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貿易理論

新貿易理論

新貿易理論是指80年代初以來,以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為代表的一批經濟學家提出的一系列關於國際貿易的原因,國際分工的決定因素,貿易保護主義的效果以及最優貿易政策的思想和觀點。起初新貿易理論旨在用實證的方法解釋貿易格局,添補傳統貿易理論的邏輯空白,後來發展成為以規模經濟和非完全競爭市場為兩大支柱的完整的經濟理論體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貿易理論
  • 時間:指80年代初
  • 代表:保羅·克魯格曼
  • 原因:一系列關於國際貿易的原因
基本概況,內容概要,內容特徵,實質研究,邊界模型,

基本概況

2l世紀初誕生的新貿易理論突破了新古典貿易理論和新貿易理論以產業為對象的研究範疇,將分析變數進一步細化到企業,以異質企業的貿易投資作為研究重點。企業異質性有兩種形式,由於產業內部不同企業生產率的差異而產生的異質性以及企業組織形式差異而產生的異質性,這兩種異質性緊密相連。新新貿易理論通過異質企業貿易模型的建立,闡明了現實中只有部分企業選擇出口對外直接投資的原因;通過企業內生邊界模型的建立和拓展,將產業組織理論契約理論的概念融入貿易模型,很好地解釋了公司內貿易模式,並在企業全球化生產研究領域進行了理論創新。
20世紀80年代Krugman、Helpman和lancaster提出新貿易理論的靜態模型,90年代Grossman和Helpman提出的與“內生增長理論”密切聯繫的動態貿易模型得到進一步發展,21世紀國際貿易理論的最新進展主要體現為異質企業貿易模型(trade models with heterogeneous firms,簡稱HFFM)和企業內生邊界模型(endogenous boundary model of the firm)在國際貿易中的廣泛使用。國際學界對貿易模式和貿易流量的解釋,已經日漸進入到企業層次的微觀研究,這些研究將原來的CES偏好假設放鬆為異質企業的假設,並且運用企業層面數據展開實證分析。Baldwin(2005)、Larry Qiu(2006)等學者將關於異質企業貿易模型和企業內生邊界模型的理論稱為“新新貿易理論”(New-New Trade Theory)。

內容概要

傳統國際貿易理論沒有對單獨企業的研究,主要研究的是產業間貿易。在新古典貿易理論中,大多數研究都假定規模報酬不變的條件下,一般均衡模型只是限定了企業所在產業部門的規模,企業的規模則是模糊的。新貿易理論主要研究的是規模報酬遞增和不完全競爭條件下的產業內貿易,雖然Helpman-Krugman差別產品模型對企業的規模做出了限定,但為簡化起見,選用的是典型企業,也不考慮企業間差異。近期的實證研究表明,考慮企業間的差異對於理解國際貿易至關重要,同一產業部門內部企業之間的差異可能比不同產業部門之間的差異更加顯著,而且現實中並非所有的企業都會從事出口,無論在企業規模還是企業的生產率方面,企業都是異質的。新新貿易理論將研究重點放在異質企業上,考慮企業層面異質性來解釋更多新的企業層面的貿易現象和投資現象。
新貿易理論-國際貿易學新貿易理論-國際貿易學
傳統貿易理論和新貿易理論同樣不涉及企業的邊界問題,現有企業理論僅限於部分均衡分析而忽視了公司內貿易的國際維度。跨國公司在全球經濟地位重要性與日俱增,企業國際化過程中越來越複雜的一體化戰略選擇,以及中間投入品貿易在全球貿易中的份額不斷上升,都使得研究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中企業的組織形式和生產方式選擇變得非常重要。企業如何在不同國家進行價值鏈分配,是通過FDI在企業邊界內進口中間投入品,還是以外包形式從獨立供貨企業手中採購中間投入品,新新貿易理論較好地將產業組織理論和契約理論的概念融入貿易模型,在企業全球化生產這一研究領域做出了重大理論突破。
新新貿易理論與傳統貿易理論、新貿易理論的區別在於無論是“傳統貿易理論”還是“新貿易理論”,都將“產業”(industry)作為研究單位,而“新新貿易理論”,則將分析變數進一步細化到企業層面,研究企業層面變數(firm-level variations),從而開拓國際貿易理論和實證研究新的前沿。新新貿易理論更關注企業的異質性與出口和FDI決策的關係,關注企業在國際生產中對每種組織形式的選擇。新新貿易理論有兩個分支,一是Melitz為代表的學者提出的異質企業貿易模型,另一個是Antras為代表的學者提出的企業內生邊界模型。異質企業貿易模型主要解釋為什麼有的企業會從事出口貿易而有的企業則不從事出口貿易;企業內生邊界模型主要解釋是什麼因素決定了企業會選擇公司內貿易、市場交易還是外包形式進行資源配置。二者同時都研究了什麼決定了企業會選擇以出口方式還是FDI方式進入到海外市場。

內容特徵

新貿易理論的主要內容與特徵
1、新貿易理論對貿易動因與貿易基礎的解釋
產業內貿易、已開發國家之間的水平分工與貿易的迅速增長成為當今國際貿易的主要現象,新貿易理論認為這是因為產生國際貿易的動因與基礎發生了變化,不再僅僅是因為技術和要素稟賦的差異帶來了貿易。新貿易理論從供給、需求、技術差距論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國際貿易的動因與基礎。
(1)從供給角度:揭示了規模經濟性不完全競爭市場結構下的企業的壟斷競爭行為成為貿易產生的重要動因與基礎。1977年,迪克希特和斯蒂格利茨建立的D-S模型,闡述了在不完全競爭市場結構下消費者需求多樣化和企業生產規模經濟的兩難衝突問題。在具有規模經濟的條件下,企業傾向於擴大生產規模,對生產者來說,產品差別越少越好;而消費者則要求產品要具有多樣性,即產品差異。國際貿易可以解決這一矛盾:各國專業化大規模生產具有某一方面差異的同種產品並進行貿易,既利用了規模經濟性獲得比較優勢,又滿足了消費者對差異產品的需求。
克魯格曼看到了D-S模型解釋貿易問題的潛力,首先將它套用到國際貿易分析中,建立了規模經濟理論,即一個由規模經濟引致貿易的模型。通過採用張伯倫壟斷競爭分析方法,得出結論為:貿易並不需要是技術或要素稟賦差異的結果,而可能僅僅是擴大市場和獲取規模經濟的一種途徑。國際貿易的意義就在於能夠形成一個一體化的世界市場,廠商可以打破單一狹小的國內市場限制,在世界範圍內擴大產品銷售市場,並從別國進口其它差異性產品,以滿足消費者需求
綜上所述,關於貿易發生的原因,新貿易理論從供給角度分析,認為在不完全競爭市場結構下,規模經濟就成了引起專業化與國際貿易的重要原因。即使各國的偏好、技術和要素稟賦都一致的情況下,也會產生差異產品之間的產業內貿易,並且國家間的差異越大,產業間的貿易量就越大,而國家間越相似,產業內的貿易量就越大。
(2)新貿易理論還強調需求因素對貿易產生和貿易結構的影響。從需求角度進行探索,填補了貿易動因研究視角上的一大空白。瑞典經濟學家林德提出的代表性需求理論,將需求與產品差異結合起來解釋了產業內貿易產生的原因。他指出,一國平均的收入水平或者大多數人的收入水平就是一國的代表性需求。生產者只有專門生產代表此水平的商品才有可能達到規模經濟,因此,一國應集中生產本國代表性需求的產品,出口該產品,並從與本國收入水平相似的其他國家進口相似產品,以滿足本國其他收入水平消費者的消費需求。該貿易理論表明,規模經濟容易在各國代表性需求的產品上產生,因此收入水平越相似,國家之間的產業內貿易越多。
(3)技術差距論以不同國家之間的技術差距為分析前提,認為技術差距和模仿時滯決定了現實的貿易格局。1959年,美國經濟學家波斯納運用技術創新理論修正了赫克歇爾-俄林模型,提出了技術差距理論。該理論在解釋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貿易時,即是著名的生命周期理論。同時也可解釋已開發國家之間貿易:即使兩個已開發國家在技術開發方面具有相同的能力,所開發出的技術與產品仍會有差異,從而促成國際貿易的產生。因此技術水平接近的國家會因為追求產品的差異性而產生貿易。從而解釋了已開發國家之間的產業內貿易
2、在貿易政策方面,兩個論點——利潤轉移論外部經濟的提出
傳統的貿易理論是建立在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框架下,完全競爭市場是最具效率的市場,任何干預只會帶來效率損失。因此傳統貿易理論強調自由貿易的重要性
新貿易理論則認為現實中市場的有效性就值得懷疑。因此提出了兩個干預貿易的論點-利潤轉移論和外部經濟論,在此基礎上提出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
外部經濟論認為,一些具有技術創新的高新技術產業,可以通過知識外溢為其他部門帶來收益,即產生了有益的外部經濟性。政府則應該對這些產業進行扶持,從而推動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
以上述兩種理論為基礎,新貿易理論提出了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即應當對對本國經濟有重要促進作用的戰略性產業進行扶持補貼。如日本80年代中期從美國手中奪得半導體產業的控制權,就是戰略性政策使用的結果。戰略性政策對美國20世紀90年代的貿易政策有重大影響力,同時,也影響了歐洲聯盟條約的內容。
3、新貿易理論提出了參加貿易並不總能得到利益的論點
傳統貿易理論並未對國際貿易的福利效應作專門分析,因為其理論的結論是按比較優勢進行分工對各國都有利益,貿易利益來源於專業化生產效率的提高。新貿易理論認為貿易利益不僅來自比較優勢,還來自於:規模經濟性、增加了不完全競爭產業的競爭程度、增加了產品的差異性等。同時,新貿易理論指出,儘管存在著潛在貿易得益,但不完全競爭市場同時也產生了風險,使一國經濟有可能不僅無法利用潛在的貿易得益而且實際上遭受損失。當貿易使得本國以遞增規模生產的行業和高度壟斷的行業收縮,而帶來的其他利益不足以彌補這種收縮帶來的損失時,貿易使本國受損,這說明,參加貿易並不是總能得到利益。
4、新貿易理論開始注重國際貿易理論與國際直接投資理論的融合
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將貿易與投資問題孤立地進行研究。經濟全球化使人們認識到貿易與投資實際上是廠商國際化經營中的不同選擇方式,出口或到東道國建立基地所需考慮的因素實際上是相似的,國際貿易可以看作是以商品為載體的要素的國際流動。二戰後跨國公司成為國際經濟生活的主要載體,對國際貿易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故一些學者開始將貿易與投資置於統一框架中進行研究,注重與國際直接投資理論的融合也是新貿易理論的重要特徵之一。

實質研究

Bernard和Jensen(1995)針對美國企業的研究發現,在美國只有很小一部分企業從事出口,與非出口企業相比,美國的出口企業有很大的不同,表現為出口企業規模都相當大,生產率較高,支付較高的工資,使用更熟練的技術工人,更具備技術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特徵。Bernard和Wagner(1996)針對德國企業的研究發現,德國的出口企業和非出口企業同樣存在上述差異。Clerides,Lach和Tybout(1998)針對哥倫比亞、墨西哥和摩洛哥三國的出口企業,Bernard和Jensen(1999)針對美國企業,Aw等(2000)針對台灣企業,Eaton,Kortum和Kramarz(2004)針對法國企業都進行了類似的研究並得出了類似結論。這些差異被稱為是企業的異質性。異質企業貿易模型就是探討異質企業是如何從事國際貿易,貿易對企業的生產率增長和福利究竟會產生哪些影響等問題。
新貿易理論實質分析新貿易理論實質分析
Melitz(2003)提出異質企業貿易模型來解釋國際貿易中企業的差異和出口決策行為。Melitz建立的異質企業動態產業模型以Hopenhayn's(1992)一般均衡框架下的壟斷競爭動態產業模型為基礎,並擴展了Krugman(1980)的貿易模型,同時引入企業生產率差異。在同一產業內部,不同企業擁有不同的生產率非常普遍,不同企業在進入該產業時面臨不可撤銷投資的初始不確定性也各不相同,進入出口市場也是有成本的,企業在了解生產率狀況之後才會做出出口決策。Melitz(2003)的研究結果顯示貿易能夠引發生產率較高的企業進入出口市場,而生產率較低的企業只能繼續為本土市場生產甚至退出市場。國際貿易進一步使得資源重新配置,流向生產率較高的企業。產業的總體生產率由於資源的重新配置獲得了提高,這種類型的福利是以前的貿易理論沒有解釋過的貿易利得。一個產業部門的貿易開放將會提高工資和其它要素價格,驅使生產率最低的企業被迫退出市場。生產率最高的企業將能夠承擔海外行銷的固定成本並開始出口,生產率居於中游的企業將繼續為本土市場生產。利益分配將有利於那些生產率較高的企業,因為這些企業既為本土市場生產也為出口市場生產,而生產率最低的企業已經退出市場,其結果是整個產業的生產率因為國際貿易而得到提升。當削減關稅、降低運輸成本、或增加出口市場規模時,整個產業的生產率也會得到相應提高,這些貿易措施都將提高本土和出口市場銷售的平均生產率。
引入異質企業的壟斷競爭模型可以拓展到與對外直接投資相結合。Helpman,Melitz和Yeaple(2004)拓展了Melitz模型,考慮了建立海外分公司的決策,即企業以出口還是FDI的形式進行國際化。Brainard(1987,1993)認為,當外國市場規模增加並且出口成本上升時,與出口相比FDI就變得更為有利,而當海外投資設廠的成本持續上升時,FDI就會變得相對不利,這就是出口與FDI的接近——集中的替代關係。Helpman,Melitz和Yeaple的研究表明企業究竟是選擇出口還是FDI是由企業根據其生產率預先決定的。從實證檢驗看,採用離差的方法提高了模型的預測能力,有助於更好地理解企業的全球化戰略以及出口成本的變化、或FDI成本的變化是如何影響各國各個產業內生產模式的。Helpman,Melitz and Yeaple(2004)對出口和FDI關係研究的貢獻與Melitz(2003)對異質企業貿易的貢獻一樣傑出。引入企業異質性特徵後,可以將同一產業內不同企業區分開來,確定哪些企業從事出口而哪些企業成為跨國公司。新的異質企業分析假設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的固定成本不同,企業生產率水平也存在差異。出口沉澱成本除了市場調研、建立分銷網路、做廣告的成本外,還包括運輸成本。FDI的固定成本則是在國內建立分廠的兩倍。FDI的固定成本大於出口的成本,雖然FDI沒有運輸成本,但是固定成本要高得多。企業生產率差異使得企業可以進行自我選擇。只有生產率最高的企業才會成為跨國公司,生產率處於中等水平的企業出口,而生產率較低的企業只在國內市場銷售。
Bernard與Eaton,Jensen和Kortum(2003)也建立了一個異質企業貿易模型,與Mlitz(2003)模型所不同的是,BEJK模型採用的是Bertrand競爭而非壟斷競爭的市場結構,主要關注企業的生產率和出口之間的關係。基於出口企業占企業總數的比重較低、出口企業規模更大並且生產率更高等事實,Bernard等模擬了全球範圍內貿易壁壘削減5%的情形,研究結果是貿易額上漲了39%,總生產率也由於低生產率企業倒閉和高生產率企業擴張出口而上升。在同一產業內,較低的貿易成本和產品差異會導致企業不同的反應,生產率最低的企業將可能倒閉,生產率相對較高的企業則開始選擇出口,因此,該模型具有重要的實證含義。

邊界模型

企業在國際化過程中面臨著兩個關鍵選擇:一是是否進入國際市場,是繼續作一個本土的企業還是選擇進入國際市場;二是以何種方式進入國際市場,是選擇出口還是FDI的形式?原有模型能解釋為什麼一家本土企業有在外國進行生產的激勵,但是這些模型無法解釋為什麼這些海外生產會發生在企業邊界之內,而不是通過常見的市場交易、分包或許可的形式進行海外生產。新新貿易理論的企業內生邊界模型從單個企業的組織選擇問題入手,將國際貿易理論和企業理論結合在一個統一框架下。Antras(2003),Antras和Helpman(2004)探討企業的異質性對企業邊界、外包(out-sourcing)以及內包(in-sourcing)戰略的選擇的影響,為研究企業全球化和產業組織提供了全新的視角。
新貿易理論學術論壇新貿易理論學術論壇
關於企業邊界有兩個相對較為基礎的模型,一個模型是將Coase和Williamson的交易成本理論套用在企業國際化的研究中;另一個模型是採用Grossman,Hart和Moore的產權分析方法。Antras(2003)另闢蹊徑,將Grossman-Hart-Moore的企業觀點和Helpman-Kmgman的貿易觀點結合在一個理論框架下,提出了一個關於企業邊界的不完全契約產權模型來分析跨國公司的定位和控制決策。世界貿易的1/3為公司內貿易,Antras建立的跨國公司產權模型中,假設貿易是無成本的,國與國之間的要素價格不存在差別,均衡時會出現跨國公司,其公司內貿易與國際貿易的現狀相吻合。Antras(2003)在文中揭示了兩種公司內貿易的類型,在產業面板數據分析中,公司內進口占美國進口總額的比重非常高,而出口產業的資本密集度更高;在國家截面數據分析中,公司內進口占美國進口總額的比重非常高,出口國家的資本——勞動比例更高。Antras模型界定了跨國公司的邊界和生產的國際定位,並能夠預測企業內貿易的類型。計量檢驗表明該模型與數據的質和量的特徵相一致。Casson(1979)和Rugman(1981)作了關於跨國公司國際化的開創性工作,Ethier(1986),Ethier和Markusen(1996)開發了研究信息不對稱和知識非排他性在企業進行對外直接投資中作用的模型,Antras(2003)借鑑了上述研究成果,強調了資本密集度和剩餘索取權的配置在企業國際化過程決策中的作用,並驗證了這一決策對公司內貿易類型的含義。
一個在企業邊界內部生產中間投入品的企業,可以選擇是在本國還是在外國進行生產,如果在本國生產,該企業從事的就是標準的垂直一體化;如果在外國生產,該企業進行的就是FDI和公司內貿易。同樣,一個選擇進行中間投入品外包的企業,也可以選擇在本國還是外國進行外包。如果在本國購買投入品,就是國內外包;如果在國外採購投入品,就是對外外包或國際貿易。Antr à s和Helpman(2004)建立的理論框架中,是否進行外包或一體化,是否在國內或國外進行等決策都是企業的內生組織選擇。Antr à s和Helpman將Melitz(2003)異質企業貿易模型和Antr à s(2003)企業內生邊界模型進行結合,在兩個模型的基礎上建立一個新的理論模型。在該模型中,最終產品的製造商控制著總部服務,中間品的供貨企業控制著中間品的生產質量和數量,不同產業部門的生產率水平差異和不同產業部門的技術和組織形式差異對國際貿易,FDI和企業的組織選擇產生影響。貿易、投資和企業的組織是相互依賴的,不同組織產生的激勵、固定成本的差異以及不同國家工資水平的差異共同構成了均衡的企業組織結構。Antr à s和Helpman的研究表明異質企業選擇不同的企業組織形式,選擇不同的所有權結構和中間投入品的生產地點。產業特徵也是非常重要的決定因素。生產率差異較大的產業中主要依賴進口投入品,在總部密集度高的產業中一體化現象更為普遍;一個產業部門的總部密集度越高,就越不會依賴進口獲得中間投入品。Antr à s和Helpman的模型也可以很好地解釋南北工資差距不斷加大和中間投票貿易成本不斷減少的影響,國外外包的成本減小會導致市場交易(arm’s-length trade)相對於公司內貿易增多,從而解釋了現有的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模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