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明功臣墓
- 地理位置:江蘇省南京市鐘山西北麓及城南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景點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著名景點:古墓葬
信息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墓葬
江蘇省
明功臣墓
情況
明孝陵功臣墓
葬鐘山墓
徐達墓碑文
常遇春墓
李文忠墓
吳良墓和吳楨墓
仇成墓
功臣墓數
少了個武士
在進入仇成墳墓的小路邊,記者看到一塊木牌,上面這樣介紹“仇成墓石刻”的:“仇成,安徽含山人,明朝開國功臣之一,卒後被追封為皖國公,賜葬鐘山之陰。墓前尚存瓮仲二、石虎二、石羊二、石馬及馬夫二。葉庭甫老先生告訴記者,這些木牌是南京市有關部門2001年到2002年間製作的。葉庭甫老先生推測出,仇成墓前右側的”武士”(即木牌上所寫的“瓮仲”)是最近兩三年不見的。中山陵園管理局文物處一位姓查的女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仇成、常遇春等明功臣墓及墓前石刻以前均淹沒於雜草叢中,2001年到2002年,該處對那些墳墓進行了清理整治,墓前石刻均“露”了出來,那些說明木牌就是那時豎立的。記者將仇成墓前“武士”石刻只剩下一個的情況告知查女士,她聽了很吃驚,表示對此不清楚。她也認為該處在製作木牌時仇成墓前“武士”應該是兩個,不然不會在木牌上寫“尚存瓮仲二”的。
她已經向中山陵園管理局其他相關部門調查了解到,2001年到2002年該處對仇成墓進行清理整治時,發現墓前“瓮仲”僅剩下了一個。那么為什麼木牌上仍寫成“瓮仲二”?對此查女士解釋稱,當時是按照歷史記載寫木牌的,“搞錯了。”木牌製作與安放不是同一個部門完成的,因此這一錯誤一直未能被發現。查女士告訴記者,中山陵園管理局保衛處專門有人員對山中文物進行巡查,只是巡查次數紫金山西側不像南側那樣頻繁。查女士最後認為,“瓮仲”很大很重,不容易偷竊走。
破壞還是保護
沐瓚墓位於復地朗香別墅區的一處小區景觀內,高出平地2米左右的坡地上露出一角碑石。復地公司負責人介紹,由於又發現了沐朝弼墓,公司就調整了原來的建設規劃,將原本要建設的一幢雙拼別墅改為綠地。
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楊新華介紹,按照南京市文物局制定的保護規劃,沐英墓的保護範圍劃定為11040平方米,目前這個範圍內尚沒有房地產開發。楊新華表示,為做好將軍山明代功臣墓保護工作,每發現一處墓葬,南京市文物局都會立即組織開展考古發掘,對出土文物進行清理,劃定保護範圍,同時委託東南大學編制保護方案,對墓葬進行結構加固和防水處理,並根據專家意見採取回填方式進行原址保護。“墓葬區整體保存完好”,楊新華說。
而沐氏後人沐廣飛則認為保護還遠不夠。沐廣飛反映,省級文保單位明功臣墓的石碑原來立在沐瓚墓旁,後來又被人移走了,明功臣墓的保護範圍實際上被人為縮小了很多。沐廣飛還認為,在房地產開發過程中,沐朝弼墓等多個墓葬連續被盜,建設單位和文物部門顯然保護不力。沐廣飛質疑說:“後面的山坡被推平,左右和前面的地勢都被墊高,現在站在地平面上幾乎看不見沐英墓了,這能說保護了原生環境?”
“
規避風險
遺留的問題依然不少。一旦明功臣墓葬群被公布為省級文保單位,復地朗香小區就面臨著遊客的參觀遊覽問題,矛盾隨之而產生。
南京市文物局有關負責人認為,將軍山明功臣墓反映出的文物保護與土地開發的矛盾,關鍵在於土地出讓與文物考古發掘兩項工作的長期脫節。在我國許多地方,國土部門在土地出讓之前,很少考慮到進行考古勘探。及至在房地產建設階段發現文物,才開始手忙腳亂補走考古程式,結果是文物保護面臨重重問題,而房地產開發企業也為此背上經濟包袱。
2010年12月1日開始實施的《南京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第四十條規定,“十五片地下文物重點保護區內,實施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或者劃撥的,國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事先委託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對出讓或者劃撥地塊進行考古調查、勘探。”南京從此將執行“先考古,後出讓”的土地出讓新規。此舉一出,也許類似將軍山明功臣墓面臨的保護危機將不會在南京再次出現。
功臣墓
按明代的禮制,官員死後,其墳冢、碑碣的大小尺寸、墓道石刻的規制、隨葬品的數量等,都依官銜的高低而有嚴格的規定。如功臣死後封王的,墓前可以有石人四個,文武各一對,石虎、石羊、石馬、石望柱各一對。
徐達墓在太平門外板倉村,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功臣墓。徐達(1332-1385年),字天德,安徽濠州人,是朱元璋的同鄉。至正十三年(1353年)六月,朱元璋從家鄉招兵,徐達應徵從軍,時年22歲。此後,他隨朱元璋渡長江、拔採石、攻太平、取集慶(今南京),功勳卓著,成為朱元璋的得力戰將。
吳元年(1367年)十月,徐達出師北伐中原,第二年八月攻入大都(今北京),徐達在推翻元朝、開創明朝的統一戰爭中,立下了首功。洪武三年十一月,徐達班師回朝,朱元璋親自到龍江迎接北伐將士,並大封功臣,徐達被升為中書右丞相,改封魏國公,歲祿5000石,子孫世襲,還賜給他免死鐵券。
朱元璋對徐達可謂恩寵有加,超過了其他功臣。他曾打算把自己稱吳王時的舊王府賜給徐達,徐達一再推辭不受。有一天,朱元璋邀徐達到吳王府宴飲,有意將徐達灌醉,命太監送徐達睡在他的龍床上。《明史徐達傳》記載:"達醒,驚趨下階,俯伏呼死罪"。朱元璋見了,十分高興。命人在舊邸前為徐達新建了一座府第,即今瞻園一帶,並在府第的東西兩側路口建"大功坊",以表彰徐達的功績和忠順。朱元璋還常常幸臨其宅,並賜給徐達一幅對聯:"破虜平蠻功貫古今人第一,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現在南京一帶的莫愁湖、白鷺洲,當時也是朱元璋賜給徐達的宅園。長期的戎馬生涯、奔波勞累,使徐達積勞成疾。洪武十七年(1384年)閏十月,徐達在北平病重,明太祖遣使召還應天(南京)。第二年二月,病逝於應天府邸,時年54歲。死後明太祖追封他為中山王,謚武寧,贈三世皆王爵,賜葬锺山之陰,御製神道碑文。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位皆第一。
徐達的死因諸說不一。正史說他病逝,野史則說,朱元璋晚年猜忌群臣,為了確保明王朝萬世一系,不惜剷除功臣宿將,借胡惟庸謀逆案殺了一批功臣。徐達雖然小心謹慎,但功高震主。他生了背疽,最忌吃蒸鵝。病重時,朱元璋卻賜以蒸鵝,他只好流著淚"謝主龍恩",當著使者的面吃了,不久即死去。
徐達墓的墓前神道石刻保存完好,有神道碑一,碑高8.95米,寬2米,厚0.70米。碑文是明太祖撰寫,共28行,每行72米。2100餘字,記載了徐達一生的主要活動和功績。此碑奇特的是,碑文中竟然有標點符號。我國古代,不但碑文,連一般的書面文字,也從不加標點,由讀者自己斷句,謂之句讀。然而此碑文卻是斷了句的,碑文中每一句話後面都加上了斷句的圓圈,符號雖然單一,卻十分罕見。其原因可能是碑文由大臣代筆,怕文化水準低的皇帝讀不大通,特意加了圓圈形的標點斷句。後來交付雕鑿,工匠害怕獲罪,只好連標點一併刻上。這種帶有標點的碑刻,在我國古代是極為罕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