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態學

教育生態學

教育生態學是教育邊緣學科。運用生態學方法研究教育與人的發展規律。著重圍繞生態平衡、環境與適應、人群的分布與構成、人際關係等問題,試圖建立合理的學校內外生態環境,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年輕一代健康成長。創始人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院長克雷明。早期研究始於 20 世紀 40 年代,美國堪薩斯大學心理學家巴克和賴特從社會的自然生態角度,探討兒童行為的發生、發展特點與教育的關係問題,1951 年出版《一個男孩的一天》。勃興於 20 世紀 60 年代末。

基本介紹

  • 書名:教育生態學
  • 作者:Cremin Lawrence 
  • 譯者吳鼎福,諸文蔚
  • ISBN:753433974X
  • 出版社江蘇教育出版社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生態結構,生態環境,生態功能,基本規律,基本原理,限制因子定律,耐度定律與最適度原則,花盆效應,教育生態位原理,教育生態鏈法則,教育節律,社會群聚性,群體動力關係,整體效應,邊緣效應,演變,

生態結構

教育的生態結構包括巨觀、微觀兩個側面。
提到結構,人們最熟悉的教育系統的教階結構,從幼教到國小、中學、大學碩士、博士、博士後,這種譜繫結構本身反映了不同的教育層次,也反映了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級到高級的教育過程,而這種結構與年齡層次密切相關。
教育的巨觀生態最大的範圍是生態圈,其次是世界上以各國家為疆域的大生態系統,實際上這是歷來教育研究的重點。研究以教育為中心的各種環境系統,分析其功能以及與教育、與人類的互動作用關係,以尋求教育發展的方向、教育應有的體制以及應採取的各種對策。對巨觀教育生態進行系統分析必須把握好四個環節:一、生態環境;二、輸入(人力、物力、財力、信息);三、轉換過程(彈性調控);四、輸出,出人才,出成果。
教育的微觀生態則縮小到學校、教室、設備乃至座位的分布對教學的影響,也包括課程的設定目標、智慧型、方法、評價等微觀系統分析,也縮小到家庭的親屬關係,學校的師生關係、同學關係乃至學生個人的生活空間、心理狀態對教育的影響。
生態學按照研究對象分為四個層次:個體生態、種群生態、群落生態和生態系統生態。在教育生態學中,人們把種群生態和群落生態結合為群體生態。家庭的社會環境和規範環境對教育的關係反映出明顯的個體生態特徵,有利的小生態環境可以促成個體的超常發揮,不利的小生態環境可能造成相反的結果。大學的一個系科可視為一個教育生態群落,而一所大學就是一個教育系統,一所中學或國小則可視為一個群落,有時也可視為一個小的教育系統。影響教育群體的生態因素很多,教育群體之間有競爭、合作、中性等多種與生物系統不全相同的相互作用表現,教育者運用群體動力學來推進群體,群體中個人的發展,這對教育者的素質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育生態系統是最複雜的層次,人們總是把一個國家、一個省等視為一個大的教育生態系統,下面還會有許多亞系統。這些巨觀的教育系統既包括教育本身的系統,也包括環境系統。對教育系統而言,有開發者、被開發者、管理者三個功能團,教育生態系統以教育及其結構層次為主體,以這三個功能團為紐帶,以出人才、出成果為中心,圍繞幾種生態環境的圈層,形成多因子綜合影響、相互作用的系統。
教育生態系統是一種耗散結構系統,其遠離平衡態的開放性和各要素之間的非線性作用使得我們可以也應當採用耗散結構的理論和方法去研究它,以獲得對系統動態情況的了解和多種啟示。
教育的水平分布表現了教育生態明顯的水平結構特徵,研究此結構特徵有利於把握教育分布的格局。
生態群體的規律性的遷入、遷出,是教育生態系統基本的動態結構規律,也是教育發展必經的歷程。當然,其波動將反映教育主導思想方針、政策的變化。

生態環境

生態學是研究生物與其環境之間關係的學科,研究教育生態當然首先需要搞清什麼是教育的生態環境。
教育的生態環境是以教育為中心,對教育的產生、存在和發展起制約和調控作用的多元環境體系。大致分三個層次:一是以教育為中心,綜合外部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規範環境組成的單個的或複合的教育生態系統;二是以單個學校或某一教育層次為中心構成的,反映教育體系內部的相互關係;三是以學生的個體發展為主線,研究外部環境包括自然、社會和精神因素組成的系統。此外,教育生態學還考慮教育對象內在的生理和心理環境。
應該特別注意的是教育生態環境的多維鑲嵌性
在此指出,規範環境包括文化、科技、語言文字、民族、倫理道德、哲學、民主與法制、社會風氣習俗、宗教信仰、藝術、體育等環境。

生態功能

教育的生態功能區別於教育功能,但又與教育功能有許多重疊。教育生態系統是一種有目的的系統,有系統內的生態功能和系統外的生態功能(即對外部環境的影響功能之分)。其內在功能為育才,其外在功能主要為其社會功能--傳遞文化、協助個人社會化、使人們建立共同的價值觀等。

基本規律

教育生態規律是指以生態學觀點來研究教育與外部生態環境之間以及教育內部各環節、各層次之間本質的、必然聯繫的基本規律。由於教育生態的研究起步較晚,還有若干教育生態的規律尚未被人們認識或充分認識,尚有待大力開發。
(1)遷移與潛移律。教育生態系統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在巨觀上主要表現為徑流,即較明顯的遷移,而在微觀上則表現為潛流,即不明顯的潛移。國家財政部門撥款給教育部門,教育部門通過銀行轉給各學校,這是徑流,能量流入學校後分散到系、部,再到教研室以至教職員工個人,逐漸即由徑流變為細小的潛流,在此過程中,能量逐漸耗散。對信息系統的相似分析,尚需藉助於關於人腦、神經系統的知識。
(2)富集與降衰律。改革開放以來,通過多渠道、多種方式解決學校的資金,可以理解為一種富集作用,這將給學校教育生態系統帶來活力和動力。一般地,富集度愈高,系統愈向高水平發展,但能量富集過多會造成浪費。總之,富集要與不同的發展水平和層次相適應,降衰作為富集的對立物不難理解,如信息流隨距離的增加而減少。在人體內隨時間延長而衰減,只有反覆複習,強化那些必要的神經聯繫,方能保持。
(3)教育生態的平衡與失調。教育生態理論的核心問題之一,正是教育的生態平衡。把握教育生態平衡的規律,能從根本上揭示教育方面存在問題的實質,推進教育發展。教育生態平衡可以從教育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兩個不同角度來分析。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恢復教育生態平衡或建立新的教育生態平衡周期表,加上教育的效果滯後,有些平衡失調在一段時間呈隱性,一時難於反饋、顯示出來,這就要求人們根據平衡原理及科學的檢測方法,主動去觀察、分析,採取超前對策,能動地加以調節,否則,將付出昂貴代價。
(4)競爭機制與協同進化。無論是國家與國家、學校與學校,還是人才之間,從教育生態系統到群體、個體,競爭都是長久存在並導致優勝劣汰。例如,某些學校創辦後消亡。但另一方面,競爭的積極意義也是眾所周知的,競爭對教育者、受教育者都可以產生推動力,競爭可以促進整體教育改革,促進學科之間的交叉與滲透,推進學科間,院、系間的協作,促進教學質量與科研水平的提高。從相互競爭到協同進化,這是管理者、教育者、受教育者的共同願望。儘管有時不適當地競爭也可能導致相反的結果,但對教育生態系統而言,協同進化將永遠是主流。
(5)教育生態的良性循環。教育圈是一種大教育系統,包括初始教育、成人教育、繼續教育。對象包括從事教育工作的人員,還包括教育發展所依賴的客觀條件與環境,即社會、經濟、科技、管理及對人才的需要等。教育圈內的人才流、能量流、物資流有自己的良好循環機制,這只是一個例子。

基本原理

教育生態學的基本原理是:

限制因子定律

在教育生態學中將自然限制因子擴展到社會、精神因子。對教育生態系統,最主要的限制因子是能量流與信息流,能理流不足低於基本需求時,會限制教育的規模數量和質量。當然,限制因子多種多樣,對限制因子要看到它的客觀限制性,重視它,分析它,不斷排除其限制作用和影響,教育發展就會更快些、更好些。

耐度定律與最適度原則

教育發展的數量、規模和速度要在國民經濟的承受範圍之內,否則即使發展了,還是要退下來的。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即是符合耐度定律的。教育生態的個體、群體、系統在自身發展的一定階段上,對周圍生態環境的各種生態因子都有自己適應範圍的上限和下限,在此範圍內主體能很好發展,否則將走向反面,這就是教育、教學中應該遵守的最適度原則。

花盆效應

(生態學上稱之為局部生境效應)。花盆裡栽不出萬年松,花盆是一個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態環境,在空間上有局限性,還要人為地為之創造適宜的環境。因此,在花盆內的個體、群體其生態閾值下降,生態幅變窄,生態價下跌,一旦離開此小生態環境,個體、群體會失去生存能力。父母對孩子嬌慣、溺愛,就會使孩子產生成長過程中的花盆效應。同樣地,封閉、半封閉的教育群體或教育系統,使學生脫離現實生活,從書本到書本也會產生局部生態環境效應。這一原理在教育學中一直是受重視的,但從生態學的觀點去分析,提高了高度,並逐漸有可能走向定量化。

教育生態位原理

從大系統角度看,教育對社會各方面有促進作用,也需要一定的能量輸入,與其它系統共存,彼此間應有恰當的能量分配比例,這裡就有競爭、排斥的體現。同樣,在高等教育、普通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諸系統之間,也有彼此競爭、排斥作用。在同一生態位中的競爭體現主動進取,起鼓舞鬥志、激勵向上之作用,但競爭、排斥也會有消極作用,這些影響要及時分析。

教育生態鏈法則

教育生態鏈不同於自然界的食物鏈,它與不同階段的教育、教學的特點有關,至今尚未有人進行過定量研究,可視為灰色系統,需用現代科技成果、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動態地加以研究、探討。

教育節律

預習、聽課(或實驗)、複習是一種教育節律,單元考、期中考、期末考、升級考、畢業考也是教育節律。教育節律客觀存在,按照教育節律的正常運轉機制安排教育、教學活動,會有利於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是人,人有各種生理節律,如果教育節律不與人的生理節律相適應,就會造成生物鐘混亂,教育將收不到預期效果。

社會群聚性

與生物群聚性一樣,在教育生態過程中也有各式各樣的社會群聚性,有人將它分成四大類,即正式群體、半正式群體、非正式群體參照群體。生物的群聚程度影響到群體的動態,阿里針對此種情形提出最適密度原則,這就是阿里氏原則。不論哪一種教育群體也都有自己最適當的群聚度,不適當的密度會對教育群體的活動和效能的發揮產生影響。如象現在一些重點中學裡的重點班(班級為正式群體),人數過多會影響教學活動的開展,而象外語、體育這一類實踐性課程,會因實踐機會過少,影響更甚。

群體動力關係

群體動力是指群體各成員間相互作用和影響,反映在群體內有:同等地位人之間的依慕(附)關係;權威關係;利群行為;合作關係;共生或共棲;中性作用;競爭;侵犯;寄生;社群領袖。

整體效應

“牽一髮,動全身”;一種生態行為的產生受到全局性的多因素影響,這都是整體效應的體現。美國70年代提出的生計教育(Career Education)觀,即為從教育的整體效應著眼而提出的教育工程,目的是以全局性措施來改變教育與勞動脫節的肘弊。

邊緣效應

對此目前有二種理解:一是按生態學邊緣效應含義作分析,如一個科研單位要有所發明、創造,必須進行合理的人才流動,通過學術交流,知識更新形成邊緣動態,近親繁殖很難造就一流人才;另一種是指實現存在的薄弱的邊緣區,至今不被人們重視者。美國霍普金斯大學教授錢致榕指出,在中國京、津、滬的教育屬第一中國,省會與中心城為第二中國,其它屬第三中國,而第三中國中約有2/3的中國小教師不合格,不合格的教師只能培養出不合格的學生,不合格的學生再當教師將導致惡性循環。

演變

教育生態的演替主要反映在層次演潛和教育階演替上,其實質是知識、信息的積累並產生質變。
(1)層次交替。由低年級到高年級,從國小到中學到大學到研究生,這裡有機遇,也有主觀條件和競爭力,通過人工選擇產生演替。
(2)知識演替。呈螺旋式上升、波浪式發展模式。
(3)周期演替。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進步,對教育的物質能量投入逐年增加,這裡通常按年度表現為周期演替,也有象我國的6.5;7.5;8.5計畫那樣,以5年為周期的演替。
(4)次生演替。繼續教育、成人教育屬次生演替。
(5)演替的中斷與跳躍。留級、綴學屬演替中斷,跳級屬演替的跳躍。這裡有客觀因素的制約和引導,也有主觀因素起作用,而且一般地,後者更為重要。
(6)逆行演替。如學業荒廢蛻變成文盲、半文盲。
(7)縱向教育結構演化趨勢。如不同人均收入水平下不同教育層次占人口比率有所區別,這種縱向演化趨勢通常可用回歸分析法分析。
生態系統的演化有其內源、外源性表現,根本動力來自系統內部,生態系統通過各子系統間的相互作用及對環境變化的相互調整,保持增加有序整體中的負熵因素,以達到系統適應環境之目的,教育生態系統亦然,但人可以經常調整其發展目標--通過決策。決策正確可以推進系統的演化,反之決策失誤將導致系統缺損、失調,不過總體上說,由於物質能量知識、信息的積累,系統的演替、演化不可逆,而在不斷推進。
當前,我國的教育隨著經濟、政治、科技體制改革的深入,教育結構內部每個層次,各種體系都受到外力衝擊,教育的基礎需要改造,教育體制需要改革,教育內容需要更新,教育觀念需要也正在發生深刻的變革,如何用教育生態學的手段、方法與各種教育理論相結合,更深入、系統地研究這些因素。彼此間的相互作用及其對教育系統的作用和影響,對我國教育發展,從新的觀點出發補充、形成更科學的理論基礎,自然成為我國研究教育生態學的中心任務。以上簡單介紹了教育生態學這門新興學科的基本輪廓,願我們為該學科早日躋身世界科學之林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