代,自由黨在自由派地主和礦業資本家支持下強大起來。1861~1891年自由黨執政期間。政府極力削弱天主教勢力,開發阿塔卡馬沙漠的硝石區。並改進了交通。英美資本進一步侵入,控制了鐵路和主要生產部門。1865~1866年,智利與秘魯厄瓜多玻利維亞結成同盟,進行了反對西班牙的戰爭。在南美太平洋戰爭中,智利吞併了秘魯的塔拉帕卡省和阿里卡省以及玻利維亞的安托法加斯塔地區。

國會共和時期

1891年,海軍軍官J.蒙特發動內戰,奪取政權。此後,地主階級聯合大進出口商通過國會控制政府,開始了所謂“國會共和時期”(1891~1920)。這個時期,智利經濟有所發展。1920年,自由聯盟候選人A.亞歷山德里·帕爾馬當選為總統。1925年,召開制憲會議,制定新憲法,規定選民直接選舉總統,實行政教分離,徵收累進稅,政府有權徵用私人財產。工人運動日益發展。1922年社會勞工黨改名為共產黨,並加入共產國際。1932年亞歷山德里·帕爾馬再次當選總統後,反民主傾向加劇,法西斯勢力日益猖獗。1936年,激進黨、共產黨、社會黨、民主黨和勞工聯盟組成人民陣線。激進黨在人民陣線支持下執政,塞爾達(1938~1942)、里奧斯·莫拉萊斯(1942~1946)和加夫列爾·岡薩雷斯·魏地拉(1946~1952)相繼任總統。前兩屆政府曾大力興辦學校,成立“生產開發公司”,發展民族工業,向農民貸款,發展對外貿易,與此同時,無產階級更加壯大。1941年國會選舉時,有18名工人代表被選入國會。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期,智利保持中立。1945年對軸心國宣戰。岡薩雷斯·魏地拉執政初期,曾吸收左翼人士入閣。1947年起,政策右轉,1948年頒布《保衛民主法》。1952年,卡洛斯·伊瓦涅斯·德爾·坎波當選總統後,繼續在外交上追隨美國
1958年,自由黨和保守黨支持豪爾赫·亞歷山德里·羅德里格斯當選總統。1960年,智利發生8.9級特大地震,給智利造成毀滅性的傷害。1964年,基督教民主黨領袖愛德華多·弗雷·蒙塔爾瓦當選總統後,迫於人民的壓力,曾對美資銅礦公司實行“智利化”(即合營);同時徵收地主的部分土地分配給農民。

軍人執政時期

1970年,左翼6個黨組成人民團結陣線,支持社會黨人阿連德·戈森斯當選總統。執政期間實行了一系列激進的經濟和社會改革。1973年9月11日軍人發動政變,推翻了阿連德政府。陸軍司令奧古斯托·皮諾切特任“軍人執政委員會”主席。進行了長達16年的軍政府統治。1989年,智利舉行差額選舉的總統大選,帕特里西奧·艾爾文·阿索卡爾獲勝,於次年接替皮諾切特出任總統。

發展新階段

1994至2000年間基督教民主黨人愛德華多·弗雷當選總統。2000年起社會民主黨人里卡多·拉戈斯·埃斯科瓦爾當選總統。2006年1月15日,前國防部長、單親媽媽米歇爾·巴切萊特在選舉中獲勝,當選該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
2010年1月11日,智利正式簽署加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協定,使其成為該組織第31個成員國,也是南美洲首個加入該組織的國家。
智利(智利共和國)
智利總統塞瓦斯蒂安·皮涅拉在競選活動上發表講話
2010年1月17日,智利反對派聯盟“爭取變革聯盟”候選人塞巴斯蒂安·皮涅拉以52%的得票率當選智利總統,成為智利52年來首位通過投票當選總統的右翼黨派總統。
2017年12月17日晚,智利選舉服務局宣布,根據對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99.62%選票的統計,前總統塞瓦斯蒂安·皮涅拉獲得54.57%的選票,當選下任智利總統。
此次選舉是自1990年智利軍政府“還政於民”以來舉行的第七次總統選舉。新總統於2018年3月11日就職。
2022年10月11日,當選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新成員,於2023年1月1日就任。

地理環境

區域位置

智利位於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脈西麓。南緯18度與57度,西經81.5度~68.5度之間。東同阿根廷為鄰,北與秘魯玻利維亞接壤,西臨太平洋,南與南極洲隔海相望。海岸線總長約1萬公里,南北長4352公里,東西最窄96.8公里、最寬362.3公里,是世界上地形最狹長的國家。智利國土面積756715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756253平方公里,島嶼面積373平方公里),在南美國家中居第七位。
智利(智利共和國)
智利行政區劃
南美洲的智利,它像一支又瘦又長的毛筆,從北到南長達4270公里。如果把它放在中國地圖中,就要從黑龍江省最北部一直伸到西沙群島。而國土東西之間的寬度平均只有180公里,不過相當於上海杭州的距離,僅為國土長度的二十四分之一,堪稱世界上領土最狹長的國家。

地形地貌

智利東為安第斯山脈的西坡,約占全境東西寬度的1/3;西為海拔300~2000米的海岸山脈,大部分地帶沿海岸伸展,向南入海,形成眾多的沿海島嶼;中部是由沖積物所填充的陷落谷地,海拔1200米左右。境內多火山,地震頻繁。位於智利、阿根廷邊境上的奧霍斯-德爾薩拉多峰海拔6885米,為全國最高點。全國有河流30餘條,較重要的有比奧比奧河等。主要島嶼有火地島奇洛埃島惠靈頓島等。
大致上智利可分三個區域:
北部多山,許多山峰在6000米以上。在安第斯山脈的兩條山脊之間是阿塔卡馬沙漠。這是地球上最乾燥的地方,往往終年無雨。過去這裡有硝酸礦被開發,當今是銅礦開採。這個地區較大的城市是安托法加斯塔(219000居民)及伊基克
中部氣候類似地中海氣候。這個區域土地非常肥沃,人口眾多。首都聖地亞哥(約五百萬居民)就在這裡。除此之外還有瓦爾帕萊索(港口,280000居民)和康塞普西翁(工農業中心,350000居民)是重要城市。智利阿塔卡馬沙漠附近的塔拉爾鹽湖南部人煙稀少,降雨極豐富。海岸前有許多島嶼。大陸南方有火地島,智利和阿根廷各占一半。火地島前的一個島上的合恩角是智利和南美洲的最南點。
從西向東首先是一條狹窄的海岸,然後是山脈,然後是比較寬的高原。在中部這個高原很肥沃,可以被用作耕地和牧場。智利和玻利維亞和阿根廷的邊界線是安第斯山脈的東山脊。
除此之外太平洋中的胡安·費爾南德斯群島復活節島也屬智利。

氣候特徵

由於國土橫跨38個緯度,而且各地區地理條件不一,智利的氣候覆雜多樣包括多種形態,使得很難用一句話總結智利全國的氣候狀況。氣候可分為北、中、南三個明顯不同的地段:北段主要是沙漠氣候;中段是冬季多雨、夏季乾燥的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南為多雨的溫帶闊葉林氣候。按照柯本氣候分類法,在智利國境內至少包括了七種主要的氣候亞類型,包括有北部的沙漠到東部和東南部的高山苔原冰川,復活節島上的濕潤亞熱帶性氣候,智利南部的海洋性氣候以及智利中部的地中海氣候。全國大多數地區有四個季節:夏季(12月至2月),秋季(3月至5月),冬季(6月至8月)和春季(9月至11月)。
智利(智利共和國)
冰川

自然災難

世界上最乾燥的地區之一,智利的阿塔卡馬(Atacama)沙漠於2015年4月1日,遭遇一場罕見猛烈暴風雨的襲擊。暴風雨引發的洪水已致24人遇難,140人失蹤。洪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橫掃山谷,掩埋山莊,摧毀建築,將機車裹挾著帶出好幾千米。根據路透社訊息,智利總統米歇爾·巴切萊特(Michelle Bachelet)稱需耗費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3億)來修復洪水和塌方所造成的損失
1960年5月22日,智利南部瓦爾迪維亞發生9.5級地震,是有科學記錄以來震級最高的地震。地震引發海嘯,波及菲律賓東部沿海。地震和海嘯約造成2000人死亡,200萬人受災。
2020年5月22日,智利各界舉辦不同形式的活動,紀念瓦爾迪維亞9.5級大地震60周年。

自然資源

智利有著富饒的礦產資源,特別是硝石和銅礦曾先後在智利經濟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6世紀智利發現金礦,17世紀發現銀礦,18世紀發現銅礦,此後智利礦業不僅在拉美,甚至在世界上也都占有重要地位。
智利(智利共和國)
塔拉爾鹽湖
銅礦業是智利經濟的重要支柱。2011年智利銅的儲量達1.5億噸左右,占世界儲量的近30%,排名第一位,大大超過排名其後的秘魯(12%)、墨西哥(7%)、美國(7%)和中國(6%)。其中,智利國家銅公司擁有的儲量約為10%。銅的生產占世界產量的三分之一,2010年產量達到540萬噸,遠遠超過秘魯、美國、中國、俄羅斯和澳大利亞,這些國家產量占世界產量比重都不足10%。智利的銅資源絕大多數集中在中、北部的斑岩型銅—鉬—金礦化帶中,走向南北延續2000多公里,北起安第斯高原山脈向南延伸到中部聖地亞哥以南的海岸山脈,再向東延伸到接近阿根廷邊界。礦帶相當於智利領土長度的二分之一,位於秘魯—智利—阿根廷安第斯斑岩銅礦帶。智利共有礦床400多個,其中大型和超大型礦床10多個,如世界馳名的丘基卡馬塔(Chuquicamata)礦、厄爾特尼思特(El Teniente)礦、厄爾薩爾瓦多(El Salvador)礦、安迪納(Andian)礦、埃斯貢地達(Escondida)礦、洛斯布隆塞斯(Los Bronces)礦等。礦床覆蓋岩層較薄,水文地質條件好,易采易選。礦石含銅量較高,銅品位在0.55~5%之間,平均品位為0.94%。
智利硝石儲量,智利是世界上唯一生產天然硝石的國家,主要產在北方的阿塔卡馬沙漠地區。自從發現硝石,這塊荒漠就成為智利歷史上最富庶的地區。智利的硝石礦分布區域十分廣闊,在沿海高原後面,秘魯邊界與安托法加斯塔省之間,硝石礦帶長750多公里,寬25~30公里。在離地面0.5~2米的地下,埋藏著1~3米厚的硝石層。硝石是提煉氮、鉀、鈉、硫等肥料及碘元素的天然原料,也是軍事工業必不可少的原料。此外,在煉銅時加入一定比例的硝石可以使銅的純度提高。
根據智利古斯塔夫·拉戈斯天主教大學礦業中心2012年的研究報告,世界已探明鋰礦儲量在400萬噸至3000萬噸之間,而總儲量在800萬噸至5600萬噸之間,而智利儲量約占世界總量17.8%。2011年澳大利亞才取代智利成為鋰礦產量最大的國家(產量6.2萬噸)。智利退居世界第二位,產量為5.9萬噸,占世界總產量37%。智利鋰礦藏主要集中在北部的塔拉帕卡, 安托法加斯塔和阿塔卡馬等大區,共有約60個鹽湖和鹹水湖。Atacama鹽湖面積280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知名的最大鹽湖,估計儲量為4000萬公噸,其餘6600平方公里的鹽湖面積從0.5平方公里至253平方公里不等,這些鹽湖大部分沒有進行系統的勘探。
智利還是第一大錸生產國,第三大鉬生產國,第七大銀生產國和第十四大金生產國,隨著一個投資90億美元的金礦投產,智利很快將躋身十大產金國之列;在非金屬礦產方面,智利在碘的生產中排名世界第一。
除上述礦產外,智利還有鐵、煤、、鋅、、水銀和石油等礦藏。尤其是鐵礦石,其品位很高(含鐵量在60%以上),可以跟瑞典鐵礦石媲美。

行政區劃

區劃

智利共分為16個大區(Región),下設54個省(Provincia)和346個市(Comuna)。大區主席和省長由總統任命,市長由直接選舉產生,任期4年,可連任。各大區名稱如下:阿里卡和帕里塔戈塔(第十五大區)、帕拉帕卡(第一大區)、安托法加斯塔(第二大區)、阿塔卡馬(第三大區)、科金博(第四大區)、瓦爾帕萊索(第五大區)、解放者奧希金斯將軍(第六大區)、馬烏萊(第七大區)、比奧比奧(第八大區)、阿勞卡尼亞(第九大區)、洛斯·理約斯(第十四大區)、洛斯·拉格斯(第十大區)、伊瓦涅斯將軍的艾森(第十一大區)、麥哲倫(第十二大區)、聖地亞哥首都大區

主要城市

聖地亞哥
聖地亞哥·德·智利(西班牙語:Santiago de Chile),是智利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人口668.36萬,南美洲第五大城市。位於國境中部,坐落在馬波喬河畔,東依安第斯山,西距瓦爾帕來索港約100公里。夏季乾燥溫和,冬季涼爽多雨霧,碧波粼粼的馬波喬河從城邊緩緩流過,終年積雪的安第斯山仿佛一頂閃閃發光的銀冠,天然山水給增添了動人的風韻。聖地亞哥市所在的地區夏季(10月至次年3月)氣溫並不太熱,最熱的1月份平均溫度是20℃左右;冬天也不太冷,最冷的7月份平均溫度也有8℃左右。
聖地亞哥是一個由多個市鎮構成的城市,雖均屬聖地亞哥首都大區管轄,嚴格上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市政機構;大部分市鎮位於聖地亞哥省境內,其中最核心的市鎮亦稱為“聖地亞哥”。聖地亞哥雖是智利首都,但智利國會卻設於該市以西120公里的海濱城市瓦爾帕萊索。聖地亞哥是智利工業與金融中心,城市貢獻了智利全國45%的GDP。
瓦爾帕萊索
南美洲太平洋東岸重要海港,智利阿空加瓜區(第五大區)和瓦爾帕萊索省首府。位於瓦爾帕萊索灣南岸,東南距聖地亞哥約130公里。人口80.3萬(2010)。始建於1536年。屢遭海盜、風暴、大火、地震毀壞,現市區大多為1906年地震後重建;港灣開闊,築有堅固的防波堤以及現代化的港口設施。智利最大貿易港,其中輸入占全國進口總值的半數以上。工業約占全國五分之一,有紡織、金屬加工、化工、煉油、製糖、服裝、製革、油漆等。氣候宜人,風景秀麗,為旅遊勝地。有多所大學和博物館。
橫貫安第斯山國際鐵路的西部終端站,與首都電氣火車相通。城市居民多為歐洲移民尤其是英德法意移民的後裔,城市同時也是智利國民議會、智利文化部和智利海軍司令部的所在地。
康塞普西翁
康賽普西翁是智利比奧比奧大區的首府,大康賽普西翁地區的中心。始建於1550年。屢遭地震、海嘯破壞,屢遷城址,1754年遷現址。周圍農產豐富,水力資源充足。附近產煤,煤礦占全國的90%以上,為國家重要工商業中心之一。農業發達,是葡萄酒和穀物的貿易中心。工業有紡織、麵粉、製革、玻璃、陶瓷、製糖、鋼鐵、造紙、煉油等。有鐵路通聖地亞哥。設有康塞普西翁大學。交通十分便利。
智利共和國(英語:The Republic of Chile;西班牙語:República de Chile)簡稱智利。
智利國旗啟用於1817年10月18日,國旗呈長方形,長寬之比為3:2。旗面由藍、白、紅三色組成。上半部左角為藍色正方形,其中央繪有一顆白色五角星。右側為白色長方形。下半部為紅色長方形。白色部分等於紅色部分的2/3。紅色象徵為了智利的獨立和自由,為了反抗西班牙殖民軍的統治,在蘭卡瓜英勇犧牲的烈士鮮血。白色象徵安第斯山高峰的白雪。藍色象徵海洋。智利國旗是在獨立之初,以美國星條旗為本而設計的。紅色代表為脫離西班牙而流的鮮血。藍色代表智利的天空與海洋顏色,正方形據說是取自印第安徽章。白色是安地斯山的雪。星星指南天光輝的星星,表示國家統一。
智利國徽為五角星象徵光明照耀前進的道路。頂端藍、白、紅三根鴕鳥羽毛代表特有的美洲鴕鳥;左側是安第斯山地區特有的棕鹿;右側是安第斯山禿鷹;底部的戈比愛野百合花象徵人民爭取獨立自由的民族精神;白色飾帶上為1810年反抗西班牙殖民統治的鬥爭口號:“依靠公理和武力”。
智利(智利共和國)
智利國徽
阿勞烏卡利亞松是世界稀有樹種,有“黑色金字塔”之稱。別名有諾福克南洋杉、小葉南洋杉。樹形端正,有樹脂,樹幹通直。樹皮略灰色,裂成薄片狀。樹冠塔形。大桂平伸,長達15米;小枝幹展或下垂;側校常成羽狀排列,下垂。葉二型。
智利(智利共和國)
智利國樹
智利國花是“科皮烏埃”(COPIUE),又名“紅鈴蘭”。該花是一種野生百合花,花期長達8個月,花朵多為紅色,還有藍色和白色的。此花在智中、南部地區隨處可見,深受智利人的喜愛。傳說,此花以前只有藍色白色兩種,智土著人阿拉烏乾人為反對西班牙殖民者的統治和壓迫揭竿而起,同殖民軍進行了英勇的鬥爭,後來起義的幾萬名將士全部戰死疆場,起義失敗的第二年春天鮮紅的科皮烏埃花開遍了英雄們戰死的戰場,智利人就視此花為英雄們的英靈,從而將此花作為智國花。

國鳥

智利國鳥為“孔多爾”(CONDOR),是一種安第斯山禿鷹,它長年棲息在海拔數千米的安第斯山脈,屬食肉鷹鷲猛禽類。它體大、兇猛,多呈深灰色,飛行高而快,壽命也長。智利國徽、軍徽上都有它的圖案,作為智捍衛祖國的力量、勇氣和決心。

國歌

《親愛的祖國》
歌詞大意:流血的鬥爭已經平靜,昨天的暴君成了弟兄;過去遭受的奴役和凌辱,已經在戰場上洗清。長期遭受重重迫害的奴隸,今天享受自由和勝利,自由是勇士們留下的遺產,它使被奴役的人們獲得權力。

人口民族

人口

智利全國總人口1996萬,其中城市人口占86.9%。白人和印歐混血種人約占89%,印第安人約占11%。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在印第安人聚居區使用馬普切語。15歲以上人口中信仰天主教的占67%,信仰福音教的占15%。

民族

白人和印歐混血種人約占89%,印第安人約占11%。南部阿勞卡尼亞大區印第安人比較集中。
大約19世紀上半葉華人到達智利,華人華僑人數一直較少,在當地影響較小。在智利華人華僑中,老華僑一半經營中餐館,新華僑以從事進出口貿易、零售業為主,有少部分華僑在當地企業工作。

政治

政體

智利實行單一總統制,自軍人“還政於民”以來,智政局保持穩定。中左政黨聯盟連續執政20年,歷經四屆政府。2010年1月,中右翼聯盟總統候選人皮涅拉在大選第二輪投票中當選總統,於2010年3月11日就職,任期4年。因2010年2月27日智中南部地區發生特大地震,皮就職後重點開展災後重建工作,同時加大對民生的投入。2011年以來,頻繁發生遊行示威活動,要求改革政治、教育、財稅制度,皮涅拉民意支持率下挫。2012年10月,中右翼執政聯盟在市政選舉中失利。2017年12月,中右翼聯盟“智利前進”候選人、前總統皮涅拉贏得大選,於2018年3月就職。皮上任後,積極推進政治民主改革,出台提振經濟舉措,實行多元、務實的對外政策。智經濟社會形勢總體保持穩定。

憲法

現行憲法於1981年3月11日生效,後經過1989年、1991年、1993年、2005年四次修改。憲法規定,總統是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2005年修憲將總統任期改為4年,並取消了終身參議員和指定參議員。
2019年,智各界就推動制定新憲法達成一致。2020年10月,智制憲公投以壓倒性多數獲得通過。2022年9月,新憲法草案在公投中未獲通過。12月,朝野各方經長時間協商就重啟制憲進程達成一致。2023年5月,智利舉行制憲委員會選舉。12月17日,新憲法草案再度在公投中被否決,博里奇總統宣布任內不再啟動新一輪制憲進程。

議會

國民議會(Congreso Nacional)實行參、眾兩院制。議會由直接選舉的50名參議員、155名眾議員組成。參議員任期8年,每四年改選其中1/2;眾議員任期4年。1973年軍事政變後議會被解散,1990年3月11日恢復。現任參議長為胡安·安東尼奧·科洛馬(Juan Antonio Coloma),眾議長為里卡多·西富恩特斯(Ricardo Cifuentes),於2023年7月當選。主要黨派在議會中所占席位如下:
智利(智利共和國)
總統府

參議院
眾議院
智利我們行
24
53
新社會契約
18
37
尊嚴制憲
5
37
基督教社會陣線
1
15
人民黨
0
6
此刻的尊嚴
0
3
綠色生態黨
0
2
其它
2
2
總計
50
155

政府

智利本屆政府於2022年3月11日組成,共設24個部委。主要成員有:內政部部長卡羅琳娜·托阿(Carolina Tohá,女),外交部部長阿爾韋托·范克拉韋倫(Alberto van Klaveren),國防部部長瑪雅·費爾南德斯(Maya Fernández,女),財政部部長馬里奧·馬塞爾(Mario Marcel),政府秘書部部長卡米拉·巴列霍(Camila Vallejo,女),經濟、發展和旅遊部部長尼古拉斯·格勞(Nicolás Grau)。

司法

智利司法獨立。全國設最高法院、17個抗訴法院和1個軍事法庭。最高法院院長鬍安·愛德華多·富恩特斯·貝爾馬爾(Juan Eduardo Fuentes Belmar),2022年1月6日任職。1999年成立檢察院,國家檢察長為安赫爾·瓦倫西亞(Ángel Valencia)。

政黨

實行多黨制,主要政黨分為新興左翼、中左翼和中右翼三大陣營。
1、新興左翼執政聯盟“尊嚴制憲”(Apruebo Dignidad, AD):由新興左翼聯盟“廣泛陣線”和左翼聯盟“尊嚴智利”組成,2020年,兩大聯盟宣布結盟參加2021年地方和制憲大會代表選舉,並於2021年7月推選博里奇作為聯盟唯一候選人參加大選。
(1)廣泛陣線(Frente Amplio,FA):成立於2017年。現由社會融合黨、民主革命黨、團結運動等5個左翼政黨和社會運動組成,主張社會公平,消除貧富分化,改善公共服務和戰略行業國有化。
(2)尊嚴智利(Chile Digno,CD):成立於2017年。由智利共產黨、地區主義社會綠黨和人道主義行動黨等組成。智利共產黨(Partido Comunista,PC)成立於1912年。黨員4.7萬人。原名社會主義工人黨,1922年改為現名。1970—1973年與社會黨等聯合執政。1979年提出“人民造反”路線,要求立即結束軍政權。1983年同社會黨阿爾梅達派等組成“人民民主運動”。1985年被憲法法庭宣布為非法。1990年10月恢複合法地位。2010年首次進入國會。現任黨主席勞塔羅·卡蒙納(Lautaro Carmona),總書記芭芭拉·菲格羅亞(Bárbara Figueroa,女)。
2、中右翼反對派聯盟“智利我們行”(前身為“智利前進”):由民族革新黨和獨立民主聯盟等組成。
(1)民族革新黨(Renovación Nacional,RN):1987年2月由右翼的民族聯盟、獨立民主聯盟和全國勞動陣線合併而成。後獨立民主聯盟脫離該黨。黨員7.7萬人。主張維護和發展西方文明和歷史傳統,建立“以人為中心,充分尊重個人自由”的社會。2018年,該黨領袖皮涅拉當選總統。現任黨主席羅德里戈·加利萊亞(Rodrigo Galilea)。
(2)獨立民主聯盟(Unión Demócrata Independiente UDI):成立於1983年。黨員8萬。由獨立人士和1979年成立的“新民主”組織組成。主張多元民主和權力下放,實施私有制基礎上的市場經濟。現任黨主席哈維爾·馬卡亞(Javier Macaya)。
3、中左翼陣營:曾由基督教民主黨、社會黨、爭取民主黨、社會民主激進黨等中左翼政黨組成“爭取民主聯盟”,2013年4月吸納共產黨等加入,成立“新多數聯盟”,後於2018年解散。2021年大選期間,社會黨、爭取民主黨、社會民主激進黨等組成“民主社會主義联盟”。
(1)基督教民主黨(Partido Demócrata Cristiano,PDC):成立於1957年。黨員10.8萬。基督教民主黨國際成員。主張實現真正的基督教主義,建立民主制度,尊重人權,與不同思想派別共處。該黨在智民主化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領導人艾爾文、弗雷先後擔任後軍政府時代第一、二任民選總統。現任黨主席阿爾韋托·溫杜拉加(Alberto Undurraga) 。
(2)社會黨(Partido Socialista,PS):成立於1933年。黨員約10.9萬。智利議會第一大中左翼政黨。社會黨國際成員。曾長期自稱為馬克思主義黨,蘇聯解體後把黨的發展目標改為民主社會主義,主張建立一個自由、民主、人道的社會。1970年至1973年與共產黨等組成“人民團結”政府,該黨領導人阿連德任總統。1979年發生分裂。1989年12月阿拉特和阿爾梅達兩大派宣布聯合。1989年、1993年和1999年與爭取民主黨、基民黨等結盟參加大選獲勝。現任黨主席保利娜·沃達諾維奇·羅哈斯(Paulina Vodanovic Rojas,女)。
(3)爭取民主黨(Partido por la Democracia,PPD):成立於1987年。黨員8.4萬。社會黨國際成員。其主張與社會黨基本相同,但更為自由化。對內主張積極推動憲法改革,根除軍政府建立的法制體系。對外主張以國際主義、人道主義、和平主義和拉美主義原則同世界各國建立外交、貿易和文化關係。2000年至2006年,黨領袖拉戈斯擔任總統。現任黨主席娜塔莉亞·皮耶爾真蒂利 (Natalia Piergentili,女)。
(4)社會民主激進黨(Partido Radical Social Demócrata,PRSD):成立於1863年。黨員約9萬。社會黨國際成員。其前身為激進黨。1987年激進黨內發生分裂,原副主席安塞爾莫·蘇萊等另組社會民主激進黨。1992年兩黨合併定為現名。其意識形態來源於歐洲社會民主主義和拉美改良主義,主張在人道主義原則基礎上建立自由和民主的社會。現任黨主席萊昂納多·庫維略斯·拉米雷斯(Leonardo Cubillos Ramírez)。

政要

加夫列爾·博里奇:總統。1986年2月11日生於智利麥哲倫-南極大區首府蓬塔阿雷納斯市。畢業於智利大學法學系。2012年任智利大學學生聯合會主席,2014、2018年兩度當選眾議員。2021年12月當選總統,2022年3月11日就職。

經濟

智利(智利共和國)
智利貨幣
拉美經濟較發達的國家之一。礦業、林業、漁業和農業是國民經濟四大支柱。1974年皮諾切特政府執政後實行經濟改革,調整產業結構,全面開放市場,拓展全方位自由貿易。智利經濟多年保持較快增長,其綜合競爭力、經濟自由化程度、市場開放度、國際信用等級均為拉美之首,被視為拉美經濟發展樣板。近年來,受新冠疫情、國際經濟復甦乏力、本國經濟結構性問題影響,智利經濟發展面臨一定挑戰,智利央行公布2022年智利經濟增速為2.4%,2023年預計零增長。
2022年主要經濟數據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
3014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15603美元
外貿總額
2010億美元
通貨膨脹率
12.8%
失業率
7.9%
外匯儲備
391億美元
外債餘額
2333億美元
貨幣名稱
比索(peso)
匯率
1美元=901比索(2024年1月)

資源

智利礦藏、森林和水產資源豐富。以盛產銅聞名於世,素稱“銅之王國”。銅儲量、產量和出口量均為世界第一,已探明蘊藏量達2億噸以上,約占世界儲藏量的1/3。鐵蘊藏量約12億噸,煤約50億噸。此外,還有鋰、錸、硝石、鉬、金、銀、鋁、鋅、碘、石油、天然氣等。盛產溫帶林木,木質優良,是拉美第一大林產品出口國。漁業資源豐富,是世界上人工養殖三文魚和鱒魚的主要生產國。 
智利(智利共和國)
銅礦

工業

智利主要工業部門有:食品加工、飲料、紡織服裝、製革、木材加工、造紙、石油化工、橡膠塑膠、玻璃、鋼鐵、家用電器、交通運輸工具、金屬製品、建材和非電力機械等。近年來電訊業發展迅速。多為出口型企業。工業品出口占出口總值的比重逐年增加,近年來一直占據首位。工礦業是重要支柱。近年來主要工礦業產品產量如下: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銅(萬噸)
529.4
545.5
577.6
578.3
579.
557.2
558
金(噸)
43.9
48.6
48.5
-
-
-
-
銀(噸)
1268.7
1150.7
1217.8
-
-
-
-
鉬(萬噸)
3.62
3.02
3.87
4.87
5.25
5.65
-

農業

2016/2017年智利主要農作物播種面積68.46萬公頃。近年來主要農產品產量如下(單位:萬噸):

2011/12年
2012/13年
2013/14年
2014/15年
2015/16年
2016/17年
小麥
121.3
147.47
135.81
148.23
173.19
134.95
燕麥
45.08
68.04
60.99
42.11
53.31
71.31
大麥
7.59
7.96
8.24
4.96
10.83
9.55
水稻
14.98
13.03
13.49
16.36
17.4
12.79
玉米
149.33
151.85
118.61
153.88
117.45
106.26
土豆
109.34
115.9
106.13
96.05
116.6
142.65
智利主要水果有蘋果、葡萄、車厘子、油梨、藍莓、李子、桃、梨等。水果種植面積超過34萬公頃,年產量約500萬噸。

林業

智利森林覆蓋面積約2500萬公頃,約占國土面積32%。主要樹種是輻射松(54%)和桉樹(29%),主要林產品為木材、紙漿、紙張等。

畜牧業

智利牧場面積約12.9萬平方公里。牛肉年產量約為21.2萬噸,豬肉535萬噸,禽類76.5萬噸,牛奶22.45億升。

漁業

智利海產品捕撈量為443.5萬噸,其中魚類342.8萬噸,貝類58.9萬噸,藻類41.8萬噸。

旅遊業

全國有旅行社1246家,其中33.3%在首都大區,19.3%在瓦爾帕萊索,星級酒店、賓館、別墅等住宿設施4126家。外國遊客主要來自巴西、阿根廷等周邊國家,北美和歐洲。

財政金融

近年智利中央政府財政收支情況如下(單位:億比索):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收入
38319.78
41000.52
45717.15
46471.54
支出
35698.21
38690.73
41293.45
44136.7
差額
2621.57
2309.79
4423.7
2334.84

主要銀行

智利銀行:成立於1893年,2013年資產總額22.84萬億比索。

創新創業

智利政府不僅在電信領域積極投資(占GDP的0.9%),其監管機構Subtel根據服務質量監測結果,提供運營商在服務質量上的表現的相關詳細信息。這能推動創新,其原因是如果終端用戶不需要擔心網路聯接許可權或質量,就將聚焦於利用網際網路創造價值。
由於智利整體成熟的寬頻基礎設施和高質量的服務,智利政府通過建立“智利矽谷”,使智利躍升為拉美的創新中心。這是政府加速器項目,每年扶持100家新成立的公司。該項目旨在建立一個推動創新的生態系統,共有來自60多個國家的800多家新公司加入了該項目,促進了“智利矽谷”的崛起。創新的成果在電子醫療領域凸顯。例如,創新是ClickMedix、Medko和MedSensation等公司的成立之本。這些公司開發出了patientreceive遠程醫療解決方案,幫助病人聯繫到正確的醫生,並實現自我診斷。這些創新得到了政府和ICT行業的投資,這也正是智利在國家聯接指數排名靠前的原因。

對外貿易

智利經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0%左右。實行統一的低關稅率(2003年起平均關稅率為6%)的自由貿易政策。目前同世界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關係。智利海關數據顯示,2017年智利進出口總額1258.61億美元,其中出口額659.25億美元,進口額599.36億美元。
近年來智利同主要貿易對象雙邊貿易情況如下(單位:億美元):
智方進出口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中國
329.69
313.26
293.51
287.98
313.29
427.5
409
440.9
656
670
美國
247.17
222.07
192.24
177.48
206.71
241.56
234.57
196.88
294
352
巴西
96.29
97.14
80.39
76.48
95.07
102.37
88.08
73.12
177
150
參考資料:
智方出口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中國
191.08
182.20
163.61
162.96
179.48
268.7
262
287.5
394
445
美國
96.80
87.21
82.87
81.60
96.70
108.48
106.55
96.13
150
144
日本
75.49
77.60
54.79
50.35
57.65
66.82
61.85
60.35
72
73
巴西
45.34
40.39
31.31
28.91
38.29
34.42
31.63
30.22
45
47
參考資料:
智方進口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中國
138.61
131.06
129.90
125.02
133.81
158.8
147
153.4
262
225
美國
150.37
134.86
109.37
95.88
110.01
133.08
128.02
100.75
152
208
巴西
50.95
56.75
49.08
47.57
56.78
67.81
56.45
42.9
77
103
阿根廷
41.44
30.60
26.66
25.25
29.04
33.25
34.68
32.83
48
59
參考資料:
(資料來源:智利海關、中國海關)

對外投資

對外投資活動始於20世紀70年代。90年代以來智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一批大型企業和跨國公司為開拓國外市場和爭取有利發展環境,開始在厄瓜多、阿根廷、墨西哥、秘魯和巴西等周邊國家投資。根據智利外交部經濟總司報告,目前智利超過1000家企業在海外投資項目達2500個,分布於全球70多個國家。

對外援助

據智利外交部國際合作署統計,主要受援對象為拉美和加勒比國家。

外國資本

根據智利央行數據,2022年智利吸引外國直接投資171.05億美元。

外國援助

據智利外交部國際合作署統計,對智提供合作項目援助的主要國家有德國、日本、西班牙等。國際組織主要包括歐盟、聯合國和美洲國家組織等。援助項目涉及環境保護、能源開發、國家建設、公共管理、科技創新等領域。

著名公司

智利國家銅公司(Corporacion Nacional del Cobre de Chile,簡稱CODELCO):成立於1976年4月1日,是全球最大的銅生產企業之一,經營銅礦的開發、開採、提煉、加工及銷售等。
智利化工、礦業公司(Sociedad Quimica y Minera de Chile S.A.,簡稱SQM):成立於1968年,經營化肥、化工產品、碘、鋰的生產及銷售。
智利鉬金屬公司(Molibdenos y Metales S.A.,簡稱Molymet):成立於1975年,是世界上鉬的主要生產企業,占有全球約1/3的市場份額,從事鉬及相關產品的生產及銷售。
南美船運公司(Compania Sudamericana de Vapores S.A.,簡稱CSAV):成立於1872年,拉美最大的船運公司,經營船運及相關配套服務。

文化

文化語言

智利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在印第安人聚居區使用馬普切語,主要外國語為英語。

宗教

智利全國15歲以上人口中信仰天主教的占67%,信仰福音教的占15%。

習俗

智利人十分重視見面時的問候理解,他們與客人第一次見面時,多要握手致意,熟悉的朋友還要熱情擁抱和親吻。一些上了年紀的人見面,還習慣行舉手禮或脫帽禮。禁忌和西方幾乎一樣,一些人認為13這個數字不吉利,喜歡數字7。

節日

節日
時間
1月1日
3月21日
5月1日
海軍節
5月21日
7月16日
8月15日
獨立日(國慶日)
9月18日(1980年)
陸軍節
9月19日
聖母受孕節
12月8日
12月25日

軍事

智利(智利共和國)
武裝部隊
武裝部隊分為陸、海、空三個軍種。總統為武裝力量最高統帥,通過國防部對全軍和武警實施行政領導和作戰指揮。國家安全委員會是國家安全事務的最高決策機構。國防部長由文人擔任。下轄的國防參謀部是國防諮詢機構,負責協調和制定三軍的作戰、訓練、情報、軍事預算和軍購等事宜。國防部長和國防參謀長均無權調動和指揮軍隊,由各軍種司令直接領導和指揮部隊。實行志願兵與義務兵相結合的兵役制,陸、空軍士兵服役期為12個月,海軍士兵服役期為18個月。
陸軍3.5萬人,海軍1.63萬人,空軍0.78萬人。

交通運輸

公路

智利公路交通便利,以聖地亞哥為中心,全國公路貫通南北,總長約10萬公里。其中,泛美公路長達3600公里。在智利所有公路中,柏油路占近四分之一,其餘為土路或碎石渣路。智利北部公路與秘魯和玻利維亞連結,通往秘魯的公路條件較好。東部有多條公路穿越安第斯山與阿根廷相連,最重要的公路是通過解放者關口的中部公路,但通道易受降雪等氣候條件影響。

鐵路

智利鐵路總長4032公里,線路從智利中部首都大區運行至第八大區。2019年,智利國家鐵路公司(EFE)全國客運量為5100萬人次,貨運量1957萬噸。2020年貨運量2450萬噸。目前,智利尚無高速鐵路。智利中部和北部地區部分礦業企業建設自有支線鐵路。智利北部鐵路通往玻利維亞,運輸條件較差,運力較小。首都聖地亞哥捷運1975年開始啟用,目前有六條捷運,線路全長140公里,客運量230萬人次/日,最高客運量258萬人次/日。第五大區瓦爾帕萊索捷運全長43公里,2005年開始運營,客運量1700萬人次/年。第八大區比奧城鐵(BIOTREN)於1999年投入運營,全長67公里,有25站,目前客運量2萬多人次/日。

空運

智利全國共有5家航空公司,6個國際機場。國內航線年客運量約1500萬人次,貨運量約3.5萬噸。國際航線客運量1100萬人次,貨運量36.6萬噸。全國有大小機場325個,主要國際機場有首都的阿圖羅·梅里諾·貝尼特斯機場和北部阿里卡市的查卡柳塔機場。

水運

智利貨物水上運輸主要以海運為主。據智利海洋和港口商會統計,2020年1月-11月,智利海運總量1.06億噸,美洲和亞洲是最重要的目的地。智利全國有27個重要港口,北部港口以礦產品運輸為主,中部港口多運載各類固體和液體散貨以及雜貨。多數港口為多功能型,可承擔貨櫃、固液體散貨的裝載,部分私人港口僅提供礦石和硫酸等特定貨物的裝卸服務。
智利的主要港口有:(1)瓦爾帕萊索(Valparaíso),位於智利中部,為智利第一大貨櫃港口,拉美第十三大貨櫃港口,陸地面積36.1公頃,最大吃水深度6.2-11.4米,年吞吐量1089萬噸,主要貨種為貨櫃和雜貨。(2)聖安東尼奧(San Antonio),位於智利中部,智利最大港口,海區面積189公頃,陸地面積82公頃,最大吃水深度6.28-12.42米,年吞吐量1320萬噸。主要貨種為貨櫃、雜貨和散貨。(3)阿里卡(Arica),位於智利北部,海區面積40公頃,陸地面積36.8公頃,最大吃水深度2.8-10米,年吞吐量213萬噸,主要貨種為貨櫃、雜貨和散貨。(4)伊基克(Iquique),位於智利北部,海區面積為148.54公頃,陸地面積33公頃,最大吃水深度9.2-11.25米,年吞吐量223萬噸,主要貨種為貨櫃、雜貨和散貨。
智利(智利共和國)
港口

社會

教育

智利實行12年義務基礎教育。中等學校分為兩種:一種是科學-人文學校,即普通中學,學生畢業後絕大部分報考大學;另一種是技術-職業學校,分工業、商業、技術和農業等門類。從這類學校畢業的學生既可參加工作,也可升大學。全國有各類教育機構1.08萬所,其中高等教育院校298所,職業學校82所,技術培訓中心156個。著名大學有:智利大學、智利天主教大學、聖地亞哥大學。人均受教育時間為9.25年。在校學生人數約465.52萬,其中中學生104.42萬,大學生112.71萬。15歲以上人群的識字率為98.6%(男性98.5%,女性98.6%)。

醫療

智利的醫療保險體系相對完善,已形成公私結合和以公立為主的醫療及醫療保險體系。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11年智利全國醫療衛生總支出占GDP的7.1%,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人均醫療健康支出1478美元。2006~2013年間,平均每萬人擁有醫生11人、護理和助產人員2人;2006-2012年間,平均每萬人擁有醫院床位21張。

文化藝術

拉美文化藝術水平較高的國家之一。全國有圖書館1999家,總藏書量為1790.7萬冊。有電影院305家。首都聖地亞哥是全國文化活動中心,有25個美術館。1945年,女詩人加夫列拉·米斯特拉爾獲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第一個獲此獎的南美作家。1971年,詩人巴勃羅·聶魯達獲諾貝爾文學獎。

科研

智利主要科研機構有科學院、全國科學技術研究委員會和核能委員會。科學工作者人數占全國總人數的3.68%,居拉美第四位。

新聞出版

主要報紙有:《信使報》,1827年創刊,發行量平日13萬份,星期六18萬份,星期日31萬份;《三點鐘報》,1950年創刊,發行量平日18萬份,周末23萬份;《二點鐘報》(晚報),1931年創刊,發行量4萬份;《最新訊息報》,1902年創刊,發行量15萬份;主要雜誌有:《事件》,1971年創刊,發行量3萬份;《新情況》,1976年創刊,發行量2.5萬份;《今日》,1977年創刊,發行量3萬份。
主要通訊社為私營的環球通訊社。
主要有國家電台、合作電台、波塔萊斯電台、農業電台和礦業電台等。
電視台9家,其中影響較大的是國家電視台(7頻道)、智利大學電視台(11頻道)、天主教大學電視台(13頻道)、大視野電視台(9頻道)和瓦爾帕萊索天主教大學電視台(5頻道)。

民生

據聯合國計畫開發署2021年報告,智利人類發展指數為0.855,為拉美地區最高。人口普查顯示,智最近10年人口增長率0.99%。人均壽命81歲,其中60歲以上的人口占全國人口的14%。
社會貧富差距相對較小,中產階級約為1100萬人,占全國人口的一半以上。智利最低月工資標準約為50萬比索,全國共有勞動力837.9萬人。貧困人口占全國人口的10.2%(2022年)。近年來智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迅速,已建立起公私互補、相對完善的醫保體系。

外交

外交政策

奉行獨立自主的多元化務實外交政策。主張尊重國際法,和平解決爭端,捍衛民主和人權。大力推行全方位的外交戰略,優先鞏固和發展同拉美鄰國和南共市國家的關係,積極推動拉美一體化,重視與美、歐的傳統關係,積極拓展同亞太國家的關係。同世界上171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
重視雙邊自由貿易談判,目前智已同絕大多數拉美國家及美國、加拿大、歐盟、中國、日本、韓國等65個國家簽署了27個自由貿易協定。
智利積極參與國際和地區事務,是美洲國家組織、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亞太經合組織、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太平洋盆地經濟理事會、不結盟運動、“十五國集團”等國際和地區組織的成員國和南方共同市場的聯繫國。曾連續當選聯合國經社理事會成員國,安理會2003—2004年度、2014—2015年度非常任理事國,人權理事會2002—2004年度、2023-2025年度成員國,南美國家聯盟2008—2009年度輪值主席國、南美進步論壇2019—2020年度輪值主席國。同新加坡一起倡議並推動成立了“東亞—拉美合作論壇”,主辦論壇第2屆、第3屆高官會和首屆外長會。曾主辦第108屆各國議會聯盟大會、2004年亞太經合組織會議。

對外關係

同中國的關係
中智於1970年12月15日建交。智利是第一個同中國建交的南美洲國家。建交50多年來,兩國關係發展順利。雙方高層交往頻繁,在國際多邊領域保持良好合作。智政府堅定奉行一個中國原則。
2014年3月10日至13日,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作為國家主席習近平特使出訪智利,出席智利總統權力交接儀式。期間,楊傳堂會見了智利卸任總統皮涅拉、新任總統巴切萊特。
2014年7月1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席金磚國家同南美國家領導人對話會期間,在巴西利亞會見智利總統巴切萊特
2016年11月22日至23日,應智利共和國總統米歇爾·巴切萊特·赫里亞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智利進行國事訪問,雙方共同發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智利共和國關於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
兩國簽有貿易、科技、文化、互免外交和公務簽證、投資保護、文物保護、檢驗檢疫、民航運輸等協定。2018年11月,中智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智利共和國政府關於共同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2023年10月,中智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智利共和國政府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規劃》。1988年,兩國建立外交部間政治磋商制度,迄今已舉行16次磋商。2005年,兩國建立中智議會政治對話委員會,並於2006年舉行第一次會議,迄今已舉行13次會議。2023年7月,中智政府間常設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以視頻方式舉行。目前,兩國有17對友好省市關係。中國在智利伊基克設有總領事館,智利在滬、穗、蓉、港設有總領事館。
中智經貿合作發展順利。智利是第一個就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與中國簽署雙邊協定、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同中國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同中國簽署自貿協定升級議定書的拉美國家。兩國建有政府間經貿混委會,迄今已舉行20次會議。兩國建有經濟合作與協調戰略對話機制,迄今已舉行4次會議。近年來,雙邊經貿關係保持快速增長勢頭。據中國海關統計,2023年,雙邊貿易額625.5億美元,其中出口195.1億美元,進口430.4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6.4%、12.7%和3.2%。目前,中國是智利全球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國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國,智利是中國在拉美第三大貿易夥伴和進口銅的最大來源國。中國人民銀行與智利央行簽有關於人民幣清算安排的諒解備忘錄和本幣互換協定。2016年6月,中國建設銀行智利分行作為拉美首家人民幣清算行正式開業。智利銀行、智利信貸和投資銀行在華設有辦事處。2017年5月,中國證監會同智利保險監管機構簽署資本市場信息交流合作諒解備忘錄。2021年7月,智利正式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10月,中國與智利海關“經認證的經營者”(AEO)互認安排正式實施,智利成為南美洲第一個與我實施海關AEO互認安排的國家。2022年6月,智利央行作為首批參加方,簽署國際清算銀行發起的人民幣流動性安排協定(RMBLA)。
中方對智主要出口機電產品、紡織品、鋼材、家電等,從智主要進口銅、鋰、鐵礦砂、紙漿、魚粉、水果、葡萄酒等。
中智簽有文化和科技合作協定。兩國文化交流始於上世紀50年代。中國國家漢辦同智利聖托馬斯大學、天主教大學和邊境大學在智利建有3所孔子學院。2014年5月,孔子學院拉丁美洲中心在智利首都聖地亞哥成立。2016年11月,雙方簽署在智設立中國文化中心的諒解備忘錄。兩國建有政府間科技混委會,迄今已舉行10次會議。多年來,智方為中方在南極開展科考工作予以協助。2015年12月,外交部部長助理孔鉉佑率團視察智弗雷站等4國南極科考站。2017年1月,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訪智。雙方在地震和天文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進展順利。2013年10月,中國首個海外天文研究機構——中國科學院南美天文研究中心暨中智天文聯合研究中心在智成立。2015年7月,中智便利兩國人員往來簽證安排正式實施。9月,中智天文大數據中心正式揭牌。2016年11月,雙方簽署在智聯合建設和運行天文觀測基地的諒解備忘錄。據智利官方統計,2020年赴智中國遊客數量為5798人。2023年2月,智利被列入恢復中國公民出境團隊旅遊試點國家。
2023年10月17日,博里奇重申支持中方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以及《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的意願,並表示這些多邊合作機制向中國這樣的經濟大國和科技創新強國打開大門,是“理所應當的”。
同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關係
智政府強調立足拉美,優先鞏固和加強同拉美國家,特別是周邊鄰國的關係。重視地區國家間的政治磋商與協調以及經貿技術合作,積極推動地區一體化,維護地區民主與和平。近年來,主辦第6屆和第17屆伊比利亞美洲首腦會議、第2屆美洲國家首腦會議、第33屆美洲國家組織大會及2008年南美國家聯盟首腦特別峰會等。2011年4月,與秘魯、哥倫比亞、墨西哥宣布成立拉美“太平洋聯盟”,以推動實現沿太平洋國家經貿合作和一體化。2011年12月,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成立,智利擔任首任輪值主席國,任期1年。2012年6月和9月,智先後成功舉辦拉美太平洋聯盟第4屆峰會和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外長會。2016年7月,智舉辦第11屆拉美太平洋聯盟首腦峰會,並接任輪值主席國,任期1年。2018年1月,在聖地亞哥舉辦中拉論壇第二屆部長級會議。2019年,智利、哥倫比亞提議建立南美進步論壇,並於3月在聖地亞哥舉行南美進步論壇首次峰會。2020年12月,智利主辦太平洋聯盟和南美進步論壇線上峰會。2022年4月,智利正式宣布中止在南美進步論壇的活動;同月,博里奇總統對阿根廷進行國事訪問;智利外長烏雷霍拉就太平洋聯盟成立11周年視頻致辭,表示智利將繼續支持太平洋聯盟致力於地區一體化的各項工作,將立足性別平等積極參與聯盟各項議程。8月,博里奇總統出席哥倫比亞新任總統佩特羅就職儀式。2023年1月,博里奇總統出席在阿根廷舉行的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第7屆峰會。2023年3月,博里奇總統出席在多米尼加舉行的第28屆伊比利亞美洲國家首腦會議。4月,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訪智。5月,博里奇總統出席在巴西舉辦的南美國家領導人峰會。9月,智利舉行軍事政變50周年紀念活動,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墨西哥總統洛佩斯、玻利維亞總統阿爾塞等出席。11月,巴拉圭總統培尼亞訪智。
同美國的關係
智美1823年建交。美國一直是智最主要的經貿夥伴和投資國之一。智民選政府執政後同美關係實現正常化,視對美關係為外交重點,美視智為在拉美優先合作夥伴之一,恢復給予智“普惠制”待遇,允智重新加入美海外投資保險體系,取消了禁止向智出口武器和提供軍援的“甘迺迪修正案”。智美建有政治、國防等磋商機制。2021年12月,當選總統博里奇同美國總統拜登通電話。2022年6月,博里奇總統赴美國加利福尼亞出席第九屆美洲峰會。9月,博里奇總統赴美國紐約出席第77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會見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並在美洲理事會總部會見企業家。10月,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問智利。2023年6月,智外長范克拉韋倫赴美出席美洲國家組織第53屆年會並會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9月,博里奇總統赴美國紐約出席第78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11月,博里奇總統訪美,同拜登總統舉行會晤,並出席首屆美洲經濟繁榮夥伴關係領導人峰會。
同歐盟的關係
鞏固和加強同歐盟的傳統關係是智的既定方針。歐盟是智重要的貿易夥伴和出口市場。1999年,智歐開始商談自由貿易協定。2002年雙方簽署政治、經濟夥伴與合作協定,智成為同歐盟簽署自貿協定的第二個拉美國家。協定於2003年1月1日起生效。2010年,智與歐盟簽訂發展和創新夥伴關係協定。2013年1月,智成功舉辦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和歐盟國家第一次首腦會議。2017年11月,歐盟同智利談判升級現有的自由貿易協定。2022年4月,博里奇總統同英國首相詹森通電話。同月,博里奇總統會見來訪的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表示願推動歐盟與智升級版自貿協定儘早完成簽署。5月,博里奇總統與法國總統馬克龍通電話。9月,博里奇總統出席第77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期間會見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朔爾茨、西班牙首相桑切斯等。12月,智利同歐盟簽署升級版自貿協定。2023年1月,德國總理朔爾茨訪智。6月,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訪智。7月,智總統博里奇赴比利時參加歐拉峰會並訪問西班牙、瑞士、法國。12月,智利同歐盟簽署高級別框架協定和關於加強政策合作和促進貿易與投資的臨時性貿易協定。
同亞太國家的關係
智政府把加強同亞太地區的關係放在其外交的重要位置,認為加強同亞太國家的經貿關係符合其外交多元化和多樣化的總目標,對智當前和長遠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亞太地區國家是智最大貿易夥伴。1994年11月,智正式加入亞太經合組織。2004年,智作為東道國成功主辦了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智積極參與亞太區域經濟安排,分別於2007年3月、2008年7月、2010年11月同日本、澳大利亞、馬來西亞簽署自貿協定。2015年10月,由智利、新加坡、汶萊、紐西蘭發起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在美國達成。2017年3月,智利主辦亞太經濟一體化高級別對話會,邀請TPP成員國和中國、韓國、哥倫比亞參加,共同探討新形勢下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走向。2017年11月亞太經合組織第25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TPP協定11國宣布就協定核心內容達成一致,並改名為“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2018年3月,TPP協定11國在智利正式簽署CPTPP。2020年6月,智利同紐西蘭、新加坡簽署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DEPA),2021年8月,智利參議院批准該協定。2022年9月,博里奇總統出席第77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期間會見紐西蘭總理阿德恩。11月,博里奇總統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2023年2月,智利正式成為CPTPP第十個成員國。
同俄羅斯和東歐國家的關係
近年來,智同俄羅斯和東歐國家雙邊政治交往有所增加,經貿領域的互惠合作有所發展。智將東歐地區視為進一步開拓出口產品市場的重點地區之一。與匈牙利簽署了鼓勵和相互保護投資協定,與烏克蘭和俄羅斯簽署了空間技術合作協定。2010年,智同俄羅斯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2022年,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智政府多次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表示強烈譴責。2023年4月4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向智利國會議員發表線上演講。
同以色列關係
2023年11月1日,據英國《衛報》報導,智利已宣布召回駐以色列大使。報導稱,智利總統博里奇當地時間10月31日宣布,鑒於“以色列在加薩走廊犯下了令人無法接受的違反國際人道主義法的行為”,智利政府決定召回智利駐以色列大使。
同玻利維亞關係
當地時間2024年3月5日,玻利維亞國家海關總署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該國與智利達成一致,從5月15日起,皮西加和坦博克馬多邊境口岸將不受限制地24小時開放。

旅遊

智政府重視發展旅遊業。智利著名的旅遊地有首都聖地亞哥,神秘的復活節島等。除原有的沿海海濱和南部的風景區外,近幾年又投資開闢了一些新的旅遊景點,進一步完善旅遊服務設施,如建造滑雪中心,組織南極觀光和國際音樂會等。

景點

聖地亞哥
聖地亞哥座落於智利中部的中央谷地,全名“聖地亞哥-德智利”,是智利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聖地亞哥首都大區的首府。該城市為南美洲第四大城市,是智利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
聖地亞哥為智利的天然旅遊城市,擁有眾多的旅遊資源,博物館、美術館、公園眾多,聖露西亞山是觀賞整個城市的最佳地點。
聖露西亞山
聖露西亞山為智利著名的風景區,山高230米,為錐形山崗。與其說聖露西亞山是一座山,不如說是一個依山建築、精巧別致的花園。山腳下的入口處有深紅色宮殿式大門,附近矗立著一座印第安反殖民統治戰爭中的英雄的塑像。一條彎彎曲曲的山路盤旋而上,直通山頂。山上有古希臘雅典式的白石門廊,門廊兩側是古樸、蒼勁的巨型壁畫。
聖露西亞山滿山都是莖幹肥碩、形態各異的仙人掌,色彩艷麗的花草點綴其間。山腰有一處“石泉”,泉水緩緩從造型優美的石雕頑童懷抱的罐子中流淌出來,在鬱鬱蔥蔥的林木中形成一潭碧水。小平台上點燃著長明火把,山坡上還建有美洲民間藝術博物館。山頂修有七角古堡,從古堡頂上可俯瞰全市。古堡、雉堞和銅炮年代久遠,迄今保存完好。站在古堡前俯視全市,長3公里、寬100米的奧希金斯大街橫貫全城,公路上汽車川流不息,兩側高樓大廈林立;解放廣場、憲法廣場、巴格達諾廣場等歷歷在目。古堡附近有曲徑盤旋的假山以及飛灑的噴泉,景色秀美多姿,有“空中花園”之稱。山頂還建有西班牙殖民者1540年建造的南美洲第一座炮台——克魯普炮台。
阿塔卡馬沙漠
阿塔卡馬沙漠是南美洲智利北部的沙漠,是最乾旱的地方之一。介於南緯18°~28°之間,南北長約1100公里,從沿海到東部山麓寬100多公里。在副熱帶高氣壓帶下沉氣流、離岸風和秘魯寒流綜合影響下,使本區成為世界最乾燥的地區之一,且在大陸西岸熱帶乾旱氣候類型中具有鮮明的獨特性,形成了沿海、縱向狹長的沙漠帶。氣候極端乾旱,少雨多霧;相對濕度較高,可達70%以上;年雨量一般在50毫米以下,北部尚不到10毫米,且變率很大;有些地方曾多年不雨。多鹽沼。銅和硝石藏量豐富,南回歸線北側的丘基卡馬塔(Chuquicamata)有世界著名的露天大銅礦,沿海有帕波索(Paposo)的銅礦,北部沙漠區有聞名世界的天然硝石礦。
智利(智利共和國)
阿塔卡馬沙漠
沿岸由秘魯寒流帶來南極冷水,使空氣下冷上暖,造成逆溫層,亦不利於成雨。在一個世紀中,伊基克(Iquique)和安托法加斯塔只下過2~4次大雨。溫度較低,安托法加斯塔平均夏溫18℃(65℉)。這片沙漠在19世紀本分屬智利、玻利維亞和秘魯三國,它們為爭奪資源經常發生衝突。1879~1883年的太平洋戰爭,智利獲勝,遂永久占有這塊地區。從19世紀中葉以後開採硝石。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智利硝石壟斷世界市場,年產量達300萬噸。自從人工合成氮出現後,硝石市場大為縮小,當地繁榮一落千丈。
拉帕努伊國家公園(復活節島)
拉帕努伊國家公園位於復活節島上,復活節島是世界上最與世隔絕的島嶼之一,拉帕努伊國家公園也成為最與世隔絕的公園之一。此公園具有獨特的巨型雕刻和建築。從十世紀到十六世紀期間,建築了神殿並樹立起了巨大的石像,稱為莫阿伊,它們至今仍是一道無與倫比的文化風景,使整個世界為之著迷。
拉帕努伊國家公園因有巨石雕像而聞名於世,與巨石人像一起流向人世的還有無數不解之謎,比如朗戈木板之謎。拉帕努伊國家公園裡最著名的是巨大的石雕像,已發現的約有1000尊,此外還有大石城遺蹟。這些巨大的石雕像大多在海邊,有的豎立在草叢中,有的倒在地面上,有的豎在祭壇上。石像一般7~10米高,重約90噸,它們的頭較長、眼窩深、鼻子高、下巴突出、耳朵較長,沒有腳,雙臂垂在身軀兩旁,雙手放在肚皮上。這些石雕像是用淡黃色火山石雕刻成的。有的石雕像身上還刻著符號,有點像紋身圖案。在石像附近曾經發現過刻滿奇異圖案的木板,人稱“會說話的木板”, 但這些木板後來遭遇了“文明者”帶來的浩劫。

簽證

1、須持有最短6個月的有效護照。
2、須持有智利方面的邀請函正本(應註明邀請人的住所、電話和傳真號碼,以及被邀請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護照號碼和旅行的原因),並經過公證和智外交部及中國大使館的認證。
3、須持有所在中方單位出具的在職證明(附譯文並註明單位地址、電話和傳真號碼)。證明中需說明旅行的原因。如系商務等團組,應提供全團名單。如系在校學生或未成年人,須提供學習證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