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縛的奴隸

被縛的奴隸

《被縛的奴隸》是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於1516年創作的大理石雕塑,現收藏於法國巴黎羅浮宮。

這件大理石作品塑造了一個被綁在石柱上的健壯的奴隸。作者在身體以外的部分並未精雕細琢,保留的粗糙刀痕,像是奴隸的苦難留下的印記。作品充分利用了大理石豐富的表現力,身體強烈的動感造型刻畫出不屈的反抗精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被縛的奴隸
  • 作者: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 創作時間:1516年
  • 高度:高215厘米
  • 材質:大理石
  • 雕塑類型:圓雕
  • 現收藏地:法國巴黎羅浮宮
  • 作品別名:反叛的奴隸
雕塑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主題,藝術表現,人物形象,歷史傳承,後世影響,作者簡介,

雕塑內容

被縛的奴隸
雕塑中的人物如公牛一樣健壯的身體呈螺旋形強烈地扭曲著,似乎正在力圖掙脫身上的繩索,雖然雙臂被反綁著,但全身的肌肉都緊繃著,讓人感到那裡蘊含著無比強大的反抗力量,相比之下,身上的繩索則顯得那么脆弱無力,似乎僅僅成了裝飾品。他的頭高昂著,緊閉著嘴唇,眼睛圓睜著,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憤怒和堅強不屈的意志。

創作背景

1505年,米開朗基羅被教皇請到羅馬工作。尤里烏斯二世揚言要把義大利著名藝術家都集中到羅馬來,美其名曰“保護”他們,實質上是想利用他們來為他實現宏大的墓葬計畫,讓米開朗基羅來設計“世界最大的”陵墓,供教皇死後享用。可是這個喜怒無常的教皇在設計陵墓期間,一再更改,否定原先的計畫。米開朗基羅忍無可忍,只好毅然離開,逃回佛羅倫斯。教皇動用軍事武裝直搗中部義大利,使佛羅倫斯政府不得不強迫米開朗基羅回到教皇的身邊。忍辱負重的米開朗基羅從1508年起,第二次為教皇設計陵墓計畫,不僅作了大量他所不願意作的壁畫,還完成了全部雕像的任務。陵墓工程巨大,雕像頗多。藝術家把多年的抑鬱、憤懣和屈辱,全部寄托在這座陵墓的各個雕像上面。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陵前雕塑,即是《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這兩尊作於1516年的奴隸像。

藝術鑑賞

主題

《被縛的奴隸》表現的是一個健壯的青年雙手被反綁,但卻毫不屈服,他奮力扭動身軀,想要掙脫束縛,對抗這不公的命運。奴隸的頭和身體扭轉成極大的角度,顯示出被壓抑的激情;臂膀上隆起的塊塊肌肉,體現著蓬勃的力量。這裡所表現的與其說是個青年奴隸,不如說是全人類反抗暴政、為自由而戰的崇高美德,更是雕塑家心中如火般激情的真實寫照。

藝術表現

從藝術表現角度看,作者賦予了雕像以巨大的內在張力,這主要體現在人體的運動感和平衡感的統一之中。可以看到,在扭轉的身軀和緊張的肌肉中,凝聚著巨大的力量,但整個動勢從外表看比較平衡穩定。這種寓動於靜、寓激情於理性美的表現手法,正是古典藝術表現手法的基本精神。

人物形象

這是一個沒有加工細琢的青年形象。尤其面部粗鑿的刀痕,仿佛奴隸的苦難生活的自然印記,正突出了奴隸粗獷、勇猛的性格,反綁的兩臂,強烈扭曲的身軀,高昂的頭部,睜大的眼睛,緊抿的嘴唇,無一顯示出不屈、掙扎和反抗。

歷史傳承

米開朗基羅把《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贈送給了羅伯特·斯特羅契,後者又於1548年把它們送給了法國國王法蘭西斯卡一世,後成為巴黎羅浮宮博物館的藏品。

後世影響

美國超級寫實主義雕塑家約翰·德·安德列亞,在他的題為《釋放》的作品中,女性的姿勢就來自於《被縛的奴隸》

作者簡介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義大利雕塑家、繪畫家、詩人兼建築師。米開朗基羅是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家、建築師、畫家和詩人,與李奧納多·達文西和拉斐爾並稱“文藝復興藝術三傑”,以人物“健美”著稱,即使女性的身體也描畫的肌肉健壯。他的雕刻作品“大衛像”舉世聞名,美第奇墓前的“晝”、“夜”、“晨”、“暮”四座雕像構思新奇,此外雕塑作品還有“摩西像”、“大奴隸”等。他的繪畫作品是梵蒂岡西斯廷禮拜堂的《創世紀》天頂畫和壁畫《最後的審判》。他還設計和初步建造了羅馬聖伯多祿大殿,設計建造了教皇尤利烏斯二世的陵墓。米開朗基羅脾氣暴躁、不合群,和達文西與拉斐爾都合不來,經常和他的恩主頂撞,但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米開朗基羅1475年生於佛羅倫斯共和國卡普雷塞,1564年在羅馬去世,時年88歲。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