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摩西像
- 創作者:米開朗基羅
- 創作時間:1513年-1516年
- 藝術品種類:石像
- 高:235cm
- 現存於:羅馬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
雕塑內容,藝術鑑賞,作者簡介,
雕塑內容
十六世紀初,教皇尤利烏斯二世嚮往給自己修建一座世界上絕無僅有的陵墓,並將著名的雕塑家米開朗基羅招來為他工作。但由於教皇的反覆無常,陵墓的施工幾起幾落,米開朗基羅遭受到了一生中最大的失望。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摩西(MOSES)是猶太人偉大先知中的一個。他是猶太人的領袖,他是上帝的先知,上帝曾親自和他接談,受上帝的啟示,領導希伯來民族從埃及遷徙到巴勒斯坦,解脫他們的奴隸生活。他帶領猶太人過紅海,海水為猶太人分開,卻淹沒追趕來的埃及軍兵。《聖經》上的記載和種種傳說都把摩西當作是人類中最受神的恩寵的先知。
米開朗基羅所創作的摩西像,描述著是青年時期的摩西;波提切利在西斯廷教堂的壁上,也曾把摩西的生涯當作題材,那是一個清新多姿態的美少年;十九世紀法國浪漫派詩人維尼歌詠暮年的摩西,孤寂地脫離人群;米開朗基羅描繪的摩西則是介乎神人間的超人。同一個題材,三種不同的表現,正代表三種不的精神。
摩西的態度是一個領袖的神氣。頭威嚴地豎立著,奕奕有神的目光,曲著的右腿,宛如要舉足站起的模樣。牙齒咬緊著,像要吞噬什麼東西。許多批評家爭著猜測藝術家所表現的是摩西生涯中哪一階段,然而他們的辯論對於我們無甚裨益。摩西頭上的角,亦是成為博學的藝術史家爭辯不休的對象。在拉丁文中,角在某種意義上是“力”的象徵,也許就因為這緣故,米氏採取這小枝節使摩西態度更為奇特、怪異、粗野。
眼睛又大又美,固定著直望著,射出火焰似的光。頭髮很短,如西斯廷天頂上的人物一樣;鬍鬚如浪花般直垂下來,長得要把手去支拂。臂與手像是老人的;血管突得很顯明;但他的手,長長的,美麗的,和多那太羅的絕然異樣。巨大的雙膝似乎與身體其它各部不相調和,是從埃及到巴勒斯坦至處奔波的膝與腿。它們占據全身面積的四分之一。
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樣,純粹是一種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了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雕像下部的體積亦隨之加增,使全體的基礎愈形堅固。
藝術鑑賞
作為猶太人,弗洛伊德一直以摩西自居,有趣的是,他曾經告訴榮格:“如我是摩西,你就是約書亞。”弗洛伊德一生都沒有停止對摩西的研究,臨終之前,他向世界貢獻了《摩西與一神教》一書。弗洛伊德用一種新的方法來闡釋這座雕塑,為此,他專門寫了一篇論文:《米開朗基羅的摩西》(1914年)。
在論文的開頭,弗洛伊德為避免主觀性的介入,他先與早先的作品評論進行對話。首先是對人物肖像的描述問題,前人對摩西像的描述迥然不同,弗洛伊德讚賞湯德的說法,即雕塑表現了“一種憤慨、痛苦、蔑視摻雜在一起的表情”。其次,對於米開朗基羅的創作動機問題,前人有兩種主要觀點,一種是“對性格和氣質永恆的研究主題”。如湯德認為,“米開朗基羅所創造的不是一個歷史人物,而是一個人物類型”,“摩西塑像藝術效果的巨大秘密就在於人物內心的烈火和外在姿態的冷靜兩者之間的藝術對比”。
另一種是“想把摩西一生中……最有意義的時刻塑造出來”(如賈斯第和納普)。這種觀點認為,這個“最有意義的時刻”,就是摩西從西奈山得到上帝恩賜的《十誡》(法版),正當走下山時,發現他的人民正圍著自鑄的金犢起舞歡慶時,他怒不可遏,把《十誡》摔在地上的情景。早先的一些藝術評論家認為,米開朗基羅刻畫的正是摩西在觀看他的沒有信仰的人民進行偶像崇拜時的那種“暴風前的平靜” ,劍拔弩張,下一瞬間摩西將要採取行動。
由於存在著兩種看似合理卻對立(如動態與靜態)的解釋,弗洛伊德認為要得出一個更為客觀的結論,就應該深挖那些微小的細節。有兩個細節前人沒有注意到,即摩西“右手的姿勢和兩版《十誡》聖書的位置”(弗洛伊德.1998,p522)。通過對雕塑的人物形體和一位藝術家畫的《摩西像》的幾幅草圖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弗洛伊德認為,米開朗基羅刻畫的摩西剛從西奈山走下,看到那個情景,“他抬起腳準備跳起來,手放開了《十誡》伸向左上方插進了鬍子,似乎要把暴怒發泄在自己身上”,這時,摩西考慮到手上的《十誡》開始向下滑動,由於《十誡》是不可以隨意放置,更不可以摔碎的,因此摩西“右手縮回,放開鬍鬚,但一部分鬍子無意地被拉回,把手及時地靠在《十誡》的上沿,在靠近後面書角的地方挾住了《十誡》,置於最高處。”
這樣,弗洛伊德就完成了對前面兩種解釋的綜合,並增加了自己的看法。摩西像並不是一個歷史事件的橫切面,表現歷史的瞬間狀態,因為這不符合米開朗基羅的獨特的設計;也不是在表現一種人物類型,即內心的烈火和外在冷靜姿態的對比。
弗洛伊德分析下的摩西的衝突正是“本我”與“超我”的衝突,“本我”象徵著報仇的衝動,它勒令摩西的“自我”採取行動,教訓那些沒有信仰的人民; “超我”象徵著《十誡》,它勒令摩西按兵不動,接受事實。“自我”經歷了痛苦掙扎之後,“超我”戰勝了“本我”,“本我”所奉行的“快樂原則”最終被“現實原則”所替代;“本我”所蘊含的本能無法得到直接滿足,因此通過變向、轉移的方式加以替代,從而避免挫折,這就是升華。藝術品是藝術家本能升華的產物,而升華所孕育出的藝術品儘管看似平靜,但高超的藝術品總有怪異的地方,這其實是作者內心的衝突的凝聚,因此通過精神分析的方法,弗洛伊德試圖再現作者升華的過程,而把作者的內心衝突還原出來,這就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美,可以說是一種醜了,它具有現代性的特點。
弗洛伊德對米開朗基羅的摩西的闡釋也遭受很多的非議,比如藝術史家H.W.揚森在《米開朗基羅的摩西的右臂》(1968年)中就認為米開朗基羅的雕塑“是受北方哥德式紀念牌創作的影響”的,與弗洛伊德“所推測的那些微妙的意圖”無關。
作者簡介
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1475—1564)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之一,著名的雕塑家、畫家和建築師。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他的藝術創作將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相結合,人物雕像雄偉健壯,氣魄宏大,充滿了無窮的力量。繪畫上不拘泥於宗教故事的情節,而是著重表現人的本質力量和內心世界。代表作有《大衛》《創世紀》《摩西》《奴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