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生
現代教育的產生和發展是受
教育系統內外多種複雜因素制約的,但歸根結底是由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決定的。這是
歷史唯物主義在現代教育產生和發展問題上的基本觀點。
多年後的今天,我們仍能感受到當年何子淵等人的現代“教育革新”給近代中國歷史進程帶來的震撼。
何子淵的“教育革新”——指“創導新學,摒棄科舉,文理並舉,重教圖強。”
概念
關於現代教育的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界定。有的人從外部條件入手,把現代教育界定為“適合現代生產體系、現代經濟體系、
現代文化體系、
現代科學技術、現代社會生活方式的教育概念、形態和特徵”。有的人從內部因素看問題,將其界定為“教育者以大生產性和
社會性相統一的內容,把受教育者社會化為能適應現代生產力和
生產關係相統一的現代社會的人的活動。”
綜合起來看,可以將現代教育表述為:“從資本主義大工業和商品經濟發展起來到共產主義完全實現這一歷史時期的、致力於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教育。”該定義力圖揭示現代教育的共性。
實際上,不同的
文化傳統、
社會制度和不同的發展階段的現代社會都會以自己的獨特個性來表現和實現這一共性。從這個意義上說,
資本主義的現代教育與社會主義的現代教育,英國的現代教育與美國的現代教育既有著共同的趨勢又有著不同的特色。現代教育是一個複雜的、多樣的、動態的綜合與統一的概念。
特性
教育的社會性是教育的根本屬性。教育是為人類所特有的現象,它是通過人類社會特有的產物——語言和文字來進行的,是人類社會特有的。教育自從生產勞動中分離出來後,擔負起獨立的社會職能,成為專門傳遞社會生活經驗和培養人的活動,最終目的使人社會化。
相對於古代教育而言的現代教育,從生產力與教育發展的歷史來看,是現代生產的產物,是指18世紀從英國開始
產業革命、
機器大工業代替了原來
工場手工業生產以後的教育。現代教育以現代化的大機器生產作基礎,處於以商品經濟為基礎的現代社會,因而,與古代教育相比更具有新的特點。
現代教育的特徵有公共性、生產性、科學性、國際性、終身性和未來性。
全面發展
培養全面發展的個人的理想和理論走向現實世界。
這是現代教育區別於以往教育的基本特徵。
現代教育之所以稱為現代教育,首要之點就在於它能提出培養
現代人即全面發展的個人這一目的並將它付諸實施。以往一切教肓都不能做到這一點。換言之,如果不能培養全面發展的個人,就不能認為是現代教育。
根本特徵
這一基本特徵與前一個特徵即培養全面發展的個人一起,是現代教育的兩個帶根本性的特徵。
以現代科學技術為基礎的現代大機器生產,要求廣大勞動者懂得科學技術,通曉生產原理,掌握現代生產知識、技能。這樣的勞動者,
文化素質是基礎,生產技術素質是條件,僅僅靠脫離生產的教育或是沒有教育的生產過程是很難培養成的,只有通過同生產勞動緊密結合的
學校教育,才能培養大批熟練工人、技術人員和管理者。因此,現代社會客觀上要求教育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與現代生產和國民經濟發展的要求相適應,反映生產的要求。這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規律。正如馬克思和
恩格斯所指出的:“生產勞動同
智育和體育相結合,它不僅是提高社會生產的一種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惟一方法。”當前教育與生產勞動結合已成為現代教育的發展趨勢,引起了世界各國廣泛的重視,成為與古代教育區別的一個重要特點。
科學人文
現代教育的核心是科學教育。教育的內容是科學的,教育的方法也是科學的。沒有科學教育就沒有現代教育。與科學教育相對立的是宗教教育或建築在信仰基礎上的教育;它在本質上不同於經驗性的教育或限於見聞和感性活動的常識教育;它 還打破了在它之前的所謂
文雅教育或古典文化教育的局限。現代教育要求學生系統地學習科學知識包括基礎學科和各有關的專業科學知識,學習和掌握綜合(基本)技術和有關的專門技術,進行動手和實踐能力的訓練,培養追求真理、探索、創新、獻身科學為人類造福的科學精神,教育方法遵循科學的
認識論路線,理論聯糸實際,重視理論,重視觀察、實驗、操作和社會實踐。
科學教育的深厚的社會歷史實踐基礎,就在於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越來越科學化,依賴於科學技術又為科學技術的變革和發展提供沃土。
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科學地揭示了生產力由體力、生產經驗和技藝逐步轉化為科學技術的歷史過程的規律。正是科學技術把教育與生產勞動聯結起來,沒有科學技術就沒有現代的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同樣,沒有科學技術的教育就沒有個
人的全面發展。因為科學技術是強大的生產力,是認識和改造世界、創造新生活的強有力工具,培根的名言說得好:“知識就是力量。”個人掌握了科學技術,就意味著提高、增強了他 的力量,在客觀世界面前取得更多的主動權和自由,而這,正是馬克思講的個人自由、充分、獨創的發展即全面發展的精神實質。
教育發展
這表現為現代教育逐步普及,教育對象不斷擴大 。
現代社會的大機器生產中,科學技術得到廣泛的套用。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相互作用,迅猛發展,複雜的勞動使勞動者僅僅憑藉自身的體力和傳統的技能去操作已不可能,勞動者必須要有一定的文化和相當水平的科學知識、生產技術,懂得機器的性能,能夠正確地操縱機器,而且隨著科學技術轉化為
第一生產力,這種要求將越來越高。摧殘人性、脫離實際、
煩瑣哲學、等級森嚴的古代教育和父傳子、師傳徒的原始的和手工生產的家庭、
行會教育已不能適合大生產的需要。要培養出現代大機器生產所需要的勞動者和科學技術人才,需要經過學校教育的系統學習和專門培訓。學校教育的職能有了很大的變化,不但要為統治階級自身培養管理國家和企業的人才,也要培養和訓練普通勞動者。教育需要普及。教育對象需要擴大。即使在
資本主義社會初期,且不說勞動民眾爭取教育權利的鬥爭壓力,就是資本家本身為了發展生產,獲取高額利潤,也要普及教育,延長義務教育年限,培養和訓練勞動人民。特別是本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
電子計算機、
生物工程、光導纖維、雷射等新技術的廣泛利用,新材料、新能源、信息科學等新一代技術的開發利用,在劇烈的國際競爭中,科學的創造、技術的先進和熟練、勞動者的素質和才能,已成為政治、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包括資產階級在內的有識之士,在嚴峻的競爭面前,認識到投資教育、開發
智力資源要比投資物質資源更為有利,因此十分重視教育。世界各國普遍增加教育經費,延長義務教育年限,加速
教育手段現代化,加強職業技術教育,開展
成人繼續教育,進行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把教育看做本國經濟、政治、軍事和社會發展的戰略重點,教育日趨大眾化。
理論自覺性
由於現代生產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現代教育從內容上增加了大量科學文化知識、社會歷史知識和新的科研成果。各級各類學校都有包括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在內的完整課程,更有助於學生的發展。在教學組織形式上,由於教育的逐步普及和教育對象的不斷擴大,古代學校教育的個別教育組織形式已不能滿足教育發展的需要。與現代化大生產的組織形式相適應的以集體教學為基本特徵的養各級各類人才。
同時應該注意的是:我國社會主義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基礎上建立的,舊社會殘留下來的
封建主義思想和資產階級的腐朽思想都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為了把發展生產力放在首要位置,我國在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剝削階級作為統治階級被打倒以後,經濟上除堅持公有制和按勞分配方式為主體外,還保留有其他
經濟成分和分配方式作為補充,這些經濟成分和分配方式也會成為某些非社會主義思想的基礎;我們需要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已開發國家所創造的一切先進文明成果來發展社會主義,我們需要開放搞活,利用引進外國的資本和技術,資本主義的風還要繼續向我們吹。所有這些,都會影響到我國許多人的人生態度及教育思想。
階級鬥爭作為一種
社會現象,在一定範圍內還將長期存在,並集中表現為資產階級自由化同
四項基本原則之間的鬥爭。這種鬥爭同國際上想要顛覆我國
社會主義制度的敵對勢力與我們之間的滲透與反滲透、顛覆與反顛覆、
和平演變與反和平演變的鬥爭密切聯繫、相互交織,有時表現得相當尖銳和激烈,因而提高人民的社會主義覺悟,成為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的頭等大事。
發展趨勢
現代教育特別是二戰以後的教育制度,呈現出一些共同發展趨勢。
1. 加強學前教育並重視其與國小教育的銜接
幼兒教育是進入學校教育前的教育,稱作學前教育。它是為學校教育的生活和學習打基礎的。學前教育對兒童未來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
為了使學前教育順利地過渡到國小教育,越來越多的國家注意到要加強學前兒童入學的準備,使他們在進入一種新的學習活動前具備一定的發展條件。
2. 強化普及義務教育,延長義務教育年限
義務教育是國家用法律形式規定,對一定年齡的兒童免費實施的某種程度的學校教育。
義務教育也稱強迫教育,是適齡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的,國家、社會、學校、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它具有強制性、普遍性和基礎性的特點。
3. 普通性教育與職業教育朝著相互滲透的方向發展
普通教育主要是以升學為目標,以基礎科學知識為主要教學內容的學校教育;職業教育是以就業為目標,以從事某種職業或生產勞動的知識和技能為主要教學內容的學校教育。普通教育學校的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相對較差,而職業教育學校的學生在科學文化素質上又有所欠缺。因而,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開始朝著相互滲透的方向發展,綜合中學的比例逐漸增加,出現了普通教育職業化、職業教育普通化的趨勢。
4. 高等教育的類型日益多樣化
隨著社會生活的豐富多樣化和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傳統的以學術性為標準的單一大學逐漸發生變化。在形式上,不同學制、不同辦學形式的學校紛紛出現;在內容上,基礎性的、套用性的、工藝性的學校各顯特色;在入學目的、教科文評價的方法上也多種多樣。高等教育在保持學術性的同時,逐漸大眾化,以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多變性。
5. 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界限逐漸淡化
隨著一次性教育向終身教育的轉變,以獲得文憑為受教育目的的程度逐漸降低,通過教育補充知識、豐富人生的目的越來越強,社會教育的程度越來越高,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界限逐漸淡化。
6. 教育制度要有利於國際交流
現代交通、通訊技術的發展,使得世界日益縮小,國際文化的交流越來越重要,也越來越現實,這就要求各國的教育制度要有利於國際間的交流,增強學制、學位、學分等互通性。
其他特點
擁有前所未有的新手段。
日益顯示出整體性、開放性。
教育功能擴展和增強.
教育的社會地位逐步發生根本變化。
不斷變革——現代教育的本性和存在形式。
註:(1)見《現代教育論》第二編 現代教育的基本問題 P173
(2)見《現代教育論》第二編 現代教育的基本問題 P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