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區自被秦朝攻占後,正式被中原(西北方漢族)政權統治。從此時起直至元朝,隨著中原(西北方)的不斷戰亂,而使北方文明向南播遷,香港地區文明逐漸被同化。香港地區最初屬番禺縣管轄,東晉鹹和六年(331年)起改屬寶安縣管轄,至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再改屬東莞縣管轄。 自唐朝開始,香港地區成為海上交通要衝,而小規模的鹽池亦被發展。唐昭宗光化四年(901年),新界原居民開始在香港定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香港秦朝至元朝歷史
- 外文名:The qin dynasty to yuan dynasty history of Hong Kong
- 地點:香港
- 類型:歷史
政治及行政,1.1 秦朝至晉朝,1.2 隋朝至唐朝,1.3 宋朝及元朝,
政治及行政
1.1 秦朝至晉朝
前214年(秦始皇卅三年),秦朝派軍入侵百越,置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把香港一帶正式納入其領土,屬南海郡番禺縣管轄[來源請求],。由前203年開始,香港一帶由南越國所管轄,仍屬番禺縣,當時已置有鹽官。直至前111年西漢滅南越,香港一帶才再由北方皇朝統治。
自漢朝起,香港地區開始有少量漢人移居。李鄭屋村古墓被認為是東漢時的建築。此外,香港也發現過不少漢代時期的文物。竹篙灣曾經發掘出漢代時期的陶片,后海灣鰲磡石則發掘到當時的青瓷器。此外,大嶼山白芒、滘西洲、馬灣東灣仔及掃管笏均發現完好層次的漢代時期遺物,如陶器、瓷器、鐵器和大量銅錢等。
東漢末年後至隋朝之前,香港地區先後受士燮政權、東吳、西晉、東晉及南朝各政權管治[來源請求]。因為文獻和考古的發現較少,這段時期的香港歷史資料比較缺乏。東晉末年,盧循領導的浙東起義軍曾經攻陷廣州城。義熙元年(405年)起義失敗後,餘部多退至今大嶼山一帶,為有文字可考最早的香港地區移民活動。在臨近屯門的青山禪院內雕塑,相傳是南朝宋元嘉五年(428年)的一位佛教僧侶杯渡禪師的人像。
旺角通菜街和豉油街交界曾發掘出共121件漢朝、晉朝和唐朝陶器、陶罐和陶釜殘件、制陶工具、各類缸瓦殘片和青磚,。
1.2 隋朝至唐朝
隋朝末年,香港地區曾為蕭銑的梁政權的管治範圍。至621年唐滅梁後,香港地區由唐朝管治。
唐朝時期,中國與外地的海上貿易日漸發達,對象包括波斯、阿剌伯、印度、中南半島及南洋群島等地。而屯門地區 (即由現時東莞至大嶼山的一片包括后海灣的沿海地區)扼珠江口外交通要衝,外地人士會先經屯門,然後北上當時的國際商埠廣州進行貿易。由於屯門是海船進出廣州的必經之地,因此被用作軍港及避風港之用。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朝廷設立屯門軍鎮。屯門軍鎮隸安南都護府,轄管地域包括今東莞、香港及深圳沿岸一帶,指揮部位於今深圳南頭城。駐有2,000名士兵,以保護海上貿易。天寶二年(743年),浙江海賊吳令光於溫州作亂,當時南海郡守劉巨麟便從屯門軍鎮調兵平亂。
由於當時屯門地區著名,詩人韓愈的《贈別元十八協律》詩之六及劉禹錫的《踏潮歌》也有提及屯門之名。而《新唐書》也曾引用唐朝地理學家賈耽撰《古今郡縣道四夷述》中的‘廣州通海夷道’條說:‘廣州東南海行,二百里至屯門山’。
另一方面,唐朝時期鹽池管理亦相當發達,而燒瓷業也開始略具規模。
1.3 宋朝及元朝
五代十國時期,香港地區曾為南漢所管轄。當時南漢政府除了在大埔海一帶開設媚川都採集珍珠,創香港採珠業之始,當時的統治者劉鋹更于大寶十二年(969年)將屯門山(今青山)封為瑞應山,並立碑紀念,惟此碑已不能找到。
宋朝期間,從中原地區移居到香港一帶的人越來越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宋神宗崇寧年間的進士鄧符協遷往岑田(今錦田),以及北宋末年進士侯五郎之子侯卓峰遷往河上鄉等。這兩組族人連同元朝遷入新界範圍的廖姓、文姓及彭姓,被合稱為新界五大氏族。另一方面宋理宗寶祐二年(1254年),李昴英封番禺開國男,食邑三百戶,大嶼山的梅蔚(今梅窩)也是其食邑之一。其後人則定居於沙螺灣一帶。
香港現時也發現一些宋朝文物,包括大廟灣的石刻和石壁、米埔和奇力島出土的錢幣,以及在大嶼山稔樹灣、石壁和鰲磡石的青瓷等。
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五歲的宋恭帝和大臣在臨安(今杭州)投降元朝蒙古軍。將領張世傑擁立的恭帝庶兄宋端宗趙昰,並和部眾在景炎二年(1277年)二月輾轉流亡到梅蔚(今大嶼山梅窩),同年四月再抵達九龍官富場古瑾圍(今馬頭圍)一帶,停留約5個月。趙昰和他的弟弟趙昺休息的大石後來被人刻上‘宋王臺’三字。同年九月,流亡朝廷再逃到淺灣(今荃灣),但於同年十一月,元將劉深襲淺灣(今荃灣),便再逃到東莞虎門。翌年(景炎三年,1278年)三月,他們再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