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施
中國企業可以通過培育戰略洞察力、
戰略適應力、戰略創造力和戰略效率來提高自己的戰略成熟程度。
戰略洞察力是企業把握整體方向,因而使自身
活動與未來
趨勢一致的
能力。培養戰略洞察力的主要措施包括:(1)形成
戰略思維能力,及時認識
社會發展
需要和企業性質的變化;認識
潛在消費者的要求,致力於確認、培育、發展、調整自身
核心能力和所在價值系統的優勢,並能形成企業內外部對此的共識;(2)培育
核心業務,使其不但具有自身持續發展的前景,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企業的核心優勢。這裡的核心優勢不僅指企業自身的核心能力,而且還包括企業所在價值系統的合作優勢;(3)根據戰略定位選擇恰當的時機,以有利於
企業發展的方式調整
業務組合,調整所在價值系統,使企業自身及所在價值系統的
價值最大。
洞察力的本質就是適應性調整,要求
組織要素具有對戰略的適應性。提高戰略適應力的措施包括:(1)從適應力自身看,從正確性、時間性和協同性三個方面培育戰略適應力,即在有利的時機調動內外部資源,進行
組織變革,使
組織要素適應戰略定位和競爭方式,同時通過
組織協同來提高適應的
效率。(2)從適應的內容看,促進
組織結構、資源和
流程等組織要素對戰略的適應性。習慣上,企業較多地注意組織結構對戰略的適應,相對忽視了資源適應的作用。特別需要以組織最關鍵的
資源——
人力資源作為考察出發點,研究組織對戰略的適應。同樣,組織活動的流程形式也需要與戰略相適應,特別是決策流程和戰略實施流程直接影響到戰略是否能夠得以成立和實現,影響到戰略的效果。(3)從適應的持久性看,只有在核心能力及核心優勢在適應性上占有主導地位時,才會形成持久的適應性。在適應性上成功企業與不成功企業的差別表現在適應性是否以核心能力及核心優勢為主導。成功企業的組織適應性建立在核心能力基礎之上,因而能形成
市場核心優勢,並進而成為未來
核心能力的新來源,取得持續成功。在持久適應力上不成功的企業,其適應性沒有建立在核心能力基礎上,因此很難使一次的適應性活動成為企業未來新的核心能力。可以將核心能力乘數(某一核心能力成為企業若干業務獲得成功的關鍵來源,這些由此獲得成功的業務的數量就是核心能力的乘數)及價值系統核心優勢乘數(價值系統形成的核心優勢使有關企業獲得成功)作為判斷
企業適應性持久程度的
標準。
戰略洞察力和適應力都依賴於創新力。企業根本的戰略創新力來自於對核心能力及套用的
創新,來自於根據未來
消費者的要求創造新
經營模式的過程,來自於以創新的方式構成未來價值系統,形成新的核心優勢的過程。而現有企業目前的
價值標準和
流程很難對創新提供支持。例如,絕大部分企業傾向於將資源投入於完善現有
產品和流程上,以更好地滿足現有的核心消費群,但這種微調式創新不足以幫助企業適應變化。這是因為不但現有消費者的要求實質上已經發生根本改變,而且潛在的消費者或非消費者在逐漸成為現實消費者,他們對
需求的定義和對達到需求的要求基本上是無法以現有組織要素加以滿足的。
組織各類要素的靈活性相差懸殊,
物質資源的靈活性較強,人力資源和流程由於涉及到價值標準而靈活性較低,價值標準則由於受到文化制約,其靈活性更差。而且,各類創新的不同視角也會影響到
創新的整體效果。因此,對企業某一方面進行的分割式創新很難在突變的環境下取得成功,企業需要的是全面創新。要開發全面創新力,企業需要做到:(1)
戰略創新要與核心能力和核心優勢的要求相匹配,即創新能支持企業的核心能力和企業所處價值系統的核心優勢。(2)戰略創新與組織要素的匹配,即創新能得到
組織資源、流程、價值標準等方面的支持。(3)實現創新的
組合。創新的組合有兩個方面的含義,其一反映了創新方法的組合,單一的創新方法比較容易被
模仿,因而缺乏價值系統共享的價值,若干創新方法的組合就較難被模仿,更容易形成價值
系統戰略乘數。其二反映了創新層次的組合,
單一企業的創新在
影響力和效用上要次於被容納於
產業創新體系和
區域創新體系(
國家創新體系)的創新,同時,創新的
風險和
成本也較大。(4)實現創新的長期效果和
短期效果的一致。修補現有狀態的創新,只要與未來趨勢比較接近,或是與現有活動的衰退趨勢比較接近,就很容易獲得資源和流程的支持,也容易取得短期效果。但這類創新在多數情況下會惡化企業的戰略適應性,使企業的組織要素更進一步滯留在目前狀態。所以,全面創新需要與適應未來趨勢的程度為
基點,使每一期短期效果都能增加長期價值。
戰略效率決定了以上3維要素的強度,決定了企業戰略成熟度的程度,也決定了企業所處價值系統的成熟程度。企業可以從以下方面提高戰略效率:(1)企業活動的正確性是最大的效率,因此,有
效率的企業對
組織要素的安排及調整要符合戰略要求;(2)通過階段性調整實現組織要素的相互匹配;(3)提高企業核心能力轉變為
競爭優勢的效率,提高企業核心專長被價值系統共享的程度。