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爾理念
在戴爾,管理層與員工之間建立一種直接互動、開誠布公的交流關係,以便悉心聽取員工的反饋,不斷完善管理,從而為公司在市場的獲勝打下堅實的基礎。
員工調查
戴爾每年在公司內部舉行兩次員工調查,請員工評估對公司及相關管理層的看法。此外,員工也可以隨時與
管理層進行溝通。戴爾為每一位
員工提供了不斷學習發展的空間。通過基於
業績的獎勵機制、全面的
員工培訓,培養出大批本土化人才。
戴爾人才選拔
在選拔人才時,戴爾除了考察他們的相關工作經驗、工作能力、發展潛力以及綜合素質外,更注重他們是否理解客戶至上的原則,積極發揮創造性和主動性,並具備良好的團隊精神及獲勝的熱情。
主要內容
客戶第一
我們相信客戶的忠誠度來源於享受具有最佳價值的客戶體驗。我們力求與
客戶保持直接關係,向其提供基於行業標準技術的最佳產品及服務,從而為其帶來非凡的客戶體驗。
戴爾團隊
我們相信持續的成功來自團隊的緊密協作以及每一位成員的不懈努力。我們在全球市場力求發展,力求吸引並保留最佳人才。
直接關係
我們在公司業務的方方面面中貫徹直接經營模式。我們力求遵循職業道德,及時併合理地回響客戶需求,與客戶、合作夥伴、供應商開誠布公地交流並建立有效關係,在
經營管理中消除造成低效率的多層機構及官僚作風。
全球公民
我們在全球主動承擔起社會義務。我們力求理解並尊重我們市場所涉及的本土法律、價值觀及文化,力求在各市場取得利潤增長,力求在全球推行健康的商業環境,不論個人或公司均力求為社會作貢獻。
致勝精神
我們對我們所從事的每一件事都具有獲勝的信念及熱情。我們力求達到卓越的運營管理,提供非凡的客戶體驗,領先於全球市場,成為人們所熟知並嚮往的優秀公司及工作場所。
詳細內容
戴爾名言
犯的錯誤愈多,學得就愈快。 ——戴爾
46點文化內容(1—5)
1、塑造出戴爾企業文化的一以貫之的要素,許多都是在初期形成的。在發展初期,公司還在風險頗高的階段,所以戴爾會甄選具有高度冒險性格而又變通能力強的人。戴爾在
財務、製造、信息技術等方面,當然會延聘專業人士負責,如果聘用了好的人員,他們在有所作為後,會帶進更多的優秀的人才。
2、在一次電腦展中,戴爾領悟到產品功能和上市時間的重要性。戴爾自己都還沒搞清楚,就已成為眾人的焦點,這全是因為戴爾做出創新的機器,一舉在競爭中拔得頭籌。戴爾從原本可能會被放在《PC周刊》不起眼的第87頁,一躍成為封面故事的主角。
3、庫存流通不僅是致勝的策略,更是必要措施,它有助於抵抗原料的快速貶值,而且現金需求較少,風險較低。
4、不管在哪一個產業,都應該及早找出潛在的問題,然後儘快修正;另外,在發展的過程中儘早讓
顧客參與,他們會是你們最棒的意見小組。不但要儘早傾聽他們的意見,而且要仔細聽。
5、和競爭對手比較起來,5%的獲利其實偏低。但他們的成長率不及戴爾。戴爾覺得,在發展過程的那個階段,戴爾比較需要的是一個成長策略,而非一個擴大利潤的策略。
46點文化內容(6—10)
6、一旦現金善重新上軌道之後,便可以賺進利潤,重新加速成長的腳步。因此,戴爾公司新的營運順序不再是“成長,成長,再成長”,取而代之的是“資金流通,獲利性,成長”,依次發展。
一旦建立起明確的制度與評量方式,就能夠一眼看出哪一個項目營運不佳,進而視情況需要來改變策略。
要推動利潤和虧損的管理。要求每個營業單位都提出詳細的損益表後,戴爾才明白,事實和數據在管理複雜業務方面具有非凡的價值。壯大成熟的戴爾公司,成為一家非常重視數據和損益表的公司,而數據和損益表,可說是戴爾進行所有事情的核心。
7、能從錯誤中重振旗鼓,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就是溝通。
8、事情平順時,沒有人會思考:是什麼方式讓戴爾成功的?為什麼會成功?而想要整理出成功事件的因果關係,比分析出失敗的原因來得困難。但戴爾必須做到,才能躋身全球獲利最高的公司之列。
9、戴爾以
損益表為前提,與拜恩合作,對公司的營業結構做一番細分;依照這項分析,發展出一套評定的公式,判斷業務項目的表現,並且加以比較,確認發展潛能,鎖定可獲利的重點,使之加速成長。一待確定了哪些部分表現不佳,便會在得到足夠信息之後,判斷該如何改進;如果確定無法改善,便
評估是否要降低虧損,予以裁除。
如同其他許多公司一樣,戴爾依照功能來組織公司,分成產品發展、融資、市場行銷與產品製造等功能。但戴爾這個功能性的組織,其成長已經遠超過先前自設的功能範圍,而各項功能已經自行其事了。隨著戴爾的長大,漸漸難以一個整合的
團隊方式來運作,不但沒辦法以一致的步伐前進,各功能性的部門反倒像戰國諸侯般四分五裂了。
任何一家公司若想要成功,關鍵在於最高層人員是否能分享權力;高層人員必須把重點放在整個組織的發展,而非個人的權力擴張。
10、規模大、成長快的公司,很顯然不能採用傳統的功能性結構來分工,也不能完全採取分散型的
管理模式。功能性結構往往造成各部門分散運作,責任歸屬不明;完全分散則又成了共同基金,不再是一家公司了。所以必須既維持功能的優越性,又做到責任分明。為達到上述目標,戴爾創立了一種“雙主管”制度。負責財務、人事與法律事項等職務的資深經理,要與負責某地區事務或某產品線的管理人員分擔責任。
常有人說,“一軍不容二帥”,或“
矩陣式管理法行不通”。但事實上,這種雙主管制在戴爾公司成效極高。而戴爾成功的關鍵在於許可權雖然重疊,責任卻一定分明。經理人員必須一起督促他們所共同管理的
員工,也要分攤最後的表現結果,即使在技術上那是屬於他人的職責。戴爾經由正式的工作表現來
評估經理人的
績效。
這其實是一種制衡的系統,權責共享不但能成就共榮的態度,鼓勵合作,還能使得全公司都能分享不同的觀點與創意。雙主管制為全公司帶來極大的能量與熱情,戴爾把所有能量化為行動,通過所謂的“細分化”過程來創造成長。
46點文化內容(11—15)
11、戴爾在伺服器市場的機會,無異於最初在桌上型電腦和筆記本電腦時的情形:經由提供低價位的高效能產品,快速建立市場占有率,同時強迫對手也降低他們伺服器的價格,打垮他們的利潤空間,讓他們沒有餘力補貼其他產品的虧損。
12、大家會問戴爾:“你怎么讓你的員工願意用電子郵件?”戴爾回答:“很簡單,你只要問他們有沒有收到你用電子郵件傳過去的通知就行了。”沒有人希望自己漏掉信息,對不對?
13、人人各司其職,對結果負責,重視事實與數據。
14、戴爾定下規矩,所有人都必須尋找並發展自己的接班人,這是工作的一部分;這不只是在準備移調到新工作時才必須做的事,而是
工作績效中永續的一環。
15、當事業突飛猛進時,許多新的工作會衍生附加責任,而變得過於龐大與複雜,連最有事業心、最辛勤的人都不得不犧牲個人發展,要精疲力竭才處理得完工作。
詮釋
一個讓員工愈來愈難以成功的公司結構,完全沒有必要固守。公司的
組織結構必須有足夠的彈性,讓員工得以共同演進,而非反而阻礙他們的發展。
以特定方式劃分出不同的事業體、產品組織或功能性組織,讓新細分出來的結構更易於管理,更能把重心放在商業契機上。這種做法不但能維持員工的滿意程度與成長,也能保持高度的成長率。
事實證明,及早溝通,可以收鼓勵之效,因為員工可以先從個人的工作機會及事業發展上看到公司成長所帶來的實質改變。
工作細分化,完全與傳統做法背道而馳,但其邏輯絕對合理:戴爾希望優秀人才能茁壯成長,協助公司繼續興盛。戴爾認為,若欲使
員工的新工作有意義,並且更適合員工的專才,這是最好的辦法。期待任何一個人變成超,是絕對無法產生
附加價值的,反倒會招致失敗。
工作細分化也有助於戴爾找出自己的弱點,並因此形成企業的策略。如果戴爾不考慮進行細分,也許根本無法了解公司在
財務或行銷方面的不足;一旦發現了這些問題,或許便會發現戴爾沒有足夠人力來執行這些新的責任。就一個制衡系統的功能而言,細分化是一種非常實際的做法。
其實,細分化最大的好處是能為員工創造新的機會。當新的事業創立,組織會出現新的空缺,而這能鼓勵員工成長。由於做了細分,戴爾得以確定公司最優秀的人才不會驕縱自滿或無聊怠惰,與他們建立一份更長久,而戴爾也希望是更充實的關係。
46點文化內容(16—20)
16、有問題產生的時候 ,戴爾不需要進行額外的研究,也不用指派專人去找出議題所在,因為戴爾手邊恆常擁有全部信息,可以立即集合相關的人,做出決議,立即執行,過程非常迅速。不容許浪費時間,在一個決議上躊躇不定。儘管戴爾致力於做出正確的選擇,但戴爾相信,甘冒錯誤的風險而搶得先機,總比做出百分之百正確的決定,卻比別人晚了兩年要好多了。然而,若沒有數據,不可能做出最快速最正確的決定。信息是任何競爭優勢的關鍵。不過數據不會從天而降,你必須主動蒐集。
17、要深入了解所有事情發生的原因。經由提出問題,可以開戶創意的新大門,最終便有助於提升公司
競爭力。
戴爾的學習方法,還包括在全公司各部門詢問同樣的問題,比較其結果的異同。因為大家都在同一個團隊之下運作,追求相同的目標,所以可藉此讓全公司各事業單位分享最好的概念。如果其中一個小組在中型企業市場出奇制勝,創下佳績,戴爾便會把他們的想法傳布給全世界的分公司;而另一個小組可能想出了針對大型律師事務所進行銷售的方法,戴爾也會把他們所學到的經驗與整個組織分享。
18、當一家公司的所有人員都以同樣的方式思考時,是非常危險的現象。
19、戴爾的企業文化不屑於只滿足現況,總是試著訓練員工,去尋找突破性的新觀念,讓他們在公司面對大型的策略挑戰時,可以根據實際狀況迅即提出最佳解決方案。你必須經常訓練員工提問的能力,要他們思考:戴爾可以用什麼方式改變遊戲的規則?哪些做法可以讓戴爾達到這個目標,而其他人從未想到過?
20、要鼓勵人們更具有創新精神,就必須讓他們知道,失敗了也沒關係。許多公司說自己樂於見到創新的做法,也期待見到創新,但同時也告訴員工:“只要別搞砸就行了。”然而,所謂失敗,有各種定義。
戴爾的事業本來就充滿了創新與實驗,因為戴爾所嘗試的許多事是前所未見的事物。戴爾在面臨新的挑戰時,因為找不到相關的經驗,所以無法參照前人做法。戴爾的網址就是最好的例子。當戴爾剛開始通過銷售電腦時,必須從頭開始建構操作模式,其中包括從公司的不同部門裡聚集人員來組成小組,接著以一個很簡單的問題為中心進行組織。這個問題就是:“如何迅速確實地完成這個任務?”
46點文化內容(21—25)
21、“自我批判”的態度,已深植戴爾公司的文化中,戴爾隨時質疑自己,隨時尋找改進事物的方法。戴爾試著由上至下建立起這樣的行為模式,聘用具有開放觀念的人員,並且把他們培育為領導者。這些人在自己犯錯的時候,必須能夠接受他人公開的反對或糾正。這樣可以促進公開的辯論,鼓勵理性的“能人治理制度”。
22、戴爾公司不允許信息緩慢到達。由於戴爾處在分秒必爭的行業里,因此必須通過會議、電子郵件和公司內部網路,進行及時的“討論”。早上發生的事情,最遲到下午就必須作出反應。戴爾必須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具備最高的競爭性,否則就會失去主意。立即溝通,以及立即解決問題,是絕對必要的。
23、戴爾公司大部分的員工都擁有公司股權,這是員工認購股權
計畫、配股獎金還有退休計畫的結果。戴爾
評估了員工對公司的表現之後,不但以現金獎勵,還贈送公司的股票。不過在戴爾公司還有另外一項承諾。要成為公司的老闆,你必須以老闆的思維來思考。當大家的思考行事都像個老闆時,他們所感覺到的個人投資也就會更明顯表現在對公司的全心投入。戴爾很驚訝為什麼大部分提供股份給員工的公司,沒有看出這一項重點。
要讓員工以老闆的思維思考,你必須提供他所能夠接受的度量方式。戴爾公司每個員工的獎勵和獎金制度,都與企業的健全息息相關。而戴爾所學到的
評估健全度的最好方法,就是“投資資本回報法”。
24、一家所有員工都是自律的“老闆”的公司,在理論上聽起來好像很了不起,但如果目標不夠明確,可能會變成一片混亂。這套制度在戴爾公司能行得通,全因為戴爾擁有一貫的策略,以及解釋明確的目標:
理解
把學習視為一種必需品,而非奢侈。
研究明確的現象,以求得隱而未現解決方案。
如果失敗可以創造學習的機會,就要樂於接受。
不斷提問――即使對看起來沒問題的事物也提問。
即使員工實際上尚未擁有股權,也要把所有的員工當成老闆。一旦他們真的擁有公司,他們便會開始注意整個大方向的目標。榮譽感一旦能與強烈的個人投資並存,便會產生神奇功效,建立起更大的責任感.
讓你的員工擁有知識、能力及許可權,可以放手去做他們最在行的事,將其帶到“公司屬於員工”的最高境地。戴爾發現,這個方式為公司帶來的成就,超過其他任何的方法。這是戴爾到目前為止的心得。
25、戴爾公司最著名的一點,就是與
顧客的親密關係。公司初創時,這種“直接連結”讓戴爾不但在眾多競爭者當中鶴立雞群,還使得戴爾有效分配資源,以提供最高科技、最新產品與最大價值。
把重點放速度與服務的完整顧客體驗,是企業競爭的下一道戰線。
這種趨勢現在就看得出來了。除了爭取顧客和滿足顧客之外,你還得次又一次讓他們高興,這才能建立顧客忠誠度和持續公司發展。
戴爾發現,要抓住
顧客需求及維持他們
滿意度的最好方法,是建立一種互惠的對話在關係。你不但能知道哪些事行得通,也能明白為什麼行得通。如此一來,那些耗資千萬、用才無數的新的創意,便可以在這些顧客中試銷,還能通過他們的回饋,來了解整個運作是不是方向正確。
46點文化內容(26—30)
26、針對顧客需求來設計產品或服務方式,不只是找到顧客要什麼,也不只是提供合理價格與高性能產品而已。更重要的是,要比
顧客自己更早知道他們的需求。
27、顧客們最在意的其實是戴爾徵詢他們意見的誠意。能與製造商有直接的對話,要比被迫向別的商家購物更能提高
顧客的
滿意度。
顧客回饋還能幫助你由整個市場的創意中獲益。電腦業有成千上萬家公司,如果某家公司有任何好的創意,消費者很快就會採用。他們會問:“你們為什麼不像某某公司那樣做?”這是很好的學習機會。
沒有人能獨占所有的好創意,因此,學習與執行創意的速度便是關鍵。重點不在於你知道多少,而是能以多開放的方式和多快的速度,來學習新創意。與顧客建立直接關係後,除非你對他們的意見充耳不聞,否則你一定可以得到市場上的最佳信息。
28、不過戴爾的做法遠超越一般人所認識的電子商務。通過網路,戴爾提供內部發展的種種技術支援工具,顧客要求的任何服務,都可以在特殊的電腦系統中取得信息。
比如說,顧客可以直接與產品製造部門連線,了解他們訂貨的進度如何。通過“頂級網頁”,他們也能和隔夜快遞連線,確實知道產品是不是已經寄送出來了。
戴爾在公司的網站上增加一種自戴爾診斷的功能,涵蓋了數百種解決問題的模式,以互動方式引導顧客解決常見問題。由於戴爾網路上技術支援的比率漸高,顧客們也逐漸由電話求援轉為在網上求助。因此,戴爾的技術人員便可投注在較高價值的工作上。在銷售與技術支援這兩方面,每五次網上服務可抵一次電話服務,每少通一次電話戴爾平均節省八美元。
關鍵是在儘可能沒有品質落差的前提下,縮減服務
顧客需求的時間與資源。這有兩條路可行:一是建立電子信息的雙向道,另一則是與顧客面對面溝通。
29、你應該了解不同顧客的不同需求,再試著把他們的需求納入公司的策略。你愈能與他們連結,你的服務與產品就愈能被
顧客採用。
在任何情況下戴爾絕不會出售顧客名單。有些公司在出售名單前會先取得顧客同意,戴爾的做法則非常簡單:絕不出售。
30、花費時間親自探訪顧客實際營運的地點後所得到的概念,遠勝過邀請他們到“你”的業務範圍。你可以體會到他們每天在營運上所遭遇的問題和挑戰,也能進一步了解他們在服務他們自己的顧客時,你的產品能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製造和產品發展的策略,應該基於顧客意見而調整,這概念對戴爾而言似乎是再清楚不過了;但對這個產業內的其他公司而言,看來並無太大功效。戴爾的顧客常在與戴爾談話時,告訴戴爾其他競爭的電腦公司的典型反應:“謝謝你們的建議。我們現在沒有辦法修正,但等到下次我們修正產品時,會試著做到這些。”而這一等,通常就是一二年。相反的,戴爾幾乎是立即回應這些建議,並融入戴爾的策略當中。
46點文化內容(31—35)
31、產品和服務變得更有價值。這代表戴爾不再只是他們的個人電腦供應者,戴爾成為顧客的信息工程小組的一部分。
32、理論上,一些很棒的創意,但並不值得去追求,因為顧客不感興趣。
33、戴爾當然會犯錯,也還真犯下不少錯。當戴爾犯下任何錯誤時,至少可以因為戴爾的顧客反應比較迅速,能因快速修正而得到好處。戴爾通常不會讓所發現的損失惡化為更大的問題。而戴爾之所以知道要快刀斬亂麻,則仰賴於
顧客所給的諸多寶貴建議。
34、與較少供應商建立較緊密的關係,是降低成本和更進一步加速產品問市速度的絕佳辦法。
戴爾想出“培養親近關係,必獲利”這句話,把投資資本回報(ROIC)這套衡量標準推用每一零部件和每一供應商。一旦能計算出,向不同供應商購買某零部件能為股東帶來的實際回報,就會很明白,工廠距離戴爾較近的供應商,為戴爾帶來的ROIC高於工廠距離較遠的廠商。很顯然,如果供應商離戴爾比較近,
運輸成本便較低。但由於零部件價值平均每星期降低0.5到1個百分點,與供應商保持親近關係,不但代表戴爾可以儘快拿到所需的產品,也可以充分運用零部件成本降低的好處。
一旦你與全球性的供應商合作,那么在不同國家或地區,由於對服務和品質的期待不同所造成的不一致,就會大幅消失。這種簡化的過程,減少了內部的迷惑,縮短了生產程式的時間,也為顧客降低成本。
35、為了打造和供應商的強勢結盟,務必做到以下幾點:
開發專家的才能,加以投資。公司應該想辦法為顧客和股東創造最大價值,至於其他部分,就去找傑出的合作對象,由他們來負責。
保持單純。供應商的數目愈少,代表錯誤愈少、
成本愈低、困惑愈少,而一致性愈高。
維繫親密的友誼,以及更緊密的供應關係。把
供應商導入自己的業務體系,是虛擬整合的標誌。若能保持與他們在地理上或聯絡上的緊密關係,會引導出更好的服務、升級的溝通、較低的
成本,以及更快的問市速度。
為雙方共同的成功做投資。
保持明確而客觀的態度。在
合作關係中,必須訂出公司的品質標準和瑕疵容忍度,明確且舉細靡遺,並且貫徹執行。使用具體的衡量標準,以判斷供應商在達到標準和自我評量的制衡系統上,表現如何。
這些關係的建立,是公司成功的基本要素;但要如何運用這些關係,使其成為競爭優勢的源頭,則又是另一樁全新的課題。
46點文化內容(36—40)
36、當了解減少存貨的重要性之後,首要之務,便是讓供應商擺脫以往只考慮要運送多少存貨的觀念。要反過來鼓勵他們思考,從他們的生產線,經過自己的製造線,再到上市銷售,這整個流程的速度該多快。簡單地說,焦點必須由“依計畫來購買”,改變為“依(實際顧客)訂貨量來決定存貨量”。傳統上依供給來決定需求的模式,必須改變為依需求來決定供給量。
關鍵在於要讓供應商取得他需要的正確信息,幫助他們做決定。要做到這點,必須與
供應商無私地分享你公司的策略與目標。
“以信息代替存貨”
供應商了解你這樣做的理由後,他們的工作得以大大簡化。
37、由於戴爾的製造量是依
顧客需求而定,
前置期通常在五天以內。戴爾手邊現有的原料只有幾天的存貨量,有的甚至只有幾小時的存量。戴爾與
供應商保持經常性的溝通,讓他們知道戴爾的存貨狀況與補貨需求,與有些廠商甚至幾小時就聯絡一次,讓他們精確知道戴爾的需要。
但戴爾不只是注意提高
存貨流通的速度而已,戴爾出向
價值鏈的下游發展,幫助供應商提高他們的速率。
確實了解價值從何而來,如何取得,才能正確判斷何時是與他人結盟的時機,自己又該在何時投入。
由於戴爾與顧客關係緊密,供應商能獲知其他渠道很難取得的信息。
但如果你與
供應商成為科技合作夥伴,對他們的設計提供有意義的意見,你們便能建立強而有力的關係。要達成以上目標的做法如下:
不可低估信息的價值。
與決策者直接溝通。
反轉供需的模式。
立即思考。
研究開發經費要用得其所。
連上網際網路。
38、自從戴爾公司成為電腦產業里認真爭取市場占有率的重量級戰士之後,很多人都問戴爾,如何處理競爭局面。對此問題,簡單的答案是:“當你只擁有個位數的市場占有率,而競爭對象都是大哥級的人物時,你只能儘量做到與眾不同,否則就任人宰割。”
39、許多公司都太在意競爭對手的作為,因而受牽制;花太多時間在別人身後努力追趕,卻沒時間往前看。把全副精力拿來注意競爭對手的作為,只會讓自己忽略了自己最大競爭優勢的根源,也就是顧客。今日成功的公司――或希望能在明日致勝的公司,是那些最接近
顧客需求的公司。
40、要想在任何產業中功無不克,首先必須了解其基本的經濟結構,以覓得新的顧客機會、新產品和服務。如果要創業或經營,而把
經濟狀況留到最後才考慮,一定無法發展出不可或缺的顧客和產品策略。戴爾把這些成功要素定義為市場占有率的成長(或說收入)、獲利率、資產流動性(或說資金流通)。
了解產業內的利潤集中區,也就是競爭對手實際賺錢的範圍,這可以開闊視野,看到新的機會。先想出哪一個對手擁有高市場占有率、而且在市場某特定區塊獲利極高;再想想,如何把對手這項優勢當作弱點。通常,在面對猛烈的攻勢時,必得大幅降低利潤,否則無力招架。
46點文化內容(41—46)
41、其他人以為是缺點的地方,往往是利潤所在。
42、對於戴爾公司的許多人員來說,戴爾關於執行方式的領悟,來自於公司草創初期舉辦的“顧客權益推廣會議。”在這些會議中,銷售人員成為他們顧客的“權益說客”,而這些顧客經由與公司內不同部門的眾多員工分享議題,與戴爾公司產生關連。戴爾在會中當場決定要修正任何可能影響
顧客滿意度的程式。
43、要考慮現存的所有變數,包括
顧客購買行為、科技、現存競爭狀況、潛在競爭對手等改變,而最根本的考慮,是能不能以不一樣的方式運作。
44、強化自己的競爭極限的方法:
想著顧客,而非顧著競爭
維持一種健康程度的緊迫感和危機意識
把對手最大的長處轉變為缺點。研究競爭對手的遊戲規則,揭示對方最大的長處來利用其弱點。
見機行事,保持快速
當一個獵人,而不是獵物
45、戴爾認為
庫存價值已被信息價值取代,實體資產也已由智慧資產取而代之。任何一家小公司,都可以備有個人電腦,連上網路,因而具備如同大企業一般的營運工具。
46、以下各項戰略,在很多方面造就戴爾的成功。若以這些戰略為基礎,也能為你帶來網路經濟之中的成功。
期待改變,並且預作計畫。
發展網際網路。
重定事情的優先順序。
刻意追求成長。
物流
1.機動靈活、成本低廉的配送系統
減少固定資產投資,加速資本周轉。企業自建物流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購買物流設備,建設倉庫和信息網路等專業物流設備。這些資源對於缺乏資金的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是個沉重的負擔。而如果使用第三方物流公司不僅減少設施的投資,還解放了倉庫和車隊方面的資金占用,加速了資金周轉。
2.供應鏈系統的動態供需平衡
又能穩定的客戶及供貨商,確保在任何時候都能應付自如,讓自己不出現供貨緊張或滯銷的現象。
3.電子化貫串整個供應鏈流程
大企業一般網路也比較大,網管分的很細的:有負責某些業務系統伺服器的、負責交換路由的、負責網路安全的等等,每個企業的情況都不大一樣,但基本上都會分為網路、主機兩大方面,伺服器、存儲相關的軟硬體一般是在主機裡面,交換、路由、防火牆、負載均衡等一般在網路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