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八景

新安八景

新安八景指的是中國清朝新安縣(今深圳香港一帶)的八處美景,見於《新安縣誌》一書。最早出現應該是在《康熙新安縣誌》里,該書卷之三《地理志》中專門有《八景》一節予以介紹。這八景就是:杯渡仙蹤、赤灣勝概、梧嶺天池、參山喬木、盧山桃李、龍穴樓台、鰲洋甘瀑和玉勒溫泉。《嘉慶新安縣誌》卷首有廩生陳棠繪的新安八景圖,系木刻版畫。滄海桑田,古新安八景早已非昔日景象,唯有深圳梧桐山赤灣天后宮、玉律溫泉與香港青山至今猶有名氣。現代又分別評出了香港八景(一說香港十景)和深圳八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新安八景
  • 地理位置:今深圳與香港一帶
  • 著名景點:深圳梧桐山、赤灣天后宮、香港青山、石岩湖(玉律)溫泉
簡介,杯渡禪蹤,赤灣勝概,梧嶺天池,參山喬木,盧山桃李,龍穴樓台,鰲洋甘瀑,玉勒湯湖,詳述,杯渡禪蹤,赤灣勝概,梧嶺天池,參山喬木,盧山桃李,龍穴樓台,鰲洋甘瀑,玉勒溫泉,史籍記載,

簡介

杯渡禪蹤

香港青山的杯渡和尚

赤灣勝概

深圳赤灣的天后宮

梧嶺天池

深圳靠近香港邊境的梧桐山

參山喬木

參山(今深圳沙井雲林新村附近的參里山)的松柏喬木

盧山桃李

盧山(今東莞常平至黃江一帶)的桃樹和李樹

龍穴樓台

珠江口龍穴洲(龍穴島)的海市蜃樓的幻象

鰲洋甘瀑

瀑布灣之上的瀑布

玉勒湯湖

玉勒村(今深圳公明玉律村)的湯湖溫泉

詳述

杯渡禪蹤

《康熙新安縣誌》記載:“杯渡山,在縣南二十里,高峻插天,一名聖山,南漢時封為瑞應山;有滴水岩,有杯渡庵,有虎跑井,韓愈、蔣之奇各有詩。”
《嘉慶新安縣誌》記載:“杯渡山:海上勝境也。昔宋杯渡禪師住錫於此,因名。山麓石柱二,相距四十步,高五丈,今半折。《府志》謂:‘昔鯨入海,觸折’。山腰為杯渡寺,前有虎跑泉,其左則鹿湖、桃花澗滴水岩、瑞應岩、鶯哥石,後有石佛岩,杯渡石像在焉。佛座後有洞,深不可測。有吊鐘樹,兩株,環抱岩上。古木千章,郁然蒼秀。蘭花徑,香氣四時不斷。山之巔,鐫‘高山第一’四字,舊傳為韓愈題。前俯大洋,海水汨沒,杳溟無際。而山中林泉之勝,又覺別有天地矣。”
杯渡山就是今香港新界屯門青山,原名羊坑山,一名聖山,是古代新安縣最高的山峰。劉宋元嘉五年(428年杯渡禪師憩邑屯門山,還駐錫於靈渡山,時常以木杯渡海,往來於兩山之間。後人因名曰杯渡山。南漢乾和三年(955年),關翊衛副指揮、同知屯門鎮檢點、防遏石靖海都巡陳延,為盡孝心,曾命工鐫杯渡禪師像,立於杯渡山杯渡岩內供養,為母祈壽。石像現仍存青山寺後的杯渡岩,雕刻簡樸,線條很淺,此或與時代久遠,風化侵蝕所致,該像至今仍存。南漢大寶十二年(969年),南漢主劉鋹敕封杯渡山為瑞應山,並勒碑紀其事,惜流碑今已不存。
杯渡山前俯大洋,海水汩沒杳溟無際。而山中林泉勝景又覺別有天地,被人們公認為“海上勝境”。瑞應岩上原建有杯渡庵、彗善庵,慧善庵大概毀廢於嘉慶以前。有吊鐘樹兩株。環抱岩上,樹高數尺,枝屈曲偃蹇,正月初先作花,後開葉,一枝綴數十小鐘,色晶瑩如玉,雜以紅點。又有蘭花徑,香氣四時不斷。
多少年來杯渡山遊客不絕。文人墨客多有題詠。
相傳唐朝韓愈被貶到潮州,途徑屯門遇到颶風,在此逗留,寫了一首詩。他寫道:“乘潮簸扶胥,近岸指一發。兩岸雖雲牢,木石俱飛發。屯門雖雲高,亦應波浪沒。”還題寫“高山第一”四字,後人將它們刻在山巔的石岩上。
北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時任廣州知府的蔣之奇東莞縣視察,也到屯門的杯渡山一游,當他得知山和杯渡禪師的關係時,他感嘆道:“昔余讀李白《南陵隱靜》詩,岩種郎公橘,門深杯渡松,意以為杯渡之跡,只見江淮之間,殊未知又嘗應現於交廣。”於是提筆賦詩一首,詩是這樣寫的:
吾聞杯渡師,嘗來交廣間。
至今東莞縣,猶有杯渡山。
茲山在屯門,相望黃水灣。
往昔韓潮州,賦詩狀險艱。
颶風真可畏,波浪沒峰巒。
偽劉昔營軍,攘摽防疍蠻。
鐫碑封瑞應,蘚痕半斕斑。
南邦及福地,達摩初結緣。
靈機契震旦,飛航下西天。
長江一葦遏,蔥嶺只履還。
渡也益復奇,一杯當乘船。
大風忽怒作,巨浪高騰掀。
須臾到彼岸,疊足自安然。
擲杯入青雲,不見三四年。
安得荷蘆團,相從救急患。
累跡巨浪側,真風杳難攀。
鯨波豈小患,浮游如等閒。
仰止行道人,不辭行路難。
鄭文炳,字在中,南頭涌下村人,萬曆七年(1579年)拔貢,先後擔任福建將樂縣訓導、高明縣教諭、廣西賓陽縣學正署懷遠縣事、融縣知縣,被兩院稱讚為“炳有禦侮才”。著有《奎亭集》。他曾遊玩杯渡山,寫下《杯渡山詩》一首:
聞說禪從此舊遊,一杯飛渡渺滄洲。
山前卓錫泉猶在,岩上懸枝鐘尚留。
石柱高標千古勝,蘭花靜挹四時幽。
登臨欲覓燒丹訣,翹首層巒紫氣浮。
如今,青山東麓的的青山禪院是香港最著名的古剎之一。為紀念禪師,宋代在杯渡山北腰上,建有杯渡庵。清道光年間(1821-1850),杯渡庵被改建成為青雲觀。1918年建青山禪院。青山禪院除有壯麗的大雄寶殿之外,還有護法殿、青雲觀、五祛觀、諸天寶殿、望月亭、方丈室、居士林、地藏菩薩殿、牌坊及山門等建築,是一組莊嚴宏偉的建築群的青山禪院。這裡寧靜幽雅的環境,眾多的文物古蹟,吸引無數的遊人,是香港無人不曉的旅館游勝地。

赤灣勝概

《康熙新安縣誌》記載:“赤灣勝概,在南山之南,勢聳麗,開展兩翼,盤護蔥鬱,天妃宮殿在焉;前臨海,洪濤萬頃,一望無際,零仃數峰,壁立海中,為之屏案,海外奇觀矣。天妃神甚靈應,船經此,必禱祠之。”
《嘉慶新安縣誌》記載:“赤灣由南山落脈,兩翼盤護,天后宮殿在焉。前臨海,洪濤萬頃,一望無際;伶仃數峰,壁立海中,相峙如案。天后神,甚靈應,凡船經此,必禱祀之。嘉慶乙亥,廟貌更新。”
赤灣位於深圳市南山區南頭半島的南端,三面環山,背面是赤灣山,右面牛羊山,左面獅山。前臨伶仃洋,與內伶仃島相望,洪濤萬頃,一望無際。
天后宮,又叫天妃廟,位於赤灣村小南山下,倚山傍海,風光秀麗。相傳明永樂年間(1403-1424),三寶太監鄭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率領舟師,遠下西洋,船隊行至珠江口南山附近遇險,請禱天后,天后顯靈,救助鄭和。鄭和歸朝,復命奏上,奉旨遣副帥張源建赤灣天后廟。萬曆八年廣州海防同知周希尹倡議重修赤灣天妃廟。屈大均在《廣東新語》書中說,天妃“其祠在新安赤灣,背南山,面大洋,大小零丁數峰,壁立為案,海上一大觀也。凡濟者必禱,謂之辭沙,以祠在沙上故云。” 順治十三年,平南王尚可喜批准其部下對赤灣天妃廟大加修葺。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新安知縣孫海觀重修赤灣天后廟。清嘉慶年間(1796-1820),赤灣天后廟地位的提升,被列入新安縣的祀典,成為珠江三角洲最有影響的天妃廟
宋少帝陵在天后官西面,系嶺南唯一的一座帝王陵墓。宋少帝趙昺是南宋最後一位皇帝,於祥興元年(1278年)被陸秀夫、張世傑在廣州灣擁立即位。祥興二年(1279年)元軍於崖門大敗宋軍,陸秀夫負少帝蹈海殉國,屍漂赤灣,葬於小南山下。據趙氏族譜《帝昺玉牒》載:“後遺骸漂至赤灣,有群鳥飛遮其上。山下古寺老僧偶往海邊巡視,忽見海中有遺骸漂蕩,上有群鳥遮居,心竊異之,設法拯上,面色如生,服式不似常人,知是帝骸,乃禮葬於本山麓之陽。”1982年進行修繕,增置陸秀夫負少帝蹈海殉國雕像和碑刻兩通。
赤灣右炮台位於赤灣港西側的岬角上,東南有赤灣左炮台,東北為小南山,西南是珠江口的伶仃洋,它與赤灣左炮台形成犄角態勢,是清朝時期重要的海防軍事設定。由於古代船舶往來廣州與南洋諸國,皆經赤灣,據史書記載,從明代起,官府已在附近的南山設定墩台以防海盜。清康熙年間(1662-1722)始於赤灣修建炮台。炮台雄踞赤灣兩側,左右呼應,扼險而守。現存左炮台,平面為長方形,坐北朝南,分台體和圍牆兩部分。全長26.2米,寬15.5米,台高4.5米,圍牆高3.78米。下部用石塊、上部用青磚砌築。台上有營房7間,分屬兵房、官房、神堂、廚房和彈藥庫等。赤灣炮台歸屬廣東水師提標左營,由南頭炮台把總指揮。炮台上各有駐兵20名,鐵炮7門。鴉片戰爭期間,赤灣炮台在傳送敵情訊號方面起過不少作用。光緒年間(1875-1908)廢置。
赤灣勝概是以天后宮為中心,集海光山色、帝陵古剎、赤灣炮台、南山峰煙、武林聖地、歷代碑刻於一身的景色,吸引無數文人雅士駐足徘徊於此,也留下了他們無盡的感嘆。
王士龍,新安縣明代萬曆五年的貢生,曾任訓導、教授等職。他的《赤灣》是這樣寫的:
海上群山控海門,古祠鐘鼓自晨昏。
諸彝貢篚南溟闊,萬國輿圖北極尊。
日照瓊珠明島外,風生麟角起雲根。
勝游此地心逾壯,漫倚青萍看鬥文。
黃成元,新安縣南頭北頭村人,清代乾隆三十年(1765年)乙酉科以《易經》中鄉試,歷任湖南東安、益陽、辰溪知縣,他寫了《赤灣晚眺》一詩:
偶來閒步夕陽斜,拂袂新涼興自奢。
宿樹鳥窺潭底影,騎牛人隔隴頭霞。
雲歸煙管遮山色,風擁湖橋走浪花。
靜聽扣舷漁唱歇,滿灘明月曬銀沙。
清代袁嘉言《赤灣謁天后廟》:
廟貌光同日月昭,伶仃橫鎖海門潮。
雲隨仙佩歸金闕,霧卷靈旗下碧霄。
島外鯨鯢沉濁浪,空中鸞鶴舞回飆。
即今萬國柔懷日,重譯都來奠酒椒。
這些詩在既狀寫天后宮的險要位置和廟宇盛況,又描繪了滿載貢品的船隻從遼闊的南海紛至沓來的壯闊場面。

梧嶺天池

《康熙新安縣誌》記載:“梧嶺天池,在六都梧桐山旁,產蘢蔥竹、龍鬚草。相傳有綠毛龜,但少見之。”又云:“ 梧桐山,在縣東六十里,三峰秀拔,周匝數十里,山陰垂距東洋,山陽延袤境內,頂有天池,深不可測;多梧桐異草,山下有赤水洞。” 又云:“東六十里曰梧桐山,二峰嵯峨乾霄,為邑巨鎮。”
《嘉慶新安縣誌》記載:“梧嶺天池,在六都梧桐山旁。產蘢蔥竹、龍鬚草,相傳有綠毛龜,但少見之。” 又云:“梧桐山,在縣東六十里,三峰秀拔,周匝數十里,山陰垂距東洋,山陽延袤境內;頂有天池,深不可測,多梧桐異草;山下有赤水洞,邑之祖龍也。
梧桐山位於深圳水庫東側,主峰海拔高度943.7米,是深圳市最高的山,三峰秀拔,周匝數十里,相傳山頂有天池,深不可測。山上多梧桐異草。第三峰曰梅花尖。高峰插天,峭拔如筆。林木蔭翳。北有白面岩,深廣如廈。外有甘泉,東有鹽田。梧桐山是秋日登高的好去處,站在山巔,極目遠眺,海天一色,起伏的山巒似蒼龍飛舞。深圳全境盡收眼底。如今築盤山公路直通頂峰。山上建電視接收、發射台。北麓新建弘法寺趙朴初題寺名,為梧桐風光增添一景。
祈順,字致和,東莞棠梨涌人,明代天順庚辰進士。歷任兵部主事、戶部員外郎中、江西參政、石阡知府、江西左布政使等職。著有《石阡志》和《巽川集》行世。他曾遊歷梧桐山,他的《梧桐山》詩寫道:
梧桐山,高倚天。
冬來積霜雪,雨後多雲煙。
山中奇植人爭寶,蘢蔥之竹龍鬚草。
更有梧桐棲鳳凰,紫雲枝葉年年好。
我欲剪梧桐,掣琴獻穆清,坐彈南薰歌太平;
又欲召鳳凰,來儀天子庭,效靈堪與龜龍並。
鳳兮不來梧桐老,目極空山無盡情。
詩人看到此番洋洋大觀,對著“高倚天,冬來積霜雪,雨後多雲煙”的梧桐山,不禁頓生剪梧桐制琴、獻給穆清“坐彈南熏歌太平”、“又欲招鳳凰”之意。梧桐山的景美、木琴的音美和鳳凰的吉祥之美,給人以美不勝收的滿足感。

參山喬木

《康熙新安縣誌》記載:“參里山,在縣西北五十里,《南越志》云:“邑人黃舒有孝行,如曾參,因以名。”
《嘉慶新安縣誌》記載:“參里山,在城西北五十里,《南越志》云:“邑人黃舒,有孝行,比於曾參,因名。”
參山就是參里山,位於深圳市寶安區沙井街道雲林新村。這裡是晉代聞名南粵的孝子黃舒的故里。據說黃舒從小就心地善良,十分懂事,儘管生活過得十分艱苦,行孝禮儀卻從不懈怠。據說他每天干完活回到家裡,一定要穿戴整齊,陪父母吃飯,以示恭敬,即使是盛夏酷暑,也是如此。父親故世後,黃舒悲痛欲絕,親自一筐筐從遠處背土,為父親築墳,並在父親的墓旁搭起了簡易的茅草屋,按孝的禮儀守孝三年。白天侍奉母親,晚上為父親守墳。鄉親們見他日夜悲哭,不思飲食,便為他送去酒肉,希望他能節制悲哀,調養身體,但被他謝絕。他每天只喝一碗稀飯。後來母親去世,他同樣守孝三年。鄉親們都對黃舒非常敬佩,死後受到皇帝褒獎,並命名他居住的地方叫參里,旁邊的一座山改稱為參里山。
參里山雖不高,卻樹木蔥鬱,山麓坐落著始建於南宋的雲溪寺,晨鐘暮鼓更讓此山平添幾分莊重。山下還有一條水涌環繞。參里到了宋代改名為涌口裡,明代設立雲霖墟,是東莞縣城到新安縣城的必經之地。青山、綠水、古寺、街市,這一切使這個地方成為遠近聞名的勝景。既然是名勝,當地的官吏名賢免不了要邀朋攜友到此一游,吟詩作賦,弔古思賢。詠參里山的詩詞很多,留下來又膾炙人口的是明代新安理學鄉賢萬家蓢人潘楫的《參山懷黃孝子》:
喬木陰森景最幽,衣冠晉代羨名流。
宮離禾黍家何在,碑沒苔蘚跡尚留。
林薄飄蕭啼鳥亂,參山嶺郁白雲浮。
遞遷今古悲陵谷,千載芳名史冊修。
曾任江西左而政使的祈順在遊覽了參里山後,也留下一首《參里山》詩:
孤山崔嵬倚參里,鄉曲爭傳黃孝子。
黃生養親慕子輿,參里之名從此始。
平生志行眾所知,高名直與此山齊。
山前種得松柏樹,猶有慈鳥來夜啼。
這些詩篇中的詞藻並不華麗,卻表達了後人對先賢的景仰和推崇。

盧山桃李

《康熙新安縣誌》載:“盧山,在縣北八十餘里,上有虎頭潭,潭邊有線路,有田可耕;其山產仙桃、楊梅。”又載:“盧山桃李,在七都盧山中。有桃李數株,入山,啖之則可,懷之則迷路。”
《嘉慶新安縣誌》載:“盧山,在縣北八十里,上有虎頭潭,潭邊有線路,有田可耕。” 又載:“盧山,中有桃李數株,入山,啖之則可,懷之則迷路。”
盧山,又名百花林,古時地處東莞、惠州、新安交界處,大約在今天東莞市常平黃江一帶,左有石壁徑,右有當風凹,主峰壁立,群峰環抱。其山絕險,形如虎頭,上有潭,潭旁僅通線路,山內有田,可耕,常為寇盜所據。所以《廣州記》記載:“山上有湖,至甲戌日間,山有鼓角聲。”明代曾在山前設寨駐軍,以御匪寇,故有‘虎頭潭故寨’遺蹟。相傳仙人在盧山種有桃李數株,桃熟時人們入山可摘桃吃,吃飽為止,如果拿走,就會迷路。從此以後,盧山聲名益盛,遊人紛至沓來。明代詩人王德昌曾作《盧山》詩云:
秀擁盧山絢彩霞,森森桃李碧交加。
晴曛絕巘諸峰畫,春滿名園幾樹花。
岩壑幽深殊世界,洞門迢遞自仙家。
遊人一任登臨興,莫遣雲封徑路斜。

龍穴樓台

《康熙新安縣誌》記載:“龍穴洲,在西北,有蜃氣,多蒸為樓觀、城堞、人物、車蓋往來之狀,正月常見之。”
《康熙東莞縣誌》記載:“龍穴洲,在城南海中,《舊志》:有龍出沒其中,春波澄霽,蜃氣結為樓觀,城市人物、車蓋往來之狀,人常見之;寶安八景所謂靖康海市即此。上有三山石穴,流泉在鹹海中,味獨甘美,番舶回者必汲之。對面有合蘭洲。”
龍穴洲在廣州市番禺區南沙開發區,是珠江口的蕉門、虎門水道出口交界處,與深圳沙井隔海相望,是一個孤島。島上有60多米高的龍穴山,青山環抱,綠樹成蔭,茫茫江海,日出日落,蔚為奇觀。島上有古井8口,井水清綠甘甜,苦旱之年不乾,大潮上涌不鹹。島四周受海潮沖刷,形成眾多的海石洞,稱之為鯉魚宮、蝦宮、蟹宮、龍宮、藏寶洞等。海邊岩隙,多長古榕樹,雖經颱風侵襲,仍穩健如初。相傳龍穴島正南有幾個深邃開闊的洞穴,為南海龍王所居。又有傳說海上常有龍出沒,以島上的這些洞為穴,這就是龍穴島或龍穴洲得名的由來。
龍穴洲前扼大洋,以控海門,東北與虎門相望,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龍穴島有古井八眼,眼眼出水甘甜,經年不涸。據舊東莞縣誌稱,龍穴島於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有著重要的作用,過去外國舟船返航,都要在龍穴島吸取山泉作備用淡水。清嘉慶年間(1796-1820),海盜張保仔以此為根據地。島中有一海蝕的岩洞,深廣達幾十米。傳說張保仔以此洞作巢穴,被稱為“張保仔洞”。鴉片戰爭時,英國殖民主義者的鴉片躉船常在此駐足,林則徐收繳的鴉片亦曾在此存放。
明代萬曆元年(1573年)以前,龍穴島東莞縣。明代萬曆元年以後,龍穴島屬新安縣。東莞和新安縣誌多次記載島上海市蜃樓奇景:“海市多見靖康場,當晦夜,海光忽生,水面盡赤。有無數燈火往來,螺女鮫人之屬,喧喧笑語。聞賣珠鬻錦數錢糧米聲,至曉方止”。東莞縣也將其列入寶安八景,叫靖康海市,又列入靖康八景,叫龍穴春濤。在龍穴島附近海面經常霞蒸霧罩,常有海市蜃樓出現。每逢年初三到初五,東莞人云集虎門的靖康鹽場,等待觀看島上空的海市蜃樓,在春雨如煙,水氣如幕的時刻,海面上突然出現瓊台樓閣、鬧市街巷,人來人往的景象。
據《康熙新安縣誌》記載:“順治九年七月五日,白晝,有九龍,自龍穴山起,飛騰經過臣上、臣下村,數里而去。”九龍飛騰的事,恐怕當時曾發生巨大的龍捲風,捲起九條水柱的自然現象。它倒為氣象學家提供了氣象資料的一則記錄。
明代有一個叫李森的人寫了一首詩:
神物何年起九淵,荒洲遺穴尚依然。
靈源不逐鹹潮至,一片寒漪潔似泉。
陳璉(1369-1454),字廷器,號琴軒,東莞厚街橋頭人。官至南京禮部侍郎,曾任南京通政事掌國子監事,為當時著名文學家。他蒐集了東莞八景之詩,輯成《東莞八景詩詠》。陳璉寫了一首七絕《龍穴洲》:
洲前風起水雲腥,滿目波濤似雪明。
欲向磯頭吹鐵笛,只愁海底老龍驚。
還寫了一首五言律詩:
瀰漫合瀾海,南與滄溟通。
蜃氣起鮫室,珠光出龍宮。
樓台時隱見,墟市隔溟濛。
謾將化城比,還與□□同。
天風忽吹盪,人物歸虛空。
登州景相類,賦詠懷坡翁。
他曾遊歷山東,寫了《登泰山賦》,他知道龍穴樓台與山東登州的海市蜃樓是一樣,那么為何他寫詩要懷念蘇東坡呢?據《康熙東莞縣誌》記載:“蘇軾……居惠四年,嘗扁舟往來(東莞)資福、(惠州)覺華二寺間。聞‘靖康海市’奇絕,往觀,無之。” 相傳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貶謫惠州期間,就曾因慕龍穴洲(今寶安沙井附近海面)的海市蜃樓而專門乘船往龍穴洲遊玩,惜因當日未見其景,不然,《東坡樂府》中可能就會有吟詠龍穴樓台的蘇詞傳世了。
陳珪是東莞北柵人,明天順初年,與兄弟陳璋,捐俸獻產創建鳳崗書院。陳珪有一首《靖康海市》:
滔滔腥浪激洪流,白晝蠻煙結蜃樓。
仿佛橋樑三島隔,依稀人物半空浮。
漁舟不辨蘆花渚,鷗侶難尋杜若洲。
一陣狂風忽吹散,長江依舊水悠悠。
明天順五年(1461年),東莞的陳靖吉、何潛淵、羅泰、陳智明,夏侯恭、蔡蕃、朱恪等15人結成詩社。知縣吳中為詩人們建社於道家山鳳凰台畔而命名為鳳台詩社。他們經常聚會吟詩作對,陳靖吉創作了《寶安八景詩》,其中之一《靖康海市》是這樣寫的:
滔天腥浪如山來,蠻煙瘴霧撥不開。
江神無計役風伯,致使蜃氣成樓台。
長橋復道千萬丈,車蓋人馬相來往。
須臾水天同一色,落日照蓬漁歌唱。
吳中知縣也寫詩道:
白晝濛濛起煙霧,蜃樓隱躍臨江滸。
貿易渾疑蛟室人,往來宛透瀛洲路。
一時幻化何奇哉,時人初見頻驚猜。
天風來急忽吹散,滄波依舊青如苔。
還有一位明代詩人歐陽瑄寫了一首《龍穴春濤》的詩:
滄波萬古流不息,春來怒觸波心石。
霧雨陰籠蜃氣樓,月星光射鮫人室。
桃花浪暖濤天高,常聞穴底蛟龍號。
舟人鼓柁倐然過,喧豗飛雪逋輕舠。
由於過度圍墾及江河水的自然沖積,珠江口內海越來越狹窄,河床淤泥迅猛,龍穴樓台早已消失的無影無蹤。

鰲洋甘瀑

《康熙新安縣誌》載:“鰲洋甘瀑在七都大洋中。有石高十丈,四面鹹潮。中有甘泉飛瀑,若自天而下。”
《嘉慶新安縣誌》載:“鰲洋甘瀑在七都大洋中,有石,高十丈,四面鹹潮,中有甘泉,飛瀑若自天而下。”又曰:“獨鰲洋在城南二百里,左為佛堂門,右為急水門。”
鰲洋甘瀑當是在今天香港九龍新界東南的海上。它是個形如巨鰲浮海的的海島。上有甘泉飛瀑直注于海中,“鰲洋甘瀑”由此得名。屈大均廣東新語》載:“海中淡泉凡六,其出新安七都大洋中者,日鰲泉。”這鰲泉就是鰲洋甘瀑。因為它是海上甘泉,外國船隻駛經此處,遠望甘泉飛瀑從天而降,加上食水甘甜,遂停泊設法取得泉水,因此瀑布的水得名甘瀑。
但是鰲洋甘瀑具體在什麼地方?現已難尋其確切的遺蹟。許地山香港大學任教時,他的《香港與九龍租借地史地探略》一文認為,鰲洋甘瀑一景,鰲洋當然是獨鰲洋,正是現在的香港海面。看來香港也許是獨鰲山,不過志書未載入罷了,他還認為這一勝景就在香港島的香港村。但有人認為這一勝景當在新界塔門島之南部,也有人認為是在今日新界的糧船灣洲海峽處。究竟在何處,還有待查證。
龍河,字聖兆,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歲貢,是當時新安縣有名的孝子,生平好義,選任福建汀州府訓導。到任後作《進學解》告誡學生,捐資周濟貧困學生,多次受到上級的表彰。他寫的《鰲洋即景》詩云:
海上何年涌巨鰲,千秋遺蹟枕寒濤。
石泉時掛明河落,雪乳睛飛白的高。
風急沙汀驚鶴夢,煙明春岸映漁舳。
鵬搏鯤變多奇幻,對景何當賦興豪。
廖奇逢,新安縣清湖人,明歲貢,他寫的《鰲洋甘瀑》詩云:
流長源遠正滔滔,萬頃煙波涌巨鰲。
何自倚天銀劍在,到看凌日玉虹高。
夜深千尺明於練,瀾若雙流性亦陶。
遙望征帆思共濟,揚清應藉聖心勞。

玉勒溫泉

《康熙新安縣誌》卷之三地理的井泉中記載:“湯井,在玉勒村,水溫暖如湯,能療瘡疾;秋冬,泉有煙氣,海防周希尹命砌以石。”
玉勒溫泉又稱為“玉勒湯湖”,玉律古稱玉勒,湯湖即溫泉。位於新安縣三都玉勒村(今深圳市寶安區公明街道玉律社區)。池中鋪石,周圍砌以圍牆。
明朝天順八年(1464年)編修的《東莞縣誌》載:“湯泉在黃金洞之北,藥勒(玉勒)村前。鄉人以為烹潭之所。” 那湖溫水,自是村人好享受。久而久之,村里人彼此相告,用溫水洗浴,能治瘡癤等皮膚病,消除疲勞。時稱燙湖瓏或湯湖。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曾應富(德貴)從新橋來到這裡,見是好山好水,地是靈地,便開基上樑,成村,按“玉學麒麟,律法至上”而取名玉律。明萬曆九年(1518年),廣州府海防同知周希尹率兵追剿海盜路經新安時來此察看,見湖水溫暖如湯,認為要加以保護,便使人在泉眼四周築石成池,成為“湯井”(湯池)。清初屈大均將湯井列入廣東名泉記載在《廣東新語》里:“新安有湯井,在玉勒村,秋冬常有煙氣。”
玉律溫泉泉眼最高溫度達攝氏六十七點三度,屬蘇打碳酸型溫泉,含有鋰、碘、硼等元素和硫化物,對治療皮膚病、風濕病及消除疲勞有特殊功效。每天出水量六百八十噸。水中含鋰、鎂、鈣等二十五種礦物質,對於醫治皮膚病、高血壓、關節炎等有顯著療效。
近年興建石岩湖溫泉,到此沐浴溫泉的中外遊客絡繹不絕。

史籍記載

夫名山大川一經前人遊覽,往往形諸歌詠,此地以人傳也。邑中風景,其最著者,如杯渡高峰、赤灣勝概,每令人低徊不能去。而且追官富之遺墟,吊伶仃之忠魄,不禁感慨欷歔,悄然而悲矣。極之一邱一壑,一台一榭,考焉必詳;至於名人之冢墓,不使淹沒於荒煙蔓草之間,而蕭寺禪林概從搜輯,亦以備觀覽之。
——《嘉慶新安縣誌》卷之十八勝跡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