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實施方案

《普洱市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實施方案》已經普洱市人民政府同意,普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於2022年12月21日印發,請認真貫徹執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普洱市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實施方案
  • 頒布時間:2022年12月21日
  • 發布單位:普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全文,解讀,

全文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決策部署,根據《教育部關於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辦法》《雲南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實施方案》要求,結合普洱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因地制宜,制定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創建規劃
1.科學制定規劃。結合普洱市教育“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科學制定全市10個縣(區)創建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時序。從2022年起,全面啟動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十四五”期間達標30%,具體為:2025年思茅區、寧洱縣、鎮沅縣。“十五五”期間達標40%,具體為:2028年景東縣,2029年墨江縣、景谷縣,2030年江城縣。“十六五”期間達標30%,具體為:2031年西盟縣,2032年孟連縣,2033年瀾滄縣。〔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教育體育局〕
2.堅持因地制宜。各縣(區)要認真總結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工作經驗,依據云南省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工作規劃,確定每所學校實現優質均衡發展的時間表、路線圖,明確工作目標、年度任務、保障措施等內容。有關部門要為實現優質均衡發展提供必要的土地、資金、人員、政策等保障。〔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體育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3.落實縣級政府主體責任。各縣(區)要嚴格落實義務教育“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按照國家、省、市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要求,逐校進行摸底,全面、準確掌握縣域義務教育資源配置、政府保障程度、教育質量、社會認可度等4個方面基本情況,健全硬體投入、設施設備定期更新等機制,制定責任到人的整改方案和措施。補齊縣域義務教育發展短板,明顯縮小城鄉間差距,國小和國中縣域內校際間綜合差異係數分別不大於0.50和0.45,進一步提升縣域內各學校教育資源配置、政府保障水平、教育質量,社會認可度達到85%以上。按規劃時序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評估驗收。〔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市教育體育局〕
二、改革創新,合理配置義務教育資源
4.科學規劃學校布局。按照“高中向縣城集中、國中向鄉鎮集中、國小向鄉鎮中心校和村完小集中、幼稚園向村級布點”的思路,通過撤併、新建等方式,調整最佳化學校布局,促進資源合理配置,“十四五”末,全市國小達446所,國中達134所。預留足夠的教育用地,納入各級國土空間規劃並嚴格實施。縣級政府要實行教育用地聯審聯批制度,新建配套學校建設方案,有關部門應徵得教育體育行政部門同意。依法落實城鎮新建住宅小區配套建設標準化學校有關規定。義務教育學位主要由公辦學校提供,強化民辦義務教育學校規範管理。〔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教育體育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5.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各縣(區)要建立義務教育學校優質均衡發展工作檯賬,繼續實施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等項目,加快推進15所補短板城鎮國小建設項目,增加23130個學位,力爭“十五五”末所有國小、國中規模不超過2000人,九年一貫制學校、十二年一貫制學校義務教育階段規模不超過2500人,國小、國中所有班級學生數分別不超過45人、50人。有保障學生健康安全的生活條件,宿舍、食堂、盥洗、廁所等滿足學習生活的基本需求,形成適宜學生健康成長、和諧安全的校園環境。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創設適合鄉村孩子成長的育人環境,實現鄉村溫馨校園全覆蓋。〔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教育體育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6.探索學區化管理和集團化辦學。借鑑教育發達州市做法,探索學區化、集團化辦學模式,增加優質教育資源總量。促進學區學校間優勢互補,增強薄弱學校造血機能,整體提升辦學質量。以教師科學配置為基礎、教學質量為核心、教育評價為牽引,促進校際間管理、教學、教研緊密融合。建立健全縣域內城鄉學校共同體建設機制,完善“優質學校+薄弱學校”、“優質學校+新建學校”幫扶機制。〔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教育體育局〕
三、完善機制,全面提高義務教育公共服務水平
7.完善控輟保學常態化工作機制。壓實控輟保學“雙線四級”責任,落實縣(區)政府及有關部門、學校和村組共同參與的聯防聯控責任機制,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7.5%以上,推動控輟保學從動態清零轉向常態清零。充分利用雲南省義務教育在校學生動態管理系統、政府救助平台等,認真落實控輟保學服務管理工作,確保底數清、情況明、無遺漏,確保輟學學生“勸得回”。健全普職融合等安置保學和應助盡助救助機制,確保勸返學生穩得住、有出路。健全學校教學質量保障機制,提升學校吸引力,確保勸返學生“學得好”。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親職教育促進法》,充分發揮親職教育在控輟保學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推進思茅區倚象鎮逸夫中學附屬學校建設,開展專門教育工作,依法依規開展未成年犯罪義務教育保障工作。〔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委政法委、市教育體育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鄉村振興局〕
8.落實隨遷子女入學政策。深入推進“兩為主、兩納入、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政策,實現“應入盡入”。簡化最佳化隨遷子女入學流程和證明要求,堅持以公辦學校為主安排隨遷子女就學,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和政府購買服務的民辦學校就讀的比例不低於85%。加強對隨遷子女及農村留守兒童教育關愛,優先保障寄宿需求,暢通親子溝通交流渠道,強化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對隨遷子女和戶籍學生實行混合編班,統一管理,一視同仁,平等對待。〔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教育體育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婦聯〕
9.提升特殊教育質量。實施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畫,20萬人口以上的縣辦好1所達到標準的特殊教育學校,20萬人口以下的縣,在相對集中的學校設立特教班,保障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達到99.5%以上,拓展學段服務,加快健全特殊教育體系,從義務教育向學前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兩端延伸。推進職業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質量。提升支撐能力,不斷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機制,落實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學校2025年生均公用經費不低於7000元,加大對殘疾學生資助力度。健全面向視力、聽力、智力障礙和孤獨症等各類殘疾兒童的特殊教育服務機制。健全特殊教育專業支撐體系,為特殊教育學校、特教班配齊配足教職工,為招收殘疾學生的普通學校配備特殊教育資源教室和專職兼職教師。〔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教育體育局、市司法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殘聯〕
四、深化改革,激發學校辦學活力
10.改進義務教育評價。開展縣級政府履行義務教育職責評價、縣域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學校辦學質量評價、學生髮展質量評價等,突出評價重點,鼓勵學校辦出特色和活力。改進評價方法,統籌整合評價,切實扭轉“唯分數、唯升學”傾向,促進形成良好教育生態。每年認真組織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力爭監測相關科目學生學業水平達到Ⅲ級以上,且校際差異率低於0.15。認真執行省級制定的中國小教師教育教學述評有關制度,將任課教師每學期對每個學生學業述評情況納入對教師的考核內容。〔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教育體育局、市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
11.積極推進智慧教育。以數字校園建設為抓手,探索基於“網際網路+教育”的新型教學管理模式,提升區域間、城鄉間以及校際間的教學管理水平。實施學校基礎設施和環境智慧型化改造,普及智慧型教室、虛擬實驗實訓室、智慧型圖書館等智慧型學習空間和學習終端,每百名學生擁有網路多媒體教室數:國小、國中分別達到2.3間以上、2.4間以上。做好“國家中國小智慧教育平台”推廣套用工作,引導教師利用平台資源探索教學研究的不同方法和多種模式,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深化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套用。所有學校制定推動實現學校管理與教學信息化的規章制度,教師能熟練運用信息化手段組織教學,設施設備利用率達到較高水平。〔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教育體育局〕
12.提升教育治理水平。全面推進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嚴格落實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政策。實施陽光均衡分班,均衡配備師資,不得設定重點學校和重點班級。加強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和校外培訓機構治理,不斷提升“雙減”成效。以改革創新驅動教育發展,落實和完善黨組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積極推進學校章程建設,穩妥推進國中學業水平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理念,健全學校安全制度及應急預案,加強“三防”建設,依法依規處置校園欺凌和暴力事件。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教育體育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公安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五、五育並舉,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13.堅持“五育”並舉。強化大中國小思想政治教育,加強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師生頭腦。推動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生態文明教育。強化學校體育工作,定期開展學生體質健康和視力監測,推動足球、籃球、排球等體育項目進校園,保證中小學生每天校內體育鍛鍊時間不少於1小時。定期舉辦學生運動會或體育節。實施學校美育提升行動,把美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幫助每位學生學會1至2項藝術技能、會唱主旋律歌曲。廣泛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活動,積極開展校園內外勞動實踐和社區志願服務。拓寬勞動教育渠道,創新勞動教育方法和評價機制。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定期篩查評估、早期識別與干預機制。〔責任單位:市教育體育局、市委宣傳部,各縣(區)人民政府〕
14.落實課堂教學改革。嚴格落實《雲南省義務教育課程實施辦法》《雲南省教學計畫和課堂教學基本要求》,修訂完善《普洱市教學常規精細化管理辦法》,堅持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精準分析學情,重視差異化教學和個別化指導。規範課堂教學,培育、遴選和推廣優秀教學模式。最佳化課堂教學方式,促進學生主動、深度、全員參與。注重課堂向課外延伸、教學向教育拓展,引導學生把課堂知識套用於社會實踐。建立健全教學評價制度,注重評估與改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嚴格落實“雙減”“五項管理”要求,統籌調控不同年級、不同學科作業量和作業時間,國小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可在校內安排適當鞏固練習;國小其他年級每天書面作業完成時間平均不超過60分鐘;國中每天書面作業完成時間平均不超過90分鐘。周末、寒暑假、法定節假日也要控制書面作業時間總量。嚴格控制考試次數,國小一二年級不進行紙筆考試,其他年級由學校每學期組織一次期末考試,國中年級從不同學科的實際出發,可適當安排一次期中考試。國中畢業年級可在下學期正常完成課程教學任務後,在總複習階段組織1—2次模擬考試。國小三、四年級每場筆試時間不得超過90分鐘,五、六年級不得超過120分鐘,國中不得超過150分鐘。〔責任單位:市教育體育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15.發揮教研支撐作用。根據省級教研機構相關要求,理順市、縣(區)、校三級教研體系,深入推進市、縣(區)教研機構建設,逐步配齊所有學科專職教研員。健全教研員準入、退出、考核激勵和專業發展機制,建立專職兼職結合的教研隊伍。因地制宜採用區域教研、網路教研、校本教研、綜合教研、主題教研以及教學展示、現場指導、項目研究等多種方式,增強教研工作服務學校教育教學、教師專業成長、學生全面發展和教育管理決策等方面的效能。〔責任單位:市委編辦、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育體育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六、夯實基礎,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
16.最佳化教師資源配置。認真貫徹落實《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畫》(教師〔2022〕6號)精神,進一步挖潛創新中國小編制管理,按照國小1:19,國中1:13.5的國家基本標準核定中國小教職工編制。深入推進“縣管校聘”改革,提高編制崗位等使用效益,激發教師隊伍活力,促進教師資源均衡配置。按每百名學生擁有高於規定學歷教師數國小、國中分別達到4.2人以上、5.3人以上,擁有縣級以上骨幹教師數國小、國中均達到1人以上,擁有體育、藝術(美術、音樂)專任教師數國小、國中均達到0.9人以上,以及教師職稱、年齡結構等核心指標,均衡配置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教師。推行教師、校長交流輪崗,縣域每年交流輪崗教師的比例不低於符合交流條件教師總數的10%(其中,骨幹教師不低於交流輪崗教師總數的20%)。嚴格教師資格準入制度,實行教師資格定期註冊制度,專任教師持有教師資格證上崗率達到100%。持續加大思政、體育、音樂、美術、勞動、科學、綜合實踐活動和心理健康、特殊教育等緊缺教師的配備和培養力度。〔責任單位:市教育體育局、市委編辦、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17.提高教師專業能力。深入推進基礎教育學校校長職級制改革,推進校長隊伍專業化建設。實施“萬名校長培訓計畫”、義務教育青年教師培訓計畫,中國小教師國家級和省級培訓項目重點向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邊境縣傾斜。加強小規模學校(教學點)教師、國小全科教師和“三科”統編教材教師隊伍建設。各縣(區)要切實落實中國小10%公用經費用於教師培訓的政策。改進教師評價機制,突出教育教學實績,把認真履行教育教學職責作為評價教師的基本要求,引導教師上好每一節課、關愛每一個學生,將師德表現作為評價教師素質的第一標準。〔責任單位:市教育體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18.依法保障教師待遇。建立健全義務教育教師工資隨當地公務員待遇調整的聯動機制,按規定核定教師績效工資總量,並按時足額發放,確保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加強鄉村學校教師周轉宿舍建設,各縣(區)要為鄉村教師提供穩定性住房。繼續實施集中連片地區鄉村教師差別化生活補助政策。績效工資核定向鄉村小規模學校、艱苦邊遠地區學校傾斜,內部分配向班主任和承擔特殊教育任務、教學一線和教學實績突出的教師傾斜。縣(區)政府要統籌規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和社會事務進校園,切實減輕中國小教師負擔。認真貫徹落實從教20年以上的優秀鄉村教師予以獎勵政策,鼓勵各縣(區)對優秀教師予以獎勵。〔責任單位:市教育體育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七、壓實責任,強化組織領導
19.強化職責分工。縣(區)政府要把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作為履行公共教育職能的重要任務,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每年至少要聽取1次專項工作推進情況匯報。建立健全縣(區)政府分管負責同志為組長,教育體育、組織、宣傳、政法、網信、發展改革、公安、民政、司法、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自然資源和規劃、文化和旅遊、衛生健康、市場監管、共青團、婦聯、殘聯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全面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教育體育部門要主動加強與本地區各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編制完善義務教育規劃,積極推動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和優質均衡發展各項措施落實到位。組織部門要加強對黨政領導班子及有關領導幹部履行教育職責的考核,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做好教育體育部門和單位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指導學校做好黨建工作。宣傳部門要抓好正面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營造全社會參與支持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的良好氛圍。政法部門要協調公安、司法等有關部門,加強校園及周邊綜合治理,維護校園正常秩序和師生合法權益。網信、文化和旅遊部門要推動提供更多兒童優秀文化產品,淨化網路文化環境。發展改革部門要將義務教育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在編制重大項目計畫時優先支持義務教育學校建設項目。民政部門要牽頭做好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財政部門要加大財政投入,最佳化支出結構,確保義務教育經費落實到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依法落實教師待遇,為學校招聘教師提供支持。機構編制部門要做好學校編制核定工作。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要配合做好學校布局規劃,統籌做好土地供給和學校建設工作。衛生健康部門負責依法對學校公共衛生安全進行監督和指導。市場監管部門要做好校外培訓機構登記、收費、廣告、反壟斷等監管工作。共青團組織要積極開展思想政治引領和價值引領。婦聯要加強社區親職教育指導服務。少先隊等群團組織和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要做好少年兒童有關教育引導和關愛保護工作。殘聯部門認真做好適齡殘疾兒童人口普查、醫學鑑定和證件辦理等工作。〔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委政法委、市委網信辦,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體育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文化和旅遊局、市司法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衛生健康委,團市委、市婦聯、市殘聯〕
20.強化經費保障。各縣(區)要認真履行義務教育財政經費投入主體責任,嚴格落實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兩個只增不減”要求。進一步最佳化財政支出結構,重點加強鄉鎮寄宿制學校、鄉村小規模學校和薄弱學校建設,不足100名學生的村國小校和教學點按100名學生核定公用經費。加強義務教育階段思政課建設,加大對義務教育質量提升工作的投入。〔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市財政局、市教育體育局〕
21.強化督導評估。市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根據各縣(區)工作規劃和年度計畫,建立義務教育年度鞏固情況監測制度,通過調研評估、指標監測等方式對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創建縣開展實地評估和指導,對達到標準要求的縣(區)適時申請省級督導評估。強化督導結果運用,對因工作落實不到位,不按期完成創建任務的縣(區)和創建後出現工作滑坡的進行約談或問責。市級建立健全監測機制,完善監測手段,通過全程監測、動態監控、過程督導等,加強對創建縣和規劃縣的督促指導。〔責任單位:市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市教育體育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2.強化激勵機制。鼓勵縣(區)在2025年前主動申請接受國家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評估認定工作,市級將統籌中央和省級資金,對先行創建縣在資金分配、項目安排等方面予以傾斜支持。深入踐行“兩個革命”,大力推行項目工作法、一線工作法、典型引路法,根據省級安排,組織縣(區)參加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研討觀摩活動,吸收典型經驗做法,助推普洱市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責任單位:市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市教育體育局、市財政局〕
附屬檔案:1.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內容和標準
2.雲南省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規划進度表

解讀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決策部署,加快我市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根據《雲南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實施方案》(雲政辦發〔2022〕49號)精神,普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普洱市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為便於各有關部門、單位理解《實施方案》相關內容,切實做好工作落實,現作如下政策解讀:
一、出台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強調要加強對基礎教育的支持力度,均衡發展九年義務教育,要最佳化教育資源配置,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根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教育部關於印發〈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辦法〉的通知》《雲南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實施方案》等檔案精神,在鞏固全省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成果的基礎上,將義務教育的工作重心轉移到優質均衡發展上來,縮小教育差距,補齊教育發展的短板,整體提升全市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水平,市教育體育局結合實際制定了《實施方案》。
二、總體目標
《實施方案》明確普洱市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十四五”期間達標30%,具體為:2025年思茅區、寧洱縣、鎮沅縣。“十五五”期間達標40%,具體為:2028年景東縣,2029年墨江縣、景谷縣,2030年江城縣。“十六五”期間達標30%,具體為:2031年西盟縣,2032年孟連縣,2033年瀾滄縣。
三、主要任務及措施
(一)精心謀劃,科學制定優質均衡創建方案。要求各縣(區)結合“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將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作為提高教育公共服務供給水平的重要舉措,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統籌謀劃,堅持因地制宜,強化縣級政府主體責任。最終實現到2033年底,確保全市所有縣(區)實現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目標。
(二)創新方式,合理配置義務教育資源。按照新型城鎮化發展進程、學齡人口變化趨勢等做好學校布局,實施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義務教育補短板等項目,推進學校標準化建設,推行學區化管理和集團化辦學。
(三)完善機制,全面提高義務教育公共服務水平。完善控輟保學常態化工作機制,推動控輟保學從動態清零轉向常態清零。保障隨遷子女入學平等接受教育,提高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普及水平,推動特殊教育向學前和高中階段延伸。
(四)深化改革,激發學校辦學活力。改進義務教育評價,扭轉“唯分數論”的評價導向。加快建設優質數字教育資源,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嚴格落實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政策,深入推進“雙減”。
(五)全面發展,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堅持“五育”並舉,以德為先,強化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完善市、縣、校三級教研體系,發揮教研支撐作用。
(六)夯實基礎,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推動全市中國小教職工編制全面達到國家基本標準,持續推進義務教育教師“縣管校聘”改革,持續加大思政、體育、音樂、美術等緊缺教師的配備和培訓培養力度。深入推進基礎教育學校校長職級制改革,繼續實施“萬名校長培訓計畫”等,依法保障教師待遇。
四、組織保障
《實施方案》提出強化主體責任,縣(區)政府要把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作為履行公共教育職能的重要任務,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強化經費保障,保障義務教育財政經費投入,嚴格落實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兩個只增不減”要求。強化督導評估,建立義務教育年度鞏固情況監測制度,通過全程監測、動態監控、過程督導等,加強對創建縣和規劃縣的督促指導。大力推行項目工作法、一線工作法、典型引路法,推介宣傳典型經驗做法,強化激勵機制。
五、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內容與標準
《教育部關於印發〈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辦法〉的通知》明確,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認定,包括資源配置、政府保障程度、教育質量、社會認可度四個方面內容。
《教育部關於印發〈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辦法〉的通知》明確,有以下情況之一的縣不予認定:存在以考試方式招生;存在違規擇校行為;存在重點學校或重點班;存在“有編不補”或長期聘用編外教師的情況;教育系統存在重大安全責任事故和嚴重違紀違規事件;有弄虛作假行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