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樂縣

將樂縣

將樂縣(古屬延平府將樂縣)位於福建省西北部,是歷史古縣、原中央蘇區縣、全國科技進步縣、文化先進縣、省級文明縣城,總面積2241平方公里,現轄6個鎮、7個鄉,135個村、8個社區、8個良種(林果)場。屬亞熱帶季風氣候,2016年平均氣溫20℃,平均降雨降量2701.4毫米。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產有石灰石、煤、鉛鋅礦等36種,其中石灰石遠景儲量10多億噸。林地面積293.71萬畝,其中毛竹林面積45.9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9.98%,是我國南方重點林業縣和中國毛竹之鄉。擁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遊區玉華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龍棲山、國家森林公園天階山四塊國家級旅遊品牌。2014~2016年連續三年蟬聯全國深呼吸小城百佳榜首。2016年末戶籍人口18.6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36萬人,人口出生率13.22‰、人口自然增長率8.11‰。

2018年11月,將樂縣入選2018全國“幸福百縣榜”。2018年12月,榮獲第二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稱號。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將樂縣
  • 外文名稱:JiangLe County
  • 別名:鏞城
  • 行政區類別:縣級
  • 所屬地區:中國福建省三明市
  • 下轄地區:8鎮5鄉,135個行政村、5個社區 
  • 政府駐地古鏞鎮
  • 電話區號:0598
  • 郵政區碼:353300
  • 地理位置:福建中部三明市
  • 面積:2246.7平方千米
  • 人口:18.63萬(2016年)
  • 方言:閩贛方言-將樂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玉華洞龍棲山
  • 火車站將樂站
  • 車牌代碼:閩G
  • 行政代碼:350428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自然地理,地貌,氣候,水文,資源,人口,人口數量,民族構成,交通,經濟,農業,工業,文化,將樂擂茶,將樂南詞,接春,元宵節,端午節,板凳龍,萬安牛會,舞龍與舞獅,風景名勝,玉華洞,天階山森林公園,龍棲山自然保護區,楊時墓,回頭山,明台寺,證覺寺,獲得榮譽,

歷史沿革

三國吳永安三年(260年),分會稽郡置建安郡(治所今建甌),析建安縣之校鄉始設將樂縣,隸建安郡。因水來自將溪,東越王樂野宮在是,又以邑在將溪之陽,土沃民樂,故得名將樂。西晉至南北朝,均屬建安郡。
晉隆安三年(399年)析西鄉置綏安縣,義熙元年(405年)改綏城縣。
隋開皇十二年(592年),並於邵武縣,隸撫州(治所今江西臨川)。
唐武德五年(622年),從邵武縣析出,復置將樂縣,改隸建州(治所今建甌)。貞觀三年(629年),縣東南2鄉並於建安,西北3鄉並於邵武。垂拱四年(688年),復置將樂縣,屬建州。元和三年(808年),再分並於建安、邵武縣,為兩縣之地。元和五年,再復將樂縣,屬建州。
五代十國閩天德元年(943年),王延政據建州,建國號殷,將樂縣為其所轄。閩天德三年,將樂升縣為州,以縣城西郊有山形如覆鐘,取名鏞州,又稱西鏞州。是年八月,南唐滅閩,將樂為南唐所轄。南唐保大四年(946年),將樂廢州為縣,仍屬建州。
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改劍州為南劍州(治所今南平市),將樂自建州改隸福建路南劍州。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兵占領邵武軍,改軍為路,將樂屬邵武路。至元十五年(1278年),南劍州升為南劍路。大德六年(1302年),改南劍路為延平路,將樂均屬之。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延平路為延平府,將樂屬之所轄。
清襲明制,將樂仍屬延平府。
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州,實行省、道、縣三級地方政制,將樂屬北路道(治所今南平市)。民國3年,屬建安道(治所今南平市)。民國14年,廢道改省、縣兩級制,將樂直屬福建省。民國20年,復道制,將樂仍屬北路道。民國22年11月,十九路軍發動“福建事變”,在福州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將福建劃分為4省2市,將樂屬延建省。民國23年,事變失敗。民國23年2月,中國工農紅軍解放將樂縣城,成立縣蘇維埃政府,直屬閩贛省蘇維埃政府。同年7月,國民政府實行督察專員制,福建劃為10個行政督察區,將樂屬第九行政督察區(治所今邵武市)。民國24年10月,福建改劃為7個行政督察區,將樂改屬第二行政督察區(治所今南平市)。
1950年1月31日,將樂解放,屬福建省第二專區(專員公署駐南平)。是年4月後,第二專區先後改稱南平專區、南平地區,將樂均屬之。1970年7月,改屬三明地區(專員公署駐三明)。1983年5月,三明地區改為省轄市,實行市管縣體制,將樂為三明市轄縣。

行政區劃

1995年,將樂縣轄古鏞鎮、高唐鎮、萬安鎮、南口鄉、白蓮鄉、黃潭鎮、萬全鄉、光明鄉、安仁鄉、大源鄉、余坊鄉、漠源鄉,7個居委會、124個村委會。
將樂縣行政區圖將樂縣行政區圖
截止2018年11月28日,將樂縣轄8個鎮、5個鄉:古鏞鎮萬安鎮高唐鎮白蓮鎮黃潭鎮水南鎮光明鎮南口鎮漠源鄉萬全鄉安仁鄉大源鄉余坊鄉

自然地理

地貌

將樂縣地處武夷山脈東南坡。富屯溪最大支流金溪將全縣分為南、北面積大致相等的兩部分。境內山嶺聳峙,丘陵起伏,河谷和盆地錯落其間。山體多呈南西—北東走向,與金溪流向一致,構成西北、東南高,中間低,大致呈西南向東北延伸的山間盆谷。
將樂縣

氣候

將樂縣地處中亞熱帶地區,大陸度54,具有大陸性氣候特徵,兼受海洋性氣候的影響,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特點:四季分明,夏無酷暑,冬少嚴寒,雨熱同期,乾濕明顯,受季風及地形影響,常有災害性天氣。
縣內各地四季起止日期及持續天數差異明顯。在低海拔河谷平原地區,夏長冬短,春秋對峙,熱量豐富,氣候溫暖。隨著海拔增高,冬季延長,夏季縮短,氣溫逐漸降低,氣候以溫涼為主。
春季:氣溫回升快,南風日數逐漸增多,早春氣候多變,冷熱無常,常遇寒潮、低濕陰雨。春末陰雨連綿,時有冰雹和洪澇。
夏季:初夏為梅雨高峰期,多洪澇。盛夏炎熱少雨,為高溫期,午後多雷雨。受颱風影響,可出現暴雨。季內盛行東南風。
秋季:多晴天,西北風漸多,秋高氣爽,冷暖宜人。
冬季:寒冷、乾燥,時有霜凍結冰現象。高海拔山區常下雪、積雪。夜晨多雨、霧凇。河谷平原地區夜晨多霧,偶爾也下雪,2~3年一次。

水文

將樂境內有大小河流47條。金溪為縣內主幹流,境內集水面積2246平方公里。匯入金溪的各級支流流域面積大於10平方公里有23條,其中10~50平方公里14條,55~70平方公里3條,100~160平方公里4條,370平方公里以上2條。
據縣水文站統計,全縣多年平均年降水深1703.7毫米,降水總量38.27億立方米;陸地蒸發量750毫米,水面蒸發量935.1毫米;年徑流深1017.4毫米,徑流總量22.85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年徑流係數0.59。全縣平均每平方公里年產水量101.74萬立方米。按1990年全縣總人口計算,人均擁有地表徑流1.45萬立方米。

資源

將樂縣山地面積288萬畝,其中有林地面積283萬畝,毛竹林44萬畝,森林覆蓋率達85.2%,林木蓄積量1598萬立方米,立竹量4600多萬根,是中國南方重點林業縣、中國毛竹之鄉。全縣可開發水電資源31.5萬千瓦。已發現的地下礦產有石灰石、煤、鐵、螢石、石英等36種,其中石灰石遠景儲量達13億噸,居福建之首。

人口

人口數量

宋以前,將樂人口數無考。宋趙昺祥興二年(1279年),全縣17941戶、40347人。元代,由於元軍燒殺擄掠,兵禍、災疫甚重,百姓生活困苦,人口不斷下降。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全縣減為7323戶、27438人,為首次低谷。
明初推行屯田墾荒,人口有所回升。永樂十年(1412年),全縣15062戶、45728人。宣德七年(1432年),增至52867人,出現第一次發展高峰。此後,縣內遭遇十幾次大旱、洪澇災害,造成饑荒,加上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後連年戰頻,人口衰減。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人口跌落為24694人,出現第二次低谷。
明隆慶年間(1567~1572年),人口開始逐漸回升。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詔令“滋生人丁,永不加賦”之後,人口增長較快。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全縣人口上升為40075人。道光九年(1829年),全縣猛增到44709戶、196502人,為歷史人口發展頂峰。清末至民國時期,外侵內亂,軍閥混戰,土匪騷擾,鼠疫、天花、瘧疾流行,災害不斷,人口急劇下降。民國19年(1930年),僅剩75771人。民國38年,全縣人口62640人。
解放後,社會秩序安定,工農業生產恢復與發展,人民生活普遍提高,醫療衛生條件逐步改善,人口迅速恢復、發展。1953年,全縣人口68107人。1959年,全縣人口上升為85540人,比1956年增加13766人,出現解放後第一次人口增長高峰。1960年,由於遭受自然災害,糧食嚴重短缺,出現人口非正常死亡,全縣人口降為84784人。
1962年後,國民經濟不斷發展,人口自然增長率猛增。1965年,全縣人口上升為94579人,出現解放後第二次人口增長高峰。1972年,全縣人口上升為119090人,出現解放後第三次人口增長高峰。此後,全縣開展計畫生育工作,控制人口發展,人口增長率逐步下降。1980年,全縣人口133840人。1990年,全縣人口157508人,比1949年增加94868人,年均增加2314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縣戶籍人口17.25萬,常住人口14.89萬。

民族構成

將樂人口絕大多數為漢族,遍布全縣各地。少數民族基本系因工作、婚嫁等原因由外地遷入,占人口比例小,居住分散,以古鏞鎮、水南農場居多。歷史上,各民族平等相處,團結和睦。
解放前,各民族人口數字未見記載。1964年人口普查,全縣有7個民族。漢族83482人,占總人口99.96%;少數民族29人,占0.04%。其中蒙古族1人,苗族7人,侗族4人,畲族1人,滿族2人,回族14人。
1982年人口普查,全縣居住12個民族。漢族136521人,占總人口的99.93%;少數民族97人,占總人口的0.07%。其中回族26人,畲族21人,苗族15人,侗族13人,滿族8人,蒙古族5人,高山族5人,彝族2人,維吾爾族1人,壯族1人。
1990年人口普查,全縣有16個民族。漢族168831人,占總人口99.83%;少數民族280人,占0.17%。其中畲族130人,回族56人,苗族20人,滿族18人,土家族13人,侗族11人,布依族6人,壯族6人,蒙古族6人,彝族5人,仡佬族3人,高山族3人,仫佬族1人,納西族1人,東鄉族1人。
2003年底統計,全縣有漢族、畲族、回族、苗族、滿族、土家族、侗(dóng)族、布依族、壯族、蒙古族、彝族、仡佬族高山族仫佬族納西族東鄉族等16個民族,總人口為16.7萬人。

交通

將樂公路建設始於民國28年(1939年)。是時,省政府動工修建南平至泰寧簡易公路,經將樂縣城和高唐、萬安等鄉(鎮)。但土路修成後,不久因路基塌陷而荒廢。解放前夕,縣內仍無一條可通車的公路。1952年,省人民政府動工修復南平至建寧公路,縣境內路長84公里。1956年,開始修築縣、鄉公路。1961年,公路里程增至135公里。1969年,全縣社社通公路。1976年,全縣公路通車裡程達457.8公里。1978年後,縣人民政府逐步增加公路建設投資,發展交通事業。1990年,全縣公路通車裡程達994.88公里,初步形成以3條省道為幹線,以縣城為輻射中心的城鄉公路網路。
將樂縣將樂縣
2006年福銀高速公路的開通,形成快速便捷交通網路,經高速公路到福州、南昌250公里;
2013將樂火車站正式運營,向莆快速鐵路穿境而過,並在城郊設有客貨兩用車站,到沙縣在建的三明機場僅20分鐘,到福州、莆田僅需1.5小時,到泉州2小時,到廈門2.5小時;西至南昌1.5小時,到武漢5小時。

經濟

2008全年實現生產總值30.46億元,增長15.1%;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4.66億元,增長6.8%;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5.64億元,增長44.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7.61億元,增長53.6%,其中城鎮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3.5億元,增長57.7%;財政總收入2.85億元,增長33.7%。地方財政收入1.39億元,增長23.0%;出口總值1.75億美元,增長35.6%;外商直接投資1381萬美元,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52億元,增長18.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22元,增長25%;農民人均純收入5018元,增長12.5%;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103.9%。
2011年,全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65.97億元,比2006年(下同)增長1.6倍,人均GDP接近6900美元;地方級一般預算收入3.65億元,增長2.2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8億元,增長3.2倍;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00億元,增長3.1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2億元,增長1.3倍。主要經濟指標全部實現五年翻番,增幅均高於全市平均水平,人均水平與三明市主軸地區的差距進一步縮小,追趕主軸的態勢和成效更加明顯。縣域經濟綜合排名從2005年全省第38位躍升到2010年全省第28位。
2011年三次產業結構由2006年的26.9:37.2:35.9調整為18.7:54.2:27.1。工業支撐地位更加凸顯,機械製造、礦產、電力、電子、林產等支柱產業發展迅速,2011年完成產值88.7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88.7%;領軍企業實力增強,金牛水泥為三明市2010年納稅最多的民營企業,金森林業公司上市工作進入預審階段。現代農業加快推進,林竹、烤菸、食用菌等重點產業進一步提升,設施農業快速發展。第三產業日漸繁榮,建築業健康發展,商貿、物流、金融等服務業不斷做大;玉華洞風景名勝區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並列入大武夷旅遊區,景區門票收入比2006年翻番。節能減排有效落實,發展循環經濟和節能項目33項,淘汰落後水泥產能57.6萬噸,全縣單位生產總值能耗和規模以上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明顯下降;全面完成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年度減排任務。
2006年~2011年五年累計投資100多億元,開工、建設、投產了一批億元以上項目。持續打好“五大戰役”,已完成和正在實施戰役項目86項,總投資201億元,一批打基礎、利長遠、惠民生的項目相繼建成。特別是規劃面積13.52平方公里的將樂經濟開發區初具規模,累計投入資金近7億元,開發平整工業用地5平方公里。
2011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6年的9058元增長到18440元,年均增長15.3%;農民人均純收入由4460元增長到7648元,年均增長11.4%。
2012年,全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77.55億元,人均GDP為52046.98元,折合8501.63美元。
2016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8.64億元,比上年增長6.7%;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0.67億元,比上年增長4.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0.09億元,比上年增長6.6%;地方公共財政收入6.2億元,比上年增長1.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62億元,比上年增長10.7%;出口總值8.59億元,比上年增長13.7%;實際利用外資(驗資口徑)1178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2.5%;固定資產投資122.4億元,比上年增長13%;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69元,比上年增長7.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49元,比上年增長6.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14元,比上年增長8.3%;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101.6%。
2017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117.3億元,增長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9.8億元,增長8.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4億元,增長3%;固定資產投資146.9億元,增長20%;出口總值10.5億元,增長2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2億元,增長11.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萬元,增長9.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萬元,增長8.5%。

農業

將樂歷來以水稻為主要糧食作物,大米作為縣內主食糧,年播種面積和產量一般均占糧食作物90%以上。其他糧食作物有小麥、甘薯、高粱、玉米、小米、馬鈴薯、蕉芋、木薯、蕎麥、大麥等,作為縣內雜糧,年播種面積一般一二萬畝,產量一二千噸。1957~1963年,雜糧播種面積增2萬畝以上,年總產達2000噸以上。後因部分旱地改作水田或改種果樹,面積又減少。1990年,水稻播種面積占糧食作物總面積96%,產量占97.8%;雜糧面積占糧食作物面積4%,產量占2.2%。
將樂油料作物主要有大豆、油菜、花生、芝麻,亦零星種植向日葵。民國38年(1949年),全縣種植27118畝,總產702.1噸。解放後,油料作物播種面積增加,產量上升。“文化大革命”期間,由於強調“以糧為綱”,減少油料作物種植面積,產量下降。1978年後,重視多種經營發展,擴大種植面積,油料作物產量增加。1990年,全縣油料作物播種面積26416畝,總產量1933噸。

工業

將樂手工業歷史悠久。商周時期,這裡已生產陶瓷。唐代,手工造紙和石灰生產漸趨興盛,磚雕、木雕等手工藝品製作技藝漸臻精良。明代,縣內已有煉鐵。“龍池硯”石藝俱佳,聞名八閩。清代,紡織、製糖等手工業作坊興起。
民國時期,造紙業居各業之首,成為全縣工業的支柱產業。火電、紡織、印刷、糧食加工等開始採用簡單機械。官商合營、私人合股經營企業相繼出現。抗日戰爭時期,紙品外銷受阻。民國35年(1946年)起,國民黨挑起內戰,縣內工業蕭條。民國38年,一些工業企業倒閉或停產。
解放初,工業生產逐步復甦。1952年,全縣工業總產值57.99萬元,比1950年增加6.48倍。1953~1956年,通過對私營工業、個體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縣內工業有較大發展。1957年,全縣工業企業42家,總產值512.34萬元,比1952年增加7.83倍。
1958年“大躍進”,工業盲目發展,全縣工業總產值1124.57萬元,比1957年猛增119.5%。由於忽視客觀條件,冶金等產品成本高,造成企業虧損。1961年,關、停、並、轉28家企業,縣內工業企業保留40家。1962年,全縣工業總產值比1960年下降58.23%。1965年,全縣工業企業增至53家,工業產值回升到1097.44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17.42%,比1957年增加1.14倍。
“文化大革命”前期,社會動亂,工業生產受到衝擊。1969年,全縣工業總產值比1965年下降2%。1970~1972年,相繼新建煤礦、合成氨廠、水泥廠、糖廠。1976年,全縣工業企業60家,工業總產值2332.3萬元。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縣內工業經過“調整、改革、整頓、提高”,在改革、開放中迅速發展,初步形成輕重工業並進和國營、集體、個體、“三資”(獨資、合資、合作)企業同時發展的工業體系,一批工業產品走向全國,打入國際市場。1990年,全縣工業門類25個,工業企業1392家,工業總產值41929.9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55.74%。其中,縣屬國營、集體獨立核算工業企業40家,從業人員5771人,固定資產原值16043.6萬元,流動資金年末實際占用額11481.3萬元,工業產值15785.6萬元,產品銷售稅金887.4萬元,實現利潤1539.5萬元,上交利稅費1060.7萬元,全員勞動生產率2.74萬元。

文化

將樂素有“文化之邑”的美稱。東晉時乾寶《搜神記》中《李寄斬蛇》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被譽為“閩儒鼻祖”、“程氏正宗”的著名理學家、北宋龍圖閣直學士楊時(號龜山)也誕生於此,“程門立雪”的典故代代相傳。擂茶龍池硯西山紙堪稱“將樂三絕”,均被列入國家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擂茶廣場“擂缽銅雕”和玉華洞導遊圖“玉華洞志”入選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紀錄。

將樂擂茶

請喝擂茶是將樂最普遍、最隆重的待客禮節。凡人們結婚、添丁、喬遷、參軍、提乾、升學、做壽,擂茶便成為必不可少的喜慶之品。
擂茶的藥用功能頗多,酒足飯飽之後喝口擂茶,可感油膩盡退,滿腹舒暢。據驗證,常喝擂茶有防風祛寒、清肝明目、降血壓、潤肺健胃、潤膚美容、延年益壽等功效,是保健飲品。

將樂南詞

將樂南詞又稱“八韻南詞”。它的源頭來自浙江的婺劇,由浙江的流浪藝人經江西傳入將樂縣,後經民間藝人不斷加工發展而形成的一種帶有將樂地方韻味的劇種。南詞的道白採用“土官話”(將樂方言腔國語)。每場戲必先唱《天官賜福》曲目,後唱其他曲目,如《斷橋相會》《合缽妝妖》《昭君和番》《蘆林相會》《蘇文表借衣》等。
1964年冬,傳唱了近百年的將樂清唱南詞終於以一種嶄新的表演方式被搬上舞台,由劉懷忠編詞作曲的將樂南詞說唱《趙書記治水》開了南詞表演形式之先河。在福建五屆農村文藝匯演中取得佳績,被選送參加1965年的《上海之春》音樂會演出。此後,一批如《五婆罵雞》《啞背瘋》《小魚兒》等南詞劇目陸續創作問世,一批南詞藝人如陳維緒、徐素娥、王朝仁等逐步成長,成為今天南詞演唱的傳人。

接春

立春前夕,將樂縣人民從菜地尋一株上好的油菜,或花瓶菜、芥菜等,帶回家中,栽入花盆,名曰“春花”。然後用大紅紙做成長形條幅,寫上“新春大發”、“春到財來”、“迎春接福”之類的吉利話,插到“春花”旁邊。立春來臨,把“春花”端出來,放到大門前或窗台上,同時擺上清茶、甜酒,點燃線香,待立春時刻一到,各家各戶燃放鞭炮迎接春天的到來。這就叫“春花接春”。
“開大門”接春,指大年三十夜半子時,這是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時辰。人們把大門打開,在門兩側帖上“開門大吉,萬事如意”之類的聯子,燃放鞭炮,這叫“開大門接春”。

元宵節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民間稱之為“上元天官賜福日”。這天,人們都要吃元宵(土話叫“湯圓”),皮用糯米粉製成,餡或甜或鹹,以祈合家團圓。將樂城關人還做春卷、竽包等風味小吃,將元宵節稱之為“壽年”。過去城關和萬安的元宵活動從正月十三開始,家家戶戶張燈結彩,街頭巷尾千燈爭艷。龍燈、花燈、走馬燈、龍鳳呈祥燈、鴛鴦戲水燈、麒麟送子燈、松鶴延年燈、吉祥如意燈、百鳥朝鳳燈、牡丹富貴燈等,公龍燈就派生出燭龍、板凳龍、香龍等等。元宵節不僅有觀不完的花燈,還有熱鬧歡騰的舞龍燈、河蚌舞、舞獅子、踩高蹺、劃旱船等各種遊藝。

端午節

將每年端午節,將樂縣家家戶戶節前就備足糯米和箬竹葉裹棕子。親戚朋友間互相饋贈,女婿要向岳父家送雞、送肉,謂之“送節”。家家戶戶門上都要懸掛菖莆、艾葉、葛藤以驅邪。據說門上掛艾葉、菖莆之俗源於中原大地。有的門口還貼上“艾葉如旗招百福,菖莆似箭斬千邪”的對聯。午後還用葛藤、艾葉、菖莆煎水,供老少沐浴。城關人還有叫小孩吃驅蛔蟲藥的風俗,一歲吃一粒,十歲以上吃十粒。端午節期間,鄉下村民上山挖草藥曬乾備用。

板凳龍

將樂縣安仁鄉的澤坊村每年正月十七有游板凳龍的習俗。原先不叫“板凳龍”,而稱“橋燈”,游的是蛇而不是龍。那時的澤坊人以戶為單位,各家自備一塊二米長十公分寬的杉木板作為燭橋架,狀如長條板凳面。每條燭橋上安2至3個斗,斗為木框,白紙糊面,斗內插蠟燭。木板兩端各挖一個小圓洞,可用木棍穿洞連線。為圖吉利,改革開放後人們改稱“橋燈”為“板凳龍”,還為橋燈安了惟妙惟肖的龍頭龍尾。安仁的板凳龍成為安仁每年元宵節文藝踩街必不可少的節目。
仙人田仙人田

萬安牛會

將樂萬安牛會是從廟會發展起來的。舊時,將樂萬安規定農曆八月初七、初八為男人敬神日,初九為女人敬神日,每年要舉辦八月廟會,開展迎神活動。村民紛紛赴會,開始帶些土特產前去交流,後又進行以小牛作抵押的耕牛貿易。有的人認為耕牛經神廟菩薩過目,能避瘟消災,生長健壯,連不準備交易的耕牛也牽來參會,周邊的建寧、泰寧、順昌、明溪以至江西、浙江的客商雲集這裡,交易耕牛數以百計。解放後不再迎神,但牛會和物資交流會卻保留了下來並日益繁榮。

舞龍與舞獅

在遊藝民俗中,舞龍燈是最熱鬧的。“起燈”時,領頭人帶著大夥到大坪上,面向東海方向敬上一對大紅燭,敬三柱香後口中念著祈禱之詞繞場一周,然後在鼓樂聲和鞭炮聲中開始。走在最前面的是龍珠。緊接著是龍頭,龍頭高約1.6米,長約1.2米左右,接著是九節十八米長的龍身,最後是龍尾。有時是一顆龍珠在逗著它們,有時是“二龍戲珠”,還有“群龍搶珠”等等表演程式。起龍時在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和人群歡呼聲中,一些新婚女子和未育婦人爭著去拔“龍鬚”,據說拔到了便可生龍子龍孫,可以早生貴子,這也就是“舞龍丁”的由來。
龍宮龍宮
舞獅也是一種遊藝,數白蓮鎮舞獅最有名。每年元宵時節,白蓮人便裸著上身、打著赤腳、腳掛銅鈴,以舞獅頌揚祖先功德。一舞就是十八盤(即十八般武藝套路),舞者大汗淋漓。助興的村民伴著嗩吶、鑼鼓的樂聲載歌載舞。獅有青獅、黃獅兩種。舞獅隊一行約10人,其中1人舞獅頭,1人舞獅尾,動作有洗面、搔癢、打滾、蹂球等。舞青獅者必須當眾表演拳術或刀、槍、棍術,如兩青獅相遇則須較量武藝,分出高低;舞黃獅者則純為遊玩不比武。

風景名勝

玉華洞

玉華洞位於福建省將樂縣城南7公里處,面積43平方公里,它以其獨特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和原始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景觀聞名於世。已形成了一個集觀光、修學、休閒、度假體的多功能旅遊區。玉華洞列中國的四大名洞之一,譽稱“形勝甲閩山,人間瑤池景”。因洞內岩石光潔如玉,華光四射而得名,是福建最大的石灰岩溶洞。玉華洞有“閩山第一洞”之美譽,素稱“八閩四大景觀之一”,自古就有“不游玉華洞,枉為福建人”的說法。
玉華洞具有1700多年的遊覽史,自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探游之後,它神奇、優美的景觀就隨著《徐霞客遊記》的流傳而廣為人知。2010年張紀中版《西遊記》中各路妖魔鬼怪的洞穴和“宮殿”外景拍攝地。

天階山森林公園

天階山保存著完整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珍稀植物和古樹名木種類繁多,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園,被專家們稱為是喀斯特地貌上的一片綠洲。特別是天階山頂的小石林神劈鬼鑿,樹依石而生、藤繞樹而長,徐霞客在其遊記中贊曰:“是山石骨棱厲,透露處層層有削玉裁雲態,苦為草樹所翳,故游者知洞而不知峰。”
將樂天階山將樂天階山

龍棲山自然保護區

龍棲山自然保護區地處閩西北將樂與明溪兩縣交界處,全區面積63.85平方公里,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景區內主要景點有仙人塘、厝橋植物園、十字坳石牛欄山前雲海龍潭飛瀑聖水岩等。保護區內還有幾十個手工造紙作坊。分布在里山、外山、上地、沙溪子等地。“西山紙”的製作過程要經過修山、備灰、修湖塘、砍筍、溜筍、斷筒、剝皮、削片、挑竹麻、落湖、洗漂、剝料、榨料、踏料、耘槽、抄紙濕壓、濕紙切邊、烘焙、於紙切邊、包裝等28道工序
碩果纍纍碩果纍纍

楊時墓

楊時墓,南宋胡安國撰墓志銘。成化六年,復建神道坊及享亭。弘治六年,知縣陳大經渴祭,還買田出租,以備歲時祭掃。七年,增建享堂三間,左右兩廊及泡福之所,繚以牆垣。1985年10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將此墓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先後兩次撥款修葺。整座墓壟保存著明代的原貌。墓面寬3米,進深3 . 5米;墓坪寬5米,進深8米;墓體總長27米。由墓坪和墓丘組成的墓體呈馬蹄形,墓丘前正中安放的以“將樂石”製作的孤頂長方體墓碑,是明朝憲宗成化六年,即公元1470年朝廷重修墳墓時豎立的。這塊高105厘米、寬56厘米、厚6厘米的墓碑完好無損,碑面中央陰刻豎寫的“宋龜山文靖楊先生墓”。該碑文為明成化六年巡按御史滕貽所書,工整遒勁的楷書大寫,依然清晰如初。墓前立有石鑿而成的香案和以花崗石板雕刻的文房四寶。墓坪下由宋磚砌成32級台階。入口處兩側雄踞兩尊石獅。墓前方有一座明代風格的重檐歇山式牌樓,上方掛著“程氏正宗”、“倡道東南”的匾額。牌樓高6.4米,雙層樓頂,翹角騰躍,如蒼鷹展翼。

回頭山

回頭山,位於將樂縣城東10公里處的鄧坊,三面環水。回頭山山體不高,海拔僅250米,但到山頂石級陡峭,有如登泰山天都峰,蜿蜒石徑陡如天梯,需步步踩實。“家在這裡,愛在這裡,我總是回頭望著你。擂茶飄香,瓜果遍地······回頭望你家鄉的回頭山,那是離鄉的兒女鄉情依依······”對於客家將樂人,尤其是漂泊在外的將樂遊子,這首由著名的詞作家司順義、曲作家張卓婭譜寫的《家鄉的回頭山》百聽不厭。

明台寺

明台寺,原稱明台庵,位於天階山兩峰之盆谷處,始建於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占地二千多平方米,原建築幾經銷毀,不復存在,1993年重建。

證覺寺

證覺寺,又名證果寺,坐落在將樂縣萬全鄉常口村的太平山麓,始建於唐武德三年(620年),較福州鼓山的湧泉寺早288年,據說福州鼓山上的寺廟就是仿照證覺寺建成的,所以民間素有"先有將樂證覺寺,後有鼓山湧泉寺"的說法。證覺寺形似"觀音座蓮",分上、中、下三殿,皆雕梁樓、齋堂、僧房、方丈室、閱覽室、旅客臥室、放生池、太平山門樓等等。觀其布局設施,與福州鼓山大同小異。

獲得榮譽

水南文技校榮獲“全國農村成人教育先進單位”。被省政府評為“省級文化先進縣”,擂茶被列入省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8年12月,榮獲第二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稱號。
2019年5月18日,入選“2019中國最美縣域榜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