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零碳:建築節能與新型電力系統》是2022年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攜手零碳:建築節能與新型電力系統
- 作者:中國建築節能協會光儲直柔專業委員會
- 出版時間:2022年9月1日
-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 ISBN:9787112276578
《攜手零碳:建築節能與新型電力系統》是2022年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攜手零碳:建築節能與新型電力系統》是2022年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本書包含了三章。第一章為新型電力系統,第二章為建築節能,第三章為建築與電力攜手零碳。最後還附有建築節能與新型電力系統大事年表(1986...
在能源領域,重點圍繞先進可再生能源發電及綜合利用、新型電力系統及其支撐、氫能和氫燃料電池、新型儲能等重點領域開展技術攻關與套用示範。在工業領域,重點圍繞高碳工業流程的低碳、零碳再造和數位化轉型開展技術攻關與套用示範。在建築領域,積極開展生態建築材料、高效節能技術、建築智慧型改造與拆除回收等技術攻關與套用...
1. 清潔能源:太陽能、風能、氫能、儲能、電池、核電、智慧能源、零碳能源轉型、新型電力系統等;2. 節能減排:綠色建築、新型材料、建築節能、節能管理、工藝改造、技術升級;3. 零碳創新:低碳零碳負碳前沿科技、數字碳中和、碳金融、碳市場、碳交易、低碳案例展示;4. 低碳交通:新能源汽車、新能源交通...
鼓勵建設以“光儲直柔”為特徵的新型建築電力系統,發展柔性用電建築。(省住建廳、省能源局、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自然資源廳、省機關事務管理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七)推進供熱計量和按供熱量收費。持續做好清潔取暖工作,熱電廠、焦化廠、鋼鐵廠等熱源企業覆蓋區域通過餘熱回收、長距離供熱等技術提高集中...
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加快梅州二期等抽水蓄能項目建設。加大新型儲能關鍵技術和裝備研發力度,推動新型儲能產業規模壯大。大力發展微電網、虛擬電廠、車網互動等新技術新模式。到2025年底,全省抽水蓄能、新型儲能裝機分別超過1000萬千瓦、300萬千瓦;省級電網基本具備5%左右的尖峰負荷回響能力。3. 大力促進非化石能源消費...
推動能源基礎設施可持續轉型,建立健全新能源占比逐漸提高的新型電力系統。最佳化提升能源輸送網路,加快構建“1箇中部核心雙環網+3個區域電網”的供電主網架、“十”字形輸油網架、多點互聯互通“縣縣通氣”的輸氣網架。加快能源基礎設施智慧型化改造和智慧型系統建設。大力提升電力系統綜合調節能力,加快靈活調節電源建設,引導...
支持開展一批碳達峰碳中和試點示範,推進實施可再生能源、綠色氫能、儲能、新型電力系統、需求側管理、近零碳建築、低碳智慧交通、碳捕集利用等低碳零碳負碳推廣套用。持續強化節能降碳和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基礎能力建設。支持提升適應氣候變化能力,提高防災減災抗災救災能力。(七)支持鞏固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 支持持續增...
“十四五”期間,自治區產業結構、能源結構明顯最佳化,低碳產業比重顯著提升,重點用能行業能源利用效率持續提高,煤炭消費增長得到嚴格控制,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加快構建,基礎設施綠色化水平不斷提高,綠色低碳技術推廣套用取得新進展,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以林草碳匯為主的碳匯能力鞏固提升,綠色低碳...
第六條 本市支持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賦能綠色建築數位化發展,推進綠色建築全過程、全要素數位化轉型,提升綠色建築數位化水平。第七條 本市支持與綠色建築相關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先進技術推廣,鼓勵綠色建材、建築新型能源系統、建築工業化、智慧型建造、綠色運行等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促進成果...
自然通風即利用自然能源或者不依靠傳統空調設備系統而仍然能維持適宜的室內環境的方式。自然通風最容易滿足建築綠化的要求,它一般都不用外來不可再生資源,而且常常能節省可觀量的全年空調負荷而達到節能以及綠化的目的。但要充分利用自然通風必須考慮建築朝向,間距和布局。例如南向是冬季太陽輻射量最多而夏季日照減少的方向...
——先立後破、安全降碳。強化底線思維,處理好降碳與能源安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糧食安全、民眾正常生產生活的關係,著力化解各類風險隱患,確保全全穩定降碳。二、主要目標 “十四五”期間,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最佳化取得明顯進展,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持續提高,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加快構建,綠色低碳技術研發...
到2025年,全省建築領域節能降碳制度體系更加健全。城鎮新建建築全面執行綠色建築標準,新增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築面積80萬平方米以上,新增既有建築節能改造面積600萬平方米以上。建築用能中電力消費占比超過55%,城鎮建築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到8%,建築領域節能降碳取得積極進展。到2027年,全省建築領域節能降碳機制和...
強化新能源與新型電力系統、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研發,支持發展低碳化轉型技術,加強生態系統增匯技術研究,探索非電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研發。圍繞電力、鋼鐵、化工、有色、建築等重點行業,推進餘熱回收、能源梯級利用等技術開發和套用。提高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自主研發能力,開展燃煤鍋爐節能環保綜合提升、電機系統...
加強氫能冶金、二氧化碳合成化學品、新型電力系統關鍵技術等研發,推動煉化系統能量最佳化、低溫室效應製冷劑替代、碳捕集與利用等技術試點套用,推廣光儲直柔、可再生能源與建築一體化、智慧交通、交通能源融合技術。開展煙氣超低排放與碳減排協同技術創新,研發多污染物系統治理、VOCs源頭替代、低溫脫硝等技術和裝備。充分...
上海市碳達峰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碳達峰、碳中和的重大戰略決策,紮實推進本市碳達峰工作,制定本實施方案。一、主要目標 “十四五”期間,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明顯最佳化,重點行業能源利用效率明顯提升,煤炭消費總量進一步削減,與超大城市相適應的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和新型電力系統加快構建...
到2025年,全區建築領域節能降碳制度體系更加健全,城鎮新建建築全面執行綠色建築標準,新建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築面積超過30萬平方米,完成既有建築節能改造面積比2023年增長500萬平方米以上,建築用能中電力消費占比力爭超過40%,城鎮建築可再生能源替代率穩步提高,建築領域節能降碳取得積極進展。到2027年,既有建築...
“十四五”期間,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最佳化取得明顯進展,重點行業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煤炭消費增長得到嚴格合理控制,新型電力系統加快構建,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套用取得新進展,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有利於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綠色發展邁出堅實步伐。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30%...
在產業園區、公共機構和建築領域推廣使用分散式光伏發電系統,推進光伏建築一體化套用。開展能源網際網路試點示範建設,大力促進分散式發電就地併網使用。大力發展地熱及熱泵、太陽能、儲能蓄熱等清潔供熱模式,實現平原地區地熱資源有序利用。積極爭取國家巨觀政策、電力設施規劃、核算和調度等方面支持,逐步理順外調綠電輸配、...
“十四五”期間,能源結構、產業結構、交通運輸結構加快調整,城鄉建設、農業農村綠色發展水平不斷提高,重點行業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新型電力系統加快構建,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套用取得積極進展,有利於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5%以上,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比2020年...
第二十六條 本市持續最佳化用電結構,合理減少煤電機組發電,提高淨外受電和綠電比例。按照國家要求,落實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支持儲能示範套用,推動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電網企業應當加強電網建設,發展和套用智慧型電網、儲能等技術,提高吸納可再生能源電力的能力,支持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發電站和...
探索建設以“光儲直柔”為特徵的新型建築電力系統。(七)實現工程建設全過程綠色低碳建造 21.加快推進新型建築工業化。開展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裝配式建築示範項目評選,推廣裝配式建築新技術新工藝,實行工程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內的綠色建造。穩步推進裝配式鋼結構建築,開展綠色建造示範工程創建行動,政府投資醫院、學校...
“十四五”期間,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最佳化取得明顯進展,重點行業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煤炭消費增長得到嚴格控制,新型電力系統加快構建,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套用取得新進展,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有利於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
探索氫能作為傳統燃料替代,推動氫能在交通、電力、熱力等領域的示範和規模化套用。鼓勵從化、增城等區拓展地熱能套用領域,積極謀劃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力爭達到250萬千瓦左右;到2030年,力爭達到300萬千瓦左右。5. 建設新型電力系統。服務碳達峰碳中和,以數字電網推動構建適應新能源占比...
加快建設新型電力系統,源網荷儲全鏈條各類主體信息共享,實現全景可感知、全局可控制、主配電網有效協同、各類電源實時調控,提升電力資源配置效率和系統安全運行水平。終端用能環節加快構建數字能源生態,建設智慧能源城市、智慧型社區(園區),提高用能系統協同調控及智慧型化水平,催生智慧用能新模式,以數字經濟助推綠色...
加強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建設,推動多能互補和源網荷儲一體化融合發展,煤炭與煤電、煤電與新能源、氣電與新能源聯營發展。(五)構建綠色低碳的能源消費體系。堅決控制化石能源消費,著力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十四五”時期,煤炭消費增長得到嚴格合理控制,“十五五”期間逐步減少。加快重點行業領域節能降碳改造、用能設備...
面向城鎮能源系統發展目標,從單純追求能源消費側的節能減量轉變為以低碳發展為導向的能源消費側革命,積極開展城鎮低碳發展表征評價方法與監測系統、城市低碳能源系統、光儲直柔新型配電系統、市政基礎設施低碳減排與提質增效、城市生態修復與功能完善、零碳建築、綠色消納等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究,推進零碳零排放城市示範。
新型電力系統具有“四高”的特徵——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電力電子裝備、高度數位化、高度智慧型化: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在發電側,以光伏、風電、儲能為主的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成為發電的主力電源。在用能側,電氣化是關鍵,“源、網、荷、儲”進入城市、園區、建築、家庭,從傳統的單一能源消費轉變成能源生產和...
抽水蓄能電站,鼓勵風電、光伏等電站合理配置儲能裝置,推進火電機組靈活性改造,加強新能源電力配套電網和跨區域輸電通道建設,深入推進電網智慧型化改造,積極開展局域電網、智慧型微網和直流配電網示範、試點,推進“農光互補”“牧光互補”等“光伏+”套用,大幅度提高新能源電力消納和儲存能力,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電力系統...
2022年:合資成立江蘇冠華新能源。進軍新能源儲能領域,提供儲能系統及新能源電站的投資、設計、產品製造、建設、運維一體化服務。產品和服務 金冠股份的產業布局涵蓋智慧型電網、充換電及儲能三大領域,為電網、新能源汽車、交通運輸、數據通訊、軌道交通、能源發電、石油化工、公共建築等行業提供全場景的綜合性系統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