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簡述,起始時間,樣式起源,旗袍概念,社會背景,清代旗裝,民國旗袍,現代旗袍,走向世界,特徵,綜述,樣式變遷,色彩,圖案,國服爭議,袍之爭議,旗袍文化,旗袍軼聞,
發展簡述
起始時間
論及旗袍
風尚的起始時間,通常認為在20世紀民國時期,
鄭逸梅先生即稱 “原來女子在清代穿短衣,不穿旗袍,旗袍在民國後始御之” 。至於具體的年份,以往的研究相對比較含糊。
周錫保先生和
張愛玲女士均以為旗袍的流行在1921年以後,周氏還以1923年的畫報等資料推斷,所謂旗袍在其時的上海數十人中不過一二。事實上,以當時上海的新聞界對社會現象敏感程度,一種新式樣的風行必然會引起廣泛的關注,但是在1925年5月以前的如《申報》等報紙上很難查到有關於旗袍的文字,而大量資料為旗袍在1925年的出現提供了佐證。在作為舊帝都的北京,也有記載表明旗袍時尚始於1925年。因此,將旗袍流行的起始時間視為1925年當為合理。
樣式起源
旗袍的樣式起源,在學術界爭論很多,主要觀點有:
第一種以周錫保先生《
中國古代服飾史》為代表,認為旗袍即是從清代旗女的袍服直接發展而來。但也有學者認為:“民國旗袍雖然具有類似於旗女之袍的形式,卻不再具有旗女之袍的涵義,如果完全認為民國旗袍是直接由旗女之袍發展而來,未免有失偏頗”
第二種以
袁傑英教授《
中國旗袍》以及
包銘新教授《中國旗袍》《近代中國女裝實錄》為代表,認為旗袍和旗裝袍有一定繼承關係,但同時認為旗袍的源頭應是西周麻布窄形筒裝或
先秦兩漢的
深衣。江南大學崔榮榮教授也在著作《近代漢族民間服飾全集》中說:“有些人質疑旗袍是滿族服飾……我認為這些認知是片面和表面化的,漢族的袍服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而滿族的袍和褂的歷史淵源又從哪裡來的呢?答案我想很容易得到。”國學大師
章太炎亦認為:“昔諸葛亮造
筒袖鎧……滿洲之服,其筒袖鎧之緒也。”將滿族服飾的源頭追溯到三國時期的蜀漢服飾。
第三種以
王宇清《歷代婦女袍服考實》為代表,認為中國婦女所穿的袍,遠溯
周、
秦、
漢、唐、
宋、明時代,並不是只有在清代旗女才穿袍服。他認為旗女之袍對民國旗袍有影響,但不認為二者有直接繼承關係,因此認為民國旗袍稱之為“旗”袍並不合適,所以他倡導旗袍改名為“褀袍”,並把“台北旗袍研究會”改名為“台北褀袍研究會”。多年以來,台灣服裝界人士一直呼籲為褀袍正名”。
第四種以
卞向陽教授《論旗袍的流行起源》為代表,認為旗袍是中國服裝傳統的西化變異。融合了旗袍馬甲和文明新裝的特點, 同時又結合了西式裙裝的配伍形式, 構成了既有西方流行的影子而不同於中國傳統袍服,又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和時代象徵的新時尚流行和服裝審美的特點,可為中西服飾交融的設計典範。他同時認為“旗袍”名稱的起源是一種“誤稱”,因為較早倡導旗袍的群體都是都市中受西學影響較深、追求男女平等反對封建禮教的新女性、學生等社會群體,她(他)們絕大多數是漢族人,她(他)們的祖先在清初經過流血抗爭才為漢族婦女取得不穿滿式服裝的權利,她們不可能去復辟帝制時代的、還是異族壓迫者的服飾,所以旗裝袍在民國復辟的條件並不具備。
而民國之時“旗袍”的稱呼之所以最終會流行開,是因為整個清代,漢族女裝依然保留漢族女性傳統的“
上衣下裳”制。除了貴族
命婦禮服外,尋常女子一般並不穿袍服,而旗女不論貴族女性禮服還是尋常女子的日常服飾卻都是袍服。因此在長達近300年時間的潛移默化下,普通人已經習慣了“女子穿袍=旗女之袍”的歷史記憶,所以在民國旗袍開始出現的時候會給普通人一種這是“旗袍”的聯想。實際上民國旗袍首倡群體並不承認“旗袍”這個稱呼,而是“只叫它做長衫、長衣或長袍,與男性服裝混為一詞,1926年2月27日上海《
民國日報》有短文《袍而不旗》,提議改稱“中華袍”。又有人提議叫做褀袍的,但兜兜轉轉的,最後還是叫回旗袍了。”
居《“旗袍”和“褀袍”稱謂考證》考據:民國官方檔案、信函、公文以及學校教材中儘管出現了與時傳“旗袍”一致樣式的服裝,但並沒有出現“旗袍”稱謂而是多用“女子禮服——衣”等稱謂。因此“旗袍”的稱謂並非官方稱謂,而是緣起於民間約定俗成的通俗叫法。
第五種認為旗袍源自襖裙。1940年1月《
良友畫報》記述短襖長裙經過旗袍馬甲的演變,最終形成旗袍,民國學者
曹聚仁、李寓一也持有同樣觀點。
第六種認為女子穿旗袍是蓄意模仿男子著裝、醉心於男女平權的結果。
旗袍概念
“旗袍”是專指民國出現的旗袍,還是包括清代“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在內,旗袍概念的界定,和旗袍起源樣式一樣在學術界頗有爭議。
眾所周知,旗袍在文革期間被當成“
四舊”“封、資、修”的象徵進行批鬥備受冷落,對於旗袍的研究在學術界成了禁區,一直到了改革開放後對旗袍的研究才在大陸學術界才逐漸多了起來。
改革開放後早期,基於政府提倡的“中華民族是一家”政策,同時為了證明旗袍具有悠久的歷史和高貴的出身,研究旗袍是學者有意識地把民國旗袍和清代旗人服飾之間的關係更多地聯繫起來。“‘旗袍概念,包括清代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的觀點並非特別之多,但也自成一派。”
比如《辭海》中有關於旗袍的註解:“旗袍,原為清朝滿族婦女所穿用的一種服裝,兩邊不開衩,袖長八寸至一尺,衣服的邊緣繡有彩綠。辛亥革命以後為漢族婦女所接受,並改良為:直領,右斜襟開口,緊腰身,衣長至膝下,兩邊開衩,袖口收小。”
例如
郁風的觀點:“旗袍,顧名思義,是指清朝滿人入關前後八旗婦女的衣袍,即以滿蒙為主體的關外婦女的常服……這種旗袍主要在北方流行,南方婦女仍多數沿襲明朝風俗習慣穿著較長的上褂,下露長裙。”
又例如袁傑英的觀點:“旗人的常裝與
軍裝不同,一般是袍服,……一直是以
簡約的直身為基本樣式,均稱旗袍。、”“旗袍在清代是男女通用的衣著,只是在穿著風格上略有不同,官制與民用在選料、配飾方面加以區別而己。”
但是“旗袍”概念包括清代“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的觀點,從一開始就在學術界受到質疑。“在整個清代浩瀚的文獻中,‘旗袍’一詞從未出現,在清代旗人稱呼自己所服袍服為旗服或旗裝,滿語稱呼為‘衣介’。旗袍二字作為一個具有特定意義詞出現,最早見於1918年
沈壽口述,張睿筆錄的《雪宦秀譜》一書中:‘繃有三:大繃舊用以繡旗袍之邊,故謂之邊繃’。這裡的旗袍是作為一個特定的指代某種刺繡服飾的名詞。”
當今學術界主要的觀點認為“旗袍”指民國旗袍,在民國時期發展成熟並形成較穩定形態的女子袍服,下面列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幾種觀點:
周錫保在其著《中國古代服飾史》一書中認為:“滿族婦女的長袍……這種長袍開始時極為寬大,後來也漸變為小腰身,其時間已接近於辛亥革命前夕。這種長袍,到後來卻演變成為漢族婦女的主要服飾之一,即後來稱之為旗袍者。
包銘新在其著《中國旗袍》一書中也對這個 問題作了專門的闡述:“把旗袍視為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雖看似無大錯,卻難免有望文生義之嫌,旗袍的內涵要比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豐富的多。廣義的可以說旗袍經歷了清代旗女之袍、民國時期的新旗袍和當代時裝旗袍三個時期的發展,其中以民國時期的新旗袍最為典型也最為重要。狹義的說,旗袍就是民國旗袍,當然也可以包括民國以後基本保持民國旗袍特徵的旗袍。”
卞向陽在其《論旗袍的流行起源》一文中說到:“所謂‘旗袍’,指衣裳連屬的一件制服裝(One-Piece Dress),同時,它必須全部具有或部分突出以下典型外觀表征:
右衽大襟的
開襟或半開襟形式,
立領盤紐、擺側開叉的細節布置,單片衣料、衣身連袖的平面
裁剪等。儘管有觀點認為旗袍包含清代旗裝的袍和民國女性的袍,但是通常意義上的旗袍,一般是指20世紀民國以後的一種女裝式樣。”
在民國時期的雜誌上,也有許多關於“旗袍”概念的討論,如1937年《現代家庭》雜誌上署名昌炎的作者撰文“十五年來婦女旗袍的演變”中寫到:“什麼是旗袍,可說是民國紀元後適合新時代中華女子經變演出來的一種新產物,也可以說是,中國女子仿製以前清旗女衣著式樣的一件曾經改制的外衣。”
社會背景
民國旗袍風行的原因,有眾多學者和當時的媒介認為,民國初女子為尋求思想的獨立和女權的解放,效仿男穿子長袍是一個重要原因。
中國漢族女性自漢代後,服飾逐漸只穿“上衣下裳”式,俗稱“兩截衣”,穿袍服幾乎成為男性的專利。女性穿“兩截衣”也被成了封建禮教對女性壓迫的象徵,被視為封建禮教迫害歧視女性罪證的《女兒經》中就寫到:
“為葚事 兩截衣 女人不與丈夫齊
百凡事體須卑順 不得司晨啼母雞”
民國建立初期的一段時間裡,由於西方文化與思想的大量湧入,國家飽受
列強侵略和軍閥戰爭之苦,思想先進的年輕人積極學習西方,特別是女性勇敢地追求解放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當時爆發的“
五四運動”、“
新文化運動”等以年輕人為參與主體的社會運動,為當時女性尋求思想解放和平等權利提供了巨大推動力。有許多學者在研究旗袍的緣起時,也是站在當時這樣的一個社會背景下,比如吳昊的著作《中國婦女服飾與身體革命(1911—1935)》一書。這種觀點的支持者還有WESSIELING。
張愛玲女士就曾在《更衣記》里寫道:“五族共和之後,全國婦女突然一致採用旗袍,倒不是為了效忠於清朝提倡復辟運動,而是因為女子蓄意要模仿男子。她們初受西方文化的薰陶,醉心於男女平權之說,可是四周的情形與理想相差太遠了,羞憤之下,她們排斥女性化的一切,恨不得將女人的根性斬盡殺絕。因此初興的旗袍是嚴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風格”。王宇清先生也持有這種觀點:“旗袍,這後來流行大半個世紀的女裝,卻原來竟是新潮女子們爭女權爭平等的副產品呢”。
辛亥革命前夕的許多積極參與革命團體的青年女性也喜穿長袍,
周亞衛在《光復會見聞雜憶》中回憶1907年
秋瑾的裝束:“當時身穿一件玄青色湖給長袍(和男人一樣的長袍),頭梳辮子,加上玄青辮穗,放腳,穿黑緞靴。那年她三十二歲。光復會的年輕會員們都稱呼她為‘秋先生’”。
所謂女子為求與男子平等的權利而穿男子長袍之風氣,並沒有隨著革命的勝利而結束。1920年《民國日報》刊登
朱榮泉寫給楚倫先生的信,討論女子著長衫的文章——“女子著長衫的好處”,“長衫”最初是廣東一帶對男子長袍的稱呼,可見當時上海地區女子著長衫者已經不罕見。
經過辛亥革命勝利後的女子
放足、
剪髮運動,女性的解放到了20年代中期得到了蓬勃的發展,伴隨女權運動的發展,女子服男子長袍的現象在全國也越來越普遍。北京的報紙載文:“如今的女子剪髮了,足也放了,連衣服也多穿長袍了。我們乍一見時,辨不出他是男是女,將來的男女裝束必不免有同化之一日。”不僅北京如此,“在廣州通衡大道之中,其穿長衫之女界,觸目皆是。……而無論貧富貴賤之家,若系女界之年少者,一若非具備一
長衫,即不足以壯觀瞻。"由此可以看到當時年輕女性著男子長袍已是成為一種風氣,但是在當時輿論之中並沒有太多的鼓勵,反而批評者不少。到了後來,北伐勝利之後,旗袍便己經完全恢復了女性的氣質,很少再能見到服男子長袍的女性了。
清代旗裝
在濃厚的清朝封建禮教氛圍中,想要婦女如現代一般外露曲線是不可能的。清代旗裝的裁製一直採用直線,胸、肩、腰、臀完全平直,使女性身體的曲線毫不外露。儘管有觀點認為旗袍改於滿族婦女的旗裝,但旗袍並不是
旗裝。旗裝是滿族綿延至今的
民族服飾。旗裝大多採用平直的線條,衣身寬鬆,下擺不開衩,胸腰圍度與衣裙的尺寸比例較為接近;在袖口領口有大量盤滾裝飾。黃色是皇家獨尊之色,民眾是忌用。旗裝色彩鮮艷複雜,用料等花色品種就多樣,喜用對比度高的色彩搭配。在領口、袖頭和掖襟上加上了幾道鮮艷花邊或彩色牙子盤滾設計。旗裝是一種平面服飾,盤滾成為旗裝除面料外的唯一設計空間,因而以多盤滾為美。清末曾時興過“十八鑲”(即鑲十八道花邊)。清代旗裝紋樣多以寫生手法為主,龍獅腆麟百獸、鳳凰仙鶴百鳥、梅蘭竹菊百花,以及八寶、八仙、福祿壽喜等都是常用題材。
民國旗袍
1840年以後進入近代,西洋文化浸襲著清朝
本土文化,許多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上海這樣的大都會,因華洋雜居,得西文風氣之先,服飾也開始發生潛在的變革。
風行於二十世紀20年代的旗袍,是由中國傳統袍服在民國婦女在穿著中吸收西洋服裝式樣不斷改進而定型的。當時無專業服裝研究中心,服裝式樣的變化以
千家萬戶,在時代風尚的影響下不斷變化。
從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末,
中國旗袍風行了20多年,款式幾經變化,如領子的高低、袖子的短長、開衩的高矮,使旗袍徹底擺脫了老式樣,改變了中國婦女長期來
束胸裹臂的舊貌,讓女性體態和曲線美充分顯示出來,正適合當時的風尚,為女性解放立了一功。青布旗袍最為當時的女學生所歡迎,一時不脛而走,全國效仿,幾乎成為20年代後期中國新女性的典型裝扮。值得一提的是,當時作為領導服裝潮流的
十里洋場中
摩登女郎、交際名媛影劇明星等,在旗袍式樣上的標新立異,也促進了它的發展,其中如交際花
唐瑛等人,最早在上海創辦的雲裳時裝公司便是。自30年代起,旗袍幾乎成了中國婦女的標準服裝,民間婦女、學生、工人、
達官顯貴的太太,無不穿著。旗袍甚至成了交際場合和外交活動的
禮服。後來,旗袍還傳至國外,為他國女子效仿穿著。
30年代和40年代是旗袍的
黃金時代,也是近代中國女裝最為光輝燦爛的時期。這時的旗袍造型纖長,與此時歐洲流行的女裝廓形相吻合。此時旗袍已經完全跳出了旗女之袍的局限,完全是一個“中西合璧”的新服式了。先是有了“別裁派”的說法。旗袍的局部被西化,在領、袖外採用西式的處理,如用
荷葉領、西式
翻領、
荷葉袖等,或用左右開襟的雙襟。這些改革的套用雖並不廣泛,但表示了當時人們思想上的自由,旗袍原有的程式不再是必須遵循的。旗袍與西式外套的搭配也是“別裁派”的一個特點,這使得旗袍進入了國際服裝大家族,可以與多種現代服裝組合,說明它已經“國際化和現代化了”。20年代的旗袍仍然寬大平直;與當時流行的倒大袖相呼應,旗袍的
下擺比較大,整個袍身也是呈“倒大”的形狀。但肩、胸乃至腰部,則已呈合身之趨勢。
張愛玲說:“初興的旗袍是嚴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風。”這位以善於觀察和描述時裝的女作家所說的“初興”,如果是指20年代,那“嚴冷方正”一定是她童年的印象了。
30年代末出現了“改良旗袍”。旗袍的裁法和結構更加
西化,胸省和腰省的使用旗袍更加合身,同時出現了肩縫和裝袖,使肩部和腋下也合體了。有人還使較軟的墊肩,謂之“美人肩”。這表明女性開始拋棄以削肩為特徵的舊的理想形角。這些裁剪和結構上的改變,都是在上海完成的。上海鴻翔公司的後人金泰鈞先生對此堅信不疑。他本人雖未親身經歷了這一過程的全部,但他在40年代工作於鴻翔時,還可從老師傅處獲得有關於此的很多
訊息。這時旗袍已經成熟已經定型,以後的旗袍再也跳不出30年代旗袍所確定的基本形態,只能在長短、肥瘦及裝飾上作些變化。全世界女性們所鐘愛的旗袍,就是以30年代旗袍為典型的。而30年代的旗袍,就是以
海派旗袍為楷模的。
二十世紀20年代,受西方服飾影響,經改進之後的旗袍逐漸在廣大婦女中流行起來。旗袍的樣式很多,有長旗袍、短旗袍、夾旗袍、單旗袍等。改良後的旗袍在20世紀30年代,幾乎成為
中國婦女的標準服裝。
此時的時裝流行中心早已由蘇、揚移至上海,上海又是婦女尋求解放的重鎮,
傳教士、商人、革命黨人競相創辦
女學,掀起了一股女權運動浪潮。尋求解放的社會大氣候蕩滌著服飾妝扮上的
陳規陋習,趨向於簡潔,色調力求淡雅,注重體現女性的自然之美。旗袍最初是以
馬甲的形式出現,馬甲長及足背,加在短襖上。後將長馬甲改成有袖的式樣,也就成了新式旗袍的雛形。據說得風氣之先的上海女學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俑者。當時的女學生作為知識女性的代表,成為社會的理想形象,她們是文明的象徵、時尚的先導,以至社會名流時髦人物都紛紛作女學生裝扮。
現代旗袍
二十世紀初盛行內穿喇叭型寬大袖子的短襖,外套前後擺及地的無袖長馬甲。此後旗袍在邊、袖、襟、領等處作了一些改動,增加了裝飾,出現繁複的變化。但仍保持舊式旗袍馬甲的平直寬大風格,襲用傳統的直線裁製方式,顯露不出女性的窈窕身段。二十年代後期和三十年代,旗袍在長短、寬窄、開衩高低以及袖長袖短、領高領低等方面的改動尺度有所反覆。 1929年,受歐美短裙影響,原來長短適中的旗袍開始變短,下擺上縮至膝蓋,袖口變短變小。後來又有
校服式旗袍,下擺縮至膝蓋以上1寸,袖子採用西式。這一改變遭非議,1931年後旗袍又開始變長,下擺下垂。三十年代中期發展到極點,袍底落地遮住雙腳,稱為“掃地旗袍”。原先能遮住手腕的旗袍袖子縮短至肘部。以後袖長越來越短,縮至肩下兩寸,1936年後幾乎無袖。
清代旗裝不開衩,出現旗袍後,旗袍在縮短袖子時也悄悄在左邊開低衩。後來衩越開越高漸漸及膝部高到大腿。由於有人反對,袍衩一度回到膝蓋以下。但輿論壓力一減小,袍衩又迅速升高,1933年後流行大開衩旗袍。
傳統旗袍是上下一條直線,外加高高的硬領。三十年代初期,袍腰開始日積月累地收縮,到一九三四年後,女性身材的曲線終於全部顯露出來。高聳及耳的領子也逐漸變矮,後來有的成了無領旗袍。
建國之初,人們對衣著美的追求已完全轉化成了對革命工作的狂熱。旗袍所代表的悠閒、舒適的淑女形象在這種氛圍里失去了其生存空間……
50年代——也有過燦爛的一瞬
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時代,如果說服裝也有流行的話,那流行的主導已轉向平民。到1956年,據說
前蘇聯的某領袖人物到中國訪問時提出,中國人的服裝要體現社會主義欣欣向榮的新面貌,於是,政府號召“人人穿花衣裳”。
這時出現的旗袍比以往增添了健康自然的氣質。不妖、不媚、不纖巧、不病態,符合當時"美觀大方"的標準,而且更為實用。
六、七十年代——被冷落的20年
從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是傳統文化的浩劫,也是旗袍的災難。“文革”前夕,王光美隨劉少奇出訪四國,穿過旗袍,到後來文革期間被當成罪遭到被紅衛兵批鬥。
八、九十年代——逐漸復甦
為最能體現這種完美身材的旗袍有了生存和發展的空間。照說當年大受青睞的旗袍會再次回到人們當中。但出人意料的是,旗袍並未再度流行,而是只有少數人在穿……
旗袍的鼎盛年代已經遠去,被冷落了三十年之久的它,在八十年代以來開放後的國土上顯得有些落伍了。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開始復興
新時代女性理想形象又有所改變。高挑細長,平肩窄臀的身材為人們所嚮往。而作為最能襯托中國女性身材和氣質的中國時裝代表——旗袍,再一次吸引了人們注意的目光。隨著傳統文化重新被重視,旗袍也被視為中華民族的象徵之一,不但領導人夫人、女性外交官員在外事活動中身穿旗袍,在中國舉辦的歷次大型國際會議和體育盛會禮儀小姐的服飾也多選擇旗袍,國外,還有不少
設計大師以旗袍為靈感,推出了有國際風味的旗袍,甚至是中國旗袍與歐洲
夜禮服的結合產物。
走向世界
早在1933年,中國旗袍就曾在芝加哥世博會上獲銀獎。
2010年
上海世博會組委會曾定製了60套緙絲旗袍作為中國政府贈送各國元首夫人的禮物,每件價值十萬元。
各國駐上海總領事夫人也曾身穿旗袍參加慈善義演。
外國遊客來上海,常常將訂做旗袍作為第一個節目,視之為
中國元素代表。
媒體報導過美國觀眾穿旗袍觀看中國文化節演出。
法國著名服裝設大師皮爾·卡丹曾說:“在我的晚裝設計中,有很大一部分作品的靈感來自中國的旗袍。”
2008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
瑞典女運動員出場服裝選用的是中國旗袍式樣,超過10位各國奧運冠軍要求做一件中國禮服——旗袍用於自己的婚禮。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現總理李顯龍父子的夫人都以旗袍做為禮服,新加坡歷代華裔的總統夫人都以身著旗袍彰顯華裔身份。
越南官方認為越南傳統服飾AO DAI(奧黛)源自中國旗袍,並且認為AO DAI的中文名稱就是旗袍
馬來西亞2006年8月29日發行了一套馬來西亞各族傳統服飾的郵票,其中的華族女性服飾為旗袍。
特徵
綜述
古典旗裝大多採用平直的線條,衣身寬鬆,兩邊開叉,胸腰圍度與衣裙的尺寸比例較為接近。旗袍的外觀特徵一般要求全部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徵:右衽大襟的開襟或半開襟形式,立領盤紐、擺側開衩,單片衣料、衣身連袖的平面裁剪等。開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徵之一,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要的。
藝術,是通過塑造形象具體地反映社會生活、表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
社會意識形態。設計師與旗袍經過20世紀上半葉的演變,旗袍的各種基本特徵和組成元素慢慢穩定下來。旗袍成為一種經典女裝也是設計師靈感的來源之一。旗袍是近代興起的中國婦女的傳統時裝,而並非正式的傳統
民族服裝。它既有滄桑變幻的往昔,更擁有煥然一新的當今時代。旗袍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加之可欣賞度比較高,因而富有一定收藏價值。
民國旗袍這些與西方服飾審美一致的特徵,並非偶然產生。在當時,上海這箇中西文化雜處的大都市,是最具條件誕生如今我們或許已經難以尋找的民國旗袍的,在上海誕生的證據雖不甚確鑿,但我們還是可以斷言,海派袍是民國旗袍的典型。如果我們再膽大一點,我們還可以進一步假設,現代旗袍,或狹義的旗袍,就是海派旗袍。因為,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旗袍兩字所引發的聯想或意象,就是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海派旗袍。京派與海派代表著藝術、文化上的兩種風格。
凝練。
近代旗袍進入了立體造型時代,衣片上出現了省道,腰部更為合體並配上了西式的裝袖、旗袍的衣長、袖長大大縮短、腰身也越為合體。
樣式變遷
旗袍歷經百年的演進,隨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審美情趣的變化,演繹出多姿多彩的樣式,讓人目不暇接。20世紀30、40年代旗袍發展的黃金時代,樣式變化多且非常豐富。旗袍的襟、領、袖、裙擺等部位風格別樣:襟有圓襟、方襟、長襟等;領有上海領、元寶領、低領等;
袖子有長袖、短袖,有挽大袖、套花袖,還有喇叭形的倒大袖,在袖口鑲、繡、滾、盪各種紋樣,十分别致;
裙擺除了長短變化,還增加了魚尾形、波浪形等裙擺款式。
領型起伏
中國旗袍的領式經歷了交領、矩領、直領、盤領、圓領、立領等變化。旗袍的領型花樣百出,領的高度先高后低。19世紀末20世紀初,上海領風氣之先,流行起“元寶領”,領高可直抵齶下,繼而至耳,攏住下巴,美化了臉型。旗袍的領型由高到低,低領成為流行趨勢,並慢慢向無領發展,女學生愛穿無領旗袍,因為樣式新穎、俏皮,引得社會上的其它女性也紛紛效仿。
旗袍的領型有元寶領、圓領、方領、低領、鳳仙領等,還有水滴領、V字領、連立領等款式。為了保證旗袍的領時硬挺的,師傅用漿糊將白布漿硬,放入領內,有些高級面料製成的旗袍,在低於領口處,手工縫上一條刮漿白棉布,便於拆洗。
開襟方式
中國袍服從商、周開始就習慣使用開襟形式,而且大多是
右衽。
旗袍衣襟的款式多種多樣,包括單襟、雙襟、斜襟、直襟、曲襟、琵琶襟、中長襟、如意襟、大圓襟、雙圓襟等。在製作旗袍上,雙襟比單襟複雜,雙襟旗袍在視覺上更顯美觀、高貴。
袖型變化
旗袍袖型的款式主要有寬袖型、窄袖型、長袖、中袖、短袖或無袖等。袖型的花樣常隨潮流而變化,時而流行長袖,長過手腕,時而流行短袖,短至露肘,這些都體現了女性對美的孜孜以求。
20世紀20年代,旗袍袖子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倒大袖的出現,袖長至肘部,呈喇叭狀,袖口滾鑲鋸齒形、波浪形、線香形的邊,或是襯著白色蕾絲花邊。在1927年的北洋畫報上,曾刊登了一幅時裝插畫,畫面上的女子已經穿起時裝化的倒大袖旗袍,腰身略
寬鬆,面料華美。
到了20世紀30、40年代,旗袍收腰明顯,展現出女性玲瓏有致的曲線,袖子時而細長,長過手腕,時而短至肘部,甚至有的袖長至肩下兩寸,還有一些旗袍直接省去袖子。袖子在裝飾上求新求異,出現了
荷葉袖、開衩袖、鑲
蕾絲袖等款式。
裙擺飛飛
旗袍的裙擺有寬擺、直擺、A字擺、禮服擺、魚尾擺、前短後長、鋸齒擺等。
裙擺的變化與旗袍
腰身的變化有著緊密關係。清代滿族女子的旗袍不分上下,一件通身,長過腳踝,腰線較高,裙擺又寬又長,遮蓋了女性的曲線美。隨著旗袍腰身的變窄,裙擺也變得平直。
20世紀初期,旗袍的裙擺悄然發生了變化,透過老照片和老廣告可以察覺到旗袍的裙擺變短了,鞋子甚至小腿都露在裙擺外面。
20世紀20年代,上海流行起一款新式旗袍,類似無袖的馬甲,罩在
短襖外,後來長
馬甲與小短襖合成一件,長至腿部,大袖口,造型仍是直線型,腰線較低,曲線不明顯,下擺至膝。
20世紀30年代初,開始流行短旗袍,下擺稍過膝蓋,裙擺收緊,凸顯出腰部曲線。20世紀30年代中期,來自歐美的高跟鞋開始與旗袍搭配,改變了旗袍的流行風尚,裙擺漸漸加長,精巧的高跟鞋更增加了旗袍的美感,使女性身材更顯纖細袖長、性感動人。隨著旗袍下擺加長,開衩也越來越高。
20世紀30年代後期,一些自省自覺的女子開始提倡低開衩,開衩僅到小腿,裙長也發展到了極致,蓋住了雙腳,裙邊及地,被笑稱“掃地旗袍”。
抗戰爆發後,各界女性投身抗日救亡運動,為了行動方便,裙擺逐漸變短,開衩也逐漸升高。
20世紀80年代,無論是在國際時裝舞台,還是日常工作和生活,旗袍以多變的姿態展現著女性美,演繹著別樣的
東方風情。
色彩
常見的大紅旗袍,色彩絢麗醒目,款式別致,充分展現出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著重體現東方女性含蓄
優雅的魅力。
圖案
現代常見的旗袍
織錦緞,圖案為傳統的中國紋飾如雙魚、富貴花、梅花等,還有以
中國水墨畫手法描繪的花卉圖案設計的手繪旗袍。
國服爭議
旗袍曾於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四月十六日國民政府頒布的《國民制服條例》中被定為國家
禮服。《國民制服條例》第二條(女子禮服)規定:“ 一、衣:式如第四圖,齊領,前襟右掩,長至膝與踝之中點,與褲下端齊,袖長過肘,與手脈之中點,質用絲麻棉毛織品,色藍,鈕扣六。”新中國建立後,時任外交部長的
周恩來總理曾於1950年7月12日下午召集即將赴任的大使
黃鎮、
耿飈、
譚希林、
王幼平、
彭明治等開會,建議外交官“夫人們(服裝)以旗袍為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1983年第13期發布《外交部關於參加外事活動著裝問題的幾點規定》中建議,“男同志著
中山服女同志最好穿旗袍或長裙”。”各地“公務員著裝禮儀”規定也建議女性公務員以旗袍為
正裝禮服。不但是女外交官,新中國很多第一夫人出訪外國也選擇穿著旗袍,如劉少奇夫人
王光美、鄧小平夫人
卓琳、胡錦濤夫人劉永清、習近平夫人
彭麗媛等等。
改革開放後中國舉辦的歷次大型體育盛會或國際會議,
禮儀小姐都身穿旗袍,如2008年
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1990年
北京亞運會、2010年
廣州亞運會;2001年
APEC會議上海峰會;2014年上海亞信峰會:2014年APEC會議北京峰會等等,這和在日本禮儀小姐穿和服、在韓國禮儀小姐穿韓服、在越南禮儀小姐穿奧黛行為協調一致。
在中國的日韓料理店、壽司店,服務員一般都身著日韓國服和服、韓服,同樣的,在中餐館或者代表國家形象的餐飲業,女服務員們一般也身穿中國旗袍,如
釣魚台國賓館。釣魚台國賓館18號樓總經理助理孫丹祥2004年11月11日做客外交部網站“外交論壇”時透露:“因為國賓館的女服務員都要穿旗袍,對身材要求也很重視。我們服務人員基本上從全國各地選拔,由地方政府協助招聘,不在社會上招聘。”
2007年,政協委員葉宏明提議將漢服立為國服,之後關於中國國服的討論逐漸興起,主要的討論點為旗袍與漢服,討論範圍還包括中山裝、唐裝等。
2009年,十一屆全國政協第三次會議上,李延聲提議設計中華服作為國服。
2011年,中共中央對外宣傳辦公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管的電視製作和傳播機構——視點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推出了紀錄片《國服旗袍》,記錄了旗袍的前世今生。
袍之爭議
經過對數千年中國
袍服演變的了解,對旗袍一詞提出質疑。
受清朝旗人袍服影響,從民國至今開始將女袍統稱為旗袍,受當時環境影響,一般人都知道滿清時代的旗人婦女有其特有的旗袍,而誤認為漢人婦女只服裙裝,不同於旗人。於是今人皆曰裙是漢人婦女的服裝,卻不知兩三千年來中國的婦女們本是袍、裙兼施,以袍形長衣為傳統的
禮服,但因時代變遷,便有袍裙夾雜的糾葛,亟待澄清。台灣就曾針對旗袍的問題有過一場正名運動,將對近代漢籍女袍之名旗袍正名為祺袍。去其歧義,取其吉祥之意。顧證名實,澄清訛誤庶幾名歸實至,順理成章。中國婦女有多種袍服,上下兩三千年一脈相承,更不應只以旗袍一詞涵蓋一切。台灣中國旗袍研究會主席王宇清就曾發起正名運動,改旗袍為祺袍,並呈報官署,獲得批文。其理由如下:“一台市店招已有大部用了十餘年祺袍。二祺為吉祥之意。為何必改旗袍為祺袍,因中國婦女之袍服,乃兩三千年來的古禮,而旗袍一詞起源甚晚,只三百餘年,和可當三千年女袍之實?在這旗人所穿之旗袍有其固有之款式,且較固定,而中國數千年的女袍多姿多彩,遠非旗袍所能望其項背,則旗袍之實又何可稱其名?因此,必得旗為祺。又說為何不只稱袍或女袍,因袍缺少女性的專屬詞性,女袍不習慣不順口,無可行性。如果不改,則名不副實,更且旗、祺、褀亂成一片,莫衷一是。且先例很多,如緙絲之刻絲,縉紳之搢紳等。”
其實旗袍改名祺袍在1974年元旦就已經開始,這一天中國旗袍研究會舉行成立大會於台北市。改旗為祺一致通過,立即著為會章條文,呈報主管官署核備。遂成定案,明載官籍。
就袍服的演變過程看,袍服的演變史就是一部民族的融合史,文化的交融史。北朝後期流行的袍服的圓領就是受北方少數民族影響而產生的,袖子從寬鬆到緊窄更是少數民族和漢族服飾文化相互影響的結果。衣身的寬舒到緊身適體更是受到西洋文化的影響而形成的,總體而言,中國袍服的演變就像中國民族的演變一樣,是漢族不斷與周邊少數民族交融的結果,這是一個基本的事實,傳統的袍服演變基本是以漢族主流袍服款式為主,吸收其它民族好的元素而成,而今受西方文化影響深重,本末倒置,直至基本將傳統的全部丟掉了,文化的喪失對於一個民族無疑是一場重大的災難。呼籲對傳統的傳承,對傳統服飾的傳承無疑是每一位華人應有的責任,這需要民眾對傳統服飾文化的普及、執政者對服飾文化的重視、及文藝知識界的倡導。
旗袍文化
珍貴文化遺產——
蘇州評彈的女演員的服裝也依然是旗袍,其它傳統說唱藝術如大鼓和評書等也多以旗袍為女演員傳統服裝。
歷史悠久的香港小姐,香港華裔小姐,亞洲小姐和廣州西關小姐選舉中,她們期間或最後必定會穿旗袍。
2015年5月16日,由中國旗袍會發起、全球420個分會回響的旗袍秀在全球範圍內展開,15萬華人身著典雅的旗袍,挑戰人數最多的旗袍秀的金氏世界紀錄。
旗袍軼聞
⒈
海倫·福斯特·
斯諾是《西行漫記》的作者斯諾的
遺孀。此書記錄了他與
毛澤東在延安窯洞時期的會晤。一九三一年海倫第一次去上海時,年僅二十三歲。海倫的好友
波莉在全美到處為中國為“工合”籌款,
宋慶齡得知後送了她自己的旗袍並囑咐波莉在全美各地演講時穿上。斯諾夫婦到達菲律賓繼續為中國為“工合”籌款,波莉將旗袍又送給了斯諾夫婦。1998年3月17日,58年後,這件漂亮的旗袍從美國回歸中國,回到了北京後海北沿四十六號"宋慶齡故居"。
⒉
宋美齡衣櫥內的旗袍件數,大概現今的
金氏世界紀錄無人出其右者。宋美齡的旗袍件數多,和有一個勤奮的裁縫師傅,有著相當密切的關聯。這位裁縫師傅叫
張瑞香,是一位男性裁縫師。張瑞香所以受到宋美齡那樣愛護的原因,無非是因為手工細巧、忠心耿耿。張瑞香幾乎每天都在不停趕工,為宋美齡製作旗袍,他大約每兩三天就可以做好一件旗袍,做好後,張瑞香就把新旗袍捧到宋美齡面前邀功。宋美齡一般只是大略看一眼,就命人拿到自己的衣櫥里妥為保管,然後便再也沒見她穿過,因而,宋美齡的旗袍大概穿來穿去,總是那幾套,不會有太多的更換。張瑞香除了過年除夕那天休息外,其它時間都在做衣服,而且只為宋美齡做;加上一些大小官太太們為了投其所好,送宋美齡的東西多半有衣料,這些
綾羅綢緞,就夠張瑞香一年忙到頭。宋美齡的超大型衣櫃,便成為世界最大的旗袍儲藏室。
⒊
蔣介石曾反感洋兒媳(
蔣經國白俄羅斯族妻子
蔣方良,原名菲娜·伊巴提娃·瓦赫瑞娃,俄文為Фаина Ипатьевна Вахрева)不穿旗袍拒絕見面。
⒋旗袍是張愛玲畢生的最愛
曾經給張愛玲做過旗袍的師傅回憶:
“我為張愛玲做過多少件旗袍,具體數字記不清了,但每件旗袍都是“按圖施工”的。如她冬天穿的旗袍,有絨夾里、領頭不能太高太硬,因為她說:“旗袍領頭高而硬,把頭頸撐得筆直,坐著寫作很不舒服。”緊身、窄長袖、兩側開衩至膝部。外加一襲“海虎絨”大衣。春秋季喜歡穿低領、束腰帶的“旗袍裙”。而她畫的夏季穿旗袍樣式,如“無領、短袖、衣長至膝蓋”稱之為“風涼旗袍”的款式,應該稱之為“連衣裙”了,而且一直流行到當代。
我師傅是個大度而崇拜張愛玲的人。他對張愛玲的“越軌舉動”(把她畫的旗袍圖樣直接交給我為她製作)不僅毫不在意,而且還稱讚說:“張愛玲簡直成了服裝設計師啦!”
張愛玲曾經言到:就是再沒有心肝的女子說起她“去年那件織錦緞夾袍”的時候,也是一往情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