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thoptera是取之希臘文σρθσδ直(straight )+πτερα翅(wing)的意思。
形態特徵
體型
上顎
上顎發達,強大而堅硬。
觸角
觸角長而多節,多數種類觸角絲狀,有的長於身體,有的較短;少數種類觸角為劍狀或錘狀。
複眼
複眼發達,大而突出,
單眼一般2—3個,少數種類缺單眼。
前後翅
前翅狹長、革質,停息時覆蓋在體背,稱為
覆翅;後翅膜質,臀區寬大,停息時呈摺扇狀縱褶於前翅下,
翅脈多平直。有些種類的翅退化成鱗片狀。有的前翅較寬,雄性在肘—臀脈區特化成發音構造,兩前翅相互
摩擦發音(如螽斯、蟋蟀、螻蛄等)。
前胸
前胸特別發達,可活動,
前胸背板發達,常向背面隆起呈馬鞍形,中、後胸癒合。
足部
前足和中足適於爬行,部分種類前足
脛節膨大,特化成
開掘足(如螻蛄),適於掘土,多數種類後足形成
跳躍足(如蝗蟲、蟋蟀、螽斯)。跗節3~4節,少數種類1節。腹部一般11節,少數僅見8—9節,第11腹節較退化,分成背面的肛上板和兩側的
肛側板。
生殖器
雄性
外生殖器通常被擴大的第9節
腹板所蓋。具
尾須1對,短而不分節或長絲狀。雌蟲
產卵器一般都很發達,僅螻蛄等無特化的產卵器。
發音器
多數種類雄蟲常具發音器,以左、右翅相互
摩擦發音(如螽斯、蟋蟀、螻蛄等),或以後足
腿節內側的音齒與前翅相互摩擦發音(如蝗蟲)。發音主要為了招引雌蟲。雌蟲不發音。能發音的種類常具
聽器(雌、雄兩性通常均具聽器,僅少數種類不明顯或缺),螽斯、蟋蟀、螻蛄等的聽器位於前足脛節基部,或顯露,或呈狹縫形;蝗蟲類的聽器位於腹部第1節的兩側,近似月牙形。
生活習性
漸變態
卵生,卵的形狀與產卵方式因種類而異。雌蟲產卵於土內或土表,有的產在
植物組織內。
螽斯、蟋蟀等的卵為散產,蝗蟲則多產於
卵囊內。卵囊是雌蟲附腺的分泌物硬化而成,常雜有土粒等。
卵囊
卵囊掩埋土內,分成兩層,上層為膠質部,充滿膠質,下層為卵體部,卵粒即在其間。卵囊的大小、形狀、構造以及卵數和排列等都因不同種類而異。
生活史
生活史因種類和地區而異。1年1代的種類居多,也有些種類1年2~3代,以卵越冬,次年4~5月孵化。
若蟲的形態和生活方式與成蟲相似,若蟲一般4—6齡,在發育過程中觸角有增節現象,觸角的增節多少和翅芽的發育程度是鑑別若蟲齡期的依據。第2齡後出現翅芽,後翅反在前翅之上,這可與短翅型成蟲相區別。
直翅目昆蟲
直翅目昆蟲常具明顯的
性二型現象,這表現在蟲體大小和有無發音器等特徵上。本目昆蟲多數為植食性,少數為肉食性,如
螽斯科的一些種。陸棲性,一般生活在地面上。多數白天活動,尤其是
蝗科,日出以後即活動於雜草之間。生活於地下的種類(如螻蛄)在夜間到地面上活動。
分類
螽亞目
觸角一般超過體長,左、右上顎較對稱,具有尖齒,跗節多數4節,有聽器,位於前足脛節基部,前翅較寬大,雄性在前翅基部的肘脈域具音齒,雌性產卵瓣呈鐮刀狀劍狀或針狀(故稱劍尾目)、雄性下生殖板具腹突(除蟋蟀外);多數夜間活動,雜食性居多,交尾習性特殊,一般為雌蟲爬在雄蟲背上,精囊插入雌蟲體內、外,留在體外的部分常被雌蟲取食,多數種類的卵產於植物組織內,僅少數為農業害蟲。如紡織娘Mecopodo elongata、蟈蟈Gampsocleis inflata、油葫蘆Gryllulus tstaceus、蟋蟀(蛐蛐)Gryllulus chinensis等。
螽斯總科 Tettigonioidea
觸角較體長,能發音的種類發音器通常位於前翅基部,具有發育完全的Cu2脈和鏡膜;聽器位於前足脛節基部和前胸側部;跗足4節:尾須粗短而堅硬;產卵瓣發達,通常具六瓣。與鳴螽總科(原螽總科)親緣關係較進,但較進化。通常包括12科:碩螽科Bradyporidae、擬葉螽科Phasrnodidae、草螽科Conocematidae、露螽科Phaneropteridae、螽斯科Tettigonioidae、紡織娘科Mecopodidae等。
蟋螽總科 Gryllacridoidea
包括4科:蟋螽科Gryllacrididae、駝螽科(穴螽科)Rhaphidophoridae、裂趾蟋科 Schizodactylidae和沙螽科 Stenopelmatidae。常見如突灶螽(灶馬)Diestrammena japonica,體長20~30毫米,翅退化。四季鳴叫,鳴聲為“唧唧唧”,連續不斷。有趨光性。雜食性,以植物的莖、果、葉、飯粒、菜屑等為食,也捕食小昆蟲。野外時以植物的莖、果、葉為食,在室內則以飯粒、菜屑等為食。群棲性強,常大量棲於井壁、洞壁上,亦藏於爐灶處,故名。
蟋蟀總科 Grylloidea
跗節3節。雄蟲前翅有發音器,前脛節有聽器。產卵管針狀,有退化內瓣。一般分為蟋蟀科Gryllidae、蟻蟋科Myrmecophilidae、蛉蟋科Trygoniidae、[蟲吉]蟋科Eneopteridae、貌蟋科Gryllomorphidae、擴胸蟋科Cachoplistidae、癩蟋科Mogoplistidae、鐵蟋科Sclerogryllidae等。
螻蛄亞目
有時置於螽亞目蟋蟀總科中。營土中生活,前足開掘足,觸角30節以上,但短於身體。跗節2~3節聽器位於前足脛節,無發音器,產卵器退化。
螻蛄總科 Gryllotapoidea
(螻蛄讀音lóugū)僅螻蛄科Gryllotalpidae。科名取自拉丁文“Gryllus(蟋蟀)+talpa(鼴鼠)”。為土棲昆蟲,前足開掘足,脛節寬,具4齒,跗節基部2齒,構成開掘足。後足腿節不發達,不適合跳躍。發音器不發達,具聽器。產卵器不發達,但尾須很長。1~3年發生一代,是重要的地下害蟲,如華北螻蛄Gryllotalpa unispina和非洲螻蛄Gryllotalpa africana。
蝗亞目
觸角較短於體長,左、右上顎近乎不對稱,具有較粗的臼齒,跗節多數為3節,但無4節的,後足股節內側常具一列音齒,腹部基節背板兩側常具聽器,雌性產卵瓣粗短(故稱錐尾亞目);大多數在白天活動,植食性居多,交尾時雄性爬在雌性的背上,排卵時形成卵瓣囊,大多產於土內,為農業害蟲。
蚤螻總科 Gryllotalpoidea
包括2個科:短足螻科Cylindrachetidae和蚤螻科Tridactylidae。體小型,10毫米以下。前足適合於開掘,但不同於螻蛄,後足非常發達,善跳,其脛節端部有2個能活動的長片,幫助起跳。無聽器和發音器。生活在潮濕的地面上。有一定危害,如日本蚤螻Tridactylus japonicus。在以往分類中,該類昆蟲放在螻蛄總科下,根據現在的研究,該科與螻蛄外形的相似,是平行進化的結果,將其放在蝗亞目更合適,並升為總科。
蚱總科(菱蝗總科)Tetrigoidea
包括2個科:股溝蚱科Batrachididae和蚱科(菱蝗科)Tetrigidae。從背面看呈菱形,故名。體小型,前胸背板向後延伸,蓋住大半或全部腹部,有時還可前伸,蓋住頭部,故而能跳但不能飛。無發音器和聽器。經濟意義不大。
蜢總科(短角蝗總科)Eumastacoidea
僅蜢科(短角蝗科)Eumastacidae。體側扁,圓筒形或長柱形;觸角絲狀、棒狀或劍狀,具有觸角端器;後足股節強側扁或正常,內側下隆線近基部處常具有布氏器。雄性腹端常多變異,雌性下生殖板較細長,並具齒。對農作物危害性較小。一般分11個亞科,已知240餘屬1100餘種。代表種如劍尾蜢Xiphicera gallinacea。
蝗總科 Acridoidea
前胸背板發達,呈馬鞍形,蓋住中胸。跗節3節,具跗墊。鼓膜聽器位於第一腹節兩側,雄蟲可發音,是靠後足腿節與前翅外緣相互摩擦。但少數無翅或翅十分退化的種類無聽器和發音器。植食性,許多種類是農林業的重要害蟲。卵以卵囊的形式產在地下。若蟲5個齡期。世界性分布,已知1萬餘種,我國已知700餘種。可分為癩蝗科(笨蝗科)Pamphagidae、斑腿蝗科Catantopidae、網翅蝗科Arcypteridae、飛蝗科(斑翅蝗科、疣蝗科)Oedipodids、蝗科(劍角蝗科、蚱蜢科)Acardidae、錐頭蝗科(負蝗科)Pyrgomorphidae、瘤錐蝗科Chrotogonidae、沙蝗科Lathiceridae、小蝻蝗科Lentulidae、牛蝗科(大腹蝗科)Pneumoridae、枝蝗科Proscopiidae等科。
起源演化
關於直翅目昆蟲的起源和系統,由於化石材料的積累,現在已經得出比較清楚的結論。А.Г.沙
羅夫(1968)認為直翅目起源於石炭紀的原直翅類,到中生代演化成兩個主要的分支,一是現存的長角類群(如蟋蟋類、螽斯類),一是現存的短角類群(如蝗類),進而他將直翅目分2個亞目10個
總科:
長角亞目(Ensifera),包括
蟋螽總科(Gryllacridoidea)、螽斯總科(Tettigonioidea)、駝螽總科(Hagloidea)、
蟋蟀總科和螻蛄總科(Gryllotalpoidea);
短角亞目(Caelifera),包括牛
蝗總科(Pneumoroidea)、
蜢總科(Eumastacoidea)、蝗總科、蚱總科(Tetrigoidea)和
蚤螻總科(Tridactuloidea)。
危害
直翅目昆蟲多數是植食性的
多食性種類,其中有很多是農業上的重要害蟲,如
東亞飛蝗嚴重為害農作物,
西伯利亞蝗嚴重危害草原上的牧草,
黃脊竹蝗和青春竹蝗嚴重為害竹林,
棉蝗和
黃星蝗為害
木麻黃、
柚木和杉木,蔗蝗為害甘蔗和水稻,稻蝗是水稻的重要害蟲之一。還有,體形較小而分布較廣的
負蝗為害菸草、蔬菜、花生和甘蔗。螽斯總科的棉斑
草螽為害棉和
甘薯,日本寬翅螽斯和
綠螽斯為害柑橘、茶、
桑樹、楊樹和核桃。蟋蟀總科的
花生大蟋為害花生、大豆、綠豆、芝麻、甘蔗、瓜類、蔬菜和棉苗,
油葫蘆為害作物的葉、莖、枝、種子或果實,有時也為害花生的嫩根或茶樹的幼枝。在螻蛄總科中常見的有非洲螻蛄和華北螻蛄,兩者都為害小麥、玉米、棉花、菸草、蔬菜和樹苗,它們咬食播下的種子,尤其是初發芽的種子;也咬食作物的根部,使幼苗枯死或生長不良。夜間在地面活動時,咬食靠近地面的嫩莖,常將幼苗咬斷。蟲口多時可成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