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丁,生平,軼事,著名作品,彼特拉克,生平,作品,十四行詩,薄伽丘,生平,作品,十日談,達·文西,生平,軼事,大事年記,手稿分類,著名作品,米開朗基羅,生平,著名作品,拉斐爾,生平,軼事,作品,
但丁
恩格斯 評價說:“封建的
中世紀 的終結和現代
資本主義 紀元的開端,是以一位大人物為標誌的,這位人物就是義大利人
但丁 ,他是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
生平 但丁 出生在義大利的
佛羅倫斯 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生於1265年,出生日期不清,按他自己在詩中的說法“生在雙子座下”,應該是 5月下旬或 6月上旬。5 歲時生母去世,父親續弦,後母為他生了兩個弟弟、一個妹妹。
但丁 但丁的生平記錄很少,但寫作的人很多,有許多並不可靠,他可能並沒有受過正式教育(也有人說他在波隆那及巴黎等地念書),從許多有名的朋友兼教師那裡學習不少東西,包括
拉丁語 、普羅旺斯語和音樂。年輕時可能做過騎士,參加過幾次戰爭。33歲時就已經結婚,他妻子為他生了6個孩子,只有4個(3男1女)存活。但他真正愛的是一個 8歲的小女孩,姓名是貝蕾雅妮彩。
當時佛羅倫斯政界分為兩派,一派是效忠
神聖羅馬帝國 皇帝的
齊伯林 派,另一派是效忠教皇的蓋爾非派。1266年後,由於教皇勢力強盛,蓋爾非派取得勝利,將齊伯林派放逐。
蓋爾非派掌權後1294年當選的教皇
卜尼法斯八世 想控制
佛羅倫斯 ,一部分富裕市民希望城市的獨立,不願意受制於教皇,分化成“
白黨 ”,另一部分沒落戶,希望藉助教皇的勢力翻身,成為“黑黨”。兩派重新爭鬥,
但丁 的家族原來屬於蓋爾非派,但丁熱烈主張獨立自由,因此成為白黨的中堅,並被選為最高權利機關執行委員會的六位委員之一。
1301年教皇特派
法國國王 的兄弟瓦魯瓦的卡羅(Carlo di Valois)去佛羅倫斯“調節和平”,白黨懷疑此行另有目的,派出以但丁為團長的代表團去說服教皇收回成命,但沒有結果,果然卡羅到佛羅倫斯後立即組織黑黨屠殺反對派,控制佛羅倫斯,並宣布放逐但丁,一但他回城,任何佛羅倫斯士兵都可以處決燒死他,從此但丁再也沒有能回到家鄉。
1315年,佛羅倫斯被軍人掌權,宣布如果但丁肯付罰金,並於頭上撒灰,頸下掛刀,遊街一周就可免罪返國。但丁回信說:“這種方法不是我返國的路!要是損害了我但丁的名譽,那么我決不再踏上佛羅倫斯的土地!難道我在別處就不能享受日月星辰的光明嗎?難道我不向佛羅倫斯市民卑躬屈膝,我就不能接觸寶貴的真理嗎?可以確定的是,我不愁沒有麵包吃!”
但丁在被放逐時,曾在幾個義大利城市居住,有的記載他曾去過巴黎,他以著作排遣其鄉愁,並將一生中的恩人仇人都寫入他的名作《
神曲 》中,對教皇
揶揄 嘲笑,他將自己一生單相思的戀人,一個叫
貝亞德 的,25歲就去世的美女,安排到天堂的最高境界。
但丁 於1321年客死他鄉,在義大利東北部
臘萬納 去世。
軼事 1. 一次,
但丁 出席
威尼斯 執政官舉行的宴會。聽差捧給義大利各城邦使節的都是一條條肥大的煎魚,給但丁的卻是很小很小的魚。
但丁沒有表示抗議,也沒有吃魚。他用手把盤子裡的小魚一條條拿起來,湊近自己的耳朵聽,好像聽見了什麼,然後再逐一放回盤子裡。
執政官見狀,很奇怪,問他在做什麼。
但丁大聲說道:"幾年前,我的一位朋友逝世,舉行的是海葬,不知他的遺體是否已埋入海底,我就挨個問這些小魚,看它們知不知道情況。"
執政官問:"小魚說些什麼?"。
但丁說:"它們對我說,它們都還很幼小,不知道過去的事情,讓我向同桌的大魚們打聽一下。"
執政官聽後哈哈大笑起來,吩咐聽差馬上給
但丁 端一條最大的煎魚來。
2.但丁年輕的時候,喜歡在他的家鄉
翡冷翠 (
佛羅倫斯 )的廣場上仰天枯坐。尤其是在仲夏之夜,他常常伴著滿天的星斗坐到天明。
這個孤獨的青年詩人有著十分驚人的記憶力。
一天晚上,有個陌生人徑直向但丁走去,躬下身說道:“久仰您的詩名,知道您是翡冷翠的驕傲。在下承諾回答一個問題,但苦於自己學識淺薄,無法解答,特請先生襄助。我要回答的問題是:世上最好吃的東西是什麼?”
“雞蛋。”但丁脫口而出說。
那人點點頭走了。
幾年之後的某一天,但丁仍然坐在那個廣場上仰望星空,還是那個陌生人走上前去,繼續數年前的對話:“那么,如何烹調呢?”
但丁看了來人一眼,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放一點鹽。”
著名作品 抒情詩《詩句集》
拉丁文文章《俗語論》
政論文《王國論》
拉丁文詩歌《牧歌》
但丁的作品基本上是以義大利
托斯卡納 方言寫作的,對形成現代義大利語言以托斯卡納方言為基礎起了相當大的作用,因為除了拉丁語作品外,古代義大利作品只有但丁是最早使用活的語言寫作,他的作品對
義大利文學 語言的形成起了相當大作用,所以也是對文藝復興運動起了先行者的作用。
彼特拉克 生平 1304年7月20日生於阿雷佐城,1374年7月19日卒於阿爾夸。
父親是
佛羅倫斯 的望族、律師。他自幼隨父親流亡法國,後攻讀法學。父親逝世後專心從事文學活動,並週遊歐洲各國。他還當過神甫,有機會出入教會、宮廷,觀察生活,追求知識,提出以“人的思想”代替“神的思想”,被稱為“
人文主義 之父”。
佩特拉克 彼特拉克 的父親原是
佛羅倫斯 的一個律師,因與黑黨領袖不和,於1302年被逐出城,遷居到阿雷佐。
1304年7月20日,彼特拉克就在這裡出生。以後又經過幾次搬遷,在1312年他們家遷到法國南部的阿維農,當時的教廷就在那裡。因此彼特拉克與教皇等上層分子都有密切聯繫。這種情況既關係到他的成長,也有助於他以後的人文主義活動。
彼特拉克少年時就喜愛文學、修辭,對古典作品尤其感興趣,古羅馬
維吉爾 的詩歌、
西塞羅 的講演都強烈地吸引著他。但他父親卻要他成為一個法學家。因此,從1316年起,他先後在法國的蒙得玻利和義大利的波倫亞學習法律。1320年父親去世,他便放棄了法學,自由地發展自己的愛好。同年他回到阿維農,擔任一個次要的教職。1330—1347年,他一直在
紅衣主教 萬尼·科倫那手下任職。
在教會裡的工作並不忙,這就使他一面參與教廷的一些政治、外交活動,一面不倦地學習文學、創作詩歌。作為詩人,彼特拉克的名聲很快傳開。
1340年,巴黎和羅馬爭相邀請他去接受桂冠。結果他決定去羅馬。
1341年4月8日,他在羅馬的卡匹托利山上接受了“
桂冠詩人 ”的稱號。
1374年7月19日,彼特拉克在一個叫阿克瓦的小村里去世。當人們發現他的遺體時,他的頭還埋在
維吉爾 的手稿中。
作品 彼特拉克是
文藝復興時期 用
人文主義 觀點研究古典文化的最早代表。他廣泛蒐集希臘、羅馬的古籍抄本,並且敢於突破
中世紀 的神學觀念,用新時代的眼光,把人和現實生活放在中心位置,
詮釋 古典著作。他對古典文化的研究,對
歐洲文藝復興 運動和本人的創作,都發生了影響。
彼特拉克用
拉丁語 寫了許多詩歌、散文。這些作品歌頌人的高貴和智慧,宣傳人可以追求塵世幸福,享受榮譽的權利,並向中世紀宣揚的
神權 說和
禁慾主義 提出挑戰。他還認為,人的高貴並不決定於出身,而是決定於人的行為。
著名的敘事詩《
阿非利加 》(寫作始於1338年或1339年,但未完成)描寫古羅馬統帥西皮奧戰勝
漢尼拔 的英雄事跡,歌頌羅馬的偉大,體現了愛國主義精神。這部作品使他在1341年4月8日獲得
桂冠詩人 的稱號。
《秘密》 借
聖奧古斯丁 同詩人的對話,宣傳人文主義,詩人熱烈為愛情和榮譽辯護,認為愛情同熱愛上帝,追求人間的幸福同追求永恆的幸福,是一致的。
代表作《歌集》相傳為詩人於1327年見到美麗少女蘿拉後陸續寫下300多首十四行詩和1347年蘿拉死後為表達哀思的一些抒情詩的結集,用
義大利語 寫成,主要是愛情詩。彼特拉克跳出舊抒情詩的框框,以豐富多彩的色調,細緻入微的筆觸,描繪蘿拉的形體之美,刻畫自己複雜的思想感情和內心活動。這些詩篇大膽歌頌愛情,表達對幸福的渴望,反映出人文主義者蔑視中世紀道德,熱愛生活的世界觀。
彼特拉克的詩音韻優美,結構周密,常常藉助自然景物來歌頌蘿拉,傳達細微的感情。他使
十四行詩 這一新詩體藝術上臻於完美。他的抒情詩,特別是十四行詩,為歐洲抒情詩的發展開闢了道路。後人為此把他尊稱為詩聖。
《歌集》中的長詩《
我的義大利 》,是一首政治抒情詩。詩人譴責義大利的君主們利用外族僱傭軍進行內戰,讓“豺狼與綿羊同居”,善良的人民蒙受災難。他的其他政治抒情詩還對教會進行猛烈的抨擊。彼特拉克的一些詩篇,也反映了他內心的矛盾,反映了文藝復興初期的人文主義者的矛盾。
文藝的復興是時代的進步。
彼特拉克的詩很豐富,其中《歌集》、《阿非利加》、《義大利頌》和《名人列傳》著稱於世。
十四行詩 彼特拉克通過長期的創作實踐,把
十四行詩 推到一個完美的境地,發展成為一種新詩體,即“彼特拉克詩體”。這種詩體被後來的
喬叟 、
莎士比亞 等著名文學家和詩人所模仿,為歐洲詩歌的發展開闢了新的道路。因此,彼特拉克又被尊為“詩聖”。
《歌集》中還有少量的愛國主義詩篇和政治諷刺詩,其中《
我的義大利 》最有代表性。當時的義大利由於受到教皇的干涉、外敵的入侵以及各城邦國相互混戰,長期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
目睹這種現實,詩人寫道:
“看吧,
我的祖國,
你所喜愛的我的故鄉,
正在為無名原因引起的戰爭
和那不能抑制的糾紛,
受著多么殘酷的
折磨和煎熬!”
這血和淚凝成的詩句,飽含著詩人憂國憂民的深情,寄託著渴望祖國統一的強烈願望。
薄伽丘 喬萬尼 ·
薄伽丘 (
Giovanni Boccaccio ,1313年-1375年),
義大利文 藝復興時期的作家、詩人,以故事集《
十日談 》留名後世。一譯卜伽丘,
義大利文藝復興 運動的傑出代表,
人文主義 者。代表作《
十日談 》批判宗教守舊思想,主張“幸福在人間”,被視為文藝復興的宣言。其與
但丁 、彼特拉克合稱“文學三傑”。
生平 薄伽丘 是
佛羅倫斯 商人凱利諾
· 薄伽丘和一個法國女人的私生子。關於他的誕生地,缺少確切的資料予以論斷。據說他生於佛羅倫斯附近的契塔爾多,一說生於巴黎。幼年時生母去世,隨父親來到佛羅倫斯。不久,父親再婚,他在嚴父和後母的冷酷中度過了童年。
喬萬尼·薄伽丘 後來,他被父親送到那波利,在父親入股的一家商社不情願地學習經商,毫無收穫。父親又讓他改學法律和宗教法規,但無論是商業還是法律,都引不起他的興趣。他自幼喜愛文學,便開始自學詩學,閱讀經典作家的作品。這段生活使他親身體驗到市民和商人的生活以及思想情感,融入到他日後寫成的《
十日談 》中。
在那波利生活期間,
薄伽丘 有機會出入安傑奧的
羅伯特 國王的宮廷。在這裡,他被壓抑的個性和才智得以充分地施展。他同許多人文主義詩人、學者、神學家、法學家廣泛交遊,並接觸到貴族騎士的生活。這豐富了他的生活閱歷,擴大了文化藝術視野,進一步煥發了他對古典文化和文學的興趣。他在宮廷里又認識了羅伯特的私生女
瑪麗婭 ,對她產生了愛情。這一段富於浪漫情調的經歷,也在他的文學創作中留下了很深的印痕,他日後在文學作品中塑造的一些女性形象,可以見出瑪麗婭的影子。
1340年冬,
薄伽丘 父親的商業活動受到挫折,經濟狀況惡化,一蹶不振。薄伽丘無法維持原先悠閒自在的生活,便回到
佛羅倫斯 。在佛羅倫斯尖銳激烈的政治鬥爭中,他始終堅定地站在共和政府一邊,反對封建貴族勢力。他參加了行會,曾擔任管理財務的職務,多次受共和政府的委託,作為特使去義大利其他城邦和教廷執行外交使命。
1350年,薄伽丘和詩人彼特拉克相識。翌年,他受委託去邀請被放逐的彼特拉克回佛羅倫斯主持學術討論。從此,這兩位卓越的人文主義者建立了親密無間的友誼。
薄伽丘 潛心研究古典文學,成為博學的人文主義者。他翻譯了
荷馬 的作品,在蒐集、翻譯和注釋古代典籍上作出了重要貢獻。晚年,他致力於《
神曲 》的詮釋和講解,曾主持
佛羅倫斯大學 《
神曲 》討論。
1373年10月23日,薄伽丘抱病在
佛羅倫斯 大學《神曲》討論會上作了
最後一次演講 。第二年,
契友 彼特拉克的逝世,給他精神上很大的打擊。1375年12月21日,薄伽丘在契塔爾多逝世。
作品 薄伽丘 是位才華橫溢,勤勉多產的作家。他既以短篇小說、
傳奇小說 蜚聲文壇,又擅長寫作敘事詩、牧歌、十四行詩,在學術著述上也成就卓著。
傳奇小說《菲洛柯洛》是薄伽丘的第一部作品,大約寫於1336年左右。它以西班牙宮廷為背景,從中世紀傳說中汲取素材,敘述一個信仰基督教的少婦和一個青年異教徒的愛情故事。他們衝破種種阻撓,
有情人終成眷屬 。《
十日談 》中有兩則故事就取材於這部作品。《菲洛柯洛》是歐洲較早出現的長篇小說。
敘事長詩《菲洛斯特拉托》(約1338年)和《苔塞伊達》(1340—1341),分別從《
特洛伊傳奇 》和維吉爾的《
埃涅阿斯紀 》中擷取題材,它們讚頌純潔的愛情、高尚的友誼,展示人世間生活的美和友情的歡樂,在古典的題材中注入了現代的情感。這兩部作品開了8行體詩的先河。
牧歌式傳奇《亞美托的女神們》(又稱《
佛羅倫斯 女神們的喜劇》,約1341),在形式上仿效
但丁 的《新生》,用散文連綴三韻句詩歌。
薄伽丘 借用神話題材,抒寫亞美托在愛情的陶冶下,由一個粗野的牧羊青年轉變為品格高尚的人,其間穿插了7位女神向亞美托講述自己的愛情經歷。
長詩《愛情的幻影》(1342—1343)受到但丁《
神曲 》的影響,用三韻句寫成,具有隱喻詩的特點。薄伽丘敘述自己一次寓意性的旅行,把歌頌德行和讚美純潔的愛情結合起來。
《菲埃索拉的女神》(1343—1354)是又一部8行體長詩,寫女神和牧羊人相愛,得罪了
黛安娜 女神,遭到懲罰,一對戀人化作兩條河流,但最後雙雙流入阿諾河,又匯集到一起。《菲洛美塔的哀歌》,是僅次於《
十日談 》的一部重要作品。它寫於
薄伽丘 從那波利返回
佛羅倫斯 之後的1343至1344年間。這部傳奇小說描寫被戀人拋棄的女子菲婭美塔的遭遇,細緻地抒寫她的愛和怨、希望和痛苦,翹首盼望戀人歸來的心理,堪稱歐洲最早的心理小說。
這些作品的共同特點都是以愛情為主題,借鑑
古希臘 古羅馬詩歌、神話、傳奇,顯示了中世紀傳統和騎士文學的痕跡,但又擺脫了俗套,充滿對人世生活和對幸福的追求,譴責禁慾主義。晚年,
薄伽丘 一心鑽研古典文化,埋頭著述《異教諸神譜系》(1350—1375)和《
但丁傳 》是兩部最重要的作品。前者以豐富的史料敘述神和英雄的起源,展示神話的基礎,後者則是義大利研究
但丁 的最早學術著作之一。薄伽丘在他的理論著述中,批判教會對詩歌的詆毀,提出“詩歌即神學”的觀點;他闡述詩歌應當模仿自然,反映生活,強調文學的啟迪和教育的巨大作用;要求詩人從古希臘
古羅馬文化 中汲取營養,並講求虛構、想像。薄伽丘雖然還沒有完全擺脫中世紀神學的觀念,但他的文藝理論為文藝復興時期詩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十日談 1348年,義大利的
佛羅倫斯 發生了一場可怕的瘟疫。每天,甚至每小時 ,都有大批大批的屍體運到城外。從3月到7月,病死的人達10萬以上,昔日美麗繁華的佛羅倫斯城,變得墳場遍地,屍骨滿野,慘不忍睹。這件事給當時義大利一位偉大作家
薄伽丘 以深刻影響。為了記下人類這場災難,他以這場瘟疫為背景,寫下了一部當時義大利最著名的短篇小說集《
十日談 》。當時,《
十日談 》被稱為“人曲”,是和
但丁 的《
神曲 》齊名的文學作品,也被稱為《神曲》的姊妹篇。
《
十日談 》敘述1348年佛羅倫斯
黑死病 肆行時,10名男女青年到鄉村避難,借歡宴歌舞和講故事消遣時光,10天裡每人講一個故事,共得 100 個故事。人文主義思想像一根紅線貫串這部故事集。作者把抨擊的矛頭直指宗教神學和教會,揭露教規是僧侶們奸詐偽善的惡因,毫不留情地揭開教會神聖的面紗,辛辣地嘲諷教廷的駐地羅馬是“容納一切罪惡的大洪爐”。愛情故事在《
十日談 》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者認為,禁慾主義是違背自然規律和人性的,人有權享受愛情和現世幸福,他在許多故事裡以巨大的熱情讚美青年男女衝破封建等級觀念,蔑視金錢和權勢,爭取幸福的鬥爭。《
十日談 》還批評封建特權,維護社會平等和男女平等。不少故事敘述了卑賤者以智慧和毅力戰勝高貴者。作者還宣揚全面發展的人的理想,強調人應當既健康、俊美,又聰明、勇敢,多才多藝,全面和諧地發展。
薄伽丘 以豐富的生活知識和巨大的藝術力量,刻畫了數百個不同階層、三教九流、具有鮮明個性和性格的人物形象,展示出義大利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抒發了文藝復興初期的自由思想。他採用框形結構,把 100 個故事巧妙串連起來,使之成為一部思想上、藝術上都異常完整的作品。這些故事吸取了民間口語的特點,語言精練、流暢 ,又俏皮、生動,開創了歐洲短篇小說這一獨特的藝術形式。《
十日談 》對歐洲文學發生了深遠的影響。英、法、西班牙和德國不少作家的作品都模仿《
十日談 》,或從它的故事中吸取創作素材。
達·文西 李奧納多· 達·文西 (1452-1519)(
義大利文 :
Leonardo da Vinci ,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又譯:
達文西 ,全名列奧那多·迪·塞爾·皮耶羅·達·文西(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畫家、科學家、人類智慧的象徵,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負盛名的藝術大師。他不但是個大畫家,同樣還是一位未來學家、建築師、數學家、音樂家、發明家、解剖學家、雕塑家、物理學家和機械工程師。他因自己高超的繪畫技巧而聞名於世。他還設計了許多在當時無法實現,但是卻現身於現代科學技術的發明。總的來說,
達文西 大大超越了當時的建築學,解剖學和天文學的水平,但是卻未能推動其發展。
李奧納多· 達·文西 他於1452年出生於
佛羅倫斯 ,雖然他是一個私生子,但是卻很被重視,歷史資料顯示,安東尼奧·達·文西(達文西的祖父)在一本筆記本的後頁上寫到:1452年4月15日,星期六,夜間第3個小時,我有了一個孫子,我兒子塞爾·皮耶羅的兒子,名為列奧那多。5歲時能憑記憶在沙灘上畫出母親的肖像,同時還能即興作詞譜曲,自己伴奏自己歌唱,引得在場的人讚嘆不已.《
最後的晚餐 》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畫,《
蒙娜麗莎 》則為世界上最著名,最偉大的肖像畫.這兩件譽滿全球的作品使達·文西的名字永垂青史.達·文西獨特的藝術語言是運用明暗法創造平面形象的立體感。他曾說過:"繪畫的最大奇蹟,就是使平的畫面呈現出凹凸感."(*達·文西,舊譯“達·文西”)“上天有時將美麗、優雅、才能賦予一人之身,令他之所為無不超群絕倫,顯出他的天才來自上蒼而非人間之力。李奧納多正是如此。他的優雅與優美無與倫比,他的才智之高可使一切難題迎刃而解。”這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傳記作家
瓦薩里 對達文西的溢美之詞。
生平 李奧納多1452年4月15日出生於義大利中部據
佛羅倫斯 不遠的芬奇市(Vinci),並在那兒度過了童年。1469年,他來到佛羅倫斯並在Verrocchio的畫室學徒。1472年,進入當年畫家協會。
在藝術方面,他是一位雕塑能手但特別注重繪畫藝術,他說:“繪畫是自然的女兒。”
傳說,在他年輕時,有一次幫老師在一副名為《約翰為基督洗禮》的畫中畫了一個小天使,結果其水平超過了老師畫的所有其他人物。這位在當年已有些名氣的老師羞愧難當,從此不再涉獵繪畫,只搞雕塑了。
在科學方面,他觀察天體,曾寫下:“太陽是不動的。”幾乎是與
哥白尼 同時發現了“太陽中心說”;他研究飛行的科學原理,設計製造了第一個飛行器;他解剖過三十多個屍體,探究人體結構並第一個發現了嬰兒在母體中的生長過程。他曾說過:“你可能會被這天然的臭氣弄得退避三舍…….....你還可能缺乏耐心且不夠勤奮,在這些方面我不曾被貪慾或懶散所阻礙,阻礙我的只是時間不夠。”
達·文西年輕時在
佛羅倫斯畫派 畫家
韋羅基奧 的工作室學畫,1481年離開佛羅倫斯去
米蘭 ,其後獲法王
法蘭西斯一世 (Francis I) 邀請,前往法國。達文西是當時世界的一位天才,他的主要才能表現在科學發現和想像上,他曾經設計過直升機、飛行器、熱氣球、攻城器,設計過城市防禦體系、排水系統,研究過人體解剖、比例、透視。他是歐洲第一位描畫風景的畫家,他以科學、清晰的頭腦著稱。當然,也有人認為他很少動手實現他的構想,很少做出真正的成績,因此在科學上他只是虛名。在文藝復興“三傑”中(另兩位是
米開朗基羅 和
拉斐爾 )他畫中的人物真實、栩栩如生,構圖嚴謹、穩重。
晚年達文西定居於法國羅瓦河谷的克勞城堡(Chateau De Clos Luce),並在該處完成他的自畫像。晚年的達文西卻變得泰然、寧靜,致力研究信仰與自然的關係。他於1519年在克勞城堡去世。
“一日充實,可以安睡;一生充實,可以無憾”是他遺囑中的名句。
軼事 達·文西從小就表現出了繪畫天賦,他畫的小動物惟妙惟肖,於是父親就把他送到好友,著名畫家和雕刻家佛羅基阿的畫坊當學徒。
達·文西來到畫坊以後,老師佛羅基阿就拿來一個雞蛋讓他畫,達·文西很快就畫了幾張,可是老師讓他繼續畫,一連幾天都是如此。達·文西終於不耐煩了,認為教師小瞧了他,讓他畫這么簡單的雞蛋。教師看出了他的心思,意味深長地說:“這個蛋可不簡單,世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蛋,即使是同一個蛋,由於觀察角度不同,光線不同,它的形狀也不一樣啊。”
達·文西恍然大悟,原來老師是為了培養他觀察事物和把握形象的能力呀。從此以後,他廢寢忘食地訓練繪畫基本功,學習各類藝術與科學知識,為他以後在繪畫和其它方面取得卓著的成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達·文西不僅是位成績斐然的藝術家,還是一位多才多藝的科學家。在科學研究上他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取得了極大的成功。他深入地觀察研究動物、植物、地質乃至人體本身。他還模仿鳥的翅膀,設計了一個類似飛機的飛行機械。他還設計了許多先進的紡車、高效率的工具機、沖床,最早提出了地質學的概念,第一次正確、全面地描述了人體骨骼、肌肉和人體比例。他的科學實踐為以後的科學家提供了思想的源泉。由於達·文西的激進資產階級
人文主義 政治觀,使他受到封建宗教勢力的長期迫害。1517年已是65歲高齡的他,拖著病軀仍然被迫離開了祖國,僑居法國。兩年後,這位藝術
巨擘 溘然長逝。
為紀念這位偉大的藝術和科學大師,1928年在他的故鄉成立了“萊奧納多 達文西博物館”,之後又成立了“芬奇的萊奧納多博物館”(Museo Leonardiano di Vinci,位於芬齊市Conti Guidi古堡。)在米蘭的科學技術博物館(Museo Nazionale della Scienza e della Tecnica,地址為Via S.Vittore 21)中也有萊奧納多 達文西的專題介紹。
大事年記 1465年 進入韋羅基奧的工作室成為入門弟子(13~14歲)
1473年 創作《聖告圖》
1476年 被告密與韋羅基奧的其他弟子犯了同性戀之罪,由於他矢口否認,最後被釋放(24歲)
1482年 繪《三賢王的膜拜》,返往米蘭(30歲)
1483年 接受聖佛郎西斯克,格蘭德教會訂作《岩石上的聖母》(31歲)
1502~03年 回到佛羅倫斯,開始繪製《
蒙娜麗莎 》(50歲)
1516年 應法王之邀,赴法國安伯瓦茲(64歲)
1519年5月2日 去世於安伯瓦茲(67歲)
達·文西生前留下大批未經整理的用左手反寫的手稿,難於解讀。只有到 17世紀中葉,才有學者整理小部分達·文西手稿。達·文西的主要手稿丟失了二百多年,直到1817年才重見天日。
手稿分類 * 達·文西論繪畫
* 《繪畫論》1817年從烏爾賓諾圖書館發現經達·文西弟子梅爾茲整理的繪畫論手稿。
* 論雕刻
* 論建築。包括教堂草圖,拱型結構分析
* 論生理。論人的生死、記憶、智力和欲望
* 論解剖學
* 論動物學
* 論天文。論地球、太陽和行星。
* 論地理。論地下水,地質學,義大利運河,法國的道路,論開礦。
* 論哲學
* 小故事
* 書信
著名作品 《
蒙娜麗莎 》的繪製前後歷時四年。這幅肖像畫的原型是達·文西朋友的妻子。據說模特是
佛羅倫斯 人,剛剛喪嬰,為解除她的痛苦並露出自然的微笑,萊奧納多便請人來為她奏樂。她的微笑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有時似乎是很嚴肅有時又象很溫柔;有時略含憂傷有時又顯譏諷。
蒙娜麗莎 的右手更被稱為“美術史上最美的一隻手”。為作這幅畫,達·文西先研究了她的心理,為保持她歡愉的心情還特別請來豎琴師和歌手為她表演。達·文西極其準確地捕捉到了蒙那麗莎一瞬那的迷人微笑,用精湛的筆觸細緻入微地描畫了她微妙的心理活動。現今你看這幅畫時,依然會感受到她的微笑所蘊含的攝人心魄的力量。
2《維特魯威人》
3《莉妲和天鵝》
4《受胎告知》
5《
最後的晚餐 》《最後的晚餐》是達·文西為米蘭
聖瑪麗亞 修道院食堂而作的壁畫,取材於《聖經》中耶穌被他的門徒猶大出賣的故事。在這幅作品中,達·文西精彩地刻畫了當耶穌在晚餐上說出“你們中間有一個人出賣了我”這句話後,他的12個門徒瞬間的表情。透過每個人不同的神態表情,你可以洞察到他們每人的性格和複雜心態。畫面布局突出耶穌,門徒左右呼應。坐在中央的耶穌莊嚴肅穆,背景借明亮的窗戶襯托出他的光明磊落。
叛徒猶大 處於畫面最陰暗處,神色驚慌,喻示他心地齷齪醜惡,與耶穌形成鮮明對照。在這幅畫裡,達·文西用現實主義的手法謳歌了真理與正義,鞭撻了叛徒的行為與邪惡勢力。為創作這幅畫,達·文西付出了驚人的勞動。為準確刻畫猶大這個人物,他到各種場合觀察罪犯、流氓和賭徒,反覆揣摸他們的心態、神態和形態,並畫了大量的速寫,直到畫出他滿意的形象。這幅畫的巨大成功致使以後的畫家沒人敢再涉足這個題材。
最後的晚餐
7《岩間聖母》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
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 ,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
義大利文藝復興 時期偉大的畫家、雕塑家和建築師,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
生平 1475年3月6日生於
佛羅倫斯 附近的卡普萊斯,父親是奎奇市和卡普萊斯市的自治市長。他13 歲進入佛羅倫斯畫家基爾蘭達約(
Ghirlandaio )的工作室,後轉入
聖馬可修道院 的美第奇學院作學徒。1496年,
米開朗基羅 來到羅馬,創作了第一批代表作《
酒神巴庫斯 》和《
哀悼基督 》等。1501年,他回到佛羅倫斯,用了四年時間完成了舉世聞名的《大衛》。1505年在羅馬,他奉教皇尤里烏斯二世之命負責建造教皇的陵墓,1506年停工後回到佛羅倫斯。1508年,他又奉命回到羅馬,用了四年零五個月的時間完成了著名的
西斯廷教堂 天頂壁畫。1513年,教皇陵墓恢復施工,米開朗基羅創作了著名的《摩西》、《
被縛的奴隸 》和《
垂死的奴隸 》。1519-1534年,他在
佛羅倫斯 創作了他生平最偉大的作品——聖
洛倫佐 教堂里的
美第奇家族 陵墓群雕。1536年,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西斯廷教堂,用了近六年的時間創作了偉大的教堂壁畫《末日審判》。之後他一直生活在羅馬,從事雕刻、建築和少量的繪畫工作,直到1564年2月18日逝世於自己的工作室中。
米開朗基羅代表了
歐洲文藝復興 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創作的人物雕像雄偉健壯,氣魄宏大,充滿了無窮的力量。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
宗教改革運動 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
米開朗基羅 的藝術不同於達·文西的充滿科學的精神和哲理的思考,而是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米開朗基羅六歲時喪母,養在一個石匠的妻子的家裡,因此從小就對雕塑發生興趣。父親送他進拉丁文與希臘文學校學習,但是他學畫畫,父親訓斥也無用,十三歲進入
佛羅倫斯 畫家畫室學畫;1489年轉到另一個畫家學雕塑。後來當上美術學校的學生兼助手。那裡是文藝復興運動的中心,人文主義學者集中的地方。在那裡幹了十四年,在思想和藝術上被培養成一個
偉大的藝術家 。使他離開佛羅倫斯到羅馬。二十四歲作為雕塑家開始從事創作,製作了著名的<<大衛>>(雕塑)和<<
聖家族 >>(壁畫),又為教皇在
梵蒂岡 的西斯廷小教堂畫壁畫,用了四年時間憑一個人在五百多平方米的天頂上畫了三百四十三人,對於如此宏大的工程,找來一些人作助手,最後中意的只有一個調製顏料乾雜活的,繪畫都由他自己動手。
米開朗基羅 畫的這些巨人充滿超人力量,善於表現豐富的運動,並達到戲劇性高潮。人們從中感受到的是對人類的莊嚴頌歌。他生命的最後二十年專稿建築。他的作品雄壯宏偉,因此他所畫的女性也具有男性的氣質。一生未婚,純講精神而不涉及肉體。他在孤獨中奮戰了一生。
著名作品 壁畫《
最後的審判 》《創世紀》《保羅歸宗》《彼得殉難》
雕塑《大衛》《哀悼基督》
拉斐爾 拉斐爾 ·聖奇奧(
義大利文 :
Raffaello Sanzio ,1483年4月6日-1520年4月6日),常簡稱
拉斐爾 (拉丁文:
Raphael ),是一位義大利畫家,亦是建築師。他的作品具有優雅、秀美的風格。他善於把“神”畫成具有“人”的形象,他畫的聖母就是生活中神態優美、心地善良的普通母親的形象。他的代表作是壁畫《西斯廷聖母》。這幅作品體現了拉斐爾獨特的畫風和人文主義思想。
生平 1500年出師。
拉斐爾 早期作品就顯露出非凡的天才。21歲時畫的《聖母的婚禮》不僅表明他充分吸收了佩魯吉諾的藝術精華,而且後來居上,無論構圖與形象塑造都有所創新。尤其是畫面的平衡,背景的描繪,
聖母瑪利亞 及其夫約瑟形象的端莊 、文雅,均為前輩畫家作品中所罕見。
1504 ~1508 年他居留
佛羅倫斯 ,那裡一度恢復的共和政治、民主精神和人文主義思想影響了他。同時他對各畫派大師的藝術特點均認真領悟,博採眾長,特別傾心學習達·文西的構圖技法和米開朗琪羅的人體表現及雄強風格,使其獨具古典精神的秀美風格日趨成熟,從而迅速取得了和達·文西、米開朗琪羅鼎足而立的巨大成就。他的一系列聖母畫像,和中世紀畫家所畫的同類題材不同,都以母性的溫情和青春健美而體現了人文主義思想。其中最有名的是《
帶金鶯的聖母 》(藏
佛羅倫斯烏菲齊美術館 )、《
草地上的聖母 》(藏
維也納 美術史博物館)和《
花園中的聖母 》( 藏
羅浮宮博物館 )。
1512~1513年繪成的大型油畫《西斯廷聖母》,人物形象和真人大小相仿,由聖母、聖徒組成的三角形構圖,莊重均衡,聖母和耶穌的體態健美而有力量,表現了母愛的幸福與偉大。另一幅更為高大的是祭壇畫形式的《福利尼奧的聖母》和稍後創作的《椅中聖母》、《阿爾巴聖母》,都堪稱是他完美無缺的作品。1509年後,他被羅馬教皇尤里烏斯二世邀去繪製梵蒂岡皇宮壁畫,其中簽字廳的壁畫最為傑出。這批遍布大廳四壁和屋頂的繪畫 ,分別代表了人類精神活動的4個方面 :神學、哲學、詩學和法學,作品除發揮了他特有的繪畫風格外,還特別注意到了繪畫表現與建築裝飾的充分和諧,給人以莊重顯明、豐富多彩之感。這期間重要作品還有為
埃利 奧多羅廳繪製的《埃利奧多羅被逐出神殿》和《波爾申納的彌撒 》,為火警廳繪製的《波爾戈的火警》和為法爾內西納別墅繪製的《加拉泰亞的凱旋》等。這些作品的形象塑造和光色運用都達到了新的境界,被譽為古今壁畫藝術登峰造極之作。
軼事 在西班牙電影《
三個不道德的女人 》(一)中介紹了
拉斐爾 的一些生活軼事,並且詳細有介紹了《 披紗女子像》中的女子的一些背景,雖然不知道是否真實,但能有一定的參考作用,片中的譯名為:拉裴羅 喬桑。
作品 他的肖像畫也有很高成就。特點是形神兼備,氣韻盎然。多採用微側半身姿態,將背景隱去,唯以人物自然親切的神態突出於畫面。代表作為《 卡斯蒂廖內像 》和《 披紗女子像》。前者描繪一位學者,其優雅的風度和深厚的學識表現得淋漓盡致。後者描繪的是一位女郎,她的容貌和作者筆下的聖母形象近似,但典雅的服飾,健美的體態,恰如其分地表現了生活中的女性。1520年春 ,他已患重病 ,仍在繪製《基督變容》,雖未能完成,但出自其手的部分仍光輝照人,氣勢磅礴,表明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還在不斷探索、豐富和完善自己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