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青山禪院從落新界屯門之北,建在青山的東麓,是香港最著名的古剎之一。始建於東晉未年,距今1500多年。它是香港無人不曉的旅遊勝地,既具寧靜肅穆氣氛,又有古蹟文物可供欣賞。
青山禪院
簡介
名稱: 青山禪院
又名:杯渡寺
地理位置
青山禪院位於香港屯門區西青山山腰,是
香港三大古寺之一。原名杯渡寺,建於1000多年前。相傳
南北朝時代,有一位具神功的僧人,常常乘坐木杯渡河,人稱“
杯渡禪師”。據說他曾在這裡居住修道,並屢顯神跡,後人為紀念他,便在這裡修建了杯渡寺。寺內的遺蹟有
青雲觀、杯渡庵、杯渡禪像、魚骨化石、
韓愈所書的“高山第一”石刻及前港督金文泰所建的大牌坊“香海名山”等。“杯渡仙蹤”曾列入新安八景之一。當年青山秀麗的景色為不少遊人所稱頌,著名的
唐朝學者
韓愈由於勸諫皇帝不要迷信而激怒皇帝。被放逐到現今的香港,便曾到青山遊覽,並在青山禪院內的一塊石上刻上“高山第一”四個字,成為了香港今日的古蹟。20世紀30年代經當時在
香港大學的著名文學家許地山考證,此乃新界鄧族始祖鄧符協手跡,因其署名與韓愈同字,故有誤傳。 青山禪院過去有許多名字,最初叫
普渡寺,後曾稱斗姆宮、杯渡寺、杯渡庵、青雲觀、五德觀、諸無寶殿、海月亭、方丈室、居示林、地藏菩薩殿、牌坊、山門等,構成一處雄偉
的建築群,並保留了不少文物古蹟。護法殿大部分建築保留完好,屋檐兩旁的彩鳳和頂上的陶塑人物,雖飽歷風霜,形態依然生動。尤其頂上雙龍奔珠,百多年來色澤依舊明艷。青雲觀後有一座古銅鐘和一塊龍骨化石,銅鐘為清道光年間制,龍骨石據說為史前恐龍化石。漫步松蔭幽徑,透過松林俯望青山海灣及琵琶島與屯門市區新型建築物,更顯古寺的幽深寧靜。青山禪院是新界最著名的千年古剎,青山禪院位列香港三座古剎之首。始建於
東晉未年,距今1500多年。青山禪院前有副檻聯:“十里松杉藏古寺,百重雲水繞青山。”那包藏古寺的青山,是新界兩陲的最高峰,滿山林木蒼翠,流水潺潺,岩層參差重疊,宛如一座古代城堡。青山禪院寧靜幽雅的環境,眾多的
文物古蹟,吸引無數的遊人。青山禪院除有壯麗的
大雄寶殿之外,還有護法殿、青雲觀、五祛觀、諸天寶殿、望月亭、方丈室、居士林、地藏菩薩殿、牌坊及山門等建築,是一組莊嚴宏偉的建築群的青山禪院。
建築布局
主殿“
大雄寶殿”,殿內主壇上供奉3尊佛像:釋迦牟尼佛像、“阿彌陀佛”像及“藥師佛”像,它的屋頂上有“二龍爭珠”及“鯉魚戲水”的雕塑。 “青山禪院”除“大雄寶殿”外,還建有“天寶殿”、“地藏殿”、“護法殿”、“青雲觀”、“五德觀”、“海月亭”、“方丈室”、“居士林”、“觀音閣”、“牌坊”及“山門”等宏偉的建築群。
入院處牌坊上有“
回頭是岸”4字,寺門兩旁有對聯:“十里松山藏古寺,百重雲水繞青山”。
“護法殿”的絕大部份建築都被完好保留,屋檐兩旁的“彩鳳”及屋頂上陶塑人物,雖飽歷風霜,形態依然生動逼真。尤其頂上的“雙龍奪珠”,百多年來色澤依舊明艷。
“護法殿”的右方是“青雲觀”,於公元1843年建造,供奉“法度之王”,俗稱“八手觀音菩薩”,它的後方有中國
清朝道光22年製造的一口銅鐘,上刻“青雲觀”。
青山十景
青山十景”里的“挹曉亭”、“香海名山牌坊”、“魚骨墦”、“青雲觀”、“杯渡像”、“龍骨巖”、“高山第一”、“韓陵片石亭”、“和合山門”、“一線天”及“物轉星移 ”。 “挹曉亭”處於青山腳下,於公元1932年建造,亭內有石椅石台供觀光客休憩,亭旁有碑記。
離“挹曉亭”不遠,有一座雄偉的石牌坊,於公元1929年建造,上書:“香海名山”,“回頭是岸”。牌坊有外聯一副及內聯兩副,分別是外聯“樓觀參差,清夜聞鐘通下界。湖山如此,何時返錫到中原。
青山頂峰上,刻有“高山第一”的石碑,據考證為
宋徽宗時代,居住在
新界錦田的鄧符協先生遊覽青山時,仿摹著名
中國文學名家韓愈的字型刻寫。碑後刻有
韓愈的五言律詩4句:“兩巖雖雲牢,木石互飛發。屯門雖雲高,亦映波濤沒。”後人建有6柱六角亭,名“韓陵片石亭”,亭的北位附有“青山碑記”
“香海名山”牌坊不遠處有一個“魚骨墦”,於公元1921年建造。惟今墳碑崩爛,原為青山一景蕩然無存。
經過禪院山門,拾級而上,“護法殿”屹立眼前。“
護法殿”下有一“和合山門”,傳說會自動朝開暮合云云。後人認為自動開合之說可能源自它的門聯“淨土何須掃,空門不用關”。
“大雄寶殿”後有小路通“荷花溪”。溪畔有一“龍骨巖”,巖內原放有龍骨化石一塊,傳說是史前恐龍化石。此恐龍化石現置於“護法殿”下,建有鐵籠保護,觀光客喜歡以硬幣投擲它來祈求好運。
“大雄寶殿”後有石級登山,可到“杯渡巖”一睹杯渡禪師像及“高山第一”碑。** 而“杯渡巖”與“觀音閣”之間,有兩塊天然岩石,彼此的頂端,互相交接,而非合攏;從下而上望,可見一線寬廣的天空。這星青山第十景,也是唯一天然景觀。
歷史發展
青山禪院從落
新界屯門之北,建在青山的東麓,是
香港最著名的古剎之一。它是香港無人不曉的旅遊勝地,既然具寧靜肅穆氣氛,又有古蹟文物可供欣賞。 世傳青山禪院建於距今一千五百年前的東晉末年,惟原建築早已廢圮, 經多番重建,因這青山禪院這一名稱是本世紀以來的叫法;過去,它有過很多名字,如普渡寺、斗姆寺、杯渡寺、杯渡庵、青雲觀等。
青山禪院一帶景色優美,禪院前對聯是“十里松杉藏古寺,百重雲水繞青山”,正是青山禪院所處環境最傳神的寫照。青山海拔583公尺,卓然屹立,頗具氣派。南朝時代,
杯渡禪師會到此駐錫,幫青山原名杯渡山。《東莞縣誌》中記載:“廣州圓經,杯渡之山在東莞屯門界三十八里。耆舊相傳,昔日杯渡師來居屯門,因而得名。”《新安縣誌》二十一卷弟四頁中寫道:“杯渡禪師,不知姓名,嘗挈木杯渡水,因以為號,游止摩定,不修細行,神力卓越,晨測其由。......元嘉五年(公元428年)三月......憩邑屯門山,後人因名早杯渡山。“
宋時杯渡山北腰上,建成有杯渡寺(又名杯渡庵),乃後人紀念禪師而建,故今日青山寺內牌坊刻有:”杯渡遺蹟“四字。在大雄寶殿右首後山有石油渡岩,岩非深邃但高曠,岩壇上有粗石雕的杯渡禪師像,原像是五代南漢同知屯門鎮陳延命工匠雕制供養,現已不存,新像是近人仿製,古風雖失,惟意義仍存。禪師像藏身在一小龕中,龕聯早:”孟津別後杯寺開創歷史,山寺岩路因其得名,流傳後世,有趣的是,禪師像前放置了三四十個觀音、天后、關公瓷像,都有是人們搬家時把像安奉於此,以求佑護。
清道貌岸然光年間,杯渡庵被改建成為青雲觀,因日久失修,漸開荒圮,原有勝跡湮沒,僅有小屋一間,是一位叫黃姑的女道貌岸然士所建。1914年,未出家提煉奇法師得到該地業權者陶氏家族的支持,出任司祝並大興修建整造,1918年顯奇法師自浙江寧波觀宗寺受戒歸來,他與張純白居士募捐集資修建,顯奇法師本為閩籍商人,篤信佛學而出家,建成青山禪院,受到華商及當時的港督金文大力支持,先後建成有杯渡亭,諸天寶殿,大雄寶殿,地藏殿、護法殿,方丈室,居士林,觀音閣,海月亭,杯渡遺蹟牌坊,得海名山牌教育局,韓陵片石亭及魚墳等,又化龍巖,杯渡岩,杯渡花園,韓昌黎碑,黃椰川碑等。
1926年,青山禪院落成舉行開光典禮,灑淨儀式由妙參法師住持, 名山古剎得以復興,故顯奇法師被譽為“中興青山”祖師,顯奇法師於1932年圓寂,由筏可大和尚出任青山寺的住持。之後,張純白居士赴廈門拜虛雲老和尚為師,法號了幻。了幻法師返港後,以當家名義主持寺務,致力興建齊堂僧室,悉力發展青山禪院。此後,寺院先後由達安法師、蘿生法師任住持,蘿生法師往生後,由其江蘇俗家侄兒到港剃度出家,繼任住持。
青山東省十景包括:“挹曉亭”、“香海名山牌坊”、“魚骨墳”、“青雲觀”、“杯度像”、“龍骨岩”、“高山第一”、“韓陵片石與青山碑記”、“和合山門”、“一線天”。物轉星移,如今只半數有跡可尋。
青山腳下,有一佛教青山國小,沿校旁山路至半山有挹曉亭,亭內有石椅石台供人休憩,亭有碑,記述何東爵士體念“陟降之勞”而於1932年建。
過挹曉亭不久,有一座雄偉的石牌坊,建成於1929年,上書“香海名山”,是前香港總督
金文泰所題,書法雄勁有力,可見其運載中國書法曾下過苦功,牌坊是紀念金文泰於1927年6月和1928年3月兩游青山而建,牌坊並刻有倡建者姓名,共有二十人,包括周壽臣、周峻年、羅旭和、馮平山、鄧志昂、鄧肇堅等一眾名人。
牌坊內匾書寫上“回頭是岸”,是鐵禪法師所題,牌坊的里外均有對聯,外聯曰:“樓觀參差,清夜聞鐘通下界;湖山如此,何時返錫到中原”(三小梁士詔題),內聯其一曰:“導海而來,杯渡心肝中國土;高山仰止,韓公名重異邦人”,(東莞東伯陶題),內聯其二曰:“岸泊屯門,幸我輩附韓子題名,卜異日山河井壽;亭觀海月,嘆此地無坡公游跡,問何年笠履重來。”牌坊兩內聯裹的“韓公”和“韓子”指的是唐代詩人韓愈。相傳他被貶廣東時曾慕名來到青山,里山巔一片巨石上刻下“高山第一”四個大字,後來在香港大學放地山等史學者的考證下,證實是由北宋新界鄧族始祖鄧符協摹刻,距今九百多年歷史,碑後更刻有韓愈詩四句:“兩岸雖雲牢,木石互飛發。屯門雖雲高,亦映波濤沒。”旁刻“退之”(韓愈字退之),後人更建成有六柱六角亭,名為“韓陵片石亭”。亭北有馮秉華隨金文泰二游青山而撰碑記述的“青山碑記”。
“高山第一”的刻石可異因年代久遠,風雨浸蝕,已告殘缺,80年代青山建電視轉播站,刻石被擠一旁,未加保護,且山路封閉,遊人欲看無從。只可在杯渡岩旁看後人 曹受培命工匠於1919年摩刻的“高山第一”替代。
“香海名山”牌坊不遠處有一個魚骨墳,立於1921年,相傳遊人登山野餐,寺內僧人誠勸勿殺生害魚,遊人悔悟,捐錢供僧,僧人將所供錢造成墳,內埋遊人所剩魚骨,惟今墳碑崩爛,原為青山一景,今已蕩然無存。
離魚骨墳不久,沿石階而上便抵禪院山門,山門的對聯正是“十里松杉藏古寺,百重去水繞青山”,再拾級而上,護法殿屹立眼前,護法殿下有一和合山門,傳說會自動朝開暮合云云,後人認為自對開合之說可能源自其門聯“淨土何須掃,空門不用關”。護法殿右方是青雲觀,建於1843年,內奉觀音菩薩像。青雲觀後有古銅鐘一口,上刻“青雲觀,道光二十二年制”。
大雄寶殿後有小路通一小溪,名荷花溪,溪畔有一石岩,叫龍骨岩,岩內原放有龍骨化石一塊,有說是史前恐龍化石,但無史籍可考;有說是廳局級在寺內,聞法得度化石;有說是大魚骨,傳是巨鯨撞山化石。各種說法倍添玄秘傳奇色彩。此龍骨現置於護法殿下,建成有鐵籠保護,游者喜以硬幣投擲,冀求那運。
大雄寶殿後有石級登山,可到杯渡岩睹杯渡禪師像及“高山第一”碑,而杯渡岩與觀音閣之間,有兩塊天然岩石,彼此的頂端,互相交接,而非合攏;從下而上望,可見寬廣的開空化為一線。此為青山第十景,是唯一天然而成,可惜如今亦已雜草叢生,面目全非了。
登山游院
青山,又名杯渡山,古稱瑞應山,高五百八十三米,與九徑山隔屯門河互峙,為
新界西部第一高峰,山形南北縱列,登山要道遍及南北西東,其中以東、北兩途較多人採用,山的西部屬廈村/青山操炮區範圍,表土流失嚴重,一般郊遊人士每視為畏途,惟好尋刺激者,反覺別有一番趣味。主峰之上,建有發射站與電視轉播站,亦有前人游山留下的勝跡,東麓
青山禪院內,有遺物可供左證,容易引起遊人興趣。
屯門工業學院後楊青路與興才街交界處附近,有小型車路上通青山禪院,亦為登山之途,路口有青山佛教學校與尸羅精舍。車路頗為陡峭,途中“挹曉亭”,供路過行旅稍事歇腳,亭外築有“喃無消災延壽藥師佛”碑。再上,一巨型牌坊橫跨路中,牌坊正面為“香海名山”,背面則刻上“回頭是岸”,牌坊頂部結構頗為精緻。 青山禪院,又名青山寺,為本港著名古剎之一,相傳寺內
杯渡禪師石像的歷史已超逾一千年,寺院於何時始建,可想而知。現時所見,當非本來面目,寺外門聯:“十里松杉藏古寺,百重雲水遶青山”,分別描寫青山寺與青山景色,並嵌“青山古寺”四字於聯中,可謂言簡意賅。
依山而建的青山禪院,近年被粉飾得五彩繽紛,紅、黃、藍、綠,諸色紛呈,寺內築有護法殿、大雄寶殿、杯渡岩和觀音閣等。護法殿底層放有“龍骨”一塊,前文提及的杯渡禪師像則棲身杯渡岩內,旁有“高山第一”碑,乃從青山絕頂“高山第一”石刻臨摹而來,令未能登上山巔的遊人,也能一睹這四個曾被傳為韓愈手跡的字型。杯渡岩前曠地,供奉四面佛一尊,世界大同的觀念,放諸仙界也未嘗不可。
離開青山禪院,上行至青山亭,此處本可俯瞰屯門市鎮景色,但亭前草木過份茂盛,令視線全被遮擋。步入孝思徑,前行不久,在右方踏入登山小路,初段樹影婆娑,可減少受陽光的影響,當上行至香港電訊設立的轉播站,表示已到了半山,回首下瞰,可盡覽整個屯門區。
循明顯山徑繼續上行,途經兩段盤山棧道,整個行程精華盡在此中。登上主峰下的高坳,昔日殘破不堪的“韓陵片石亭”,今已煥然一新,只可惜亭柱上對聯筆畫,被重修用的水泥塗得面目全非,字型當然無復舊觀。亭內刻有碑記一方,記述當年港督
金文泰登游青山史跡,惟內容著墨於如何款待港督金文泰,尤重於描述登山過程。
至此,登上山頂已是必然之事,登峰路雖然較為崎嶇,但亦難阻擋遊人“摸頂”決心,穿過轉播站間狹窄通道,便可攀上整個山體的最高點,立於測量墩上,視野無遠弗屆,
大帽山、九徑山、大欖涌水塘、汲水門大橋、大嶼山與新機場工地,全收眼底,近處黃金泳灘、青山灣、蝴蝶灣,盡入眼帘。測量墩下,一大石上刻“高山第一”四字,因旁有“退之”二字,故曾被視為
韓愈墨寶(韓愈字退之),惟頗具爭論性,是非真偽,留待史學家去印證罷!
原路下山,是最便捷之途,但若不想走回頭路,可沿山脊北走至良田坳,右接軍路下良景?,有直接交通返回市區,但必須具備充足時間及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