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回歸線(太陽每年在地球上直射來回移動的分界線)

南回歸線(太陽每年在地球上直射來回移動的分界線)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南回歸線(Tropic of Capricorn),是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時移到最南時所在的緯線,其緯度數值等於黃赤交角,大約在23°26′S。南、北回歸線也是南溫帶北溫帶與熱帶的分界線;南極圈、北極圈則是90°減去回歸線的度數,是南溫帶、北溫帶與南寒帶北寒帶分界線。 《南回歸線》作為亨利·米勒自傳式羅曼史的重要作品,主要敘述和描寫了亨利·米勒早年在紐約的生活經歷,以及與此有關的種種感想、聯想、遐想和幻想。米勒在這部主要描寫自己的內在精神世界的作品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回歸線
  • 外文名:Tropic of Capricorn
  • 定義:太陽直射點回歸到最南時的緯線
  • 緯度:(23°26′S)
  • 作用:南溫帶與熱帶的分界線
  • 相關:《南回歸線》
地理界線,簡介,名稱由來,所處地理位置,圖書《南回歸線》,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地理界線

簡介

每年冬至日(12月22日左右)這一天,太陽直射點南移至此,然後又向北移動。南半球南回歸線以北(不包括南回歸線)至北回歸線(不包括北回歸線)的區域每年太陽直射兩次,獲得的熱量最多,形成為熱帶。因此南回歸線是熱帶和南溫帶的分界線。太陽的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間來回運動也就是北回歸線和南回歸線間來回運動,北回歸線穿越我國的雲南、廣西、廣東以及台灣四個省份,在我國有以上四個以及海南共五個省份存在太陽直射點。南北回歸線之間(南北回歸線除外)每年都會受到兩次太陽直射,太陽輻射和熱量明顯高於其他區域,故被稱為熱帶。
南北回歸線南北回歸線

名稱由來

南回歸線(tropic of capricorn)的英文名起源於兩千多年前(命名這條線的時候),冬至日太陽直射到此處時,太陽是處在黃道十二宮摩羯座位置。現在則由於星體運動,而移動到了人馬座的位置。

所處地理位置

南回歸線穿過的大洲
大洋洲、非洲和南美洲。
南回歸線穿過的大洋
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
南回歸線穿過的地形區
馬達加斯加島(非洲)、莫三比克海峽(非洲)、德拉肯斯山脈(非洲)、南非高原(非洲)、卡拉哈迪沙漠(非洲)、納米比亞沙漠(非洲)、西部高原(大洋洲)、不及森沙漠(大洋洲)、中部平原(大洋洲)、巴克利台地(大洋洲)、大分水嶺(大洋洲)、大堡礁(大洋洲)、安第斯山脈(南美洲)和拉普拉塔平原(南美洲)。南回歸線穿過的氣候類型:熱帶草原氣候(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熱帶沙漠氣候(非洲)、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大洋洲和南美洲)、溫帶大陸性氣候(南美洲)和山地氣候(南美洲)。
南回歸線穿過的國家
非洲:納米比亞,波札那,南非,莫三比克,馬達加斯加;大洋洲:澳大利亞;南美洲:智利,阿根廷,巴拉圭,巴西

圖書《南回歸線》

作者: [美]米勒
譯者: 職茉莉

簡介

本書除了最初的一大部分和一些以空形式出現的不規則的段落劃分以外,只有兩個正式的部分:插曲和尾聲,都是借用了音樂的術語,似乎整部作品是一首表現自我音樂情緒的完整樂曲。亨利·米勒在書中描寫的一次次性衝動構成了一部性狂想曲,而他的性狂想曲又是他批判西方文化、重建自我的非道德化傾向的一部分。
亨利·米勒在本書中首引了法國中世紀道德哲學家彼得·阿拉伯爾的話來說明他寫此書的目的:“男人女人們的心往往激動不已,也往往在痛苦中得到安慰,這是實例而不是言辭的作用,因為我很了解一個痛苦的目擊者會做出某種語言上的安慰,所以我現在有意於寫—寫從我不幸中產生的痛苦,以便讓那些雖然當時不在場,卻始終在本質上是個安慰者的人看—看。我這樣做為的是讓你通過比較你我的痛苦而發現,你的痛苦算不得—回事,至多不過小事—樁,從而使你更容易承受你痛苦的壓力。”

作者簡介

亨利·米勒(Henry Miller,189l-1980)生於紐約布魯克林,年輕時從事過許多不同的工作,在第二位夫人(一生共五位)瓊的鼓勵下開始寫作。1930年遷居巴黎,此後的十年里,他同一些窮困潦倒的僑民和放蕩不羈的巴黎人混在一起,獲得了豐富的寫作素材。1934年在巴黎出版了《北回歸線》,五年後又出版了《南回歸線》。這兩本書的寫作風格形成了一種對傳統觀念的勇猛挑戰與反叛,給歐洲文學先鋒派帶來了巨大的震動。
1940年米勒回到美國,住在加州的大瑟爾。在那裡他創作廠“殉色三部曲”——《性愛之旅》、《情慾之網》和《春夢之結》,但由於被當做寫“下流作品”的作家,他的主要作品不能在美國出版。1961年經過一場具有歷史意義的訴訟,《北回歸線》終於在美國出版,米勒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他被60年代反主流文化譽為自由和性解放的先知。
亨利·米勒的境遇讓人聯想起納博科夫的《洛麗塔》和勞倫斯的《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但艾略特認為《北回歸線》的深刻洞察力遠遠勝過勞倫斯,艾茲拉·龐德顯然更加推崇米勒,他把米勒與意識流小說大師喬伊斯和伍爾芙相提並論。

目錄

難得的是當一輩子“流氓”
轉向內心世界的激情
可貴的是繼一人生“精氣”
轉向藝術生涯的情操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第20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