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氰菊酯(敵殺死)

溴氰菊酯

敵殺死一般指本詞條

溴氰菊酯(分子式C22H19Br2NO3,式量505.24)是白色斜方針狀晶體,熔點101~102℃,沸點300℃。常溫下幾乎不溶於水,溶於多種有機溶劑。對光及空氣較穩定。在酸性介質中較穩定,在鹼性介質中不穩定。

溴氰菊酯是菊酯類殺蟲劑中毒力最高的一種,對害蟲的毒效可達滴滴涕的100倍,西維因的80倍,馬拉硫磷的550倍,對硫磷的40倍。具有觸殺和胃毒作用,觸殺作用迅速,擊倒力強,沒有熏蒸和內吸作用,在高濃度下對一些害蟲有驅避作用。持效期長(7~12天)。配製成乳油或可濕性粉劑,為中等殺蟲劑。殺蟲譜廣,對鱗翅目直翅目纓翅目半翅目雙翅目鞘翅目等多種害蟲有效,但對蟎類介殼蟲盲蝽象等防效很低或基本無效,還會刺激蟎類繁殖,在蟲蟎並發時,要與專用殺蟎劑混用。

溴氰菊酯屬於中毒毒類。皮膚接觸可引起刺激症狀,出現紅色丘疹。急性中毒時,輕者有頭痛、頭暈、噁心、嘔吐、食欲不振、乏力,重者還可出現肌束震顫抽搐。對人的皮膚及眼黏膜有刺激作用,對魚和蜜蜂劇毒。對滴滴涕產生抗藥性的昆蟲,對溴氰菊酯表現有互動抗藥性。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溴氰菊酯在3類致癌物(現有證據未能對人類致癌性進行分級評價)清單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溴氰菊酯
  • 外文名:Deltamethrin
物化性質,製備方法,使用方法,計算化學數據,危害與防控,毒理學資料,生態學資料,中毒處理,泄漏處理,貯運方法,環境標準,安全信息,

物化性質

原藥為白色粉末,無味,用異丙醇重結晶為斜方晶系針狀結晶,含量98以上的原藥為無色結晶粉末。蒸氣壓2Pa(25℃)。在一定條件下可發生加成反應,未有已知危險反應。
溴氰菊酯溴氰菊酯
熔點98-101℃。20℃水中溶解度為0.002ppm,溶於丙酮二甲基甲醯胺二甲苯。40℃貯存三個月無分解,在酸性介質中穩定,在鹼性介質中易分解。對塑膠製品有腐蝕性。

製備方法

(1R,順式)2,2-二甲基-3-(2,2-二溴乙烯基環丙烷羧酸),即二溴菊酸,用亞硫醯氯氯化,生成二溴菊醯氯。
製備方法-1製備方法-1
間苯氧基苯甲醛氫氰酸加成得α-氰基間苯氧基苯甲醇。
製備方法-2製備方法-2
吡啶存在下,二溴菊醯氯與(+)α-氰基間苯氧基苯甲醇作用得溴氰菊酯:
製備方法-3製備方法-3
溴氰菊酯分子中有3個不對稱碳原子,有8個異構體,而且有最高活性的只有其中之一。在合成時為減少無效體(或低效體),降低成本,減少污染,法國羅素-尤克福公司採用如下工藝路線:
製備方法-4製備方法-4

使用方法

防治農業害蟲,主要以乳油對水噴霧,用於棉花、蔬菜、果樹、茶樹油料作物、菸草、甘蔗、旱糧、林木、花卉等作物,防治各種蚜蟲、棉鈴蟲棉紅鈴蟲菜青蟲、小菜蛾、斜紋夜蛾、甜菜夜蛾、黃守瓜黃條跳甲、桃小食心蟲、梨小食心蟲桃蛀螟柑橘潛葉蛾茶尺蠖、茶毛蟲、刺蛾、茶細蛾大豆食心蟲、豆莢螟、豆野蛾、豆天蛾芝麻天蛾、芝麻螟、菜粉蝶斑粉蝶煙青蟲甘蔗螟蟲、麥田粘蟲、林木的毛蟲、刺蛾等,一般畝用有效成分0.5~1克。對鑽蛀性害蟲應在幼蟲蛀入植物之前施藥。
防治倉庫害蟲,主要採用乳油對水噴霧,對原糧、種子的防蟲消毒,一般持效期半年左右。嚴禁在商品糧倉和商品糧上使用。對空倉、器材、運輸工具、包裝材料作防蟲消毒,一般採用噴霧法。
防治衛生害蟲,主要以可濕性粉劑對水作滯留噴灑,或塗刷處理衛生害蟲活動和棲息場所的表面。對蟑螂還可配製毒餌誘殺。防治衛生害蟲不得用乳油。
適用作物
溴氰菊酯適用作物非常廣泛,可廣泛套用於十字花科蔬菜、瓜類蔬菜、豆類蔬菜、茄果類蔬菜、蘆筍、水稻、小麥、玉米、高粱、油菜、花生、大豆、甜菜、甘蔗、亞麻、向日葵、苜蓿、棉花、菸草、茶樹、蘋果、梨、桃、李、棗、柿、葡萄、栗、柑橘、香蕉、荔枝、杜果、林木、花卉、中草藥植物、草地等多種植物。
防治對象
對棉鈴蟲、紅鈴蟲、菜青蟲、小菜蛾、斜紋夜蛾、煙青蟲、食葉甲蟲類、蚜蟲類、盲椿類、椿象類、葉蟬類、食心蟲類、潛葉蛾類、刺蛾類、毛蟲類、尺蠖類、造橋蟲類、粘蟲類、螟蟲類、蝗蟲類等多種害蟲均具有很好的殺滅效果。
溴氰菊酯商品溴氰菊酯商品
施用方法
溴氰菊酯主要用於噴霧防治害蟲,有時根據需要也可拌土撒施。
噴霧:從害蟲盛發初期或卵孵化盛期開始用藥,及時均勻、周到噴霧。在糧、棉、油、菜、糖、茶、中藥植物及草地等非果樹林木類作物上使用時,一般每667平方米使用2.5%乳油或25克/升乳油或2.5%微乳劑40~50毫升,或2.5%可濕性粉劑40~50克,或50克/升乳油20~25毫升,或25%水分散片劑4~5克,對水30~60升噴霧;在果樹、茶村、林木及花卉上使用時,一般使用2.5%乳油或25克/升乳油或2.5%可濕性粉劑或2.5%微乳劑1500~2000倍液,或50克/升乳油3000~4000倍液,或25%水分散片劑15000~20000倍液,均勻噴霧。
撒施:主要用於防治玉米螟,在喇叭口期進行用藥。一般每667平方米使用2.5%可濕性粉劑20~30克拌適量細土均勻撒施予玉米心(喇叭口內)。
注意事項
  1. 在氣溫低時防效更好,因此使用時應避開高溫天氣。
  2. 噴藥要均勻周到,特別是防治豆英螟、姜螟等鑽蛀性害蟲,應掌握在幼蟲蛀入果莢或莖內之前及時用藥防治。否則,效果偏低。
  3. 使用該類農藥時,要儘可能減少用藥次數和用藥量,或與有機磷等非菊酯類農藥交替使用或混用,有利於減緩害蟲抗藥性產生。
  4. 不可與鹼性物質混用,以免降低藥效。
  5. 該藥對蟎蚧類的防效甚低,不可專門用作殺蟎劑,以免害蟎猖獗為害。最好不單一用於防治棉鈴蟲、蚜蟲等抗性發展快的害蟲。
  6. 對魚、蝦、蜜蜂、家蠶毒性大,用該藥時應遠離其飼養場所,以免損失嚴重。
  7. 安全間隔期,葉菜類收穫前15天禁用此藥。
  8. 誤服中毒後,應立即送醫院治療處理。

計算化學數據

1、疏水參數計算參考值(XlogP):6.2
2、氫鍵供體數量:0
3、氫鍵受體數量:4
4、可旋轉化學鍵數量:7
5、互變異構體數量:未確定
6、拓撲分子極性表面積(TPSA):59.3
7、重原子數量:28
8、表面電荷:0
9、複雜度:643
10、同位素原子數量:0
11、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3
12、不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13、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14、不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15、共價鍵單元數量:1

危害與防控

毒理學資料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健康危害:該品屬中等毒類。皮膚接觸可引起刺激症狀,出現紅色丘疹。急性中毒時,輕者有頭痛、頭暈、噁心、嘔吐、食欲不振、乏力,重者還可出現肌束顫動和抽搐。
急性毒性:屬中等毒類。純品經口LD50小鼠27-42 mg/kg,大鼠105-168 mg/kg。工業品對雄性大鼠經口LD50為128 mg/kg。大鼠經皮劑量達2940 mg/kg,動物無死亡。狗經口300 mg/kg,僅出現嘔吐、興奮和後肢發僵,48h後逐漸恢復正常。大鼠和狗靜脈注射LD50為2-2.5 mg/kg。家兔急性經皮LD50大於2000 mg/kg,2.5%乳油塗於家兔皮膚,見輕微刺激作用,引起磷狀上皮脫落;0.1%的乳油無刺激作用。
亞急性和慢性毒性:給大鼠和狗90d的經口染毒,最大劑量為10 mg/kg 時,大鼠在第6周對噪聲刺激反應亢進外,未見其他中毒表現,病例檢查也無異常。狗在染毒初曾出現流涎、嘔吐、水樣便以及震顫、頭和四肢不隨意運動等中毒表現,從5周起上述症狀逐漸減輕。病理學檢查包括臟器、中樞和周圍神經組織均未見異常。
分裝該品的工人可出現皮膚黏膜刺激症狀,如流淚、噴嚏、棉布發癢或燒灼感,常在脫離接觸後次日消失。皮膚上出現的粟粒樣紅色丘疹可持續數天。
刺激性:眼刺激試驗:選紐西蘭兔4隻,查眼無異常,取100目過篩的DM 0.1g置入家兔一側眼結膜囊內,閉合眼瞼1min,另一側眼作為對照,24h內不沖洗,於給受試物後1、24、48、72h進行觀察。結果於給藥後1h,全部動物眼結膜出現輕度充血和少許分泌物,虹膜、角膜未見異常。眼刺激積分指數為2.5,眼刺激的平均指數48h為0。皮膚刺激試驗:實驗動物同眼刺激試驗。試驗前一天脊柱兩側備皮各約6cm2,取DM 0.5g用色拉油調勻後塗在一側皮膚上,另一側作對照,2層紗布、1層塑膠紙覆蓋,膠布固定,4h後用溫水洗淨,於去除DM後1、24、48h進行觀察。結果對各時間點觀察皮膚刺激反應均為0。
眼接觸立即引起眼痛、畏光、流淚、眼瞼水腫、球結膜充血水腫。
致敏性:局部封閉塗皮法。將豚鼠隨機分入實驗組和陰性對照組,每組13隻。誘導:於試驗前24h左側背部備皮,第0、7、14天分別取1:1色拉油調勻的樣品0.2mL塗布於去毛區,固定6h。激發:末次致敏後14d,取0.1mL DM以上述誘導試驗同樣方法塗布在右側去毛區。去除斑貼後,每天觀察皮膚反應至第12天,未見塗皮部位出現紅斑和水腫,對皮膚致敏率為0。
致突變性Ames試驗,溴氰菊酯劑量高達5000ug/皿,TA1535,TA98和TA100等菌株未引起回變率增高,對CHO細胞和小鼠骨髓細胞的染色體畸變及SCE均無影響。
致畸性:大鼠經口最小中毒劑量(TDLo):70 mg/kg(孕7-20天),新生鼠生長統計改變。小鼠經口TDLo:30 mg/kg(孕7-16天),致肌肉骨骼發育異常。小鼠經口TDLo:50 mg/kg(孕8-12天),致活產指數、存活指數改變。
致癌性:動物實驗未見有致癌作用。
皮膚接觸:可出現局部刺激症狀和接觸性皮炎、紅色斑疹或大皰。這些表現多在脫離接觸後短期內消退,僅少數人伴有全身症狀。
體內轉歸:通過皮膚、呼吸道、消化道進入體內,通過水解酶對分子中酯鏈水解(包括羥基化、羧基化與結合等解毒過程,和葡萄糖醛酸結合成苷,和硫酸結合成酯,代謝產物從尿中排出體外。
中毒機制:至今未見完全闡明的報告。溴氰菊酯可引起神經膜鈉離子通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失活過程延長。鈉離子持續內流,先興奮後傳導抑制。通過對染毒大鼠腦電圖研究證實溴氰菊酯毒作用部位主要為對大腦皮層高級中樞抑制。此外有神經毒素產生,加強對肌體的影響。
五種擬除蟲菊酯農藥對魚類的毒性依次為:氟氰菊酯>溴氰菊酯>氟胺氰菊酯>氰戊菊酯>二氯苯醚菊酯。溴氰菊酯對藻、蚤、魚的毒性均大大高於甲基對硫磷:溴氰菊酯對三種水生生物的毒性依次為:水蚤>鯉魚>柵藻。鯉魚對溴氰菊酯高濃度、短時期的衝擊,具有一定的忍受性,這可減輕田間因施藥不勻所造成的對水生生物的危害。魚類在低濃度的溴氰菊酯溶液中長時期的暴露,對魚類的生長有一定的影響,但不一定造成致死的危害。

生態學資料

對水是稍微有危害的。不要讓未稀釋或大量的產品接觸地下水、水道或者污水系統,若無政府許可,勿將材料排入周圍環境。

中毒處理

臨床表現
輕度中毒:出現明顯的全身症狀包括頭痛、頭暈、乏力、食欲不振及噁心,並有精神萎靡、嘔吐,口腔分泌物增多或肌束震顫者。
中度中毒:除上述臨床表現外,具有下列一項表現者:a. 陣發性抽搐 b. 意識喪失 c.肺水腫。

傷害處理
短期內密切接觸大量藥物後1-48小時出現面部感覺異常(燒灼感、針刺感、蟻走感或緊麻感),明顯的頭暈、頭痛、乏力、噁心、嘔吐、精神萎靡、多汗、流涎;少數出現胸悶、肢端發麻、心悸、視物模糊、瞳孔縮小,病情進展可出現肌束震顫或輕度意識障礙或昏迷,還可發生陣發性抽搐,部分患者可發生肺水腫。口服10分鐘至1小時後出現上肢灼痛、噁心、嘔吐、食欲不振、乏力等消化道症狀。神經系統症狀較嚴重。
清洗污染皮膚;口服者可用請水或2%-4%碳酸氫鈉洗胃。以對症、支持治療為主,可給予肝泰樂、vitB6、能量合劑。控制抽搐:靜脈葛根素250-300mg,2-4小時可重複一次。24小時總量不超過20mg/kg。嘜酚生(mophenesin)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防治腦水腫、肺水腫,給氧、減壓。發生上消化道出血,按內科常規處理。嚴重用阿托品,但用量不宜超過10mg。
皮膚接觸:用肥皂水及清水徹底沖洗。就醫。
眼睛接觸:拉開眼瞼,用流動清水沖洗15分鐘。就醫。
吸入: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就醫。
食入:誤服者,飲適量溫水,催吐。就醫。用葛根素治療。

泄漏處理

現場處理
隔離泄漏污染區,周圍設警告標誌,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式呼吸器,穿化學防護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用潔淨的鏟子收集於乾燥潔淨有蓋的容器中,運至廢處理場所。用水刷洗泄漏污染區,經稀釋的洗水放入廢水系統。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無害處理後廢棄。
消防措施
危險特性:遇明火、高熱可燃。受高熱分解,放出有毒的煙氣。
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溴化氫氰化氫
滅火方法:泡沫、乾粉、砂土。
廢棄處置
石灰漿清洗倒空的容器。塑膠容器要徹底沖洗,不能重複使用。在規定場所掩埋空容器。

貯運方法

儲存方法: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防止陽光直射。包裝密封。應與氧化劑、鹼類、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儲區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包裝方法:塑膠袋或二層牛皮紙袋外全開口或中開口鋼桶;兩層塑膠袋或一層塑膠袋外麻袋、塑膠編織袋、乳膠布袋;塑膠袋外複合塑膠編織袋(聚丙烯三合一袋、聚乙烯三合一袋、聚丙烯二合一袋、聚乙烯二合一袋);塑膠袋或二層牛皮紙袋外普通木箱;螺紋口玻璃瓶、塑膠瓶、複合塑膠瓶或鋁瓶外普通木箱;塑膠瓶、兩層塑膠袋或兩層牛皮紙袋(內或外套以塑膠袋)外瓦楞紙箱。

環境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高殘留量標準;0.5mg/kg(原糧、葉類菜);0.2mg/kg(果類菜);0.1mg/kg(水果)。
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PC-TWA:0.03mg/m3
中國MAC:0.03mg/m3(皮)。

安全信息

危險運輸編碼
UN 2811 6.1/PG 2
危險品標誌
氧化劑
危害環境
安全說明
S24:避免接觸皮膚。
S28:接觸皮膚之後,立即使用大量皂液洗滌。
S38:在通風不良的場所,佩戴合適的呼吸裝置
S45:出現意外或者感到不適,立刻到醫生那裡尋求幫助(最好帶去產品容器標籤)。
S60:本物質殘餘物和容器必須作為危險廢物處理。
S61:避免排放到環境中。參考專門的說明/安全數據表。
S36/37/39:穿戴合適的防護服、手套並使用防護眼鏡或者面罩。
危險類別碼
R23/25:吸入和不慎吞咽有毒。
R50/53:對水生生物極毒,可能導致對水生環境的長期不良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