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徵收補償實質公平與市場價值(2015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房屋徵收補償實質公平與市場價值(2015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房屋徵收補償實質公平與市場價值》是2015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海雲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房屋徵收補償實質公平與市場價值
  • 作者:趙海雲等
  • 出版時間:2015年6月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516162934
  • 類別:中國政治類圖書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房屋徵收不可避免會觸及部分被徵收人利益,征 收人如何理性徵收和避免抗爭人出現**行為是社會 和諧的基礎。趙海雲編著的《房屋徵收補償實質公平 與市場價值》首先提出城市房屋徵收中以市場評估價 代替公平交易存在的局限性,徵收仍然存在強制成交 ,違背民法中的自願成交原則,犯了無意偷換概念的 錯誤,即以形式公平掩蓋了實質公平。其次對實現實 質公平的可能性進行分析:住宅不是簡單的居住空間 ,是在一定時期內形成的人居平衡系統。在房屋徵收 問題上也不存在少數服從多數的選擇。在必須徵收的 情況下,應該給被徵收人充分的補償,即應該為被征 收人的被迫搬遷付出高於市場公平價更高的代價。通 過對城市人居生存環境分析發現,不同階層、不同收 入的群體生活或生存底線的差異,藉此提出人居平衡 臨界點的概念,並對房屋徵收補償完全市場價值進行 量化研究。主要結論是:(1)房屋徵收補償不能簡單 地採用“公平的市場評估價”。(2)在房屋徵收補償 過程中,政府存在錯誤的行政邏輯。(3)高度重視房 屋徵收補償中權益抗爭的轉變過程。(4)當城市房屋 徵收時,平衡系統將處於不穩定狀態,如果是*弱的 人居環境系統,將面臨難以恢復平衡的風險。(5)盡 快構建房屋徵收完全市場價值體系。

圖書目錄

章 緒論
節 研究背景、意義
第二節 主要內容、基本觀點與重點
一 主要內容
二 基本觀點
三 研究重點
第三節 研究思路與技術路線
一 研究思路
二 技術路線
第四節 主要創新
一 本書揭示了交易公平的基本核心是雙方自願的行為,這是人的基本權利,理應受到尊重
二 本書提出適應性補償以及特定條件下產生的收益預期補償的觀點,這是社會公平的基本條件之
三 以房屋徵收為視角,提出了權益抗爭人的內涵、性質及其過程轉變
四 加強公共利益項目後期運營的監管
第二章 國內外相關研究及理論實踐基礎
節 國內外相關研究
一 國內相關研究
二 國外相關研究
第二節 理論基礎
一 徵收補償理論
二 公平理論
三 博弈論
四 新公共服務理論
五 公共利益理論
六 政府失靈論與市場失靈論
第三節 已開發國家和地區房屋徵收補償借鑑
一 美國
二 英國
三 日本
四 新加坡
五 中國香港
六 中國台灣
七 借鑑與啟示
第三章 房屋徵收與補償的法理基礎
節 房屋徵收補償的法理背景
一 房屋徵收法律進程
二 新頒《徵收與補償條例》主要內容
三 房屋徵收補償的法律最佳化
四 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二節 房屋徵收補償的法理性質
一 徵收補償的性質
二 公共利益問題
第三節 房屋徵收補償的法理依據
一 被迫交易的合法性依據
二 被迫交易是以合理且足夠多的補償為前提
三 價值低估與強制成交的不公平性依據
第四章 價格博弈視角下的實質公平分析
節 房屋徵收與補償的市場公平
一 公平補償原則
二 市場公平
三 形式公平與實質公平
第二節 評估定價的錯誤假設:
一 假設交易自願,不計“被迫”成本
二 假設房屋是單純自然空間,忽視人文社會屬性
三 假設評估公平公正,忽視政府潛在影響
四 假設房屋孤立存在,放任外部不經濟
第三節 房屋徵收實質公平補償的修正
一 被迫交易
二 房屋人文社會屬性
三 獨立評估
四 保障因素
第四節 價格博弈及其公平補償
一 價格博弈模型
二 房屋徵收補償的討價還價要素
第五節 權益抗爭人的性質轉變及形成過程
一 權益抗爭人的內涵
二 權益抗爭人的性質
三 權益抗爭人的形成過程
四 權益抗爭人的合法權益保障
五 案例分析
第五章 政府職能及其轉變分析
節 政府職能的本質
一 政府職能
二 房屋徵收過程中的地方政府職能
三 政府職能轉變
第二節 房屋徵收中的政府職能錯位
一 “公共利益”的濫用
二 利用徵收謀取私利
三 公共利益與商業利益的相互交織
第三節 房屋徵收中地方政府行為分析
一 地方政府具有壟斷地位
二 地方政府在土地徵收中的利益驅動
三 房屋徵收法律法規的不健全
四 政府主導房屋徵收模式不完善
第四節 政府角色及其利益制衡
一 政府扮演“雙重角色”
二 嚴格控制政府徵收權利的放大
三 徵收協調機制的探索
第六章 城市人居生存環境分析
節 城市人居環境
第二節 城市人居平衡系統
一 人居平衡的提出
二 系統內涵
三 系統層次
四 系統結構
第三節 城市人居*低生存標準
一 人居平衡的臨界點
二 滿足生活*低標準的需求與公平分析
第四節 *低生活標準或生存底線實證
一 原理
二 模型與方法
第七章 房屋徵收補償完全市場價值
節 房屋徵收補償完全市場價值的內涵
一 房屋徵收補償存在的主要問題
二 房屋徵收補償完全市場價值的內涵
第二節 房屋徵收補償完全市場價值體系的設計原則
一 系統性設計原則
二 保障性原則
三 可操作性原則
第三節 房屋徵收補償完全市場價值體系指標選取準則
一 系統性
二 科學性
三 客觀性
四 可量化
五 預見性
第四節 房屋徵收補償完全市場價值的指標構成
一 房屋與土地本身的價值
二 被徵收入被迫增加的社會成本
三 房屋及土地的未來發展權收益
第五節 房屋徵收補償完全市場價值的量化分析
一 指標數據的收集
二 指標的量化
三 指標權重的確定
四 完全市場價值的確定
第六節 房屋徵收補償完全市場價值的實證分析
一 數據來源
二 數據信息
三 數據處理
四 結果分析
第八章 公平機制創新
節 構建房屋徵收補償的完全市場價值體系
一 構建完全市場價值體系
二 充分地保障居者有其屋的權利
三 明確被徵收人因房屋徵收而被迫增加的社會成本
四 賦予被徵收入分享土地未來發展權收益的權利
第二節 建立房屋徵收行為制約機制
一 社會力量評估政府業績
二 建立責任追究機制
三 構建正當的徵收法律程式
第三節 建立房屋徵收監督機制
一 科學構建監督機制
二 加強公共利益項目後期運營的監管
三 建立房屋徵收第三方獨立公正機構
第四節 建立價格質詢機制
第五節 建立被徵收人的跟蹤服務機制
一 提供後續跟蹤服務預算
二 政府應為困難居民提供多種住房選擇
三 建設拆遷安置臨時過渡板房
第九章 結論與展望
節 結論
一 房屋徵收補償不能簡單地採用“公平的市場評估價”
二 政府實施房屋徵收存在對土地未來利用方向的不確定性
三 在房屋徵收補償過程中,政府存在錯誤的行政邏輯
四 高度重視房屋徵收補償中權益抗爭的轉變過程
五 關注*弱人居環境系統,保障*低生存空間
六 創新徵收補償機制
第二節 展望
一 如何改變政府雙重角色,如何從利益格局中退出,研究有待深入
二 對城市房屋的國有土地所有權及其價值研究不夠
三 人居生存臨界點的研究不夠精準
附錄
附錄一 南昌市捷運一號線建設房屋徵收補償情況調研報告
附錄二 各城市徵收細則中非市場價值的比較分析
附錄三 2001-2011年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拆遷)補償政策、變化特點及焦點事件
附錄四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法規演變軌跡
附錄五 第六章相關數據
附錄六 某市2010年房屋徵收(拆遷)項目補償協定(摘錄)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趙海雲,江西師範大學城市建設學院教授,工學博士,碩士生導師。江西省測繪學會常務理事、房產測繪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測繪學會地籍與房產測繪專業委員會委員。近年來,主持或作為骨幹參與國家基金課題3項,主持省級重大招標課題1項,其他省級課題多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