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服飾

秦漢服飾

秦漢時期,男子以袍為貴。袍服屬漢族服裝古制,秦始皇在位時,規定官至三品以上者,綠袍、深衣。平民穿白袍,都用絹製作。漢代四百年來,一直用袍作為禮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秦漢服飾
  • 屬性:漢族服裝古制
  • 服飾類型冕冠
  • 用途禮服
身份特徵,帝王,平民男子,女子服裝,少數民族,服飾類型,冕冠,袍,禪衣,褲,首服,鞋襪,

身份特徵

帝王

秦漢,仍遵循古代帝王臣僚參加重大祭祀典禮時戴冕冠之規章不改。冕冠其制為:綖板長一尺二寸,寬七寸,前圓後方,冠表塗黑色,里用紅、綠二色。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冕服以玄衣纁裳組成,中單素紗,紅羅襞積,革帶佩玉,大帶素表朱里,兩邊圍綠,上朱錦,下綠錦,大綬有黃、白、赤、玄、縹、綠六彩,小綬有白、玄、綠三色;三玉環,黑組綬,白玉雙佩,佩劍,朱襪,赤九、赤舄,組成一套完整的服飾。據漢朝制度規定:皇帝冕冠用十二旒,質為白玉,衣裳十二章;三公諸侯七旒,質為青玉,衣裳九章;卿大夫五旒,質為黑玉,衣裳七章;通天冠為皇帝的常服,其衣為深衣制。秦漢帝王的服飾是沿襲戰國時期的冕服,它成為中國歷史上傳統帝王的典型帝服,直到明代。

平民男子

百姓束髮髻或戴小帽、巾子,也有戴斗笠,穿交領,衣長至膝,衣袖窄小,腰間系巾帶,腳穿靴鞋或赤足。褲角捲起或紮裹腿,以便勞作,總體仍較寬鬆,也有外罩短袍者。夏天也可赤裸上身,下身穿犢鼻褌,一般是體力勞動者或樂舞百戲之人。據當時規定:百姓一律不得穿雜彩之衣,只能穿本色麻布,直到西漢末年才允許百姓服青綠之衣。

女子服裝

女子服裝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作為禮服的深衣,一是日常只用的襦裙。
深衣。秦漢婦女以深衣為尚,衣襟然轉層數比戰國時的深衣有所增多,下擺部也有所增大。
襦裙。上襦下裙的女服樣式早在戰國時代已經出現。到了漢代,由於深衣的流行,穿這種服飾的婦女逐漸減少。這個時期的襦裙樣式為尚儒斜領、窄袖,長僅及腰間;裙子是有4副素絹連線拼合而成,下垂至地,上窄下寬,不是邊緣,裙腰兩端封釉卷條,以便繫結。
秦漢時期的服裝歷史非常深厚,對以後的服裝發展有著深厚的影響。

少數民族

少數民族服飾也是秦漢服飾的有機組成部分。居於東南地區的百越人穿左衽衣服,剪髮紋身,以絲綢、麻布、紗衣、織錦為布料,額頭臂上刻紋,髮式為“被發”、“椎髻”等,主要以玉器為裝飾品;嶺南一帶的越人穿筒裙;匈奴人衣皮革,被氈裘,與林胡、樓煩的服裝式樣相近,褲腿較瘦,帽子呈尖頂或橢圓形,帽帶護耳,以貂皮貼邊,以革筒(皮製鎧甲)或鐵甲為護具,匈奴人愛用金、銀、銅、琉璃、玉石做飾品。滇人的男性衣左衽,長至膝部,頭裹巾,前額有圓形飾物,女奴耳墜大環,髻後垂作銀錠式,對襟袍服,腕間戴有多箍金鐲。

服飾類型

冕冠

是古代帝王臣僚參加祭祀典禮時所戴禮冠,用作皇帝、公侯等所穿的祭服。冕冠的頂部,有一塊前圓後方的長方形冕板,冕板前後垂有“冕旒”。冕旒依數量及質料的不同,是區分貴賤尊卑的重要標誌。漢代規定,皇帝冕冠為十二旒(即十二排),為玉制。冕冠的顏色,以黑為主。冕冠兩側,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與髮髻拴結,並在笄的兩側繫上絲帶,在頜下繫結。在絲帶上的兩耳處,還各垂一顆珠玉,名叫“充耳”。不塞入耳內,只是系掛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聽信讒言。後世的“充耳不聞”一語,即由此而來。按規定,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冕服以玄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繪有章紋。此外還有蔽膝、佩綬、赤舄等。

袍的樣式以大袖為多,袖口部分收的很小,稱之為祛,全袖稱之為袂,領口、袖口處繡方格紋等,大襟斜領,衣襟開的很低,領口露出內衣,袍服下擺花飾邊緣,或打一排密襉或剪成月牙彎曲之狀,並根據下擺形狀分成曲裾與直裾。
直裾袍,西漢時出現,東漢時盛行。但初時不能作為正式禮服,《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有“衣敬”之語,顯然與內穿褲子無襠,直襟衣遮蔽不嚴有關。當時的褲子僅有兩隻褲管套在膝部,用帶繫於腰間。後因內衣改進,曲裾繞膝,深衣制已為多餘,到東漢,直裾逐漸普及,替代了深衣。
漢代文吏穿曲裾、直裾時,頭上必須裹巾幘,再加戴進賢冠。

禪衣

禪衣為仕宦平日燕居之服,禪為上下連屬,樣式與袍略同,但無襯裡,可理解為穿在袍服裡面或夏日居家時穿的襯衣,也可以解釋為罩在外面的單衣。

古褲有二:一為褲;一為惲(褌)。 《說文》無袴而有絝,曰:“絝,脛衣也,從系夸聲(苦故切)。”惲,《說文》:“惲,重厚也,從心軍聲(古渾切)惲或從衣。”音義全異。袴絝音義形皆同。《詩經·秦風·無衣》“與子同澤”之澤,為此襗字。《說文》又曰“褰,絝也,從衣寒省聲,《春秋傳》曰征褰與襦(去虔切)”,所以袴絝襗褰四字,音形或同或否。但為脛衣則一。袴〔褲〕,《釋名》曰:“袴,跨也,兩股各跨別也。”《急就篇》顏注曰:“袴,謂脛衣也,大者謂之倒頓,小者謂之校口。”褲之兩股曰襱。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袴,謂為“今所謂套袴也”,殊誤。按褲為脛衣無檔,古服上衣下裳,或衣裳相連,長可及肘,最短如襦亦及膝,皆可蔽下,著脛衣已足,無須著有襠之褲。今之著套褲另有裹褲,古之著褲則無,不能混為一談。有檔之褲,或以為惲,一作褌,亦有問題。褌,《釋名》曰:“褌,貫也,貫兩腳,上系腰中也。”《急就篇》顏注曰:“合襠謂之褌,最親身者也。”段注說文,褌字,亦曰:“今之滿襠褲,古之褌也,自其渾合近身言,曰惲,自其兩襱孔穴言,曰惚,方言,無桐之褲,謂之犢。郭雲:即犢鼻褌。”皆以褌為合檔,與古褲異,今褲同。其實顏以褌為合檔,段且謂褌即犢鼻褌,為合檔,皆屬臆說,難以遽信。 褲為脛衣,袴亦無襠(指今之襠,非窮褲之襠),膝以上皆未露,兩股間多無衣,必恃垂衣或裳以為蔽,此古服寬長,或上衣下裳之所由來也。(參考黃現璠著 《古書解讀初探》)
為袍服之內下身所服,早期無襠,後來發展為有襠之褲,稱褌。將士騎馬打仗穿全襠的長褲,名為大袴。西漢士儒婦女仍穿無襠的袴。漢昭帝時(公元前87年至前75年),大將軍霍光專權,上官皇后是霍光的外孫女,為了阻撓其他宮女與皇帝親近,就買通醫官以愛護漢昭帝身體為名,命宮中婦女都穿有襠並在前後用帶系住的“窮褲”,窮褲也稱“緄襠褲”,以後有襠的褲子就流行開來。漢代男子所穿窮褲,有的褲襠極淺,穿在身上露出臍子,但沒有褲腰,褲管很肥大。

首服

朝臣職官品第的區別主要在冠式,除旒冕、長冠(即劉氏冠)、委貌冠、皮弁冠為祭服冠外,其餘均為常用朝服,惟長冠為諸王國謁者常用的朝服。通天冠原指的是楚莊王通梁祖纓,秦時采楚冠之制,為乘輿所服,漢代百官於月正朝賀時戴,天子也戴此冠,其制:高九寸,正豎頂少邪,直下為鐵券,梁前有山,展筒為述。委貌冠與古皮弁制同,長七寸,高四寸,上小下大形如覆杯,用皂色繒絹為之,戴此冠時,則服玄端素裳。行大射禮於辟雍,公卿諸侯、大夫行禮者服之。皮弁與委貌冠制同,以鹿皮為之。戴此弁時,上著緇衣,皂領袖,下著素裳,此為行大射禮於辟雍時,其執事者所服。遠遊冠制如通天冠,有展筒橫之於前,無山述,為親王日常所戴。進賢冠為儒生文官所戴,其制:前高七寸,後高三寸、長八寸,公侯三梁,中二千石至博士兩梁,博士以下的吏員和儒生們皆一梁。高山冠形制如通天冠,但頂不邪卻,高九寸,無山及展筒,原為齊王之冠,秦滅齊,將此冠賜近臣,漢沿襲之,為官吏和近侍所戴。執法者戴法冠。武冠又名趙惠文冠,秦滅趙,即以武冠賜近臣,漢亦用之,曰武弁,一名大冠,諸武官戴之,其制為橫向長方形,兩端有下垂的護耳,耳下有纓,繫於頜下,前額突出,另包巾幘,漢代宮廷侍衛武官還在武冠上加黃金璫、玉蟬等裝飾,還戴一條貂尾作裝飾品。廷尉、大司馬將軍戴鶡冠,其制:在武館左右加插雙鶡尾。方山冠,漢制似進賢冠,又如高山冠,用五彩縠為之,不常服,惟郊天時從人及鹵簿中用之。宮殿門吏、僕射戴卻非冠,其制如長冠。司馬殿門衛士戴樊噲冠,其制:廣九寸,高七寸,前後各出四寸。術士冠,漢制前圓,吳制,差池四重。衛士戴卻敵冠,其制:前高四寸,通長四寸,後高三寸,形制如進賢冠。建華冠、爵弁為祠天地五郊、明堂雲翹樂舞人所戴。建華冠以鐵為柱券,貫大銅珠九枚,形似縷鹿,下輪大,上輪小。爵弁,形如冕,廣八寸,長一尺六寸,前小後大,上用爵頭色之繒為之。
據記載,秦漢以前,庶民或卑賤執事者束巾而不戴冠。至漢代,王莽因頭凸才裹巾,巾於是被上層士大夫家居所用,後逐漸普遍,漢末文人與武士則以戴巾為雅尚。幘類似於巾,是套在冠下覆髻的巾,起初戴幘皆需覆冠,後才單獨戴幘,秦漢武將喜戴紅幘,文官穿便服常戴幘,它更為居士老叟所好用。幅巾主要用絲綢或葛布製作,“頭戴綸巾,手揮羽扇”是當時文士的普遍裝束,上層人士的頭巾為黑。漢代,白色頭巾為官員免職後或平民的標誌,官府中的小吏和僕役們也戴白頭巾。幘至漢代被改進成帽子,為頭頂上方可蓋住髮髻的高頂,四周的圍沿整齊,頗似近代的無檐帽,有長、短耳之分,幘上加發冠,也有將頭巾和幘合戴,因此出現了平巾幘、介幘、平頂幘、冠幘等。

鞋襪

鞋襪的式樣至秦漢已非常豐富,有皮靴、皮鞋、木鞋、草鞋、麻鞋、絲履等多種。北方少數民族穿的高統皮靴,當時叫“絡鞮”,除胡人外,漢人士兵及北方人也穿用。
西漢初年提倡節儉的漢文帝穿革履,富人在皮鞋上包綢緞的鞋面,在鞋口沿上絲帶,製成極為美觀精緻的革履。
漢代戴帽、穿曲裾的男子(陝西鹹陽出彩繪陶俑)。漢代的男子的服裝樣式,大致分為曲裾、直裾兩種。曲裾,即為戰國時期流行的深衣。漢代仍然沿用,但多見於西漢早期。到東漢,男子穿深衣者已經少見,一般多為直裾之衣,但並不能作為正式禮服。本圖正是這種曲裾服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