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 所屬領域:教育領域
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指教育過程和生產勞動過程不可分割地聯繫和有機結合在一起。最早是文藝復興時期英國人文主義教育家莫爾在其《烏托邦》中提出的兒童邊學習邊參加農業生產勞動的構想。英國經濟學家貝勒斯在《關於創辦一所一切有用的...
這是毛澤東在審閱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中央文教小組組長陸定一的《教育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一文時加寫的兩段文字。陸定一的這篇文章後來發表在一九五八年九月一日出版的《紅旗》雜誌第七期。一 中國教育史有人民性的一面。孔子的有教...
專業勞動是指在生產實習中結合專業特點安排的對口勞動。是實施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實踐教學形式。按照生產實習大綱的要求,在教學實習的基礎上, 組織學生在校辦工廠(農場)或校外工廠、農業生產部門參加對口產品的生產。以獲得本專業技術...
半工半讀教育是指在國家法定工作日及教育日曆的以白天為主的教學時間內所實施的有償性生產勞動和系統性學習相結合、交替間隔的教育。內容 我國在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提出並加以實施,其對象一般以受完初等教育而又年滿16歲的青少年為主...
普通教育 第一,勞動教育具有普通教育的特徵。亦即,勞動教育旨在落實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具有普通教育的屬性。從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開始,“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等勞動教育命題的著眼點就在於培育在體力、腦力上均獲得全面發展的人。價值...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於教育工作的指示》中使用了“教育工作方針”和“教育目的”的提法,提出:“黨的教育工作方針,是教育為無產階級的政治服務,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
正是科學技術把教育與生產勞動聯結起來,沒有科學技術就沒有現代的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同樣,沒有科學技術的教育就沒有個人的全面發展。因為科學技術是強大的生產力,是認識和改造世界、創造新生活的強有力工具,培根的名言說得好:“...
根本的條件是生產力高度發展和徹底消滅私有制、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等。 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視教育的作用,認為它是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有力手段;教育可以培養和訓練人的勞動能力,可以使人擺脫舊分工給他們造成的片面性。教育對人的...
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毛澤東堅持和發展了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他從政治意義、經濟意義和思想教育三個方面強調了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重要性。他指出,這即是革命及生產發展的需要;教育改革及發展的需要;也是培養...
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直接決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勞動精神面貌、勞動價值取向和勞動技能水平。長期以來,各地區和學校堅持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在實踐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時也要看到,近年來一些青少年...
新社會觀》(1813~1821)和《新道德世界書》(1836~1844)中關於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論述;德國教育家F.W.A.福祿貝爾在《人的教育》(1826)中關於幼兒教育的論述;英國教育學家H.斯賓塞在《教育論》(1861)中關於實科教育的...
就高等學校來說,其目的是要克服學習蘇聯高等教育經驗中的教條主義傾向,走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道路,也反映了師生對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它的內容是以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為中心的大改革,涉及到學制、學校內部領導體制、教學計畫、教學內容...
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重要途徑。各級各類學校要從實際出發,加強和改進對學生的生產勞動和實踐教育,使其接觸自然、了解社會,培養熱愛勞動的習慣和艱苦奮鬥的精神。建立青少年參與社區服務和社區建設的制度。中國小要鼓勵...
原始社會的教育既沒有專門的教育機構,也沒有專門的教師和教材,教育方式主要靠年長一代的言傳身教。原始社會的教育活動緊密圍繞著社會生產勞動進行,沒有與生產勞動分離,教育內容以傳授製造和使用生產工具的技能以及從事漁獵、採集和原始...
二、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加快推進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根本性轉變。職業院校要緊緊依靠行業企業辦學,進一步擴展和密切與行業企業的聯繫,加強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生產實踐相結合,加快推進職業教育培養模式由傳統的以學校和課程為中心向工...
(5)教育的信息化:教育的信息化要求在教育領域中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以保證擴大教育規模,為教育終身化、個性化和國際化提供保證。基本內容 (一)強調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重視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有機結合。用自然經濟的傳統教育觀...
實施勞動教育的重點是在系統的文化知識學習之外,結合勞動新形態、產業新業態,有目的、有計畫、項目化地組織不同學段的學生參加以體力勞動為主的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讓學生身心參與、手腦並用、知行合一,在勞動實踐中...
有選擇地對教育基本理論中的某些問題,主要包括教育的本質、教育的功能、教育目的、我國學校教育制度、教師素質及角色、教育平等、閒暇教育、教育與人的發展的關係、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教育與現代化、教育機智等相關教育原理進行了較為...
第一條 開展勤工儉學活動,實行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堅持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的有效途徑之一;是學校教育工作的組成部分。勤工儉學的開展,對提高教育...
《關於加強學校同生活的聯繫和進一步發展蘇聯國民教育制度》的法律 《 》蘇聯最高蘇維埃於1958年12月24日通過的一項教育法律。其目的是使學校同生活相聯繫,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50年代,由於蘇聯中等教育逐漸普及,中學畢業生逐年增多,...
唯物史觀認為,人類精神和物質勞動的社會分工導致大多數社會成員處於片面發展狀態。作為解放自身的一種戰略,無產階級必須爭取受教育的權利,通過生產勞動與教育相結合造就全面發展的新人。恩格斯指出:教育可使年輕人很快就能夠熟悉整個生產系統...
包括刺繡、縫紉、烹飪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堅持在各級各類學校實行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原則。經過多年實踐,1977年以後,明確規定國小設手工勞動課,中學設勞動技術教育課。並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編寫教學大綱和教材。
1949年9月,新中國成立前夕,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把“愛勞動”與“愛祖國”“愛人民”“愛科學”“愛護公共財物”,一併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全體國民的公德,但“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還不是新民主...
理論聯繫實際是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是黨的教育方針的重要內容,理論教育和實踐教育相結合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則。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了解社會、認識國情,增長才幹、奉獻社會,鍛鍊毅力、培養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