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服

袍服

袍服在先秦時期已經出現,那個時期的袍服只是一種納有絮棉的內衣,《釋名?釋衣服》: 袍,苞也。苞,內衣也。 所以穿著時必須加罩外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袍服
  • 外文名:paofu
  • 文獻:《釋名?釋衣服》
  • 出現時間:先秦時代
  • 特點:衣內夾絮,下擺齊膝,腰間束帶
  • 材質:粗絲粗麻類
演變歷史,主要特點,秦時期,漢時期,服裝價值,袍服代表地位,襦衣,漢代禮服,

演變歷史

袍子。古代常用作官服。亦為長袍的通稱。
及至漢代,不論男女均可穿著,特別是婦女,除了用作內衣外,平時也可穿在外面,時間一長,袍服就演變為一種外衣。既然用作外衣,形制就不那么簡便了,一般多在衣領、衣袖、衣襟及衣裾等部位綴上衣邊。《釋名?釋衣服》:婦人以絳作衣裳,上下連,四起施緣,亦曰袍。 說的就是這樣的情況。自此以後,袍服的製作日益考究,裝飾也日臻精美。一些別出心裁的婦女,往往在袍上施以重彩,繡上各種各樣的花紋。甚至在隆重的婚嫁時刻,也穿這種服裝。《後漢書?輿服志》: 公主、貴人、妃以上,嫁娶得服錦綺羅縠繒,采十二色重緣袍。 一般婦女婚嫁時也穿此服,只是在袍的顏色及裝飾上有所不同,以示區別。
袍服由內衣變成外衣,正值曲裾深衣淘汰時期。由於袍服中納有棉絮,不便採用曲裾,所以較多地採用直裾。袍服取代深衣之後,用途變得更為廣泛,不僅婦女可穿,男子也可穿著,並且將其用作朝服。上自帝王,下至百官,均可穿此。《後漢書?輿服志》:皇帝 服衣,深衣制,有袍,隨五時色。袍者,或曰周公抱成王宴居,故施袍。……今下至賤更小吏,皆通制袍,單衣,皂緣領袖中衣為朝服雲。 這時的袍服在領、袖等部位,一般都綴有花邊。花邊的色彩及紋樣較衣服為素,常見的有菱紋、方格紋等。袍服的領子則以袒領為主,一般多裁成雞心式,穿時露出裡衣。山東沂南漢墓畫像石及四川望都漢墓壁畫所繪男子即穿這種服裝。另外還有大襟斜領:衣襟開得很低,領、袖也用花邊裝飾。
袍服的下擺則打成一排冚襉,有些還裁製成月牙彎曲之狀,這種形式的服裝在壁畫、石刻及畫像磚上都有反映。
秦漢時期作為軍服的袍服尤為引人注目,秦始皇兵馬俑坑、徐州獅子山兵馬俑坑和鹹陽楊家灣漢墓等出土的兵俑都穿中、外二重衣服或內、中、外三重衣服,這從兵俑的領口、衣袖或下擺處可以看出。陳春輝、蔡革等先生認為中重衣為袍服,因為從衣下擺測量的數據看,中重衣比外衣厚得多;劉占成先生則認為外衣為袍服,因為袍服內有粗絲粗麻類物質,能起到防禦箭鏃穿射的作用。作為軍服的袍服在秦代的特點是:衣內夾絮,下擺齊膝,腰間束帶,交袵緊袖。西漢變化不大,只是將向右交袵繞至背後直下改為在胸前交袵不到腹部即斜下,並將中重衣的圓領改為同外衣一樣的右袵交領。東漢變化較大,表現在衣袖變得較寬博,上衣下裳已經分開,顯然這更方便於騎馬和作戰。總括而言,作為軍服的袍服源於春秋,行於戰國,定於秦代,相沿於漢,東漢以後逐漸走向頹廢,至晉代已徹底被淘汰。在敦煌二八五窟壁畫看到的南北朝時期的軍服已為單衣,步卒挽袖,與秦漢時期作為軍服的袍服完全不同①。

主要特點

秦時期

袍服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那個時期的袍服,只是一種納有絮棉的內衣,《釋名·釋衣服》:“袍,苞也。苞,內衣也。”《周禮·玉府》鄭註:“ 燕衣服者,巾絮、寢衣、袍澤之屬。”《論語·鄉黨》:“紅紫不以為褻服。”皇侃疏引鄭 註:“褻服,袍、澤。”《詩·無衣》中“與子同袍”,“與子同澤”,亦用此義。秦始皇制:三品以上綠袍深衣,庶人白袍,皆以絹為之。秦時的袍仍保留著內衣的形制,袍服外加 有外衣,東漢以後,逐漸以袍服作為外衣。
袍服

漢時期

漢代官吏袍服 本圖為漢代觀看百戲的戴冕冠的官員(山東濟南出土加彩陶俑)。漢代百戲中的雜技節目十分豐富,山東濟南出土的加彩陶俑,是一個長67厘米,寬47。5厘米的陶盤上,展示了樂舞雜技的熱鬧場面。右側觀看演出的,為戴冕冠,穿袍服的官員

服裝價值

袍服代表地位

秦俑中著袍服者多是將軍俑,僅個別的武士俑著袍服。從現已出土的7件將軍俑來看,其袍 服的主要特徵是:交領右衽,雙襟寬大,幾乎把身體包裹兩周,長度一般在膝下,分內外兩 重,內層比較厚重,似為棉衣,外層較薄,似加罩的外衣。過去有人稱之為雙重長袍,也有人稱之為雙重長襦。從《釋名》中的定義看,應是早期加罩外衣的袍服形制。另外,在秦陵 西側約20米處的一座銅車馬坑中,出土的兩乘銅車馬上的立式和跽坐的銅御官俑,身上穿的亦是加罩外衣的袍服。這兩件銅御官俑均戴坑中將軍俑所戴的鶡冠,其中立式御官俑身上還 佩有環綬。據《後漢書·輿服志》:“紫綬以上,”糹逆 綬之間得施玉環?。”在當時,只有將軍以上的職位才能配紫綬,所以此御官俑至少是將 軍或將軍以上的職位。這說明當時,身穿袍服標誌著較高的身份地位。庶人穿袍者較少。

襦衣

秦時的普通百姓多穿襦衣。袍與襦的主要區別在其長短上。郭寶鈞先生在《中國青銅器時代》一書中說:“襦衣就其長短而言,又有長襦、短襦、腰襦的分 別。衣的下擺齊膝者為長襦,位於膝上者為短襦,齊腰者為腰襦。”從這一點上看,襦衣要 比袍服短。
襦又有禪襦、復襦的區別。如《釋名》中說:“禪襦,如襦而無絮也。”那么如 襦而有絮者,當為復襦。《睡虎地秦墓竹簡》中的《封診式》經死條有“衣絡單裙襦各一” 。又雲夢睡虎地四號秦墓出土的木牘上記載了秦軍士兵黑夫的家書,其內容為“黑夫寄益就 書曰:遺黑夫錢,母操夏衣來。今書節(即)到,母視安陸絲布賤,可心以為禪裙襦者,母必 為之,令與錢偕來。”由此可見,秦時確有禪襦、復襦的區別。前者為夏衣,後者為冬衣。 黑夫可能是冬天時穿著復襦離家到部隊服役,冬去夏來,急需夏衣禪襦,故寫信向母親索取。因襦衣比袍服短,其形制又比較靈活,所以比較適合普通老百姓的勞作和士兵的行軍作戰 ,成了當時普通的常服。在秦俑坑中,中下級軍吏和普通士兵,大多數穿的是長襦,個別穿短襦。此外,在秦始皇陵東側上焦村的馬廄坑中出土的跽坐俑,以及陵的封土西側珍禽異獸 坑出土的跽坐俑,他們的身份是飼養馬或鳥獸的僕役,身上也同樣穿著長襦。睡虎地秦簡《金布律》:“囚有寒者為褐衣。”可見罪犯常穿褐衣。褐衣,實際上是襦衣的一種形式,因 其布的質料是麻布或粗布而稱之褐,一般為下層勞動者或卑賤者服之。

漢代禮服

《後漢書·輿服志》:“乘輿所常服,服衣,深衣制,有袍,隨五時色。……今下至賤更小史,皆通制袍,單衣,皂緣領袖中衣,為朝服雲。”後 逐漸發展成外衣的形制。《墨子·公孟篇》所稱:“縫衣博袍”,就是漢代所服的一種寬大的外衣之袍。在山東清孝堂山下出土的東漢畫像石上可見這種袍的形式。
東漢時有一種禮服稱之為 。 是一種寬大的直裾長衣,《說文·衣部》:“直裾謂之 。” 《方言》卷四:“ ,江淮南楚謂之 ,自關而西謂之 。” 《詩·氓》鄭箋:“帷裳,童容也。”《後漢書·劉盆子傳》李註:“帷謂之 ,亦謂之童容。”童容實際上是根據其寬博而下垂的 形狀得名的。《釋名·釋衣服》:“ ,言其 宏裕也。”其意相同。 在西漢時已經出現,但當時還不被認為是正式的禮服。《史記·武安侯列傳》說 田恬“衣 入宮,不敬。”索隱:“謂非正朝衣,若婦人服也。”
到西漢晚期,情 況就有所變化。這時不拘男女,都可穿 。《漢書·雋不疑傳》:“始元五年, 有一男子乘黃犢車,建黃蒠,衣黃 。著黃帽,詣北闕,自謂衛 太子。”到了東漢初,耿純“與昆弟訴、宿、植共率宗族賓客二千餘人”奉迎劉秀時,“皆衣縑 、絳衣。可見這時對 的看法已有很大不同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