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細胞

骨髓細胞

由於生理變異和不同的調查資料,正常骨髓象各系統各階段細胞比值變動範圍較大,所以正常骨髓象實際含義是正常範圍骨髓象,下降數據可做為骨髓塗片中各種血細胞正常值的參考: 粒細胞系統占比例最大,約占1/2。一般原始粒細胞<0.02,早幼粒細胞<0.05,以中性桿狀核最多,其比值大於分葉核細胞,也多於晚幼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0.05,嗜鹼性粒細胞<0.0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骨髓細胞
  • 外文名:marrow cells
骨髓細胞參考值,臨床意義,粒細胞系統病變,病理分析,紅細胞系統的病變,其他細胞的病變,相關疾病,

骨髓細胞參考值

由於生理變異和不同的調查資料,正常骨髓象各系統各階段細胞比值變動範圍較大,所以正常骨髓象實際含義是正常範圍骨髓象,下降數據可做為骨髓塗片中各種血細胞正常值的參考:
粒細胞系統占比例最大,約1/2強。一般原始粒細胞<0.02,早幼粒細胞<0.05,以中性桿狀核最多,其比值大於分葉核細胞,也多於晚幼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0.05,嗜鹼性粒細胞<0.01。
紅細胞系統占骨髓第二位(有核紅細胞),約占1/5左右,以晚幼紅細胞居多,中幼紅細胞次之,原始紅細胞<0.01,早幼紅細胞一般<0.05,無巨幼紅細胞。
淋巴細胞約占1/5左右,小兒偏高,有時可達0.4,單核細胞一般<0.04,漿細胞一般小於0.015。
造血細胞,如網狀細胞吞噬細胞、組織嗜鹼性細胞等可少量存在,它們的比值雖然很低,但卻骨髓有成份的標誌。
巨核細胞計數尚沒有統一方法,一般全片巨核細胞數7-35個,其中原始巨核細胞占0~0.01,幼稚巨核細胞0~0.05,顆粒性巨核細胞0.1~0.3,產生血小板巨核細胞0.44~0.60,裸核巨核細胞0.08~0.3。由於產生血小板巨核細胞在骨髓中停留時間很短,一旦有血小板產生,立即將血小板釋放出去,所以在實際工作中,正常骨髓中往往以顆粒型巨核細胞為主,裸核巨核細胞次之。
骨髓檢查報告(血細胞檢查報告)。
骨髓細胞

臨床意義

粒細胞系統病變

原始粒及早幼粒細胞增多為主:見於急性粒細胞白血病,原始粒細胞>0.30,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急性變,原始及早幼粒細胞>0.20,這二種情況有時難於鑑別,但一般講,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急性變時,嗜鹼性粒細胞比例增多。類白血病反應時,原始及早幼粒細胞增多,一般<0.20。




細胞名稱
髓片(%)
平均值
+/-SD
分核
原始血細胞
0.08
0.01
原始粒細胞
0.64
0.33
早幼粒細胞
1.57
0.60
中性粒細胞
6.49
2.04
中幼
7.90
1.97
晚幼
23.72
3.50
桿狀核
9.44
2.92
分葉核
嗜酸粒細胞
0.38
0.23
中幼
0.49
0.32
晚幼
1.25
0.61
桿狀核
0.86
0.61
分葉核
嗜鹼粒細胞
0.02
0.05
中幼
0.06
0.07
晚幼
0.10
0.09
桿狀核
0.03
0.05
分葉核




原始紅細胞
0.57
0.30
早幼紅細胞
0.92
1.41
中幼紅細胞
7.41
1.91
晚幼紅細胞
10.75
2.36
有核紅細胞
2.76
0.87
早巨紅細胞
0
0
中巨紅細胞
0
0
晚巨紅細胞
0
0
淋胞
巴系
細統
原始淋巴細胞
0.05
0.09
幼稚淋巴細胞
0.47
0.84
淋巴細胞
22.78
7.04
單胞
核系
細統
原始單核細胞
0.14
0.19
幼稚單核細胞
3.0
0.88
單核細胞
0.004
0.02
漿系

胞統
原始漿細胞
0.104
0.16
幼稚漿細胞
0.71
0.42
漿細胞
0.61
0.21



網狀細胞
0.05
0.09
0.03
0.06
0.05
0.09
吞噬細胞
0.03
0.09
組織嗜鹼細胞
0.004
0.03
組織嗜酸細胞
0.003
0.02
脂肪細胞
0.015
0.04
分類不
明細胞
分裂細胞
退化細胞
血片共數白細胞 個
骨髓片共數有核細胞 個
骨髓有核細胞總數 /立方毫米

病理分析

中性中幼粒細胞增多為主:常見於M2b即亞急性粒細胞白血病,且伴有明顯核漿發育不平衡現象,中性中幼粒細胞一般>0.30,慢性粒細胞白血病也較明顯增高。
中性晚幼粒細胞及桿狀核粒細胞增多為主:常見於各種急性感染(包括細菌、螺旋體、病毒和原蟲等),代謝障礙(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痛風等),某些藥物和毒素的影響(如汞、毛地黃中毒、注射異種蛋白等),嚴重燒傷、急性失血、大手術後,迅速生長的消化道腫瘤,此時中性中幼粒細胞也呈不同程度升高。
啫酸性粒細胞增多:
多見於過敏性疾患,寄生蟲感染,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嗜酸性粒細胞型白血病等。
嗜鹼性粒細胞增多:多見於慢性粒細胞型白血病及嗜鹼性粒細胞型白血病。深部X線照射反應後,肥大細胞增多症等。
粒細胞減少:見於各種化學、物理因素及嚴重感染所致的粒細胞缺乏症、此時可見有粒細胞成熟停滯及粒細胞形成的異常,可見中毒性顆粒及空泡等。

紅細胞系統的病變

幼稚紅細胞增多:各種增生性貧血,如溶血性貧血、急性失血性貧血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缺鐵性貧血、鐵粒幼紅細胞貧血等,以中幼紅及晚紅細胞增多為主。
原始紅細胞及早幼紅細胞增多,見於紅血病紅白血病(M6),並伴有紅細胞形態異常,如多核幼紅細胞,巨幼紅細胞樣改變等。
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可見巨幼紅細胞增多,並伴有粒細胞系統的巨幼變,可見巨中幼粒及巨晚幼粒細胞,巨桿狀核粒細胞、分葉核粒細胞分節過多。
幼稚紅細胞減少:
見於純紅細胞性貧血,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部分重症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等。
粒、紅細胞系統均增高。
見於紅白血病(M6),原始粒細胞及早幼粒細胞,原始紅細胞及早幼紅細胞均增高,粒細胞系統可有核漿發育不平衡現象,胞漿內有時可見Auer小體;紅細胞系統幼紅細胞有巨幼樣改變及多核或分葉核幼紅細胞。
粒、紅細胞系統均減少:
見於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部分重型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等,並伴有淋巴細胞相對增多。
淋巴細胞系統增多:見於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原始及幼稚淋巴細胞明顯增多。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以成熟淋巴細胞增多為主,可見少數原始及幼稚淋巴細胞。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淋巴細胞輕度增高,可見到較多的異常淋巴細胞。
單核細胞系統增多:見於急性及慢性單核細胞白血病,原始及幼稚單核細胞增多,出現病理性單垓細胞,原始單核細胞內可見Auer小體。
巨核細胞系統病變:
巨核細胞增多:見於巨核細胞白血病,原始巨核細胞增多。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以幼稚及成熟巨核細胞增多為主。
巨核細胞減少:見於急性、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各種急性白血病,部分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症(PNH)等。

其他細胞的病變

急性、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及放射病,網狀細胞,漿細胞及組織啫鹼細胞增多。多發性骨髓瘤,幼稚漿細胞增多。惡性組織細胞增多症,網狀細胞增多,其中可見較多異常網狀細胞。有時感染也有網狀細胞輕度增多。
骨髓可以查找的特殊異常細胞或寄生蟲:骨髓塗片可查到的特殊異常細胞有何杰金氏病特有細胞,里德—司坦伯氏(Reed-Sternb-erg)細胞。高雪氏病特有細胞,高雪氏(Gaueher)細胞。尼曼—匹克氏病特有細胞,尼曼一匹克氏(Niemann-Pick氏)細胞。此外尚可查到轉移癌細胞。常見寄生蟲如瘧原蟲,黑熱病原蟲利杜小體等。

相關疾病

骨髓形態學診斷一定要結合臨床查體,如肝、脾、淋巴結是否腫大,並要結合外周血象,具有肯定診斷價值的疾病如下:
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各種類型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Niemann-Pick氏病、何杰金氏病、Gaucher氏病、瘧疾黑熱病、癌轉移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